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MT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桩基承载力预测研究
1
作者 任士房 黎田 涂文博 《路基工程》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依托孟加拉国帕德玛多用途大桥,采用扁铲侧胀试验(Flat Dilatometer Test,简称DMT)分析大直径钢管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与现场静力载荷试验和室内三轴试验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室内试验参数,基于3种不同DMT试验参数的... 依托孟加拉国帕德玛多用途大桥,采用扁铲侧胀试验(Flat Dilatometer Test,简称DMT)分析大直径钢管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并与现场静力载荷试验和室内三轴试验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室内试验参数,基于3种不同DMT试验参数的计算结果误差均在10%以内,整体预测较可靠;魏晋攀方法的预测精度最高,Marchetti法次之,Campanella&Robertson法略低估了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端和桩侧压浆可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基于DMT测试的预测结果可为桩基压浆效果提供可靠经济的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铲侧胀试验 深厚粉细砂层 大直径钢管桩 原位测试 试验对比 桩基承载力 压浆效果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和平大道南延线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2
作者 任士房 涂文博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5期80-85,共6页
在武汉和平大道南延线工程项目中,存在盾构施工距离长、断面大等问题,且下穿黄鹤楼景区、武昌老旧棚户区、京广铁路等,平行近接地铁5号线。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强发育岩溶区、软硬不均区以及坚硬岩石区,极易引发刀具磨损、溶洞坍塌涌... 在武汉和平大道南延线工程项目中,存在盾构施工距离长、断面大等问题,且下穿黄鹤楼景区、武昌老旧棚户区、京广铁路等,平行近接地铁5号线。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强发育岩溶区、软硬不均区以及坚硬岩石区,极易引发刀具磨损、溶洞坍塌涌水等问题,需要频繁更换刀具,并带压力开舱操作,严重影响盾构掘进速度,存在极大安全风险隐患。基于此,对盾构机设计和选型进行优化,配备专门的磨损检测装置、滚刀荷载监测系统、SSP-E超前探测器、超前地质钻探系统以及洞内注浆系统。对穿越不同地质段、周边环境敏感区域设置相应施工参数,采取相应施工措施,有力保障盾构施工顺利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敏感建筑 风险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荷载下台基与重建钟楼的振动特性分析
3
作者 陈娟 李元庆 +1 位作者 耿建龙 涂文博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2,共7页
为对比钟楼重建前后台基在地铁荷载下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水平,分析重建钟楼木结构不同位置处动力特性。以重建钟楼和拟建济南地铁6号线为背景,建立隧道-土层-台基-钟楼耦合模型。研究表明:钟楼重建前,台基表面低频振动受列车车速影响较小... 为对比钟楼重建前后台基在地铁荷载下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水平,分析重建钟楼木结构不同位置处动力特性。以重建钟楼和拟建济南地铁6号线为背景,建立隧道-土层-台基-钟楼耦合模型。研究表明:钟楼重建前,台基表面低频振动受列车车速影响较小,大于25 Hz的高频振动主频随列车车速增加而增大。钟楼重建对台基沿轨道方向振动影响最明显。钟楼重建后,台基四角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减小,中心处增大,台基四角的高频振动能量减小,在现有台基上重建钟楼可行性高。振动由柱底向柱顶传递过程中,钟楼檐柱与金柱竖向振动被逐渐放大,且主频始终位于50Hz附近;水平向振动整体先减小后增大,中高频成分快速衰减,而结构自振频率附近(4 Hz左右)的低频振动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台基 重建钟楼 地铁振动 木结构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铁路隧道工程主要岩土工程难题及设计措施
4
作者 任士房 涂文博 +1 位作者 王艳斌 曾卓 《建筑机械》 2025年第4期15-24,共10页
中吉乌铁路工程规模大,沿线自然气候环境恶劣、海拔高差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新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属于高烈度地震区,给隧道建设带来重大地质安全风险挑战。文章在大量地质工作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铁路隧道面临的岩土工程特征及危害,... 中吉乌铁路工程规模大,沿线自然气候环境恶劣、海拔高差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新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属于高烈度地震区,给隧道建设带来重大地质安全风险挑战。文章在大量地质工作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铁路隧道面临的岩土工程特征及危害,包括高烈度地震和活动断裂带、高地应力、滑坡、危岩、多年冻土等10项工程地质问题,总结国内外类似工程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工程设计原则和应对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中亚诸国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不良地质 岩爆 活动断裂 高地应力 特殊岩土 多年冻土 隧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地质因素控制的铁路工程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5
作者 任士房 涂文博 +1 位作者 曾卓 王艳斌 《建筑机械》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中吉乌铁路工程线路穿越地貌单元众多、地层岩性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直接影响线路的走向以及工程造价、安全。文章在综合分析、评价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对换装站站位方案、摩尔多套越岭方案、费尔干纳山越岭方案、苏... 中吉乌铁路工程线路穿越地貌单元众多、地层岩性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直接影响线路的走向以及工程造价、安全。文章在综合分析、评价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对换装站站位方案、摩尔多套越岭方案、费尔干纳山越岭方案、苏扎克至塔兰巴扎尔段线路方案进行研究,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等3个层面综合比选线路的优劣性。结果表明,马克马尔换装站站位方案(CK)优于科什特伯换装站站位方案(ICK),贾曼达万山口越岭方案(CK)在5个摩尔多套越岭方案中最优;奥别克垭口方案(VIIICK)在4个费尔干纳山越岭方案中最优;东线-克孜勒苏河方案(CK)在3个苏扎克至塔兰巴扎尔段线路方案中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 中吉乌铁路 线路方案 比选分析 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历史的冲刷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钟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77-2584,共8页
