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化思维的惠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框架
1
作者 卓友庆 龚蔚霞 +2 位作者 何淑仪 韩东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1,共8页
传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存在重项目轻整体、重指标轻功能和重建设轻监管的问题,基于系统化思维,提出“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框架,引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从局部修复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数... 传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存在重项目轻整体、重指标轻功能和重建设轻监管的问题,基于系统化思维,提出“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框架,引导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从局部修复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数值达标向功能提升转变、从结果考核到过程引导转变,构建起从山顶到海洋的“大美自然”保护治理大格局。结合惠州市生态修复实践,提出建立面向实施的生态调查评价技术体系、“空间结构—生态要素—功能服务”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和“项目传导—过程管控—监测评估”的实施保障体系,以系统化规划工作方法编制更加好用、管用的生态修复规划,实现生态安全基底强化与“山—海—湖—城”大美景观的协同塑造,为沿海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思维 生态修复规划 生态保护 大美自然 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以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为例
2
作者 周晖 魏广玉 +1 位作者 吕凯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 针对当前城市片区开发面临的挑战,如城市资源利用不足、资源整合低效、财政资金支撑弱且平衡难、法规政策适应性不足等,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探讨城市片区复合开发的实施路径。这一路径强调将城市片区全资源利用、一体化开发和可持续运营相结合,以资源价值营造彰显片区空间特质,以XOD模式为导向优化片区空间环境,并引入城市合伙人机制推动片区实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3大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结合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复合开发实践,验证运营视角下的城市片区复合开发实施路径的适用性,以期为新时期城市片区开发方式的转型提供方向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营 实施路径 城市片区复合开发 XOD模式 城市合伙人 深圳国际低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下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体检评估的协同路径——以深圳市为例
3
作者 钱竞 唐欣 +1 位作者 于洋洋 洪武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共8页
从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动态性、开放性五大系统思维原则出发,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多层细化、多类支撑、多环串联、多维互动五大特征,系统性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体检评估的互动框架,并结合深圳市城市体检评估实践... 从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动态性、开放性五大系统思维原则出发,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多层细化、多类支撑、多环串联、多维互动五大特征,系统性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体检评估的互动框架,并结合深圳市城市体检评估实践,阐释五大系统思维原则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新时期城市体检评估提供理论参考,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体检评估 系统思维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晓春 马涛 洪武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5,共8页
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关系,并通过梳理英国政策机制和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从内向外的... 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关系,并通过梳理英国政策机制和空间规划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伦敦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系统的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从内向外的圈层式跌落特征,在时间上表现为2001-2010年的失调衰退阶段和2011-2021年的缓慢优化阶段;(2)英国区域治理政策机制和空间规划体系经历了复杂变迁,呈现与产业-空间系统协同演化阶段在时间上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乡空间 耦合协调 时空演化 伦敦大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现实脱离规划“轨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制度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洪武扬 李满春 邵一希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8,共2页
制度建设背景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由于经济社会背景不断变化,规划实施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现状偏离规划预设“轨道”的现象,规划评估即是对这种偏离程度的分析。规划修改建立在规划评估基础上,适时对规划目标、方案及措施进行修... 制度建设背景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由于经济社会背景不断变化,规划实施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现状偏离规划预设“轨道”的现象,规划评估即是对这种偏离程度的分析。规划修改建立在规划评估基础上,适时对规划目标、方案及措施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以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生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度建设 评估 轨道 修改 社会背景 偏离程度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可达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敏 李满春 +2 位作者 黄秋昊 洪武扬 陈伟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达性直接影响其对城市居民的服务水平,介绍一种新的城市绿地合理性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和加权Voronoi多边形相结合。该方法引入45°扇形、环形圈层系统以及行政区和均匀比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空间格...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可达性直接影响其对城市居民的服务水平,介绍一种新的城市绿地合理性评价方法:GIS空间分析和加权Voronoi多边形相结合。该方法引入45°扇形、环形圈层系统以及行政区和均匀比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引入加权Voronoi多边形,分析城市绿地可达性情况,从城市绿地均衡度和与人口布局格局匹配两个角度分析城市绿地分布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城市绿地在不同扇区内、不同行政区内面积分布差异较大,7、8扇区面积较大,蜀山区(40.62%)、庐阳区(29.63%)分布较多;从4~6圈层集中区向两侧城市绿地面积分布逐渐减少,即城市绿地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可达性整体良好,但是由于人口密度高低分布不均匀,导致绿地景观利用率不平衡,即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格局不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可达性 GIS 加权Voronoi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公园的理论基础、构建逻辑及规划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凯 洪武扬 +1 位作者 周庆华 魏广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体赋能、空间赋能、情感赋能和商业赋能形成“媒体再现—具身体验—用户二创”的逻辑闭环,并提出情感分析、城市设计导向、空间意象塑造、配套服务支撑等4个方面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国内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公园 理论基础 构建逻辑 情感价值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探索历程、特征与建议——基于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湘 欧阳丹 +2 位作者 刘永珍 杜双羽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90,共10页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建设用地分层设权领域起步早,取得了丰富的探索经验。聚焦深圳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回顾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探索历程,系统思考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特征与不足,从制度灵活应用与健全、规划协同...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建设用地分层设权领域起步早,取得了丰富的探索经验。聚焦深圳轨道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回顾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探索历程,系统思考深圳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特征与不足,从制度灵活应用与健全、规划协同管控、审批路径优化和管理技术升级等方面提出分层设权全流程管理的实施路径与优化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复合 建设用地 分层设权 轨道交通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现状数据建设思路 被引量:5
