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渣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浦跃武 刘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308-14310,共3页
研究了木薯渣的酸化特性和不同接种率(60%、70%、80%)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渣极易酸化,但厌氧发酵甲烷化是可行的,在试验采用的接种率中,70%的接种率能调控发酵系统的pH、VFA浓度在正常范围,产气能顺利启动和进行... 研究了木薯渣的酸化特性和不同接种率(60%、70%、80%)对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薯渣极易酸化,但厌氧发酵甲烷化是可行的,在试验采用的接种率中,70%的接种率能调控发酵系统的pH、VFA浓度在正常范围,产气能顺利启动和进行,产气率和最高甲烷含量分别为249.35ml/g VS和48.16%,优于其他两组,为木薯渣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深化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酸化特性 接种率 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咖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浦跃武 王金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803-13805,共3页
探讨了不同方法提取的玛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热水提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60%、80%乙醇分级醇沉5种提取方法提取南美药食两用植物玛咖的多糖成分,并与抗坏血酸相比,测定玛咖多糖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 探讨了不同方法提取的玛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热水提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60%、80%乙醇分级醇沉5种提取方法提取南美药食两用植物玛咖的多糖成分,并与抗坏血酸相比,测定玛咖多糖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活性能力。结果表明:80%分级醇沉提取的玛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60%乙醇沉淀的多糖体外抗氧化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L发酵罐生产鼠李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浦跃武 张浩嘉 +2 位作者 梁世中 曹持平 吴慧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9,共4页
采用从铜绿假单孢菌选育出的一菌株进行 5L发酵罐发酵生产鼠李糖的试验 .确定了鼠李糖产量与菌体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和菌体自溶阶段鼠李糖产量均大幅度上升 ,最高的鼠李糖含量为 12 .58g/L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 pH... 采用从铜绿假单孢菌选育出的一菌株进行 5L发酵罐发酵生产鼠李糖的试验 .确定了鼠李糖产量与菌体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和菌体自溶阶段鼠李糖产量均大幅度上升 ,最高的鼠李糖含量为 12 .58g/L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 pH值变化范围为 6.5~ 6.0 .研究结果表明 ,搅拌转速对菌体生长和鼠李糖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搅拌转速为 60 0r/min时鼠李糖产量比搅拌转速为 4 0 0r/min时提高约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 发酵 甲基式糖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浦跃武 刘卫斌 陈志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85,共2页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鼠李糖的研究情况,并对发酵法生产鼠李糖和鼠李糖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鼠李糖 生产 应用 综述 发酵法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浦跃武 郭梅君 刘族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对启动过程进行研究.在37G℃下,通过交替增加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来提高系统的COD容积负荷(VLR),采用动力学控制与pH值调节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酸...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对启动过程进行研究.在37G℃下,通过交替增加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来提高系统的COD容积负荷(VLR),采用动力学控制与pH值调节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酸相和产甲烷相进行分相.经过68天的运行,系统的VLR达到8.84kg/(m3·d),HRT为20.95h,产酸相的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20.OO%~30.00%,系统的COD去除率稳定在80.00%以上.其中产酸相的VLR和HRT分别为31.11kg/(m3·d)和5.95h,产甲烷相的VLR和HRT分别为9.39kg/(m3·d)和15.00h.出水悬浮固体(SS)含量均在400mg/L以下,去除率最高可达92.80%,沼气的容积产气率达到2.57m3/(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 启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麦芽糖醇溶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浦跃武 刘卫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2,共3页
