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再生自述
1
作者 洪再生 《世界建筑》 2017年第5期33-33,共1页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发展了两、三千年的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融入许多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智慧,而且在每一个历史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与贡献。当然,近百年的现代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智慧似乎责献不大,现代的装配式建筑,...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 发展了两、三千年的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融入许多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智慧,而且在每一个历史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与贡献。当然,近百年的现代建筑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智慧似乎责献不大,现代的装配式建筑,会不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与体现中国智慧的机会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木结构建筑 再生 文化传统 装配式建筑 现代建筑 新技术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城市高度控制的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洪再生 朱阳 +1 位作者 孙万升 杨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高度控制 高度分区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初探——以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洪再生 朱凤杰 +1 位作者 连东军 李绍燕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33-35,共3页
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以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化、产业规模化、资本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目标,将基地自西向东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和农业科技中间项目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以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化、产业规模化、资本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目标,将基地自西向东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和农业科技中间项目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并引入“有节制的泛展示”的概念,力图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展示在人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有节制的泛展示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风情·人间仙境”——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再生 朱阳 +2 位作者 刘焕生 张维功 朱凤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76,79,共3页
首先对烟台市特色景观要素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烟台市城市形象进行了精心策划,对其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给予较为准确的定位。
关键词 城市定位 形象策划 新旧结合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传统文化商贸区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洪再生 何贤皙 +1 位作者 张开宇 朱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天津 文化商贸区规划 规划设计 文化景观带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洪再生 张丽梅 胡文婕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67-273,共7页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土地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直接关乎港口整体运营的效率.以天津港区陆域土地为研究对象,以港口土地的优化使用为目标,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使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做出综合评估;同时...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土地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直接关乎港口整体运营的效率.以天津港区陆域土地为研究对象,以港口土地的优化使用为目标,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土地使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做出综合评估;同时从土地的可持续使用出发,对港口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得出2001—2010年天津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趋好、土地利用需局部优化的结论.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实际开发使用情况,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土地集约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港 土地利用 综合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君山景区规划设计探讨
7
作者 洪再生 朱阳 梁航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岳阳市 环境容量 规划设计 景观带 历史文化名城 君山景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楼景区规划设计探讨
8
作者 洪再生 刘世晖 张松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岳阳楼景区 规划设计 城市空间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德式风貌区改造规划研究
9
作者 洪再生 陈艳 王哲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43-46,共4页
天津德式风貌区改造规划整合方案在三个国际招标方案的基础上,把德式风貌区规划为大沽南路、解放南路和台儿庄路三个混合功能带,将建筑分为“点景”建筑和特色功能区建筑进行利用和保护,并采取新旧互动的整体开发模式促进城市中心的复兴。
关键词 天津 德式风貌区 改造 整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的真相”主题论坛暨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
10
作者 洪再生 祁斌 +9 位作者 车书剑 顾勇新 刘宇波 曾群 高崧 魏浩波 陈剑飞 陈志宇 张宝贵 谭泽斌 《建筑技艺》 2013年第6期22-23,共2页
2013年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技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设计的真相'主题论坛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这也是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 2013年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技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设计的真相'主题论坛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这也是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活动由《建筑技艺》杂志社副主编朱晓琳担任开场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致辞。庆典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学会 总建筑师 建筑教育 重要环节 建筑本体 建筑设计 主题 杂志社 论坛 会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哲 洪再生 +1 位作者 周鲁晓 袁玲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我国开展城市风貌规划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索过程中.笔者着重对黄岛风貌规划中城市形象策划、景观风貌类型的科学架构、风貌规划与管理的互动衔接三部分内容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城市风貌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风貌规划 形象策划 景观风貌类型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与理性的共生——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与策划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天 洪再生 +1 位作者 丁灵鸽 郑国栋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36-38,共3页
对于大型的居住社区而言,单从设计层面来进行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区生成与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会给社区文化和社区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造成困难。在进行社区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居住要求,而且应该找到社区存在和发展的... 对于大型的居住社区而言,单从设计层面来进行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区生成与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会给社区文化和社区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造成困难。在进行社区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居住要求,而且应该找到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开始阶段规划师就应该对设计项目进行策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居住社区 设计理念 策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铠针 洪再生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后的国土"千疮百孔",城乡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需要适应于以城乡生态宜居为首要目标,走集约、绿色、城乡特色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的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框架与理论,同时需要起到缝合弥补、整合改良、提纲挈领作用的规划方法来修补、缝合、改良、统筹现有城乡环境物质空间。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要求城乡规划更好地应对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土地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服务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综合效益发展的生态学框架,立足于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统筹城乡自然、人文生态生活支持系统。可以说,绿色基础设施正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理论与方法,但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系统衔接。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城乡规划专业角度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体系构建与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用地布局落实等实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美好的理想家园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物质空间环境目标。