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阳修入主文坛在庆历而非嘉祐 被引量:5
1
作者 洪本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欧阳修 范仲淹 文学活动 文坛盟主 墓志铭 诗集序 古文运动 苏舜钦 醉翁亭记 知贡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巩王安石散文之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洪本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152-159,共8页
宋文六大家中,三苏为蜀人,而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均出自人文荟萃的江西。作为门生、晚辈,曾巩与王安石皆蒙欧阳修教诲提携,为其道德文章所薰蒸浸渍。他们熟读经史,涉猎百家,有深厚的儒学与文学修养,这种修养,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从思想... 宋文六大家中,三苏为蜀人,而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均出自人文荟萃的江西。作为门生、晚辈,曾巩与王安石皆蒙欧阳修教诲提携,为其道德文章所薰蒸浸渍。他们熟读经史,涉猎百家,有深厚的儒学与文学修养,这种修养,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产生了巨大而相近的影响。景祜三年(1036),曾、王即相识于京师,巩有《寄王介卿》云:“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辟。……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对安石不胜倾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巩 王安石 欧阳修 散文 “迂” 道德文章 文风 南丰 孟尝君 简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英寿教授新见欧阳修散佚书简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洪本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8,共9页
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新发现欧阳修散佚书简96篇,深为中日两国学界所关注。其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不少欧与友朋等交往的宝贵资料。已见致吕公著书简仅有5篇,而新见的多达31篇,其中记有嘉祐二年贡举所取士子的情况及对苏洵文的评价;致苏洵... 日本学者东英寿教授新发现欧阳修散佚书简96篇,深为中日两国学界所关注。其重要价值在于提供了不少欧与友朋等交往的宝贵资料。已见致吕公著书简仅有5篇,而新见的多达31篇,其中记有嘉祐二年贡举所取士子的情况及对苏洵文的评价;致苏洵书简展示了与北宋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创作争议,即欧为范仲淹作神道碑铭,其中叙庆历党争之后范与吕夷简释憾一节,刻石时遭范氏子弟削去,欧对此极为不满,强调当以原作为准;致曾巩书简中"天下文章,久不到此矣"的赞叹,洋溢着欧为王安石、曾巩等后学成就不凡而极度欣喜与竭力揄扬的满腔热情;致范仲淹书简论孙甫为尹洙作行状事,披露了欧与范仲淹、韩琦等致力于庆历革新的友人关系亲密而又直言不讳的相处之道;与长子欧阳发的书简,尽显父子、祖孙间的亲情及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英寿 新见 欧阳修 散佚书简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天圣学韩:北宋“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本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嘉祐二年贡举之后数年,欧阳修撰《记旧本韩文后》一文,回顾自己少年时学韩的往事,以自明学问得力。显然,他的创作成就的取得,与努力学韩,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有密切的关系。欧阳修天圣学韩的"文学自觉",表现在他... 嘉祐二年贡举之后数年,欧阳修撰《记旧本韩文后》一文,回顾自己少年时学韩的往事,以自明学问得力。显然,他的创作成就的取得,与努力学韩,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有密切的关系。欧阳修天圣学韩的"文学自觉",表现在他划清了科举应试写作同真正的文学创作的界限;表现为与此前柳开、穆修等以复古道为唯一旨归的学韩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对文学群体力量和结盟的重视;也表现在欧之学韩已从模拟走向超越,让文学创作自具面目;还表现在以欧阳修为代表,北宋文人、学者、官员的三位一体,使文学发展和繁荣得助于学术研究的推动和行政力量的有力支持。作为影响一代文坛的宗师,欧的天圣学韩自然成为北宋"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天圣学韩 文学自觉 重要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京地区人文自然环境与北宋大臣的致仕卒葬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本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5-98,共4页
北宋诸多大臣皆有任职东京开封、西京洛阳的经历 ,熟悉、习惯两京生活 ;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两京地区 ,最宜于文士出身的官员居住 ;宋廷重儒右文 ,文臣经济优裕 ,在两京添置园宅以备退居 ;就近关注国事 ,亦见系心朝政的情怀。由于... 北宋诸多大臣皆有任职东京开封、西京洛阳的经历 ,熟悉、习惯两京生活 ;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两京地区 ,最宜于文士出身的官员居住 ;宋廷重儒右文 ,文臣经济优裕 ,在两京添置园宅以备退居 ;就近关注国事 ,亦见系心朝政的情怀。由于退老而定居两京一带 ,故不少大臣卒葬于此 ,并未归葬故乡。洛阳为九朝故都 ,北邙山上有历代王侯公卿的陵墓。这一带土质亦宜于安葬。巩县为北宋皇陵所在地 ,大臣死后陪葬是莫大荣幸。就恋恋君父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 洛阳 人文自然环境 北宋大臣 致仕卒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历新政人士和北宋散文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本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6-158,共3页