对异麦芽糖醇在水中的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液的Bx随Isomalt/Water(g/g)值的增加而增加,饱和液中的GPS/GPM值也同样随Isomalt/Water(g/g)值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温度为45℃条件下,当somalt/Water由0.91增加至2.00,饱... 对异麦芽糖醇在水中的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液的Bx随Isomalt/Water(g/g)值的增加而增加,饱和液中的GPS/GPM值也同样随Isomalt/Water(g/g)值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温度为45℃条件下,当somalt/Water由0.91增加至2.00,饱和溶液的Bx由45.8增加至56.6,相应的饱和溶液中的GPS/GPM由1.09增加至3.30。GPS和GPM混合物的水溶特性与其GPS/GPM值直接相关,GPS/GPM越大,水溶性能越好。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生产出一系列不同GPS/GPM的“异麦芽糖醇”,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麦芽糖醇 溶解特性 应用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传统村落生活污水的挂膜研究
7
作者 浦跃武 许小马 +2 位作者 王斯尧 吴捷捷 魏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传统村落生活污水,采用人工投加活性污泥的挂膜方法对反应器进行挂膜启动,研究了COD负荷、C/N比以及回流比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投加活性污泥的挂膜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挂膜...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传统村落生活污水,采用人工投加活性污泥的挂膜方法对反应器进行挂膜启动,研究了COD负荷、C/N比以及回流比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投加活性污泥的挂膜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挂膜成功,且挂膜过程中生物膜外观以及微生物相变化都较为明显;挂膜成功后,COD和NH_4^+-N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在运行过程中,该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受COD负荷、C/N比和回流比的影响较大,在COD负荷为0.25 kg/(m^2·d)、C/N比为10.2、回流比为9.17时,反应器的COD和NH_4^+-N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1.46%和8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反应器 生活污水处理 挂膜启动 COD负荷 C/N比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酵母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其在蔗汁生产乙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磊 张远平 +4 位作者 浦跃武 曾练强 朱明军 梁世中 张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共4页
研究了高酵母菌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对蔗汁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混合杂菌与酵母以不同浓度配比接入蔗汁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当增加酵母接种量达到5×10^7个/mL时,醪液中乙醇浓度没有明显降低。利用鲜甘蔗汁直接发酵时,接种量为5... 研究了高酵母菌接种量的抑菌特性及对蔗汁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混合杂菌与酵母以不同浓度配比接入蔗汁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当增加酵母接种量达到5×10^7个/mL时,醪液中乙醇浓度没有明显降低。利用鲜甘蔗汁直接发酵时,接种量为5×10^7个/mL,乙醇产量达10.54%(20℃,v/v),与使用经高温灭菌的甘蔗汁作培养基,酵母接种量为2×10^7个/mL时相当,但发酵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其发酵上清液中未检出抑菌成分,说明提高酵母的接种量可以有效抑茵,其原因可能是酵母的生长处于竞争优势,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代谢。该研究为蔗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降低染菌风险提供了有效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种量 甘蔗汁 乙醇 抑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红发夫酵母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明军 浦跃武 +2 位作者 吴海珍 黄彦君 梁世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7-80,共4页
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浓度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碳源浓度在 2 0~ 30 g/L范围内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有利 .在所研究的碳源中 ,糖蜜有利于生长 ,而木糖有利于虾青素积累 .采用木糖和糖蜜... 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浓度对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生长及虾青素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碳源浓度在 2 0~ 30 g/L范围内对红发夫酵母生长及虾青素合成有利 .在所研究的碳源中 ,糖蜜有利于生长 ,而木糖有利于虾青素积累 .采用木糖和糖蜜的混合碳源 ,虾青素产量达到 1.9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浓度 红发夫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风玲 朱明军 +1 位作者 浦跃武 梁世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0,共3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稳定性与β-胡萝卜素样品相比较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Β-环糊精 包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杜广香 浦跃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研究了料液比、时间、温度、功率4个因素对超声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温度>功率>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时间30 min,温度70... 