论文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从技术手段层面以绿色基础设施线性要素系统、面状要素系统、点状要素系统以及绿色生态技术工程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具体落实层面,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城乡绿色空间不同层级的各要素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用地布局落实技术框架,同时提出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具体策略,以对城乡绿色空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针对新型城镇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长效管理与维护提出针对性方法与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及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哲学思想基础、概念缘起、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与先进经验借鉴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回顾我国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思想与实践,并归纳总结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现行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通过论述新型城镇化概念、特征、核心目标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城乡规划角度涉及层面,同时对应论述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特征、与重要作用等方面,立足新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之间的同构关系进行辨析,即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作用载体等同构关系,并分析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第四章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构成、规划类型以及层级体系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提出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与相关操作性的技术框架。第五章则在第四章中所建立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层级的线性要素系统(GI廊道系统)、面状要素系统(GI基质系统)、点状要素系统(GI斑块系统)、生态技术工程要素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四个重点要素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分析,针对不同尺度层面(宏观城乡层面、中观城市、镇、乡村层面、微观生态社区层面)对各要素系统规划进行用地布局落实。第六章主要对适合不同尺度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出建策,包括城乡绿木、林、森策略;绿色农场策略、绿色屋顶、绿墙策略、绿色街道策略等,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基础设施 规划体系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参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梅 洪再生 +1 位作者 师武军 高相铎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4,共6页
通过对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历程的回顾,指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现阶段北京需要从城市走向区域,以寻求世界城市实现的群体路径。天津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节点,与北京空间同城、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用,具备港口优势... 通过对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历程的回顾,指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现阶段北京需要从城市走向区域,以寻求世界城市实现的群体路径。天津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节点,与北京空间同城、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用,具备港口优势、高端制造业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优势,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世界城市建设,以推动京津两市合作共赢,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鉴于京津特殊的城市地位和地理位置,建议从涉及京津两市共同利益的专业领域做起,提出了天津参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职能强化战略、空间对接战略和设施共建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北京 世界城市 城市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规划的原则与要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卫国 洪再生 +1 位作者 苏幼坡 陈建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山地地震灾害具有次生灾害叠加与叠加效应明显,公路交通易瘫痪阻断应急救援,应急救援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山地城镇宜编制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复合灾害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原则,控制总量与应... 山地地震灾害具有次生灾害叠加与叠加效应明显,公路交通易瘫痪阻断应急救援,应急救援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山地城镇宜编制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复合灾害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原则,控制总量与应急救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为了给灾时应急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强化应急救援力度,提高应急救援效果,依据山地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应急救援规划的要点,主要包括:合理选用基础资料,设定城镇复合灾害并提出应对措施,准确估算避难者人数,有针对性地规划应急救援要素,制定物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建设抗震救灾信息网络,救援避难弱者与应急救援资源畅流的措施以及防灾教育、奖惩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灾害 特点 应急救援规划 规划原则 规划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楼里的异托邦--结合北美案例分析办公空间的屋顶绿化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冰心 洪再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1,87,共5页
办公楼的屋顶绿化一直是城市绿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屋顶绿化方法的探索,从环保角度研究的文献已有很多,但是鲜有从以人为本(雇员和雇主)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及趋势的文章。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座以先进屋顶绿化建设闻名... 办公楼的屋顶绿化一直是城市绿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屋顶绿化方法的探索,从环保角度研究的文献已有很多,但是鲜有从以人为本(雇员和雇主)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及趋势的文章。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两座以先进屋顶绿化建设闻名的北美城市,多伦多与芝加哥,其办公楼的屋顶绿化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出办公屋顶绿化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对其使用者精神层面的影响。并且利用哲学家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来解析屋顶绿化对办公空间的异质化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特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空间体验感,从而提升整个CBD的宜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办公楼 异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要素系统及其救援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卫国 洪再生 +1 位作者 苏幼坡 陈建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27,共6页
救援要素系统是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活动实证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由救援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力资源系统和救援对象系统组成。系统中必须具备能够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的各个基本要素。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救援功能,... 救援要素系统是重大地震灾害救援活动实证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由救援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力资源系统和救援对象系统组成。系统中必须具备能够创造基本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防灾条件的各个基本要素。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救援功能,共同构建综合救援强势。4个子系统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救援工作在各级救援组织的领导、指挥下进行。救援资源的种类、数量、救援的地域、程度与时限应与救援对象的需求相吻合,且呈现供需平衡状态。救灾资源应满足需求性,输送的方向性与定位性,种类、数量的适宜性等。救援对象系统是救援要素系统的核心,其他3个子系统服务于救援对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救援 要素系统 模型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邢台市桥东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巍 洪再生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5期132-133,共2页
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钻石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本文将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邢台市桥东区为例,将钻... 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钻石理论模型作为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一种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本文将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邢台市桥东区为例,将钻石理论修正模型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定性分析模型,利用区位熵计算模型对钻石理论修正模型的结果通过定量分析进行验证,最终提出桥东区的主导产业应为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物流运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钻石理论模型 区位熵 邢台市桥东区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归属感”的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昕阳 洪再生 汤飞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0期206-207,共2页
文章试图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理论入手,结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理论,通过对传统住区和现代住区的调研分析,提出"提升归属感"的外部空间设计手法,为今后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归属感 住区 外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南通近代“一城三镇”城镇空间布局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峻源 洪再生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5期114-115,共2页
本文回顾了古代南通州城建设史,阐述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城建思想,通过分析"一城三镇"城镇空间布局及其特色,总结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为当今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南通 一城三镇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