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脱位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洪荣照 陈燕 +1 位作者 吴护平 陈珊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 利用囊袋张力环(CTR)在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固定囊袋减少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便于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提高视力。方法 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共13例(15眼),年龄5—73岁,在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及水分离/皮质吸出... 目的 利用囊袋张力环(CTR)在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固定囊袋减少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便于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提高视力。方法 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共13例(15眼),年龄5—73岁,在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及水分离/皮质吸出后,自环形撕囊口将开放型CTR植入晶状体囊袋赤道部使脱位的囊袋充分扩张复位、固定。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抽吸皮质,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13眼CTR植入囊袋内,2眼部分脱出囊袋外。12眼IOL位于囊袋内,2眼植入睫状沟,1眼襻一端位于囊内一端位于囊外。术中玻璃体少量脱出3眼(术前因外伤前房玻璃体疝,继发性青光眼)联合前节玻璃体切除术。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13眼,轻度偏位2眼。术后裸眼视力≥0.8者5眼,裸眼及矫正视力≥0.5者5眼.裸眼及矫正视力≥0.2~0.4者3眼,0.1以下2眼(均并发有眼底疾病)。术后观察3~24月,1例marfan综合征2眼囊袋略向上移位,无1例出现囊袋收缩综合征。结论 CTR作为白内障手术的辅助工具在脱位晶状体手术中有保持囊袋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位置,减少近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晶状体脱位 超声乳化术 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取出术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国基 黎新 +3 位作者 洪荣照 吴护平 蔡锦红 陈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及探讨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42例施行过玻璃体视钢膜手术及硅油填充眼 ,采用平坦部双切口等方法取出硅油。结果 术后视网膜保持复位 35只眼 (83% ) ,7只眼再脱离 ;术后视力 :0 .0 2以上 ...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及探讨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42例施行过玻璃体视钢膜手术及硅油填充眼 ,采用平坦部双切口等方法取出硅油。结果 术后视网膜保持复位 35只眼 (83% ) ,7只眼再脱离 ;术后视力 :0 .0 2以上 2 0只眼 (45 % ) ,其中 0 .1以上 6只眼。结论 硅油注入术后 ,如视网膜稳定复位 ,最佳取出硅油时机为 3~ 6个月 ,对可疑视网膜裂孔或发生新裂孔的病例 ,取出硅油前 1月左右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环形撕囊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晖 吴护平 洪荣照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6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连续环形撕囊术 白内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少年眶距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4
作者 赵毅 王永江 +2 位作者 韦秀菊 艾育德 洪荣照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98-299,共2页
关键词 眼眶眶距 儿童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LASIK孔巾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清配 陈美珠 洪荣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LASIK孔巾 革新推广 一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位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洪荣照 胡继发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 目的 探讨晶状体脱位手术摘出联合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眼脱位晶状体,其中Marfan 综合征2 眼、钝挫性晶状体脱位7 眼、确诊为单纯性晶状体脱位3 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内3 眼进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视力在0.1 以上者13 眼(86.7% ),0.5 以上者9眼(60% );主要手术并发症:前房少量出血、高眼压、虹膜炎性反应、玻璃体腔内出血,术后1~2w k 均得到控制。结论 此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可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缝线固定术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阈值微脉冲黄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珊娜 杨鹏飞 +7 位作者 陈松 黄磊 苏少平 吴晓东 朱明哲 吴企煌 洪荣照 潘玲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7-612,共6页
目的:对比亚阈值微脉冲(STMP)黄激光单独和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04/2018-08符合入选标准的DME患者33例58眼,随机分成单纯激光组(16例28眼)行S... 目的:对比亚阈值微脉冲(STMP)黄激光单独和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04/2018-08符合入选标准的DME患者33例58眼,随机分成单纯激光组(16例28眼)行STMP黄激光,联合治疗组(17例30眼)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STMP黄激光。比较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体积(TMV)、眼底血管造影(FFA)、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自发荧光(AF)、黄斑色素光密度(MPOD),并统计治疗次数。结果:BCVA、TMV:单纯激光组治疗后6、9、12mo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6、9、12mo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6、9、12mo CM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2mo MERG总反应波P 1振幅、黄斑光密度最大值(Max OD)、黄斑区平均光密度(Mean O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1)。治疗后12mo,两组间TMV、P 1振幅均有差异(P<0.01)。随访期间单纯激光组激光次数3.32±1.09次,联合治疗组3.30±1.18次(P=0.943)。结论:STMP黄激光单独和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均可有效降低DME患者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且安全;联合治疗组起效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 亚阈值 高密度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变化