水流的冲刷效应会导致桩身周围土体的减少及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动力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动力Winkler模型,建立了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受冲刷后考虑应力历史改变影响的动力阻抗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海绵边界动力... 水流的冲刷效应会导致桩身周围土体的减少及土体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的动力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动力Winkler模型,建立了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受冲刷后考虑应力历史改变影响的动力阻抗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对沉箱加桩复合基础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冲刷对复合基础的动刚度及阻尼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且随着冲刷深度的加大,影响更为显著。仅考虑基础侧向土体的减少是不够的,应力历史的改变还会进一步弱化基础承载特性,从而放大结构动力响应,对忽略土体应力历史改变而计算的动力阻抗值是相对偏大的,且应力历史的改变会明显增加基础的共振幅值,但对共振频率大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 动力阻抗 应力历史 沉箱加桩复合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综合法在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涂文博 李远富 严健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风险管理过程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以委内瑞拉西部铁路重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其风险识别,采用层次综合分析法(HRP)建立相应的HRP风险管理分析模型。将风险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排列出高概率的项目风险,以便作为... 风险管理过程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以委内瑞拉西部铁路重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其风险识别,采用层次综合分析法(HRP)建立相应的HRP风险管理分析模型。将风险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排列出高概率的项目风险,以便作为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点,使此项目的风险评价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H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板复合地基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涂文博 李远富 《路基工程》 201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以沪宁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为背景,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预测计算分析,证明了桩板复合地基能有效地降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结构的沉降,使其工后沉降量满足扣件的调整需要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为正在建设的客运专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桩板复合地基 线下结构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9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第11期12-16,20,共6页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分别建立了群桩及沉井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结合二者位移及力协调条件得出沉井加桩复合基础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模型参数独立于频率,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时程动力响应分析。同时,采用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验证了... 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分别建立了群桩及沉井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然后结合二者位移及力协调条件得出沉井加桩复合基础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模型参数独立于频率,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时程动力响应分析。同时,采用海绵边界动力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比沉井及沉井加桩复合基础算例中频谱曲线显示沉井底部加桩能够明显改善沉井基础的动力受力特性,且材料一定时底部群桩的布置形式对沉井振动特性改善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尤其在低频区域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 振动响应 非线性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两种生物农药单剂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嫚 谢令德 +2 位作者 涂文博 周剑晖 贺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蛇床子素和多杀菌素两种生物农药单剂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建立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储藏4个月和8个月小麦品质多指标动态变化模型,先用极差变换及线性比例变换对指标矩阵...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蛇床子素和多杀菌素两种生物农药单剂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建立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储藏4个月和8个月小麦品质多指标动态变化模型,先用极差变换及线性比例变换对指标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用夹角余弦法确定权重向量,最后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值,并用拉依达检验法检验。结果表明:储藏4个月和8个月的综合评分值H和F均小于2 s(2 s相当于显著水平a=0.05),确定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也表明了各样品差异不显著,即分别拌以0.50、0.75、1.00 mg/kg的1.0%蛇床子素粉剂和0.50、1.00、1.50 mg/kg的0.5%多杀菌素粉剂的小麦样品与不拌药的小麦样品在储藏8个月内的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为小麦品质储藏寻求到较为安全的两种生物农药,同时也为粮食品质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蛇床子素 多杀菌素 小麦 储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基中楔形桩水平向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
11
作者 邓淇元 涂文博 +2 位作者 刘林芽 张鹏飞 刘柯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6-133,共8页
楔形桩是一种集施工简便、承载力高等特点的新型路基处理桩型。为进一步完善楔形桩水平振动分析理论以推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理论,建立楔形桩-土体水平耦合振动非线性分析模型,针对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中的... 楔形桩是一种集施工简便、承载力高等特点的新型路基处理桩型。为进一步完善楔形桩水平振动分析理论以推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动力Winkler地基理论,建立楔形桩-土体水平耦合振动非线性分析模型,针对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中的楔形桩水平动力响应问题展开研究,并探讨不同桩身长径比对桩土分段的敏感性,研究楔形角和土体分层特性参数对楔形桩水平向非线性动力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楔形角或桩侧土体模量的增大,楔形桩水平动力特性均会得到显著改善;等体积条件下保持桩端半径不变改变桩长较保持桩长不变改变桩端半径时水平动力性能表现更好;桩侧上层土体性质变化对桩顶动力响应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桩 水平振动 非线性 层状地基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矩最小化的地铁盾构隧道横断面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大维 冯青松 +3 位作者 刘开富 张鹏飞 唐柏赞 涂文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166,共8页
