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灵美*绘画美*音乐美——学习郭风散文诗札记 被引量:1
1
作者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43-48,共6页
郭风从四十年代起一直用散文诗歌唱到现在。他已出版了《叶笛集》、《山溪和海岛》、《英雄和花朵》和《曙》等散文集(其中大多是散文诗)。去年出版的自选集《你是普通的花》和《鲜花的早晨》,标志他在散文诗创作方面的实绩,得到了评论... 郭风从四十年代起一直用散文诗歌唱到现在。他已出版了《叶笛集》、《山溪和海岛》、《英雄和花朵》和《曙》等散文集(其中大多是散文诗)。去年出版的自选集《你是普通的花》和《鲜花的早晨》,标志他在散文诗创作方面的实绩,得到了评论界的注意和好评。本文只就他散文诗中表现出来的普通劳动者的心灵美、绘画美、音乐美,谈谈自己学习后的粗浅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人民 散文诗 绘画艺术 色彩美 线条美 节奏美 视觉形象 心灵美 绘画美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杨朔的散文美学思想
2
作者 浦伯良 《齐鲁学刊》 198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杨朔作为一位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美学思想是值得重视的。剖析一下杨朔的散文美学思想,可以加深对他的散文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了解。杨朔在他的散文名作《茶花赋》中,对灿烂若火焰的云南茶花给以传神的描绘和热情的赞颂,同时作了深刻... 杨朔作为一位有成就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美学思想是值得重视的。剖析一下杨朔的散文美学思想,可以加深对他的散文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了解。杨朔在他的散文名作《茶花赋》中,对灿烂若火焰的云南茶花给以传神的描绘和热情的赞颂,同时作了深刻的美学思考和概括,说:“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这句话不妨看作他长期审美经验的总结,是他整个散文美学思想的一块基石。他曾对友人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亦是诗意的源泉。我们时代的生活本身是美的,所以作品就只该给人美的享受。”①他明确宣称美存在于生活,诗意来源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杨朔散文 散文风格 艺术特色 美学思考 茶花 源于生活 劳动人民 心灵美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 思路 结构——学习《苏州园林》点滴
3
作者 浦伯良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2期20-22,共3页
苏州历来有“花园之城”的美称,一年四季游客不绝。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很多,写得好的自然也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别具一格写得明沏、严谨、朴素,读后不仅使人增长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而且在如... 苏州历来有“花园之城”的美称,一年四季游客不绝。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很多,写得好的自然也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别具一格写得明沏、严谨、朴素,读后不仅使人增长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而且在如何写好说明文方面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范例,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 行文之道,讲究角度。而角度的选择往往是根据读者的情况和作者自身修养所决定的。说明文要求作者言简意明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说明文 亭台 树相 匠师 远景 花草 败笔 求作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鲁迅散文美学观札记
4
作者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32-37,共6页
鲁迅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可是,散见在各种著作中的美学思想却是丰富的系统的。他不只是谈了一般的美学原理,而且对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的美学问题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他留给我们一宗非常宝贵的遗产。对鲁迅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 鲁迅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可是,散见在各种著作中的美学思想却是丰富的系统的。他不只是谈了一般的美学原理,而且对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中的美学问题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他留给我们一宗非常宝贵的遗产。对鲁迅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个人是力不胜任的,因此笔者准备仅就鲁迅散文的美学观谈谈自己粗浅的学习体会。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散文家。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散文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 鲁迅散文 美学思想 表现形式 散文美 美学观 林语堂 小品文 朝花夕拾 创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白羽散文的战斗风格
5
作者 浦伯良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4期46-49,共4页
刘白羽是一位著名的部队作家.多年战争风云,炮火硝烟,奔腾严峻的生活,培养了他热爱战斗的战士气质.长期紧密配合战斗的笔墨生涯,培养他充满时代激情的艺术特色.他的散文犹如鹰击长空,壮士起舞,豪情激荡,壮怀激烈,具有汪洋雄健之美.雄浑... 刘白羽是一位著名的部队作家.多年战争风云,炮火硝烟,奔腾严峻的生活,培养了他热爱战斗的战士气质.长期紧密配合战斗的笔墨生涯,培养他充满时代激情的艺术特色.他的散文犹如鹰击长空,壮士起舞,豪情激荡,壮怀激烈,具有汪洋雄健之美.雄浑粗犷是他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白羽散文 战斗风格 《日出》 太阳 《长江三日》 笔墨生涯 战士 战斗性 时代激情 海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是山花烂漫时——学习新时期散文札记
6
作者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6-81,共6页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四年时间里,社会主义文学逐渐复苏,并开始形成新的繁荣局面。在曾经受十年冰雪严寒而凋零的文学原野上,散文首先感受春的温暖,开放出一簇簇鲜花,迎接文艺春天的到来。作为文学突击队的散文,四年多来,继承“五四”... 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四年时间里,社会主义文学逐渐复苏,并开始形成新的繁荣局面。在曾经受十年冰雪严寒而凋零的文学原野上,散文首先感受春的温暖,开放出一簇簇鲜花,迎接文艺春天的到来。作为文学突击队的散文,四年多来,继承“五四”以来光辉的战斗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 林彪 突击队 彭德怀 新时期散文 鲜花 白玉兰 祖国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三突出”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7
作者 浦伯良 秦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2期81-85,共5页