研究了料液比、时间、温度、功率4个因素对超声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温度>功率>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时间30 min,温度70℃,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测得玛咖总生物碱含量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生物碱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废酸母残余内源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及其对酵母自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凌 田小群 +3 位作者 朱明军 陈江 浦跃武 梁世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2-84,共3页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对啤酒废酵母残余的内源蛋白酶进行提取,并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内源蛋白酶的活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选出了超声波破碎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功率600W,工作时间20min,占空比0.25,反应温度60℃时,超声波对...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对啤酒废酵母残余的内源蛋白酶进行提取,并以酪蛋白为底物测定内源蛋白酶的活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选出了超声波破碎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功率600W,工作时间20min,占空比0.25,反应温度60℃时,超声波对啤酒废酵母的破碎效果最好,此破碎条件下残余内源蛋白酶的活力为1.20×106U/kg(干酵母)。同时,研究了残余内源蛋白酶活力对酵母自溶产物的氨基氮和固形物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它与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酵母 残余内源蛋白酶 酵母自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比色测定玛咖总生物碱含量的条件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广香 浦跃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以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玛咖总生物碱的含量,并对其显色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玛咖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乌头碱对照品在40~320μg范围内,pH4.0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6 mL及其配置的0.5%溴甲酚绿... 以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玛咖总生物碱的含量,并对其显色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玛咖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乌头碱对照品在40~320μg范围内,pH4.0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6 mL及其配置的0.5%溴甲酚绿显色剂2 mL,显色50 min,412 nm处检测。此法测得玛咖粉末中总生物碱含量约为4.65‰,且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具良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比色法 玛咖 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加热膨化蔗渣的酶解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宗坤 高孔荣 浦跃武 《甘蔗糖业》 1992年第5期42-46,共5页
本文采用直接加热膨化法处理蔗渣,并用纤维素酶粉 A_1、A_2、A_4和 S_(80)及5×10^(-2)木霉菌株 AS_(3-2941)、EA_(3-687)固体曲浸出液进行水解,水解液中还原糖对蔗渣纤维素的得率均大于65%,有的高达93%。当膨化压力为1.8~2.2MP... 本文采用直接加热膨化法处理蔗渣,并用纤维素酶粉 A_1、A_2、A_4和 S_(80)及5×10^(-2)木霉菌株 AS_(3-2941)、EA_(3-687)固体曲浸出液进行水解,水解液中还原糖对蔗渣纤维素的得率均大于65%,有的高达93%。当膨化压力为1.8~2.2MPa、加热时间为14~20min,其酶解还原糖得率大于80%。膨化后,蔗渣纤维素的聚合度、结晶度均下降,蔗渣显微结构也受到破坏;但蔗渣纤维素的转化率只取决于纤维显微结构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 直接加热 膨化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酵母废水厌氧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刚 浦跃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230-20232,20243,共4页
[目的]研究蜜糖酵母废水厌氧处理工艺。[方法]采用UASB工艺来处理糖蜜酵母废水,降低其COD。在进行厌氧处理前,通过好氧剩余污泥的预处理,调节水样的pH值。[结果]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对SO42-有高达69%的去除率,同时COD也能下降50%,而且... [目的]研究蜜糖酵母废水厌氧处理工艺。[方法]采用UASB工艺来处理糖蜜酵母废水,降低其COD。在进行厌氧处理前,通过好氧剩余污泥的预处理,调节水样的pH值。[结果]该工艺处理效果较好,对SO42-有高达69%的去除率,同时COD也能下降50%,而且不用再投加碱。采用预处理,有利于UASB处理糖蜜酵母废水,提高COD去除率,使其稳定在6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蜜糖酵母废水厌氧处理提供了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酵母废水 UASB反应器 好氧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鼠李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晨 浦跃武 +1 位作者 梁世中 刘志伟 《四川食品与发酵》 1998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发酵法生产鼠李糖的意义,讨论了有关菌种选育和发酵培养条件、工艺控制及分离提取技术。
关键词 鼠李糖脂 鼠李糖 发酵法 工艺 分离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研究
17
作者 王志刚 浦跃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640-17642,共3页
