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学术文化与20世纪古文献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 古文献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有一些新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之风、整理国故、古史辨运动以及学术专业化的发展等现代学术文化风潮,对古文献学研究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间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等人对古文献学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 西学东渐 整理国故 古史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权力——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阅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涂耀威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58,共5页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解读,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本文梳理了近70年来学术界对此著的各种阅读、评价,分析钱著本身的特点,解读造成评论差异背后学理上的原因,以期窥见学术界对于文学史书写与编撰等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了解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在文学史学上的经典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评论 文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王船山《大学》研究
3
作者 涂耀威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 王船山的《大学》研究,重考证。其对经典阐释也有独特之认识。王船山对《大学》真实性与否的问题并不关心,极力批判王阳明欲回复古本重新改造《大学》的举动。王船山在反思心学对《大学》危害的同时,又在朱子《章句》基础上,对《大学》重新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大学》 考证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舜徽湘学研究述评
4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 湘学是一个特指的学术文化概念。张舜徽在其著述中有大量有关湘学的论述,既有全景式的观照,又有个人的特写,生动地展现了湘籍学人的行事和学术风范,全面、客观的论述了湘学的学术渊源、学术特征,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湘学显著的地域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舜徽 湘学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儒道:刘沅对儒家经典《大学》的创造性诠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77-80,共4页
刘沅作为清中晚期蜀中大儒、民间宗教槐轩道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大学》的诠释不同于宋、明理学一派,认同《大学》古本,注重义理阐发,对《大学》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怀疑,有更多同情的理解和宗教的敬意。刘沅对《大学》从心性修养论角... 刘沅作为清中晚期蜀中大儒、民间宗教槐轩道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大学》的诠释不同于宋、明理学一派,认同《大学》古本,注重义理阐发,对《大学》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怀疑,有更多同情的理解和宗教的敬意。刘沅对《大学》从心性修养论角度阐发性命伦常之理所作的贯通儒道的创造性转化和诠释,在众多的《大学》诠释文本中,独树一帜,反映了清中晚期传统中国社会下层思想心态之动向和理学思想被宗教化及普遍化的情形,在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值得关注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刘沅 《大学》 经典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后”,那些在讲台上怒放的青春
6
作者 狄奥 侯庆 +1 位作者 涂耀威 王鸳珍 《教育家》 2013年第10期14-16,共3页
“开始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彩色的烟火随时都在天空眨眼,呀呀呀呀……”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课堂上,在欢快歌曲《向前冲》的音乐伴奏下,一位男老师有模有样地跳起了手语舞。他有着一副憨厚可爱的身材、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让... “开始觉得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彩色的烟火随时都在天空眨眼,呀呀呀呀……”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课堂上,在欢快歌曲《向前冲》的音乐伴奏下,一位男老师有模有样地跳起了手语舞。他有着一副憨厚可爱的身材、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让人错认为这是“鸟叔”降临校园课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青春 讲台 工商学院 音乐伴奏 课堂 手语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澧与朱一新的《大学》诠释及其对汉、宋学的调和
7
作者 单晓娜 涂耀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
陈澧与朱一新是晚清汉宋兼采、调和会通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对《大学》的诠释,代表了经历汉宋之争、汉学的调适衰微以及宋学的高扬与崛兴、今文经学复兴后,以会通汉、宋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以往《大学》诠释所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而具有反... 陈澧与朱一新是晚清汉宋兼采、调和会通的代表性人物,二人对《大学》的诠释,代表了经历汉宋之争、汉学的调适衰微以及宋学的高扬与崛兴、今文经学复兴后,以会通汉、宋学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以往《大学》诠释所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而具有反思性的研究。陈澧主张《大学》古本,以《礼》解《大学》,却又对朱熹《大学》诠释思想推崇备至。朱一新认为朱熹《大学》义理纯正无弊,突出“格物致知”知识论内涵,重实践实行,讲学问思辨的工夫,却也指出朱熹有改动《大学》文本、添字释经之失,认同《大学》古本。二人《大学》诠释呈现出“认同古本、接续汉学”,“弥逢汉宋、作出新诠”,“以经解经、返本开新”的鲜明经学品质和理论特征,体现了晚清经学家调和汉、宋学术的努力所在和学术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陈澧 朱一新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