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抵抗伴NAFLD小鼠模型肝细胞瘦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海广范 张慧 +1 位作者 杨汇娟 刘巨源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6期27-29,共3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肝脏细胞中瘦素表达量变化及其与血清中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高脂组40只和对照组40只,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饮用含1.8%甲硫氨酸的自来水;对照...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肝脏细胞中瘦素表达量变化及其与血清中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高脂组40只和对照组40只,高脂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饮用含1.8%甲硫氨酸的自来水;对照组喂养正常标准饲料,饮用普通自来水。两组分别于15、30、45、60 d分别处死10只小鼠,采集心脏动脉血2 m L,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半定量RT-PCR法测定肝细胞瘦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5 d时高脂组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0 d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脏细胞瘦素基因表达量随饲养时间延长而增高;15-30 d增幅最明显。结论 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参与了NAFLD的发病过程,瘦素抵抗可能是胰岛素抵抗伴NAFLD发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细胞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黄草乙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海广范 牛秉轩 +1 位作者 白素平 刘巨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溪黄草乙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40μmol.L-1和80μmol.L-1)和不同时间(分别作用24h和48h)溪黄草乙素对人Rb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溪黄草乙素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5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40μmol.L-1和80μmol.L-1)和不同时间(分别作用24h和48h)溪黄草乙素对人Rb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溪黄草乙素对Rb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溪黄草乙素各个剂量组对Rb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OD值随溪黄草乙素浓度升高而下降,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溪黄草乙素对Rb细胞株的IC50为130μmol.L-1,且随着溪黄草乙素剂量增加对Rb细胞株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剂量组(对照组、5μmol.L-1组、10μmol.L-1组、20μmol.L-1组、40μmol.L-1组、80μmol.L-1组)溪黄草乙素作用Rb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7±0.03)%、(5.13±0.82)%、(8.67±1.20)%、(14.39±2.07)%、(26.45±3.01)%、(34.18±1.25)%;作用Rb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6±0.27)%、(6.49±1.15)%、(11.90±1.54)%、(19.21±2.66)%、(37.10±3.62)%、(47.55±3.19)%。表明溪黄草乙素作用Rb细胞24h和48h后Rb细胞的凋亡率在各个剂量组均显著升高,也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溪黄草乙素对Rb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随着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溪黄草乙素可阻滞细胞进入G2/M期,进而诱导Rb细胞株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视网膜母细胞瘤 肿瘤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haFGF和haFGF对放线菌素D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海广范 詹合琴 +1 位作者 李生莹 许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非促分裂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on-mitogenic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nmhaFGF)和haFGF对放线菌素D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2种浓度... 目的探讨非促分裂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on-mitogenic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nmhaFGF)和haFGF对放线菌素D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2种浓度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凋亡模型的复制条件。方法用0.25mg·L-1和0.50mg·L-1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凋亡,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种浓度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DNA断裂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的凋亡率,确定诱导hRPE细胞凋亡的条件,分别以0.02mg·L-1、0.06mg·L-1、0.18mg·L-1、0.54mg.L-1和1.62mg·L-1的nmhaFGF和haFGF预作用于hRPE细胞24h,并设置正常细胞组和凋亡模型细胞组,观察nmhaFGF和haFGF对hRPE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0.25mg·L-1和0.50mg·L-1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凋亡16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68%和53.27%,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0.25mg·L-1放线菌素D诱导细胞凋亡条带清晰,而0.50mg·L-1放线菌素D诱导hRPE细胞凋亡条带模糊,因此0.25mg·L-1放线菌素D作用hRPE细胞16h是诱导hRPE细胞凋亡的最佳条件。在nmhaFGF各剂量组中,随着nmhaFGF浓度升高,hRPE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其中1.62mg·L-1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最低,为(11.49±0.50)%;相同浓度haFGF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也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随着haFGF剂量升高,凋亡率下降的趋势不如nmhaFGF剂量组明显,在haFGF剂量组中,1.62mg·L-1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最低,为(14.35±1.02)%,nmhaFGF和haFGF对hRPE细胞凋亡率的下降作用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aFGF和nmhaFGF都可以发挥对h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发挥其非促分裂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素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非促分裂型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坏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海广范 詹合琴 +2 位作者 牛秉轩 崔建敏 刘巨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aF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0.2mmol.L-1过氧化氢培养hRPE细胞36h制作hRPE细胞坏死模型为模型... 