盾构隧道在过大弯矩作用下易发生横椭圆变形超限,且纵缝接头易发生结构病害,因此提出尽量减小弯矩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理念。首先提出了零弯矩盾构隧道概念,得到其横断面合理轴线的结构力学模型与解析表达式,以及零弯矩盾构隧道横断面... 盾构隧道在过大弯矩作用下易发生横椭圆变形超限,且纵缝接头易发生结构病害,因此提出尽量减小弯矩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理念。首先提出了零弯矩盾构隧道概念,得到其横断面合理轴线的结构力学模型与解析表达式,以及零弯矩盾构隧道横断面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考虑到一条或多条地铁线路只能选用一种盾构隧道横断面,为此给出了基于弯矩最小化的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方法,即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零弯矩盾构隧道横断面设计的土压力参数,并给出了基于弯矩最小化的盾构隧道隧道横断面设计流程。基于弯矩最小化设计盾构隧道横断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全线盾构隧道的弯矩,相比传统的圆形横断面,弯矩最小化盾构隧道横断面的弯矩有了大幅度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零弯矩 横断面 弯矩最小化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均布超载作用下软土地区既有盾构隧道对地层相对挤压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大维 周顺华 +3 位作者 冯青松 刘林芽 徐金辉 涂文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0,共8页
关于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现有的分析计算理论忽略了既有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由此计算得到的盾构隧道周围的附加土压力与实际不符。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分析既有盾构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提出采用"两状态对比法"分... 关于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现有的分析计算理论忽略了既有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由此计算得到的盾构隧道周围的附加土压力与实际不符。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分析既有盾构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提出采用"两状态对比法"分析地表超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对地层的相对挤压状态,并根据盾构隧道与地层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导盾构隧道对周围土体的水平和竖向相对挤压量计算公式,为下一步理论计算地表超载导致的隧道周围附加土压力奠定基础。盾构隧道对周围土体的相对挤压分析表明:在地表超载作用下,水平相对挤压量可简化为三角形,水平地层抗力范围约为72°;当隧道穿越土层的竖向压缩量大于隧道的竖向收敛变形时,隧道对地层产生竖向相对挤压,竖向相对挤压量与隧道变形及穿越土层的压缩模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超载 相对挤压作用 附加土压力 收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涂文博 孔紫亮 +3 位作者 张鹏飞 刘林芽 宋立忠 张洪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6-119,共14页
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存在设计效率低、施工质量监控难、设计施工协调差等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适应高效、精准、可持续的铁路路基建设... 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铁路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铁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存在设计效率低、施工质量监控难、设计施工协调差等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适应高效、精准、可持续的铁路路基建设需求。BIM技术快速发展,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和管理工具,已成为现代化铁路路基设计施工的重要辅助技术,为铁路路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BIM技术在铁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具有提高设计精度、减少错误和冲突、优化施工管理等优势,但在技术、组织管理、法律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而未来,BIM技术在铁路路基设计施工中将向智能化、协同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设计施工 BIM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涂文博 黄茂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5-289,共5页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是一种结合沉井及群桩各自优点形成的新型跨江海桥梁深水基础型式。在复杂的江海环境下,基础将承受强风、波浪及地震等引起的水平动荷载作用,其水平动力特性研究是复合基础合理设计施工和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基于动力W... 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是一种结合沉井及群桩各自优点形成的新型跨江海桥梁深水基础型式。在复杂的江海环境下,基础将承受强风、波浪及地震等引起的水平动荷载作用,其水平动力特性研究是复合基础合理设计施工和推广应用的重要保证。基于动力Winkler模型分别提出了沉井加桩基础的频域非线性及时域非线性计算方法,并同有限元对比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通过算例进一步分析了冲刷对沉井加桩基础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体应力历史及土体非线性对复合基础动力阻抗、共振幅值及频率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加桩 非线性动力响应 冲刷 频域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智能分析系统
16
作者 张鹏飞 唐强强 +3 位作者 吴必涛 涂文博 张可军 贾有权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5-105,共11页
为实现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智能化,考虑了桥梁结构、轨道板以及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简支梁和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C#语言对ANSYS进... 为实现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智能化,考虑了桥梁结构、轨道板以及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多跨简支梁和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采用C#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集参数输入、有限元建模、荷载施加、自动计算、数据提取及数据智能处理于一体的纵向力智能分析系统。通过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了智能分析系统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可为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有限元模型 纵向力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from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Using Deep Learning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培林 袁贞明 +2 位作者 涂文博 俞凯 芦东昕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33-139,共7页
