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草木篇
1
作者
流沙河
王景霞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0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仙人掌
相似性
表现方式
独立的人格
思想品格
人的力量
言志诗
超尘脱俗
现实社会
流沙河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溶哀愁于物象
被引量:2
2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0期44-47,共4页
文摘
流沙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这是诗,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
关键词
《乡愁》
邮票
船票
余光中
母亲
海峡
骨灰匣
新娘
邮戳
构架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一首诗的讨论——覃子豪:《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1期44-47,共4页
文摘
曾经是台湾的“诗坛三老”之一的覃子豪(覃字作姓用读qin),原名覃基,四川省广汉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日本返国,编报纸副刊。第二年有诗集《自由的旗》出版。1947年移居台湾后,编《新诗周刊》。1953年有诗集《海洋诗抄》出版。翌年同另一位“诗坛三老”之一的钟鼎文和当时的青年诗人余光中等创蓝星诗社,编诗刊《蓝星》,后来又编丛刊《蓝星诗选》。今日台湾的中年诗人多出其门墙下。1963年病逝。出丧之日,十位青年诗人抬棺,他的一位学生披麻戴孝。1978年逝世十五周年,十四位台湾诗人小聚纪念他,并讨论他的三首诗。其中一首《追求》(写于1950年)如下:
关键词
快马
象征意义
讨论会
钟鼎文
《新诗周刊》
三老
陈子昂
余光中
海洋诗
台湾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回头遥看现在
被引量:1
4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摘
“当我死时”——就算这是一道考试题吧,请大家倚着题,每人赋诗一首。按照考试规定,必须写实话,必须写真情,不得抄袭,不得假冒。把那些考卷一一归类整理出来,也就很可观了。《当我死时》诸诗,我想,该有勇敢面对死亡,视死如归的;该有贪恋荣华安乐,悲痛失态的;该有回顾一生,感到自豪,含笑瞑目的;该有壮志未酬;希望来者继续奋斗的;该有感叹人生如梦的;该有抱怨命运不好的;该有寄殷情于我党,临殁而进忠谏的;
关键词
死时
饕餮
大陆
土牢
考试题
长句
感叹人生
忠谏
安魂曲
勇敢面对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绵阳民间情歌》序
5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9-49,共1页
文摘
时光倒退四五十年,吾蜀乡间到处可见土墙茅屋,屋主头缠白帕,短衫草鞋,耕种小块稻田,终岁勤苦。他们是小农(贫农或中农),占农业人口的大多数。偶见砖墙瓦舍双扇门的大院,院主瓜皮小帽,长衫布鞋,经营大面积的稻田,有时候也下田劳作,常常上街去赶场坐茶馆。他们是大农(富农或地主),构成农业经济的骨干。春插秧苗,夏薅秧田,农时急迫,大农须雇短工。短工来自小农阶层,男女都有,集体劳作田间。嫌做哑巴活路太累人,短工群内便有二三歌手放腔助兴,逗得大家快活。歌手唱男高音,音量宏大,一句拖得很长,宛转绵曼。
关键词
民间情歌
绵阳
男女爱情
歌手
双扇门
春插
瓜皮
短衫
瓦舍
稻田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三柱论(The tripillar)
6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4期5-6,共2页
文摘
三柱擎起平台,建筑空中花园。君问:“诗是什么?”我想回答如上。古今中外,凡诗莫不若是。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白话新诗,现代新诗,互相冰炭,大可不必。诸君勿躁,请从建筑角度看诗,便知一切诗莫不是三柱平台的空中花园也,彼此宜认同焉。 三柱者何?情柱智柱象柱是也。三柱不具,平台擎不起来。三点定一平面,三柱定一平台。情柱智柱象柱之外,君欲添树一柱二柱,固无不可。但是以上三柱,无论如何,不可缺一。情,心情也,构成诗之魂。智,心智也,构成诗之骨。象,心象也,构成诗之貌。诗之有情有智有象,亦犹人之有魂有骨有貌,岂可或缺? 论及“诗是什么”,各派互相分歧。
关键词
白话新诗
现代新诗
二十世纪
旧体诗
空中花园
心智
认同
心情
意象主义
鹳雀楼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序张新泉《爱是一条河》
7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7年第3期63-64,共2页
文摘
拉船亦如拉锯,苦得要命,能把一个人的性情拉变——灵敏拉成麻木,急切拉成疲绵,谦和拉成暴躁,欢容拉成秋脸。你若不信,请去看看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吧。看了画幅上沿河走来的那一组拉船人,看了他们一个个的面部表情,你就会首肯我的说法了。 拉船,身心皆苦,自不待言,不以为苦,倒以为挺有趣,除非保持某种距离,远远看,遥遥想。台岛某诗人谈笑遣乡愁,说要“拉船回四川去”。这便是远距离的诗想,说得好听。真要脱裤子背纤绳,嘿哟嘿哟去拉,岂不大杀风景。