目的研究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aF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0.2mmol.L-1过氧化氢培养hRPE细胞36h制作hRPE细胞坏死模型为模型组,用1mg.L-1haFGF预培养hRPE细胞12h、24h、48h,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用台盼蓝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坏死情况,用MTT法检测haFGF预作用hRPE细胞不同时间细胞的死亡率,并用8g.L-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aFGF不同时间对hRPE细胞完整性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细胞死亡率为(36.97±2.81)%,空白对照组细胞死亡率为(1.05±0.04)%,haFGF预作用细胞12h、24h、48h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2.50±4.06)%、(19.77±3.68)%、(26.45±3.19)%。其中,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死亡率相比、haFGF预作用24h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haFGF预作用12h、48h细胞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haFGF预作用细胞24h,hRPE蓝染细胞核数明显减少,而预作用12h染色细胞核数减少不显著,预作用48h蓝染细胞核数显著增加。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模型组细胞DNA呈现"涂布"状,说明细胞坏死明显,haFGF预作用细胞24h"涂布"状基体消失,提示hRPE细胞DNA完整性尚好,而预作用12h和48hDNA"涂布"状仍明显存在。结论1mg.L-1的haFGF可以显著拮抗过氧化氢对hRPE细胞的损伤,预作用24h时haFGF对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腑方抗实验性肠粘连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宋宇 张慧 +7 位作者 王爽 张崇 崔泰震 牛秉轩 海广范 张小毅 张婷 曾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457,474,共5页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肠粘连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肠粘连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 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磷酸钠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肠粘连模型.对照...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肠粘连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肠粘连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 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磷酸钠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肠粘连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kg),活血通腑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活血通腑方(0.65、1.3、2.6 g/100 g),连续给药1周.各组于术后第8天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取粘连组织,匀浆后试剂盒检测TGF-β1、CTGF的含量,同时记录大鼠肠粘连级别.RT-PCR检测粘连组织中F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mad3的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增高,FN mRNA的表达增加,TGF-β1、CTGF含量增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通腑方低、中、高剂量组的肠粘连程度明显减轻,血清IL-1β和TNF-α及粘连组织中TGF-β1和CTGF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FN mRNA和p-Smad3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 活血通腑方可减轻肠粘连的程度,对肠粘连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腑方 肠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p-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萼香茶菜乙素对Rb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崔泰震 张贺鸣 +3 位作者 海广范 牛秉轩 刘巨源 白素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蓝萼香茶菜乙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和40.0μmol.L-1)的蓝萼香茶菜乙素作用24h及... 目的探讨蓝萼香茶菜乙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和40.0μmol.L-1)的蓝萼香茶菜乙素作用24h及48h后对人Rb细胞株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蓝萼香茶菜乙素对Rb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蓝萼香茶菜乙素不同剂量组对Rb细胞均有显著细胞毒作用。蓝萼香茶菜乙素处理24h和48h后对Rb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79.15μmol.L-1和10.88μmol.L-1,剂量-效应关系较为明显;对照组和不同药物浓度组(2.5μmol.L-1组、5.0μmol.L-1组、10.0μmol.L-1组、20.0μmol.L-1组、40.0μmol.L-1组)作用Rb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1±0.03)%、(6.21±0.91)%、(10.21±2.06)%、(16.83±2.61)%、(25.17±2.11)%和(35.29±1.04)%;作用48h后,对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0.73)%、(7.94±3.01)%、(12.08±2.43)%、(20.11±2.37)%、(35.18±3.48)%和(51.20±2.93)%。这一结果也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Rb细胞凋亡率也随之升高。结论蓝萼香茶菜乙素通过诱导Rb细胞株凋亡发挥抑制人Rb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乙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学科实验中的理性思维漫谈
7
作者 詹合琴 海广范 +1 位作者 牛秉轩 杨锦南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6期1190-1191,共2页
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以及与医药学相关研究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医药学科实验的主体,正确的理性思维有助于科学实验的顺利完成和探讨实验结果成败的原因。
关键词 医药学科 实验 理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