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被引量:1
1
作者 涂育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戏曲批评史上,《牡丹亭》的批评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点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文体自觉的角度分析了文人对《牡丹亭》的评点,着重探讨了文人评点本中对戏曲文体特征的认知。
关键词 《牡丹亭》 文人评点 文体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世贞诗乐相合的文体观
2
作者 涂育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177,共7页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 王世贞的文学批评将"才、思、格、调"结合起来,通过辨体批评,确立文体典范,以文体"正变"为核心,贯通诗、词、曲诸多领域。王世贞论及诸文体的体性特征时,既强调复古、拟议古法,又主张通变、顺应性情;既强调骈俪、典雅,又主张从俗、近俗。后人常困惑于其矛盾之处,或各执一端,或以"剂"来解释其调和折中之意。王世贞论诗词曲之体制并非简单的叠加或折中,他认为诗词曲的体性于雅俗之间相通的基础在于诗乐相合。其文体批评的内在逻辑是以复古为导向,诗心与乐体结合,融通雅俗,探寻将"今乐"文人化的曲学尊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词学 曲学 辨体 文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的刊刻出版 被引量:1
3
作者 汪超 涂育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文章分述近代刊刻大家刘世珩《暖红室汇刻传剧》传刻之准则,校勘之精审,以及名家之辅佐,从而使该书成为晚清戏曲刻本的精品工程,对戏曲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刘世珩 编辑 《暖红室汇刻传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