范仲淹是庆历新政人士的政治领袖 ,欧阳修是他们的文学旗手。新政骨干多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 ,有十分可观的创作业绩。晏殊识才爱才 ,发现范、欧等人才 ,把他们推上政治舞台。新政人士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学观 ,在庆历时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范仲淹是庆历新政人士的政治领袖 ,欧阳修是他们的文学旗手。新政骨干多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 ,有十分可观的创作业绩。晏殊识才爱才 ,发现范、欧等人才 ,把他们推上政治舞台。新政人士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学观 ,在庆历时推动了散文的发展。庆历的科举与教育的改革 ,为嘉间人才与文才的辈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运动 庆历新政 北宋 散文 发展 文学研究 范仲淹 欧阳修 晏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碑志文简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洪本健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17,共5页
始于东汉、流行于南北朝的碑志文,至唐宋之世大盛。韩愈、欧阳修、王安石三人尤为擅长,短制长篇,均有佳作。本文拟就王安石碑志文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特色作一概要的论述。(一)王安石碑志文的主人公,于《宋史》有传的为数不少,将可相互参... 始于东汉、流行于南北朝的碑志文,至唐宋之世大盛。韩愈、欧阳修、王安石三人尤为擅长,短制长篇,均有佳作。本文拟就王安石碑志文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特色作一概要的论述。(一)王安石碑志文的主人公,于《宋史》有传的为数不少,将可相互参阅的碑志和本传加以比较,可以看出,详略虽然有别,但史实基本相同。尚书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狄棐,安石撰有神道碑,内容与本传完全一致,所不同处仅在于此事碑详传略,彼事碑略传详而已。如神道碑写狄棐“知随州,则坐在魏时军事有骄不逊者不即治”,一句话交代了狄棐降知随州的原因。碑文不宜多揭短处,故语焉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志文 王安石 墓志铭 神道碑 公墓 兵部 尚书 欧文 《宋史》 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阳修自编《居士集》的选文考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本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欧阳修的诗文集含《居士集》和《居士外集》,《居士集》由欧阳修生前亲自编定。据对南宋以来34种有影响的欧文选本作入选次数的统计,排名前15的79篇欧文中,《居士集》有69篇,占87.3%;《外集》仅有10篇,占12.7%。可见《居士集》的确是好... 欧阳修的诗文集含《居士集》和《居士外集》,《居士集》由欧阳修生前亲自编定。据对南宋以来34种有影响的欧文选本作入选次数的统计,排名前15的79篇欧文中,《居士集》有69篇,占87.3%;《外集》仅有10篇,占12.7%。可见《居士集》的确是好中选优,深得后世选家的青睐。受欧阳修文学观的影响,《居士集》不收应试所作的近体赋和“制诰体”赋;欧阳修秉持“事信言文”和铭“近乎史”的观念,对“所纪事,皆录实,有稽据”的碑铭墓志十分重视;记、序、碑志是欧最擅长的文体,佳作甚多,在《居士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早作从严而后作从宽,书信从严而祭文从宽,也是欧阳修选文入集时所坚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自编 居士集 选文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文如水柳文如山略说
9
作者 洪本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8-164,共7页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他们成功地领导了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揭开了有悠久传统的散文发展的新篇章。对这两位同时代的造就卓绝的文豪,后人喜欢通过比较,找寻其差异,但或扬韩抑柳,或褒柳贬韩,往往走向...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他们成功地领导了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揭开了有悠久传统的散文发展的新篇章。对这两位同时代的造就卓绝的文豪,后人喜欢通过比较,找寻其差异,但或扬韩抑柳,或褒柳贬韩,往往走向极端,有欠公允。事实上,两位大师各有所擅长的创作领域,也各有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必多所轩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文 韩文 古文运动 艺术风格 散文家 柳宗元 文学史 韩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朱自清的文学观念和美文创作看古代散文的现代影响
10
作者 洪本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44,共7页
朱自清古典文学修养十分深厚,文学观又是沟通古今的,因此,他的美文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从他的审美观念及以情动人、写景如诗如画、构思注重文眼、语言新而不失自然的创作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散文的现代影响。
关键词 朱自清 文学观 美文 古代散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本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1-78,共8页
唐宋散文的主要差异是:唐文奇崛,宋文平易;唐文硬直,宋文柔婉;唐文清瘦,宋文丰腴;唐文古雅,宋文通俗;唐文多正体,宋文多变体。
关键词 欧阳修 唐宋散文 墓志铭 唐人 文字 周公 文集 秦汉 古文运动 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