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燕 宋佳成 +4 位作者 孟欢 余静 洪汛宁 马占龙 施海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和(或)M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并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125例,根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21例(0分)、轻度钙化组72例(1~2分)和重...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和(或)M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并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125例,根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21例(0分)、轻度钙化组72例(1~2分)和重度钙化组32例(≥3分),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及分布特点。同时将有MRI资料的60例患者分为:组Ⅰ24例(腔隙性脑梗死数1~4个),组Ⅱ36例(腔隙性脑梗死数〉4个),分析钙化评分与腔隙性脑梗死数量的关系。结果 12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无钙化组患者为16.8%,轻度钙化组患者为57.6%,重度钙化组患者为25.6%,CTA显示钙化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颈内动脉颅内段(6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1,95%CI:1.050~5.129,P=0.037)和年龄(OR=1.052,95%CI:1.014~1.092,P=0.007)是颅内动脉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钙化评分关系的分析显示,组Ⅱ钙化评分高于组Ⅰ[(2.3±1.5)分vs(1.2±1.1)分,P=0.004]。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率高,糖尿病及年龄与颅内动脉钙化密切相关,钙化程度可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敏 王德杭 +1 位作者 洪汛宁 王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54-959,共6页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成...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成像系统对2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术前行常规扫描外,加扫ASL及DSC灌注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maximal tumor blood flow,TBFmax)以及对侧白质、对侧灰质、对侧半球的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23例脑胶质瘤患者,两种灌注方法均获得了一致的灌注结果,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的各比值在ASL和DSC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L法中,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分别取阈值为3.06、0.46和1.31时,其敏感性分别为100%、88.2%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3.3%、83.3%和100%。结论:ASL在评估脑胶质瘤血流灌注方面与DSC之间有相似的敏感性,具有可重复性高、完全无创性等优点,同时有助于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胶质瘤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直方图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潘婷 张璇 +3 位作者 苏春秋 鲁珊珊 施海彬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MR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直方图分析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DKI图像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选取整个肿瘤的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 目的探讨MR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直方图分析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DKI图像资料的回顾性分析。选取整个肿瘤的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容积(volume of interest,VOI)进行直方图分析,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for gaussian distribution,Dapp)及表观扩散峰度(apparent kurtosis coefficient,Kapp)的直方图参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高级别和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各直方图参数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用于分析各直方图参数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数据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DKI直方图参数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Dapp直方图参数中Dapp-10th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56、74.1%、83.3%。Kapp直方图参数中Kapp-30th的诊断能力最高,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5、81.5%、94.4%。每个参数具有良好的观察者间信度,ICC范围为0.861~0.964。结论DKI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提高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SC-MR灌注成像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秋月 冯飘飘 +1 位作者 鲁珊珊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MR灌注成像在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DSC-MR灌注成像的WHOⅡ级和Ⅲ级少突胶质肿瘤(n=41)和星形细胞瘤(n=43)患者。选取肿瘤内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值最大... 目的分析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MR灌注成像在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行DSC-MR灌注成像的WHOⅡ级和Ⅲ级少突胶质肿瘤(n=41)和星形细胞瘤(n=43)患者。选取肿瘤内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值最大的区域作为ROIs,并计算出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 CBVmax)和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 CBFmax)值。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组肿瘤的r CBVmax和r CBFmax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值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级别少突胶质肿瘤的r CBVmax值均大于相应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r CBVmax值,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显示出较好的诊断效能。r CBFmax值在各组肿瘤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SC-MR灌注成像获取的r CBVmax值在鉴别少突胶质肿瘤和星形细胞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肿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评估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厚度及性质与急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佳成 余静 +3 位作者 鲁珊珊 洪汛宁 施海彬 马占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上不同斑块成分的厚度及性质与脑血管事件(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部CTA扫描的患者1 20例,根据有无脑血管事件分...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上不同斑块成分的厚度及性质与脑血管事件(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部CTA扫描的患者1 20例,根据有无脑血管事件分为症状组77例及无症状组43例.