关键词
张新泉
伏尔加
沱江上游
大杀风景
列宾
余光中
泪腺
画家
诗集
远眺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第三次听说创作自由
8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5年第3期6-6,共1页
文摘
创作自由在文学界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又听见负责同志在谈论创作自由了。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第一次我听见创作自由这四个字是在三十年前,记不清是哪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了。这四个字灵验得很,从那时起,我国文学事业果然渐趋繁荣。创作自由之说,顺理成章地引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愈见其生命力。可叹好景不常,忽来“阳谋”,大开倒车,弄得文苑萧条,士林喑瘂。早知如此,上面真不该谈什么创作自由。稍为“自由”一下。
关键词
创作自由
次听
“自由”
中国作家
帽子
论创作
早知
会员代表大会
士林
左倾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谈两部年轻人的诗集
9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0期11-15,共5页
文摘
(一)赵敏的《神奇的世界》 吾蜀多才女。说是薛涛的遗韵吗,说是蜀江水碧蜀山青,灵气之所钟吗,都是迁阔蠢话,信不得。正如果园的炎阳寒雾春雨秋霜育出了傅天琳一样,乡村的晨曦晚照催熟了赵敏。赵敏的路要好走些,父母都是教师,自幼得以接触文学书籍,在校作文不错。落户乡村,茅檐泥屋,插秧割稻,犹在偷读当时的禁书。三年满后,调去做了小学教师。幸运,此时已是党的三中全会前夕,天大亮了。此后,好大一群青年诗人,在醒来的中国,纷纷出巢,高鸣低啭,真是春晴风暖鸟先知啊!
关键词
诗集
碎步
重置
短句
太阳
傅天琳
煤矿工人
风暖
炎阳
逗号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伞趣
10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4期28-31,共4页
文摘
前篇说瘂弦的《伞》。这篇说余光中的《雨伞》和《六把雨伞》。台岛雨多伞多,雨伞诗多。两位名诗人,雨伞撞雨伞,各走各的路。瘂弦的雨伞妙在情调,已说过了。余光中的雨伞妙在意象,下面就说。
关键词
蝙蝠
余光中
油纸伞
意象
棱棱
伞柄
雨势
蛙声
雨天
伞骨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诡怪的意象——痖弦:《短歌集》
11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5期38-37,共2页
文摘
写诗需要想象。(“需要深入生活!”)谢谢你的提醒。我很留心社会生活。我没有说过不需要生活。而且我,不瞒你说,一有机会就爱去深入体察一番。因为我知道,所谓想象不过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获得的种种印象之再组合而已。印象之再组合,方式恐怕很多,不好定于一尊。大致说来,既有现实主义的方式,也有非现实主义的方式。
关键词
痖弦
短歌
意象
再组合
蠹鱼
彗星
《水经注》
线装书
流星
晒书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多情往往入迷——余光中:《水晶牢》《橄榄核舟》
12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6期41-43,共3页
文摘
卷起衣袖,请君视察腕表,看那水晶罩下,秒针赶急鞭,分针移缓步,听那钢壳内的铿锵铿锵,然后做一首咏表的诗吧。这样一场考试也许会难为许多诗人。 诗人A君擅长模仿,记忆力又特强,想起五四新诗主将胡适写过一首《日历》,幸好还记得,便嘟嘟噜噜背诵起来:“日历日历,挂在墙壁,/天天撕去一页。/光阴一去不稍息……”腕表不是也同日历一样授吾人以时间吗!好吧,这样起头:
关键词
橄榄核
余光中
水晶
赤壁赋
苏轼
日历日
机芯
秒针
五四新诗
长模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两类反讽
13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2期46-48,共3页
文摘
真善美,假恶丑,一旦混淆了,名实将不符,泾渭将难分,黑白将莫辨,孔子就要呼吁了:“必也正名乎!”孟子就要感叹了:“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倒霉的老百姓无力回天,却又欠缺涵养,只好去茶厅中酒馆里说一说风凉话。 现代世界,千奇百怪,是战国的再版。在西方,新批评家(The New Critic),这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把那些风凉话叫作反讽。反讽一词,原文是irony。irony的字根是iron,其第一义是铁,其第二义是烙铁或熨斗(此二物冷不防烫伤手指)。引申为irony,我们译成冷嘲或反话,海外译成反讽。在台湾。
关键词
反讽
长城
IRONY
砖石
余光中
玫瑰
新批评
第二义
喉咙
第一义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一种微妙的心态——在翟永明的诗中我看见的
14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2期22-23,共2页
文摘