9
作者 洪武扬 王伟玺 苏墨 《中国土地》 2019年第5期47-49,共3页
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统一管理,首先需要解决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开展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现状数据建设,整合资源分类,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一套数",对于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资源现状 数据建设 自然资源 统一管理 文明时代 资源分类 空间规划 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生态分类体系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武扬 徐雅莉 罗婷文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27,共2页
土地管理如何参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土地资源生态属性角度,反思、重构现有土地分类体系,是探索生态文明空间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土地管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土地分类与土... 土地管理如何参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土地资源生态属性角度,反思、重构现有土地分类体系,是探索生态文明空间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土地管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土地分类与土地生态分类分类是把一组事物按照不同的特点,划分成属性近似的组,使得组内差异尽可能小,组间差异尽可能大。土地分类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标准对土地单元类型加以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分类体系 土地分类 土地管理 生态文明 组内差异 土地资源 生态属性 用地管理 单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城市生态空间监测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武扬 唐豪 《中国土地》 2021年第4期44-45,共2页
深圳市近年来全面系统地开展了生态空间的监测评估,将其作为城市体检评估的重要内容,探索形成了生态空间"调查—监测—评估"工作模式,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全域生态空间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监测评估 建设与应用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一鸣 蔡凌雁 +3 位作者 洪武扬 王丽妍 李飞雪 陈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市道路网络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和功能分区契合,相应形成西高东低的区域可达性格局。街道尺度土地与交通技术效率具有空间分区特征,城市核心区和西部滨海区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外层城市中部、东部和东部滨海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空间不足和人口承载压力对土地—交通综合系统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交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交通可达性 超效率DEA 协调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生态空间综合精细化治理探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柳新 洪武扬 敖卓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51,共6页
文章从城市生态空间的典型特征入手,结合深圳生态空间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当前的政策形势要求,提出了从粗放式管制走向精细化治理、从单一被动保护转向综合保护与利用、从多头分散管理转向统一协调全过程管理等生态空间综合治理的思路,以... 文章从城市生态空间的典型特征入手,结合深圳生态空间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当前的政策形势要求,提出了从粗放式管制走向精细化治理、从单一被动保护转向综合保护与利用、从多头分散管理转向统一协调全过程管理等生态空间综合治理的思路,以及生态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方案,并结合深圳开展的综合生态调查评估与动态监测,划定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开展精细化空间规划,完善生态空间管治政策,开展生态清退与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管制 综合管治 治理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的生态廊道网络构建与精细管控思路探索——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阳丹 刘永珍 +2 位作者 周湘 余梦婷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安全的骨架,具有连通生态斑块、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无序蔓延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密度建成环境地区人口与经济聚集、土地价值高,其生态空间保护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突出,管控任务尤为艰巨。文章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从生态廊道的概念拓展与建设的痛点切入,提出构建差异化模拟体系、精细精准划定范围、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模式,以及衔接国土空间系统、理顺实施传导路径等管控思路,以期为该类地区的生态廊道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成环境 生态廊道 网络构建 精细管控 深圳市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凯 江美莹 +1 位作者 谷文轲 洪武扬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99,共7页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 为推动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重构生态文明背景下高密度城区与生态空间的关系,并结合山水连城的概念内涵,提出对山水连城的认知需进行3个方面的转变,即从“蓝绿空间”到“全域全要素”的转变、从“空间资源”到“生态体验”的转变、从“景观”视角到“三生”融合视角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连生态、连生活、连城境、连体验”的高密度城区山水连城规划策略框架,即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城市生命共同体,建立“连山、亲水、近城、优产”的慢行网络架构,塑造由“门户节点—公共空间节点—历史文化节点”组成的魅力公共空间,以及营造“山水大美、文脉特色”的多元游览体验空间,进而以深圳市南湾片区为例,探索山水连城规划策略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新时代的高密度城区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三生”融合 山水连城 规划策略 深圳市南湾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用地整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琦 夏欢 洪武扬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26,共2页
生态用地整理,是指以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为整理对象,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生态用地数量,优化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为应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峻的形... 生态用地整理,是指以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建设用地为整理对象,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措施,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增加生态用地数量,优化生态用地结构,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土地整治活动。近年来,为应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日益严峻的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圳市以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用地整理模式,并开展了建设用地清退专项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整理 规划 深圳市 长远计划 生态用地 新增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实践与启示
17
作者 马涛 杨晓春 +1 位作者 刘浩玉卓 洪武扬 《上海城市规划》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20世纪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经历了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再到如今的数字创意产业的内涵演变。英国作为其中的主要引导者和推动者,通过不断完善政策设计和治理体系,逐步探索出多级部门、多元政... 20世纪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经历了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再到如今的数字创意产业的内涵演变。英国作为其中的主要引导者和推动者,通过不断完善政策设计和治理体系,逐步探索出多级部门、多元政策和多方主体协同的创意产业协同路径,推动着创意内涵与时俱进、创意经济稳步增长和创意空间规模集聚,为我国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示范与发展思路。通过分析总结英国创意产业演进历程中的现实基础和协同路径,结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背景,尝试从创意体系、创意氛围、创意空间和创意内涵4方面提出对我国创意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协同发展 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