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媛(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公认的客观诊断指标,多数眼部GVHD患者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泪液细胞因子检测是一种简单、安全、可定量的非侵入性检...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公认的客观诊断指标,多数眼部GVHD患者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泪液细胞因子检测是一种简单、安全、可定量的非侵入性检查法,根据眼部GVHD疾病特点筛选特异性细胞因子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是辅助眼部GVHD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可行办法,也是本领域诊断性研究的探索热点。本文对眼部GVHD的诊断现状进行总结,从免疫反应过程、相关细胞因子以及当前眼部GVHD患者细胞因子检测的成果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 泪液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卢青(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8-492,共5页
角膜内皮细胞(CECs)对于维持角膜透明至关重要。成年人的CECs在体内不可进行有丝分裂,损伤后不可再生。体外培养的人CECs可进行有丝分裂,但是体外培养的人CECs传代后形态易趋向于成纤维细胞改变且标志性蛋白表达减少,发生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CECs)对于维持角膜透明至关重要。成年人的CECs在体内不可进行有丝分裂,损伤后不可再生。体外培养的人CECs可进行有丝分裂,但是体外培养的人CECs传代后形态易趋向于成纤维细胞改变且标志性蛋白表达减少,发生角膜内皮细胞间质转化(EndMT),成为体外培养CECs发展角膜再生医学的阻碍。同时,体内EndMT也参与到多种角膜病理改变,造成视力下降,甚至致盲,但是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CECs EndMT的机制可能涉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细胞因子、Notch信号通路。因此,相应的抑制角膜EndMT的方法有抑制TGF-β信号通路、使用PI3K抑制剂、应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p120、使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其配体、使用Notch信号传导抑制剂、敲低connexin43、使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使用抗坏血酸-2-磷酸(Asc-2P)。本文就角膜EndMT的发生机制、间质转化抑制或逆转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间质转化 机制 抑制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素花(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0-283,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良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会影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使患者身体受到重大的损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眼部排斥反应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良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会影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使患者身体受到重大的损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眼部排斥反应的表现,60%~90%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伴发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表现为干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标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自体血清滴眼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局部应用以及泪小点栓塞和治疗用角膜接触镜的佩戴。本文就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选俊(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8-1032,共5页
巨细胞病毒(CMV)是导致角膜内皮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病情严重致角膜透明性无法恢复时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CMV角膜内皮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应... 巨细胞病毒(CMV)是导致角膜内皮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病情严重致角膜透明性无法恢复时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CMV角膜内皮炎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应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复发,出现不明原因的内皮失代偿时要重视CMV角膜内皮炎的诊断和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预防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由于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和病毒复发风险增加,对于接受内皮移植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使用甚至不用免疫抑制剂。本文对CMV角膜内皮炎患者角膜移植术后不同的抗病毒及抗排斥用药方案进行综述,以期寻找较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角膜内皮炎 角膜移植 抗病毒药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前弹力层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英涵(综述) 洪晶(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角膜前弹力层分隔角膜上皮和前基质。可能与保持角膜的透明性和稳定角膜形态与生物力学有密切的联系。圆锥角膜出现前弹力层的断裂和基质胶原填充等组织病理表现。角膜前弹力层移植术是一种新型的角膜移植术,适用于角膜接触镜治疗效果不... 角膜前弹力层分隔角膜上皮和前基质。可能与保持角膜的透明性和稳定角膜形态与生物力学有密切的联系。圆锥角膜出现前弹力层的断裂和基质胶原填充等组织病理表现。角膜前弹力层移植术是一种新型的角膜移植术,适用于角膜接触镜治疗效果不佳,且不适合紫外线角膜交联和角膜基质环植入治疗的进展性重度圆锥角膜患者。手术使用完整眼球或前板层角膜植片作为供体来源,用基质床或基质袋法将植片植入患眼的角膜基质层。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角膜穿孔及术后急性角膜水肿。手术后5年总体成功率84%,术后患者视觉质量、角膜形态有明显改善,同时可有效预防疾病进展,推迟或避免进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其手术技术精度高、难度大。本文就角膜前弹力层移植术的理论基础、最新的手术技术及预后和转归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前弹力层 角膜前弹力层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