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质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洛佳男
万晓霞
-
机构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2,105,共5页
-
基金
长江航道局重点科技项目(2013-364-548-200)
-
文摘
长江电子航道图有效性检验标准(CJ-58)是在IHO S-58基础上、根据长江流域特点编制的技术规范,它对长江电子航道图中新增的要素和属性的检验规则进行了规定,然而,这部分内容仍是不完整的,同时也未经验证。通过对现有S-58检验规则、长江航道新增物标和属性的分析,详细设计了长江电子航道图检验规则,并利用ArcGIS中的Data Reviewer模块进行实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规定的质检规则和检验方法符合长江电子航道图质量控制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效率。
-
关键词
长江电子航道图
数据质量
CJ-58
S-58
DATA
REVIEWER
-
Keywords
CJENC
quality control
CJ-58
S-58
Data Reviewer
-
分类号
U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船舶智能航行安全风险及其演化研究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洛佳男
张宝晨
耿雄飞
李亚斌
马恒哲
-
机构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佛罗里达大学
-
出处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5,共6页
-
基金
绿色智能内河船舶创新专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1601501)
-
文摘
认知安全风险是构建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系统的前提条件。基于船岸协同关系研究结论,根据船舶智能航行系统技术特点和"智飞"号智能航行测试结果,研究构建了船舶智能航行风险演化概念模型及其数学表达模型,分析了无人化趋向、基于航行场景和连锁效应下的风险演化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船舶智能航行风险认知和管控、政府治理以及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智能航行
安全风险
演化
遥控驾驶
自主驾驶
-
Keywords
autonomous navigation
safety risk
evolution
remotely controlled driving
autonomous driving
-
分类号
U67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我国内河智慧航道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洛佳男
耿雄飞
文捷
李春旭
-
机构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140,共7页
-
基金
绿色智能内河船舶创新专项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项目(182212)。
-
文摘
智慧航道是伴随智能航运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型航道信息化研究和建设方向,相关研究和工程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了厘清现阶段智慧航道发展所处的历史地位,科学实效地推进智慧航道研究与建设,通过全国范围的航道信息化调查研究,以国家五年计划为主线,将智慧航道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成效,指出目前智慧航道概念不明、缺少智能航行支持、电子航道图标准不统一、更新机制滞后、服务能力不足以及缺失信息共享机制等存在的问题,并从智慧航道评价体系构建、智能航行支持、S-100标准应用以及多级内河航道网运行监测机制建设4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
关键词
内河航道
智慧航道
智能航行
电子航道图
S-100
-
Keywords
inland waterway
smart channel
intelligent navigation
ENC
S-100
-
分类号
U61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智能航行支持保障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文捷
洛佳男
李春旭
吕旭炜
姚治萱
-
机构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
出处
《中国海事》
2022年第9期34-37,共4页
-
基金
省部级——工信部高技术船舶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研究([2018]473)。
-
文摘
船舶智能航行离不开船岸间的交互与协同,目前智能船舶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焦点,考虑到未来船舶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我国启动了关于智能船舶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体系框架,但关于岸基服务标准尚未开展标准体系的深化研究工作。在介绍船舶智能航行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航行支持保障标准体系构建思路、目标、体系框架和重点标准明细表。
-
关键词
智能航行
支持保障
标准体系
-
Keywords
intelligent navigation
support guarantee
standard system
-
分类号
U664.8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IHO S-1005.0.0新特性和发展建议
- 5
-
-
作者
洛佳男
耿雄飞
孙东礼
严怀志
-
机构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
出处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21期180-184,共5页
-
基金
工信部绿色智能内河船舶创新专项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基本业务经费项目(项目编号:182212)资助。
-
文摘
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S-100)及数据产品规范是国际海事组织审议、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牵头、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共同参与编制的技术标准,在全球具有强制性约束力。为了推进S-100在我国的实施落地,分析了S-1005.0.0版本中新增的互操作交换目录模型、协同图示表达、信息交换目录发现元数据及语言包特性,并从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推进S-100发展的建议。S-1005.0.0新增特性弥补了上一版本中尚未涵盖的技术空白,基于该版本其相应的数据产品规范具备了可应用级的标准成熟度,我国应在2025年前全面开展S-100等效标准制定,建立供需产业链,并推进S-100在e-Navigation和智能航运领域的应用。
-
关键词
S-100
e-Navigation
互操作
新特性
-
Keywords
S-100
e-Navigation
interoperability
new feature
-
分类号
U675.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P229.3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