读了翟永明的诗,发现她有一只脚还留在童年,虽然她早已是成年人了。一个人总要葆藏着那么一点点天真情趣才好,如果有志于诗的话。固然,诗人大可不必一脸孩笑,满口傻话,但应该,我以为,有那么一点点孩情与傻趣,在提笔写诗的时候。儿童群里的“小大人”也是可爱的,将来长大了,多半有出息,不过恐怕不会去写诗吧。信不信由你,诗人都是一些“大小人”,都是一些老天真! 翟永明的诗龄太小,刚满一岁。她发表的第一首诗《我和月亮》(《滇池》1981年10月号)就是写自己的童年的:
关键词
小大人
信不信由你
过渡时期
丑小鸭
四川文学
滇池
从幼虫
小人
成年人
草垛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玄到尽头成笑话——碧果:《静物》
15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摘
五十年代台湾跃出一群青年诗人,嗓门甚高,锋头甚健,都自称现代派,闹着要发动一场“新诗再革命”。怎样革呢?一曰纵的割断,二曰横的移植。纵的割断,割断传统。横的移植,移植西方的种种主义,诸如达达主义啦,超现实主义啦……名目繁多,笔者说不清楚,不过可以统而言之,叫做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台湾诗坛的崛起,恐怕不好简单地定性为历史的错误。它要崛起,自有其非崛起不可的理由;它能崛起。
关键词
静物
笑话
台湾诗坛
现代主义
现代派
罗门
横的移植
万物
余光中
洛夫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气氛是宾不是主
16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摘
李煜词《相见欢》全是说寂寞的。这首词前半阕一共三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第三句不是点明了“寂寞”二字吗?除了字面上的“寂寞”二学而外,还有隐藏在字面下的寂寞。读者细心求之,就会发现这三句内字字都是寂寞。 “无言”不就是寂寞吗? “独上”的独也是寂寞。 “西楼”的西,一个方位词,本来无所谓寂寞不寂寞。但是它使读者联想到“日薄西山”“夕阳西下”“西风”“西窗”“西天”“人死归西”,这样一联想,能不寂寞吗? “月如钩”是一幅悬挂在天空的形象化了的寂寞。作为意象,一般而言,东天一轮皎皎的圆月渐升渐高乃是欢乐的,西天一钩淡淡的新月渐落渐低乃是寂寞的。
关键词
现代感觉
李煜词
社会内容
心脏病
梧桐
西窗
亡国之君
现代人
方位词
现代派诗人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小小情趣五女图
17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2期41-43,共3页
文摘
说诗,两类诗很难说:太深奥的我说不清,太浅显的不须我说。这四首诗太浅显了,相信读者都能一目了然。
关键词
褐斑
项圈
余光中
墨子
汗斑
拟形
洋名
絮絮
诗人气质
说诗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短短的叙事诗
18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8期47-49,共3页
文摘
有一些叙事诗写得太长。芝麻大一点事,铺开来写,动辄五六百行,好象叙事诗就是讲故事,如曲艺的长篇说唱一般。宁愿听长篇说唱,不愿读太长的叙事诗。听,不吃力,读,吃力,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我们的叙事诗的写法有问题,太着重于讲故事了,有头有尾,有情节,有伏线,有高潮,曲折起伏,一如长篇说唱,却又不能说不能唱,只能阅读。读这样的叙事诗,倒不如去听长篇说唱的好。
关键词
叙事诗
李广
飞将军
说唱
余光中
怪石
匈奴
长篇
矫矫
箭镞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情诗总要趣味高尚——郑愁予:《小小的岛》
19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9期43-46,共4页
文摘
仰慕一位女性,赋诗美之,总不能只颂扬她的德好,恐怕还得说说她的容好,不然她会认为你嫌她太丑了。文性的这种心态是可以谅解的。中国封建主义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虽然高唱“非礼勿视”,却也并不禁止男性颂扬女容。他自己在一次谈话中就引过颂扬女容的逸诗:“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素以为绚兮。”(译:眼白睛黑,笑得好看,美呀,哪怕素打扮。)他老人家是很开通的,经他一手删定的《诗经》,其中就有好些章句颂扬女容。且看那里面说了一些什么:
关键词
水声
庸人
果盘
逸诗
海风
小岛
琴弦
流声
归舟
披垂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不说凄凉更凄凉——杨牧:《凄凉三犯》
20
作者
流沙河
出处
《当代文坛》
1982年第7期27-31,共5页
文摘
江淹写《别赋》,先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一句破题,给后代的赋别定了调子。唐诗宋词,临别赠友,几乎都唱这个调子;临别赠女友,更要黯然销魂了。中国诗人,从宋到今,近千年来,谁不熟悉柳永的《雨霖铃》!陪她话别时,同听“寒蝉凄切长亭晚”,人散酒醒后,独对“晓风残月杨柳岸”,多么迷人的凄凉美啊!嘲笑他在那里故作多情,骂他吃饱了没事干,这是很不公平的。要知道,旧时代如长夜,黑暗使人孤独,孤独使人凄凉,对那些福薄命蹇的诗人说来,尤其是这样。幸有友情如灯,幸有爱情如火,得以相照相暖。一旦离别风起,灯熄火灭。
关键词
杨牧
黯然销魂
白杨树
樱花
冷笔
关塞
樱树
直觉
蝴蝶
芭蕉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