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涂华华 陈先祥 +4 位作者 程彩涛 冯勇 张林菲 曾天才 蔡庆和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从1997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患... 目的研究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从1997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占23.33%,女性患者46例,占76.67%;患者年龄24岁至88岁,平均年龄57.88±3.52岁。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20例,占33.33%。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提示胰腺有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者50例(83.33%),14例确诊为浆液性囊腺瘤(23.33%)。52例患者行CT检查,确诊浆液性囊腺瘤38例,诊断符合率为73.08%。所研究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例(30.00%),胰腺远端切除术40例(66.66%),肿瘤剥除术1例(1.67%),胃空肠,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1.67%)。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0.00%),主要并发症有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术后随访1至15年,除1例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于术后14个月死亡外,其余预后良好,术后无复发。术后对肿瘤进行病理分型,分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52例(占86.67%),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8例(占13.33%),包括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癌1例。寡囊型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0.11±0.87)d大于微囊型(17.12±6.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按肿瘤大小分为两组,直径≥4 cm组和直径<4 cm组。肿瘤直径≥4 cm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6.56%高于直径-<4 cm组临床症状发生率23.10%(P=0.021),其余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检查适用于初步诊断和筛查,CT诊断准确率较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肿瘤多发于胰体尾部,胰体尾切除术为主要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远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浆液性 黏液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23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江华 陈先祥 +5 位作者 蔡庆和 吴黎明 刘小波 涂华华 马泽君 周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31-132,1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23例特殊部位肝癌在全麻下行LRFA,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转移性肝癌4例,单发肿瘤15例,多发8例,肿瘤直径(3.8&#...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23例特殊部位肝癌在全麻下行LRFA,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转移性肝癌4例,单发肿瘤15例,多发8例,肿瘤直径(3.8±1.1)cm,热辐射损毁范围一般超过肿瘤直径0.5~1 cm。结果 23例均安全完成LRFA,单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9.2±4.3)min,手术时间(98.7±21.5)min,出血量(80.6±21.8)ml。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瘤体完全消融率达100%。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80.9%(17/21)、76.4%(13/17)。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26.1%(6/23),复发时间术后2~18个月(平均7.5月);10例死亡: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5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于特殊部位肝癌LRFA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射频消融术 肝癌 腹腔镜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