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泰山保护地阿勒泰鱥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胡江伟 刘鸿 +4 位作者 张涛 海萨·艾也力汗 杨博文 蔡林钢 牛建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9,共8页
为探讨阿勒泰鱥Phoxinus phoxinus ujmonensis种质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阿尔泰山保护地4个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6尾阿勒泰鱥样本COⅠ基因序列的A+T平均含量(54.02%)>C+G平均含量(45... 为探讨阿勒泰鱥Phoxinus phoxinus ujmonensis种质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阿尔泰山保护地4个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6尾阿勒泰鱥样本COⅠ基因序列的A+T平均含量(54.02%)>C+G平均含量(45.98%);共定义了13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454±0.05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84±0.00012;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33~0.00128,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011~0.00143;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并未呈现明显的地理遗传结构;单倍型网络结构图呈单一星状分布态势;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01134~0.13333;中性检验(Tajima's D=-2.00580,Fu's F_(s)=-13.198)与核苷酸错配分布均表明,阿勒泰鱥群体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源于群体内(94.11%)。研究表明,阿尔泰山保护地4个阿勒泰鱥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其中苏木达依叶克河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且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遗传特征。本研究结果认为,阿尔泰山保护地阿勒泰鱥种群存在不稳定风险,应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的渔业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保护地 阿勒泰鱥 CO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叶尔羌河上游裂腹鱼属资源动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鸿 胡江伟 +4 位作者 海萨·艾也力汗 张涛 米乃瓦尔·木衣提 焦飞 牛建功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8-29,80,共13页
为明确新疆叶尔羌河上游裂腹鱼属的分布现状,探究其在人为干扰下的资源动态,2019年8月与2020年5月设置了5个断面开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鱼类1858尾,总计40058.56 g,隶属于4目7科12属17种。丰度生物量曲线(Abundance biomass ... 为明确新疆叶尔羌河上游裂腹鱼属的分布现状,探究其在人为干扰下的资源动态,2019年8月与2020年5月设置了5个断面开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鱼类1858尾,总计40058.56 g,隶属于4目7科12属17种。丰度生物量曲线(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 curve,ABC curve)表明,除中下游的S3和S4断面外,其余断面鱼类群落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干扰。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在60%相似性水平上鱼类群落类型可分为上(S1~S3)、中(S4)、下(S5)3组。渔获物组成分析显示,各河段裂腹鱼类规格相对均匀,夏季裂腹鱼属占比最高区域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断面,春季为巴格艾格孜断面。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对比结果表明,裂腹鱼属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区域,山区河段裂腹鱼属的分布随季节变化较其他区域明显。此外,平原地区河段未采集到裂腹鱼属样品,外来鱼类占绝对比例。对比历史数据发现,裂腹鱼属主要分布海拔逐渐上移,种间分布海拔无明显边界。分析认为,目前叶尔羌河上游裂腹鱼属的资源分布受到明显的人为干扰,主要表现在渔获物中的占比下降、主要分布区域的压缩和典型生境的减少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叶尔羌河特有裂腹鱼类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探讨其资源养护策略,以期为后续人工繁育和资源养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 裂腹鱼属 时空分布 垂直分布 资源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钰 海萨·艾也力汗 +2 位作者 热比古丽·沙吾提 时春明 张人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对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进行分析,旨为白斑狗鱼的养殖和生态适应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高温胁迫法研究白斑狗鱼受精卵及仔鱼的高温耐受性,用24hUILT_(50)和CT_(max)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相对定量... 对白斑狗鱼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温耐受性进行分析,旨为白斑狗鱼的养殖和生态适应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高温胁迫法研究白斑狗鱼受精卵及仔鱼的高温耐受性,用24hUILT_(50)和CT_(max)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相对定量2^(-ΔΔCt)法,分别比较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高温胁迫下HSP70基因在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心和肝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白斑狗鱼受精卵破膜时间随着孵化温度的上升逐渐缩短,鱼苗上浮率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随着驯化水温的提高,白斑狗鱼仔鱼在高温胁迫下的24hUILT_(50)值升高,且CT_(max)出现的时间推迟。