[目的]为科学利用木薯酒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对污泥驯化阶段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碱度(ALK)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整个驯化阶段,出水pH值在7.0~7.3,VFA随着进样负荷的增大... [目的]为科学利用木薯酒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对污泥驯化阶段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碱度(ALK)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整个驯化阶段,出水pH值在7.0~7.3,VFA随着进样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从开始的162mg/L上升到780mg/L。虽然VFA浓度增加,但UASB反应体系并没有出现酸化,主要是反应体系的ALK也随着变化,有较高的ALK,其值从915mg/L升高到6157mg/L,并且VFA/ALK的值维持在0.1~0.3,同时COD的去除率也稳定在90%左右。说明VFA、ALK的值虽然变化,但只要其使系统的pH值稳定,整个UASB厌氧处理系统能较好地运行。[结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可用于处理木薯酒精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酒精废水 UASB反应器 挥发性脂肪酸 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木薯淀粉酒精废水培养复合型生物絮凝产生菌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敦建 宋汕柯 +1 位作者 李红阳 浦跃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利用廉价木薯淀粉酒精废水作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培养复合菌,并对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和磷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为10%的酒精废水,添加2 g/L的KH2PO4,不添加任何碳源和氮源,4%的接种量,最佳培养条件为3... 利用廉价木薯淀粉酒精废水作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培养复合菌,并对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和磷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为10%的酒精废水,添加2 g/L的KH2PO4,不添加任何碳源和氮源,4%的接种量,最佳培养条件为30℃,160 r/min下培养2 d,优化后絮凝活性最佳可达96%,经纯化后每立方米废水可制得18.6kg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运用该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食堂废水和印染废水,对印染废水浊度去除率较高,可达73%~83.7%,对食堂废水的COD去除率达7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酒精废水 絮凝活性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膜工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绿云 李红阳 +1 位作者 宋汕珂 浦跃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为了揭示生物膜法工艺处理模拟生活废水过程总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别取系统启动初期和运行后期瓷板滑面、瓷板粗面、白胶板和黑实验台板上的附着生物膜,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V3区域PCR扩增... 为了揭示生物膜法工艺处理模拟生活废水过程总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别取系统启动初期和运行后期瓷板滑面、瓷板粗面、白胶板和黑实验台板上的附着生物膜,通过细胞裂解直接提取基因组DNA,以细菌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V3区域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获得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区段微生物群落间相似度最高达78.3%,最低达41.4%,不同生物膜样品既存在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存在特异微生物种属。但系统启动初期运行后期的生物膜群落结构较稳定,演替不明显。另外,对该生物膜群落的部分优势细菌进行了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通过鉴定获得5条细菌16S rDNA序列,它们分别与梭状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和单胞菌属的同源性在97%以上,这些优势微生物在生物膜工艺去除有机物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斜板 生物膜法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下乙酰化小麦秸秆纤维制备高效溢油吸附剂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明晓 吕二盟 +2 位作者 张睿 王卢田 浦跃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常温下乙酰化小麦秸秆纤维制备高效溢油吸附材料。[方法]在常温、不加催化剂条件下,以小麦秸秆纤维为原料,利用琥珀酸酐为酰化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N-甲基咪唑(NMI)体系中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高效溢油吸附剂。[结果]在常... [目的]研究常温下乙酰化小麦秸秆纤维制备高效溢油吸附材料。[方法]在常温、不加催化剂条件下,以小麦秸秆纤维为原料,利用琥珀酸酐为酰化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N-甲基咪唑(NMI)体系中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高效溢油吸附剂。[结果]在常温、反应时间1 h、琥珀酸酐用量比4∶1的乙酰化反应条件下,成功制备出高吸油倍率、良好悬浮性、较好重复利用性和可生物降解的溢油吸附材料,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前后小麦秸秆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特征进行表征。[结论]该研究实现了常温、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对小麦秸秆纤维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吸油材料,在溢油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 小麦秸秆 吸油材料 琥珀酸酐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