颅外颈动脉狭窄≥50%为中重度狭窄,分别测量CTA源图像斑块各成分的厚度及软斑内的CT值.同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颈动脉斑块特征与脑血管事件的相关程度.结果 症状组患者软斑厚度明显大于无症状组[(3.29±1.00)mm vs(2.51±0.80)mm],硬斑厚度明显小于无症状组[(1.44±0.97)mm vs (1.94±0.75)mm,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斑厚度与脑血管事件有很好相关性(OR=4.882,95%CI:1.914~12.448,P-0.001).结论 颈动脉软斑厚度的增加与脑血管事件危险度密切相关,通过检测颈动脉软斑块的厚度,可以为预防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供简单、可靠的临床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陆钰 宋佳成 +3 位作者 李燕 洪汛宁 马占龙 施海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患者颅内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分为无梗死组27例及梗死组181例...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患者颅内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分为无梗死组27例及梗死组181例,梗死组又分为无As组58例和As组123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各组最大腔隙性脑梗死灶面积及最大面积层面梗死灶数目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梗死组比较,梗死组年龄和高血压及颅内AS比例高(P〈0.05,P〈0.01)。无AS组与As组间最大腔隙性脑梗死面积[(22.97±16.98)mm。V5(30.50±33.59)mm^2,P=0.047]和最大腔隙性脑梗死层面的梗死灶数目[(5.05±0.37)个7)5(6.28±0.37)个,P=0.021]有显著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3~1.101,P=0.002)及糖尿病(OR=10.612,95%CI:3.836~29.362,P=0.000)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继论糖尿病与年龄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AS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且随AS的进展,颅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kert Scale计分系统在MRI诊断侵犯性前置胎盘中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孟砺实 杨正强 +2 位作者 陈婷 王小宁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350-1355,共6页
目的评价Likert Scale(李克特量表)计分系统在MRI诊断侵犯性前置胎盘中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104例经产前MRI检查及术中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的MRI图像,其中有胎盘侵犯59例,均经过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Likert Scale计分系统是根据李克特五... 目的评价Likert Scale(李克特量表)计分系统在MRI诊断侵犯性前置胎盘中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104例经产前MRI检查及术中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的MRI图像,其中有胎盘侵犯59例,均经过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Likert Scale计分系统是根据李克特五分量表对侵犯性前置胎盘7个MRI征象(胎盘信号不均、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带、胎盘内异常血管、子宫肌层增多增粗血管、胎盘内外缘局部隆起、胎盘处子宫肌层模糊不清、胎盘向宫颈内口突出)进行评分,然后计算7个MRI征象评分的总分。A、B两名阅片医师对104例前置胎盘MRI图像按照Likert Scale计分系统进行评分,两名阅片医师读片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衡量;诊断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两名阅片医师在总分及各分项MRI征象评分一致性均表现较好(ICC≥0.60),可以取两名阅片医师总分及每个MRI征象评分的均值绘制诊断侵犯性前置胎盘的ROC曲线;总分、各分项MRI征象ROC曲线下面积以及各分项MRI征象ROC曲线下面积与总分进行比较,结果如下:总分(0.983)、胎盘信号不均(0.888,P=0.003)、胎盘内条状低信号带(0.918,P=0.005)、胎盘内异常血管(0.850,P=0.000)、子宫肌层增多增粗血管(0.850,P=0.000)、胎盘内外缘局部隆起(0.852,P=0.000)、胎盘处子宫肌层模糊不清(0.880,P=0.002)、胎盘向宫颈内口突出(0.747,P=0.000)。总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分项MRI征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总分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个MRI征象评分。结论 Likert Scale计分系统在MRI诊断侵犯性前置胎盘中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侵犯 磁共振成像 李克特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和不典型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小田 苏春秋 +5 位作者 潘婷 张璇 鲁珊珊 吴飞云 施海彬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42-747,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不典型脑膜瘤(A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SFT/HPC患者和29例AM患者常规MRI征象及DWI纹理特征。在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 目的探讨联合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不典型脑膜瘤(A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SFT/HPC患者和29例AM患者常规MRI征象及DWI纹理特征。在ADC图像上勾画整个肿瘤的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区容积(VOI),利用Omni-Kinetics软件进行纹理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比较常规MRI特征、DWI纹理特征以及联合应用对鉴别SFT/HPC和AM的诊断效能。结果SFT/HPC及AM两组肿瘤常规MRI特征及DWI纹理特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硬膜附着类型和DWI均匀性为鉴别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和0.815,联合两者鉴别的AUC为0.938。结论DWI纹理分析及常规MRI特征可以鉴别SFT/HPC及AM,两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 不典型脑膜瘤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在常见脑转移瘤原发灶寻找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茂冬 苏春秋 +1 位作者 施海彬 洪汛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常见脑转移瘤原发灶寻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其中来源于肺癌53例,乳腺癌23例,消化道肿瘤29例。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常见脑转移瘤原发灶寻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转移瘤患者,其中来源于肺癌53例,乳腺癌23例,消化道肿瘤29例。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ADC值,对不同来源脑转移瘤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结果肺癌脑转移瘤,乳腺癌脑转移瘤和消化道肿瘤来源脑转移瘤实质区ADC值分别为(0.693±0.120)×10^(-3)mm^2/s,(0.857±0.088)×10^(-3)mm^2/s,(0.782±0.150)×10^(-3)mm^2/s,三组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21,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瘤周水肿区ADC值分别为:(1.630±0.158)×10^(-3)mm^2/s,(1.590±0.238)×10^(-3)mm^2/s,(1.601±0.181)×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2,P=0.631)。结论常见脑转移瘤实质区ADC值与原发灶类型相关。因此,对于难以明确原发灶的脑转移瘤患者,可通过ADC值推测肿瘤来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原发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