在不同温度高温胁迫下,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和心脏组织HSP70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肝脏组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白斑狗鱼幼鱼脑、鳃和心脏组织在30℃高温胁迫0-24 h时,HSP70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肝脏组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白斑狗鱼幼鱼的脑、鳃、心和肝4种组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高温胁迫下,HSP70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具有时间和组织特异性,但应答幅度不尽相同。经过高温驯化后,白斑狗鱼提高了温度耐受性,可能是通过HSP70参与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高温耐受性 临界温度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属鱼类生物学特征与我国境内种质资源状况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小丽 海萨·艾也力汗 《黑龙江水产》 2020年第4期26-28,共3页
鲈属(Perca)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 form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鲈科(percidae),包括河鲈(Perca fluviatilis)、伊犁鲈(Perca schrenki Kessler)和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等三个种或亚种。本... 鲈属(Perca)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 forms)、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鲈科(percidae),包括河鲈(Perca fluviatilis)、伊犁鲈(Perca schrenki Kessler)和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等三个种或亚种。本文探讨了鲈属鱼类的分布、分类、形态、生理特征及我国境内河鲈和伊犁鲈的资源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属 分类地位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吻鱼烂鳃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5
作者 封永辉 焦飞 +3 位作者 李晓东 韩军军 陈朋 海萨·艾也力汗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70-74,共5页
研究从患烂鳃病的扁吻鱼及其水样中分离到5株优势菌株,观察优势菌株的菌落形态及生长曲线,提取菌株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水产生产实践中常用抗生素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探讨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3个因素对菌株... 研究从患烂鳃病的扁吻鱼及其水样中分离到5株优势菌株,观察优势菌株的菌落形态及生长曲线,提取菌株16S rDNA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水产生产实践中常用抗生素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探讨了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3个因素对菌株药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编号33、37、38的菌株属于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编号35、36的菌株属于气单孢菌属(Aeromonas sp.);生长曲线测定表明,5株细菌用MH培养基在18℃下培养时,0~18 h均处于适应期,33、37和38号菌株在培养28~32 h进入衰亡期,35和36号菌株在培养22~26 h进入衰亡期;综合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3个因素,最终判定,对土霉素敏感的菌株为33和38号,对恩诺沙星敏感的菌株为35和38号,对氟苯尼考敏感的菌株为33、35、36和38号,对多西环素敏感得菌株为33和38号,5个菌株对新霉素和甲氧苄啶均不敏感;培养时间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而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药敏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吻鱼 烂鳃病 致病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叶尔羌高原鳅野外资源调查
6
作者 封永辉 陈朋 +8 位作者 韩军军 海萨·艾也力汗 胡江伟 刘鸿 牛建功 阿地力·阿不都 张钰 焦飞 咸玉兰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2932-2935,2953,共5页
本文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上游5个干流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发现体长(L)、体重(W)相关关系为W=0.072 6 L2.16,野外群体体长、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31.00~188.00 mm、0.42~163.30 g,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相对繁殖力为1 60... 本文于2019—2020年对塔里木河上游5个干流的叶尔羌高原鳅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发现体长(L)、体重(W)相关关系为W=0.072 6 L2.16,野外群体体长、体重分布范围分别为31.00~188.00 mm、0.42~163.30 g,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相对繁殖力为1 600~2 717粒·g^(-1),卵径在0.54~0.59 mm,性成熟系数为0.11%。在5个干流中,田河上游和叶尔羌河上游是叶尔羌高原鳅主要分布区域,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次之。叶尔羌高原鳅的食物有黄■、石蚕、虾、麦穗鱼、鳅、摇蚊幼虫、襀翅目、昆虫、植物种子,属于杂食性鱼类,偏肉食。2019年度流域内充赛度为0,占比达到50%,说明塔里木河流域野生环境下叶尔羌高原鳅食物来源处于匮乏状态,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上游 叶尔羌高原鳅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