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育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戏曲批评史上,《牡丹亭》的批评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点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文体自觉的角度分析了文人对《牡丹亭》的评点,着重探讨了文人评点本中对戏曲文体特征的认知。
关键词
《牡丹亭》
文人评点
文体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世贞诗乐相合的文体观
2
作者
涂育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77,共7页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雅,又主张从俗、近俗。后人常困惑于其矛盾之处,或各执一端,或以"剂"来解释其调和折中之意。王世贞论诗词曲之体制并非简单的叠加或折中,他认为诗词曲的体性于雅俗之间相通的基础在于诗乐相合。其文体批评的内在逻辑是以复古为导向,诗心与乐体结合,融通雅俗,探寻将"今乐"文人化的曲学尊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词学
曲学
辨体
文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的刊刻出版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超
涂育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文章分述近代刊刻大家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传刻之准则,校勘之精审,以及名家之辅佐,从而使该书成为晚清戏曲刻本的精品工程,对戏曲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刘世珩
编辑
《暖红室汇刻传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被引量:
1
1
作者
涂育珍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文摘
在戏曲批评史上,《牡丹亭》的批评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点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文体自觉的角度分析了文人对《牡丹亭》的评点,着重探讨了文人评点本中对戏曲文体特征的认知。
关键词
《牡丹亭》
文人评点
文体自觉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世贞诗乐相合的文体观
2
作者
涂育珍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7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改编研究"(12CZW036)
江西省社会规划课题"中国词学评点研究"(10WX70)
文摘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雅,又主张从俗、近俗。后人常困惑于其矛盾之处,或各执一端,或以"剂"来解释其调和折中之意。王世贞论诗词曲之体制并非简单的叠加或折中,他认为诗词曲的体性于雅俗之间相通的基础在于诗乐相合。其文体批评的内在逻辑是以复古为导向,诗心与乐体结合,融通雅俗,探寻将"今乐"文人化的曲学尊体路径。
关键词
王世贞
词学
曲学
辨体
文人化
Keywords
Wang Shizhen
Ci theory
Qu theory
style identification
scholar-writer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的刊刻出版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超
涂育珍
机构
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
出处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明清传奇改编研究"(11JC751070)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文章分述近代刊刻大家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传刻之准则,校勘之精审,以及名家之辅佐,从而使该书成为晚清戏曲刻本的精品工程,对戏曲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刘世珩
编辑
《暖红室汇刻传剧》
Keywords
Liu Shiheng Editing "Nuan Hong Rome" Drama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涂育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王世贞诗乐相合的文体观
涂育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的刊刻出版
汪超
涂育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