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链长度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欢 何亮 +2 位作者 张培育 沙永翠 徐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30-7643,共14页
食物链长度(Food chain length,FCL)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通过改变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以及稳定性;它是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食物链及其动态特征是生态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基础,... 食物链长度(Food chain length,FCL)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通过改变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以及稳定性;它是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食物链及其动态特征是生态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基础,食物链长度理论的研究进展,推动了人们对水域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回顾了食物链长度的3种度量方法及其详细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各方法的特点。综述了食物链长度的决定因素的4种假说(资源可利用性假说、生产力空间假说、生态系统大小假说、动态稳定性假说)及其交互作用,重点总结了湖泊食物链长度的空间格局与决定因素的研究进展。最后,食物链长度研究展望,包括食物链长度决定因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的总结,以及在在水域生态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例如食物链长度在指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中的研究进展、食物链食物链长度在指导生物操作、以及在食物链长度在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链 食物网 营养级 决定因素 假说 气候变化 生物富集 生物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栖息地环境对种群营养生态位的影响——以黄颡鱼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沙永翠 张培育 +2 位作者 张欢 苏国欢 徐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1-1328,共8页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目前关于环境指标是否直接影响营养生态位的分析研究很少。以高营养级鱼类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在太湖贡湖湾研究了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正磷酸...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目前关于环境指标是否直接影响营养生态位的分析研究很少。以高营养级鱼类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在太湖贡湖湾研究了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正磷酸盐、总磷、溶解性总磷、叶绿素等多个栖息地水环境因子对鱼类种群营养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栖息地水环境对黄颡鱼总营养生态位影响不大,但部分栖息地水环境因子对分项营养生态位(包括浮游、底栖与肉食性)有影响。研究得知,栖息地水环境因子中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及溶解性总磷与浮游食性营养生态位显著正相关,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及溶解性总磷与肉食性营养生态位显著负相关,而底栖食性则主要受溶解性总磷的影响,与其显著正相关。水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影响水体中饵料资源的分布,进而影响鱼类的食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环境 营养生态位 浮游食性 底栖食性 食鱼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生植物氮同位素作为人为氮输入太湖的生物指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勇丽 余辉 +4 位作者 徐军 牛远 沙永翠 郭子军 田学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49,共7页
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准确地评估人为氮输入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初级生产者的N同位素已成为一个有用的生物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太湖和太湖周围湖荡水生植物的δ15N,与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做GAM分析,结果表明δ15N与... 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更准确地评估人为氮输入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而初级生产者的N同位素已成为一个有用的生物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太湖和太湖周围湖荡水生植物的δ15N,与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做GAM分析,结果表明δ15N与水体中的铵态氮、正磷酸盐、总氮都有很显著的相关性,而这主要是由于植物在吸收和同化过程中有较大的同位素效应.水生植物的氮同位素值与氮的有效性和植物对氮的需求有关.当氮浓度有限时,植物对氮的需求变大并且减少了15N的分馏,水生植物则有较高的同位素值,而高氮浓度下,氮的可用性超过植物对氮的需求,15N分馏增大则氮同位素值较低.无锡地区和吴江地区湖荡水生植物同位素值有显著的差异性,无锡地区湖荡湿地富营养化最严重,所以水生植物的δ15N值比吴江地区高.总体来说,水生植物氮同位素可以作为评价生态系统人为氮输入影响的一个有效且简单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δ15N GAM 植物氮的需求 人为氮输入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