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辉石-氧化钙烧结法提锂的物相重构与动力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涂弢 郭浩 +3 位作者 程华金 邱建民 王学重 刘庆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478-3486,共9页
对锂辉石-氧化钙烧结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各反应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结果表明,Al2O3会优先和Na2O、Li2O、K2O反应,然后与CaO反应生成CaO·Al2O3,而且烧结温度需高于1060℃以保证LiAlSi2O6能够完成晶形转变。并探讨了... 对锂辉石-氧化钙烧结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绘制了各反应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图。结果表明,Al2O3会优先和Na2O、Li2O、K2O反应,然后与CaO反应生成CaO·Al2O3,而且烧结温度需高于1060℃以保证LiAlSi2O6能够完成晶形转变。并探讨了锂辉石-氧化钙烧结法提锂的反应机理。考察了不同烧结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熟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配料比为1∶1.25、烧结温度1150℃、烧结时间60min时,锂的浸出率达到92.14%,熟料中的主要物相为Ca2SiO4与LiAlO2。利用XRD和扫描电镜-能谱联用仪(SEM-EDS)对熟料与浸出渣的物相、显微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表征。为了确定烧结反应的控制性步骤,在最优烧结条件的基础上对烧结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锂辉石-氧化钙烧结体系属于球形颗粒三维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拟合方程为1-(1-x)^1/3=0.0067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氧化钙 烧结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茂兰 涂弢 +1 位作者 朱根松 杨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3,共5页
概述了我国铜电积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了铜电积工艺的成果与不足,重点评述对阳极材料、电积添加剂及其检测、电解液杂质离子除杂等的研究。
关键词 铜电积 现状 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对有色金属电积用铅基阳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茂兰 涂弢 +2 位作者 朱根松 张丽娜 王瑞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21-2826,共6页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不同Gd含量的Pb-Gd合金材料,采用抗拉强度测试、阳极失重法研究Gd对Pb-Gd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CV(循环伏安曲线)和XRD分析研究Gd含量对Pb-Gd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抗...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不同Gd含量的Pb-Gd合金材料,采用抗拉强度测试、阳极失重法研究Gd对Pb-Gd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CV(循环伏安曲线)和XRD分析研究Gd含量对Pb-Gd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抗拉强度随Gd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Gd含量达到2.0%(质量分数)时,合金抗拉强度为19.1 MPa,比纯Pb的提高69.0%;添加Gd没有影响阳极表面氧化膜物相的基本组成,阳极的表面氧化膜主要由β-PbO2和PbO组成。稀土元素Gd能降低合金电极阳极稳定电位,且电位值随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积 Pb-Gd合金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阳极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镧B位掺Mn/Co/Cr试样的红外辐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庆生 程华金 +2 位作者 谈成亮 邱建民 涂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97-1906,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粉体材料LaFeO3、LaFe0.75Co0.25O3、LaFe0.75Cr0.25O3和LaFe0.75Mn0.25O3,通过XRD、FTIR、SEM、XPS等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运用CASTEP模块模拟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掺入M...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粉体材料LaFeO3、LaFe0.75Co0.25O3、LaFe0.75Cr0.25O3和LaFe0.75Mn0.25O3,通过XRD、FTIR、SEM、XPS等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运用CASTEP模块模拟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掺入Mn/Cr/Co离子后晶格发生畸变,晶格对称性降低。Mn/Cr/Co掺杂后的粉体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排序为:掺Mn>掺Co>掺Cr>纯LaFeO3,其中掺Mn在0.2~2.5μm波段为0.8722,2.5~5μm波段为0.6755,远大于纯LaFeO3的发射率(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均为0.5左右)。发射率提升的机理在于:Mn掺杂后,引入了Mn^3+杂质能级,产生了激活能小的Mn^3+?Mn^4+跳跃小极化子,电子-氧空位载流子吸收亦增强,同时体系的晶格畸变导致振动吸收加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掺杂Mn/Cr/Co材料的禁带宽度分别0.793eV、2.406eV、1.722eV均小于纯LaFeO3的3.817eV,结合态密度计算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Mn3d、Cr3d、Co3d轨道与O2p轨道杂化形成杂质能级,同时Mn3d、Cr3d、Co3d在导带也存在态密度峰,且峰的位置都比LaFeO3峰更靠近费米能级,作为新的导带底相当于缩短了价带顶到导带底之间的间隙宽度。LaFe0.75Mn0.25O3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的优异辐射性能表现,可作为耐高温抗氧化高发射率材料在高温热工炉窑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掺杂 红外发射率 禁带宽度 红外辐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积用Pb-RE合金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茂兰 涂弢 +1 位作者 朱根松 郭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1,共6页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不同种类(Pb-Pr、Pb-Sm、Pb-Nd)及不同含量(0.1%、0.5%、1.0%、1.5%、2.0%)的铅基稀土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种类及含量对合金抗拉强度及金相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r、Sm、Nd的加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合金强度,...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不同种类(Pb-Pr、Pb-Sm、Pb-Nd)及不同含量(0.1%、0.5%、1.0%、1.5%、2.0%)的铅基稀土合金,研究了稀土元素种类及含量对合金抗拉强度及金相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r、Sm、Nd的加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合金强度,且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强度呈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稀土元素对提高合金抗拉强度的效果为:Pr>Sm>Nd;Nd、Sm与Pb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且在晶粒界面上析出,有利于合金强度的提高;Pr除了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外,还能细化合金晶粒,阻止晶粒滑移,这也是提高合金抗拉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RE合金 铜电积 二步重熔法 抗拉强度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钐对铜电积用铅基阳极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朱茂兰 涂弢 +2 位作者 朱根松 张丽娜 王瑞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7,57,共4页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不同钐含量的Pb-Sm合金,并考察了钐含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阳极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抗拉强度随钐含量增大而增大,当钐含量达到0.5%时,抗拉强度为13.9MPa,比纯铅提高了21.9%,当钐含量超过1.0%后,... 采用二步重熔法制备了不同钐含量的Pb-Sm合金,并考察了钐含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阳极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抗拉强度随钐含量增大而增大,当钐含量达到0.5%时,抗拉强度为13.9MPa,比纯铅提高了21.9%,当钐含量超过1.0%后,继续提高合金中钐含量,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幅度减缓。当合金中钐含量为0.5%时腐蚀速率比纯铅增加了0.76%,但不会对铅基阳极腐蚀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合金电极的阳极稳定电位随钐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积 Pb-Sm合金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阳极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