Objectives 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 (MKE) plays a key role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research i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which are the important digital carriers for recording medical activitie... Objectives 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 (MKE) plays a key role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research i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which are the important digital carriers for recording medical activities of patients.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ER) and medical relation extraction (MRE) are two basic tasks of MKE.This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se two tasks by exploring deep learning methods.Methods This study discussed and built two application scenes of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combine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BiLSTM-CRF) model for NER and MRE tasks.In the data preprocessing of both tasks,a GloVe word embedding model was used to vectorize words.In the NER task,a sequence labeling strategy was used to classify each word tag by 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CRF layer.In the MRE task,the medical entity relation category was predicted by transforming the classification problem of a single entity into a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problem and linking the feature combinations between entities also through the CRF layer.Results Through the validation on the I2B2 2010 public dataset,the BiLSTM-CRF models built in this study got much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baseline methods in the two tasks,where the F1-measure was up to 0.88 in NER task and 0.78 in MRE task.Moreover,the model converged faster and avoided problems such as overfitting.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ed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deep learning on 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It also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iLSTM-CRF model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work in the EMR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knowledge EXTRACTIO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MEDICAL relation EXTRACTION deep learning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发育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水涌泥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嘉恒 张鹏飞 涂文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5期23-27,共5页
岩溶发育区因溶土洞众多、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作业极易引发坑底突水涌泥风险。如何有效应对突涌风险,保证线路施工安全一直是业界难题。以广州某岩溶发育区车站基坑突水涌泥的事故应急治理为例,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引发突水涌泥的原... 岩溶发育区因溶土洞众多、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作业极易引发坑底突水涌泥风险。如何有效应对突涌风险,保证线路施工安全一直是业界难题。以广州某岩溶发育区车站基坑突水涌泥的事故应急治理为例,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引发突水涌泥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混凝土反压控制涌水量,基坑外四阶段填充式注浆封堵溶土洞及基坑内垂直分层注浆填充裂隙隔断水源的综合治理方法,并总结得出了岩溶发育区基坑突水涌泥应急处理的整体思路。钻孔取芯及变形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内外涌水通道得到有效治理,可为岩溶发育区突水涌泥的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区 地铁车站 基坑 突水涌泥 应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发育区地铁穿越断裂带基坑承压水突涌应急处理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佳 涂文博 张鹏飞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0年第1期71-74,78,共5页
岩溶发育区地铁穿越断裂破碎带时,基坑开挖施工中坑底极易发生突涌风险,严重影响地铁线路施工的安全及进度。以某穿越断裂破碎带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详细分析总结了断裂破碎带引发承压水突涌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坑内... 岩溶发育区地铁穿越断裂破碎带时,基坑开挖施工中坑底极易发生突涌风险,严重影响地铁线路施工的安全及进度。以某穿越断裂破碎带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例,详细分析总结了断裂破碎带引发承压水突涌风险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坑内蓄水临时抢险措施及设置隔水层、综合注浆处理的整治方案。基坑抽水试验表明基坑内因断裂破碎带裂隙产生的过水通道得到了有效封堵。采用基坑外侧注浆切断断裂破碎带引起的涌水通道,并结合基坑内垂直分层注浆封堵坑内涌水点的综合注浆法,可有效解决岩溶发育区穿越断裂破碎带基坑的承压水突涌问题,成果可为岩溶发育区基坑承压水突涌的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区 基坑 断裂破碎带 承压水 突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内部基坑开挖影响与加固措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道前 邓淇元 +2 位作者 黄守标 刘纬华 涂文博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9期62-67,共6页
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影响邻近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结合景德镇陶溪川二期B区音乐培训中心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加固后的既有建筑变形进行分析,并研究加... 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土体变形,影响邻近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结合景德镇陶溪川二期B区音乐培训中心工程,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加固后的既有建筑变形进行分析,并研究加固措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支护结构与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不断增大,呈顶端和底部小、中间大的鼓胀状态,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使用方管和槽钢对砖柱进行加固的方式及扩大基础加固方式可有效增强建筑整体性能,减小建筑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基坑 开挖 加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