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源性成分鉴定的引物和探针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梁 徐伟良 +4 位作者 钱俊平 郭元晟 海小 李春冬 雅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3-157,共5页
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锡林郭勒盟牛源性检测试剂盒。以8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分析筛选出牛特异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为基础的... 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锡林郭勒盟牛源性检测试剂盒。以8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分析筛选出牛特异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为基础的牛源性成分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仅对牛源性样品有典型扩增曲线,对其他动物来源的样品无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试验表明,利用此引物和探针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1 pg级的模板DNA。牛肉加工制品中牛源性定量检测试验表明,所研发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较好的定量检测能力。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此引物和探针组合适用于牛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性成分 引物 探针 鉴定 TAQMAN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钱俊平 郭梁 +2 位作者 海小 郭元晟 雅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47,共6页
通过检测肉制品中DNA的来源进行动物源性检测是打击鲜肉及加工肉制品制假掺假的重要技术手段。依据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合成用于Taq 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引物和探针,利用鲜... 通过检测肉制品中DNA的来源进行动物源性检测是打击鲜肉及加工肉制品制假掺假的重要技术手段。依据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合成用于Taq 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引物和探针,利用鲜肉及加工肉制品进行羊源性成分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12种不同动物鲜肉组织的DN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然后以羊源DNA梯度稀释液为模板进行灵敏度实验,最后在加工肉制品中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定量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羊源性成分检测特异性,对其他动物来源的鲜肉DNA均无扩增信号,可以检出羊肉和猪肉混合样品中0.1%的羊肉;方法灵敏度高,可以检出10 pg的羊源DNA;方法适用性广,可以对加工肉制品(羊肉干)进行羊源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鲜肉及加工肉制品中的驴源性成分 被引量:11
3
作者 海小 刘国强 +1 位作者 罗建兴 郭梁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730.4—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第4部分:驴成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合成引物和探针,利用Taq 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鲜肉及加工肉制... 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730.4—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第4部分:驴成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合成引物和探针,利用Taq 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鲜肉及加工肉制品中的驴源性成分。首先对13种不同动物鲜肉组织的DNA进行驴源性成分特异性检测,然后对驴源性DNA模板原液进行梯度稀释,检测方法灵敏度,最后在加工肉制品中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除驴肉外,牛、羊、猪、马、骆驼、鹿、狗、兔、鸡、鸭、鸽子、鹌鹑12种动物鲜肉组织均无特异性扩增;方法的灵敏度较高,驴组分DNA的检出限可达100 fg/μL,灵敏度可达0.01%;方法的适用性较广,可以用于加工肉制品中驴源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实时荧光PCR技术 鲜肉及加工肉制品 驴源性成分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基因的不同类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鉴定
4
作者 郭梁 刘国强 +6 位作者 海小 罗建兴 孙春玲 王东玉 朱静 雅梅 郭元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8-184,共7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常见病原菌。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和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鉴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测序建立5种不同类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鉴定标...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常见病原菌。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和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鉴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测序建立5种不同类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鉴定标准,并对试验过程进行安全性评价,最后通过检测鲜肉中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验证此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显示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的特征基因都有明显的条带,且与该特征基因的产物条带大小一致。同时,胶回收测序的结果与特征基因的序列一致性为100%,可利用PCR和测序鉴定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安全性评价试验中,利用细菌裂解液进行涂板,培养后均未发现菌落生成,因此没有生物安全隐患;肉样中的检测结果显示,有astA基因的目的条带,且测序结果与此基因序列一致,说明此方法能够准确鉴定出鲜肉中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成功建立5种不同类型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鉴定方法,评价试验过程的安全性,并准确鉴定出肉样中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为实验室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测序 安全性评价 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品中鹌鹑源性成分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建兴 海小 +3 位作者 刘国强 郭梁 徐伟良 李春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3,共7页
为建立基于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食品中的鹌鹑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根据现行检验检疫标准(SN/T 2727-2010)合成引物及探针。首先对13种不同动物鲜肉组织的DNA进行鹌鹑源性成分特异性检... 为建立基于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食品中的鹌鹑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根据现行检验检疫标准(SN/T 2727-2010)合成引物及探针。首先对13种不同动物鲜肉组织的DNA进行鹌鹑源性成分特异性检测,然后对鹌鹑源性DNA模板原液进行梯度稀释,检测方法灵敏度,最后在加工制品中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除鹌鹑肉外,牛、羊、猪、马、驴、狗、兔子、鸡、鸭、鸽子、火鸡、鱼12种动物鲜肉组织均无特异性扩增;方法的灵敏度较高,鹌鹑组分DNA的检出限可达10 fg/mL,灵敏度可达0.001%;方法的适用性较广,可以用于加工制品中鹌鹑源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实时荧光PCR 食品 鹌鹑源性成分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PCR法定量检测食品中鸡源性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建兴 刘国强 +1 位作者 海小 郭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8期110-115,共6页
肉类食品真伪鉴定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为准确定量检测食品中的鸡源性成分,根据现行检验检疫标准(SN/T 2727—2010)合成引物及探针,并拓展了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和定量分析等试验。结果显示:特异性试验中,仅... 肉类食品真伪鉴定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为准确定量检测食品中的鸡源性成分,根据现行检验检疫标准(SN/T 2727—2010)合成引物及探针,并拓展了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和定量分析等试验。结果显示:特异性试验中,仅鸡成分检测出现特异性扩增,其他动物组织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梯度稀释鸡源性DNA模板原液进行灵敏度评价,发现引物和探针灵敏度较高,可以检测到100 fg级的鸡组分模板DNA,且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达0.99以上,定量准确;加工制品中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合成的引物及探针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定量检测能力。以上研究结果均说明,此引物和探针适用于市场食品中鸡源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本研究为今后TaqMan实时荧光PCR法不同动物源性引物和探针的自主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实时荧光PCR 鸡源性成分 特异性 灵敏度 检出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