8
作者 洪荣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36,共2页
随着人工晶体质量的不断提高,手术器械设备的配套完善以及操作技巧逐渐熟练和临床经验的日益积累,术后屈光不正已成为影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正常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87年到91年,我院共植入人工晶体599例731只眼,现仅将... 随着人工晶体质量的不断提高,手术器械设备的配套完善以及操作技巧逐渐熟练和临床经验的日益积累,术后屈光不正已成为影响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正常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87年到91年,我院共植入人工晶体599例731只眼,现仅将在屈光方面有较完整随访记录资料的608只眼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变化,进行整理分析,报导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608只眼。植入美国Ocularvision单一体IOL450只眼,占74%,国产人工晶体158只眼,占26%。最高屈光度28D,最低10D,后房型576只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术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202只眼临床观察
9
作者 洪荣照 蔡锦红 +3 位作者 叶梅 陈燕 陈惠婵 唐舒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9,共3页
87年11月到90年3月,我院共植入各类人工晶体163例202只眼,占同期白内障手术的87.8%。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珊娜 郑丽梅 +9 位作者 洪荣照 白晶晶 刘侠 朱贞贞 李淑琴 杨茂民 吴正秀 吴美聪 孙飞 潘玲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对21例42眼高度近视未成年患者进行治疗,随访1 a,观察术后眼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角膜... 目的探讨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饼式同种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对21例42眼高度近视未成年患者进行治疗,随访1 a,观察术后眼压、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并行散瞳后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变化、近视等效屈光度的增长速度、眼轴增长速度,观察术后有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巩膜缝穿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前非接触眼压为(14.63±2.01)mmHg(1 kPa=7.5mmHg),术后1 a为(14.53±1.64)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裸眼及矫正视力分别为1.04±0.26和0.33±0.28(LogMAR视力表),术后1 a为0.88±0.23和0.25±0.21,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01和P=0.004);术后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增长速度较术前显著减缓:术前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为(-9.44±2.66)D,增长速度为(-1.61±0.38)D·a-1;术后1 a分别为(-9.94±2.58)D和(-0.36±0.47)D·a-1,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患者术后1 a眼轴与术前比较进行性延长显著减缓,术前眼轴长度为(26.60±1.30)mm,增长速度为(0.48±0.15)mm·a-1,术后1 a为(26.90±1.31)mm和(0.29±0.30)mm·a-1,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2);术前角膜曲率为(43.65±1.40)D,术后1 a为(43.87±1.4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巩膜缝穿等并发症。结论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是一种延缓未成年人病理性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及眼轴发展的方法 ,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并发症发生相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同种异体巩膜 饼式后巩膜加固术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的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丽梅 洪荣照 +1 位作者 吴美聪 王永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09/2011-11行LASIK术2666例5212眼,其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0例16眼,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09/2011-11行LASIK术2666例5212眼,其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0例16眼,分析其发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2666例5212眼中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的10例16眼,发生率为0.31%,按照发生的原因、时间、范围的大小及位置,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其中4例5眼给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消失;6例11眼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掀瓣刮除层间上皮,并常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1~2d,术后予百力特眼液点眼,并辅予局部预防性降眼压药物点眼,所有患者随访6mo~4a无1例复发,视力恢复好。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是术后所特有的并发症。术前要严格排除手术禁忌证,术中行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并给予积极治疗是对LASIK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角膜磨镶术 上皮植入及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门市24241名高中毕业生视力调查
12
作者 叶梅 洪荣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0-41,44,共3页
关键词 厦门市 高中生 视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