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回顾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翠平 夏翠翠 方晓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42,共9页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 近几十年来,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家庭研究和治疗领域的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心理分离的研究。心理分离即个体与家庭在心理上的分离并形成个体化的程度。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心理分离的理论背景(Mahler发展阶段理论、Bowen家庭系统理论)、心理分离的测量方法、心理分离研究现状这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最后阐述了西方心理分离的研究对我国家庭研究与治疗的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离 发展阶段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涂翠平 方晓义 刘钊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87-191,196,共6页
以北京829名普通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家庭环境类型与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亲密度、高情感表达、低矛盾性的家庭在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在权力、公平... 以北京829名普通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家庭环境类型与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亲密度、高情感表达、低矛盾性的家庭在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在权力、公平、自认和自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2)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消极的冲突解决策略。说明不同家庭环境类型下的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冲突 解决目标 解决策略 家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ufman领域创造力量表中文版的验证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涂翠平 樊富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1-816,共6页
为验证Kaufman领域创造力量表(K-DOCS)在中国样本中的适用性,通过标准化程序将英文版转换为中文版,对北京市某重点大学441名本科生施测,运用SPSS 20.0和Mplus 7.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K-DOCS中文版5个维度(日常... 为验证Kaufman领域创造力量表(K-DOCS)在中国样本中的适用性,通过标准化程序将英文版转换为中文版,对北京市某重点大学441名本科生施测,运用SPSS 20.0和Mplus 7.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表明:K-DOCS中文版5个维度(日常、学术、表现、科学/机械和艺术创造力)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80-0.91)良好,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校标效度也良好。K-DOCS中文版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是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用于评估领域创造力的有效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创造力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涂翠平 《校园心理》 201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而设置的专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性质,需要采用... 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而设置的专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性质,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而电影的直观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吸引学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学生 电影 应用 心理健康知识 健康意识 社会心理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压力调适问题咨询一例
5
作者 涂翠平 《校园心理》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本案例报告了一名大二男生由于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及日常压力的累积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主,辅以支持疗法,经过4次咨询,来访者的躯体反应逐渐减弱,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改善,生... 本案例报告了一名大二男生由于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及日常压力的累积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主,辅以支持疗法,经过4次咨询,来访者的躯体反应逐渐减弱,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改善,生活的自控感增强,咨询目标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咨询师 来访者中心疗法 大学生 负性生活事件 力调 不良反应 日常压力 支持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阿丽 方晓义 +1 位作者 涂翠平 李红菊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以446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让被试报告父母冲突形式、内容,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以及抑郁、焦虑、自尊、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以探讨父母冲突形式和内容、青少年对冲突的评价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检验认... 以446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让被试报告父母冲突形式、内容,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以及抑郁、焦虑、自尊、学习问题和不良行为,以探讨父母冲突形式和内容、青少年对冲突的评价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检验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适应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男女生除在父母情绪冲突和自尊方面的报告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随年级升高,儿童知觉的父母冲突内容显著增多,抑郁情绪、学习问题显著增多,而自尊水平显著下降;(2)父母冲突的不同形式和内容,以及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不同认知评价可以预测青少年不同方面的社会适应;(3)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内部适应中起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的外部适应中不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认知评价 社会适应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和家长关于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阿丽 方晓义 涂翠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对218名家长和37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和一般知识基础、家庭6个维度,考察了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看法,并比较了家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入学... 本研究对218名家长和37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和一般知识基础、家庭6个维度,考察了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看法,并比较了家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的差异。结果发现:(1)整体上看,家长、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最重视身体健康、注意力、教养方式、自信心、学习兴趣、会听课等方面的问题;(2)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比较接近,而小学教师相对重视服从权威、父母教育程度、文明礼貌、自我中心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幼儿教师相对重视抗挫折能力、亲子关系、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问题;(3)家长与教师的观念在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 入学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