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光辉的文艺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在这篇不朽的文献中,毛主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五四”以来文艺界斗争的历史经验,分... 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光辉的文艺论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在这篇不朽的文献中,毛主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五四”以来文艺界斗争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当时革命形势,对文艺问题作了科学分析,完整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路线、任务、方针、政策,为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张江姚“四人帮”与《讲话》的基本原则分庭抗礼,用心险恶地提出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并以此为核心,编造了“三打破”、“三对头”、“三陪衬”、“多层次”、“多浪头”、“多回合”等“三字经”,自成体系,蛊惑人心,为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帮文艺”制造理论根据,在文艺界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扼杀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我们必须以《讲话》为武器,对“三突出”进行深入批判,揭露它唯心论的先验论、形而上学以及唯心史观等反动的理论基础,肃清其流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原则 四人帮 毛主席 英雄人物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论著 文艺界 文艺路线 文艺事业 文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说明的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浦伯良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4期27-32,共6页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章.它以说明作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对事物的形状、性质、作用、成因、结果、构成以及发展过程等作具体解释.这里,我就说明的方法,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 谈说 物候学 说明文 事物的本质 《大自然的语言》 下定义 《向沙漠进军》 工业机器人 说明方法 类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的历程——建国三十年报告文学发展的回顾
9
作者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1-8,16,共9页
报告文学是一种非常年轻的文学样式,在我国仅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国革命一起成长、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文艺“轻骑兵”的报告文学,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它跟随年轻的共和... 报告文学是一种非常年轻的文学样式,在我国仅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国革命一起成长、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文艺“轻骑兵”的报告文学,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它跟随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战斗了三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 报告文学 生活中 新中国 四人帮 中国人民志愿军 共和国 鸭绿江 抗美援朝 文化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却成迁客播芳馨——读鲁迅几首与革命营垒内部“蛀虫”斗争的诗
10
作者 浦伯良 秦兆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68-72,共5页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 “永远进击”的一生。他运用各种各样的文艺武器参加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诗歌,是他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鲁迅用它指向形形色色的敌人,指向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 “永远进击”的一生。他运用各种各样的文艺武器参加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诗歌,是他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鲁迅用它指向形形色色的敌人,指向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揭露了他们丑恶的嘴脸,暴露了他们的卑劣灵魂。鲁迅后期诗歌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同革命营垒内部的“蛀虫”进行长期不懈斗争的光辉记录。在这类诗歌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革命营垒内部“蛀虫”的无比痛恨,并高度概括了丰富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这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学习这类诗歌,对我们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我们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作斗争的本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条路线斗争 四人帮 反革命 鲁迅 文艺革命 阶级斗争 世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国民党 叛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春试论
11
作者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75-80,共6页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是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贾府三小姐探春一生的极好概括。探春是《红楼梦》中比较复杂的艺术典型。长期以来,地主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千方百计歪曲这个形象的本质,胡说她的气质是“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是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贾府三小姐探春一生的极好概括。探春是《红楼梦》中比较复杂的艺术典型。长期以来,地主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千方百计歪曲这个形象的本质,胡说她的气质是“春华秋实,既温且肃”;赞美她的姿态为“端庄杂以流丽,刚健含以婀娜”;(《读花人论赞》)甚至吹捧她为“曰勤曰俭,弗偏弗私,卓卓仪范,为女师者。”(《石头记图咏》)我们有些人离开了作品实际,也作出一些不确当的评论,说什么探春是“革新派”,甚至断言:“如果那时在荣国府的外面有一条可行的人生道路,也许锐敏而又果决的探春会比贾宝玉更先地跨出封建门槛”,把她吹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我们认为,评论艺术形象一定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方法,进行细致的具体分析;才能作出科学的论断。那种脱离作品的实际和作者的创作思想,凭主观臆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春 贾府 曹雪芹 补天 红楼梦 王夫人 艺术形象 赵姨娘 政治历史小说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孙权及其法家路线
12
作者 廖志豪 秦华 +1 位作者 张石莉 浦伯良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58-63,71,共7页
三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曹操曾对其劲敌孙权赞叹不已,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敬佩之意,溢于言表。曹操赞赏孙权不是没有原因的。孙权确是三国鼎立时期和曹操、刘备尚可相当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孙权执政的五十二年内,他积极推行法... 三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曹操曾对其劲敌孙权赞叹不已,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敬佩之意,溢于言表。曹操赞赏孙权不是没有原因的。孙权确是三国鼎立时期和曹操、刘备尚可相当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孙权执政的五十二年内,他积极推行法家路线,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以及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作出有益的历史贡献的。正因为这样,后代的一些有抱负的人士希望有孙权式的人物出世。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面对南宋统治者执行投降卖国的儒家路线,曾发出了:“千古江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三国时期 曹操 三国鼎立 地主阶级 历史贡献 儒家 政治家 大地主 汉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