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沙卫红 李瑜元 +7 位作者 聂玉强 周永健 黎庆宁 梁培智 赖晓波 王红 佘庆珠 吴惠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例不愿意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9和12个月复查内镜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随访生存时间,观察毒副作...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例不愿意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9和12个月复查内镜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随访生存时间,观察毒副作用。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7个月(0.5~19.0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77.8%(14/18);内镜下完全应答率16.7%(3/18),部分应答率为38.9%(7/18);半年生存率55.6%(10/18),1年生存率22.2%(4/18);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6%(1/18);未见光过敏等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沙氏探条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20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山婴 刘婉薇 +3 位作者 沙卫红 梁伟民 王蓓蓓 王启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多聚乙烯沙氏(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行沙氏探条扩张术的患者207例,共行493次扩张治疗。其...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多聚乙烯沙氏(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行沙氏探条扩张术的患者207例,共行493次扩张治疗。其中,男性145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8.3岁。根据症状缓解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均获得缓解,即刻治疗有效率为100%。随访3、6和12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2%、85.5%及72.5%。无效复发的患者再次行探条扩张术后症状能有所缓解,平均扩张3.5次。该组均未出现食管穿孔或严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探条扩张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及可反复实施等优点,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条扩张 食管癌术后 吻合口 良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脱性食管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庆芳 刘婉薇 沙卫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剥脱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剥脱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年中共收治8例剥脱性食管炎,年龄27~54岁,有明确吞食异物史者5例(62.5%)。吞咽疼痛8例(100%),呕血3例... 目的探讨剥脱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剥脱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年中共收治8例剥脱性食管炎,年龄27~54岁,有明确吞食异物史者5例(62.5%)。吞咽疼痛8例(100%),呕血3例(37.5%),胸痛2例(25%)。食管黏膜缺损1例(12.5%),黏膜剥脱6例(75%),黏膜下血肿4例(50%),食管左侧壁受累5例(62.5%),合并贲门撕裂综合征3例(37.5%)。误诊心血管疾病2例。结论剥脱性食管炎患者多有吞食异物史。吞咽疼痛,呕血及胸骨后疼痛多见。胃镜早期表现为粘膜剥脱,黏膜下血肿局限。晚期黏膜下血肿扩大,食管黏膜缺损。左侧壁受累多见,可合并贲门撕裂综合征。应与心血管疾病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性食管炎 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易误诊为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庆芳 刘婉薇 沙卫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7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胸痛伴呕血3 d入院,在外院经胸部CT平扫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转... 目的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的剥脱性食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胸痛伴呕血3 d入院,在外院经胸部CT平扫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为降主动脉夹层,转我院后经主动脉全程增强CT扫描排除主动脉病变,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剥脱性食管炎,经止血、抑酸、黏膜保护、抗感染等内科治疗痊愈。结论临床接诊伴有急性上消化道症状及胸痛者应警惕剥脱性食管炎可能,与主动脉夹层难以鉴别时,可行主动脉全程增强CT扫描、食管碘油造影和胃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剥脱性 误诊 动脉瘤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重复畸形1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晓波 沙卫红 杜艳蕾 《现代医院》 2006年第3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消化道重复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术前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手段 辅助检查 文献复习 典型病例 诊断方法 肠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肠道的定位 被引量:27
6
作者 段进粮 聂玉强 +4 位作者 李瑜元 杜艳蕾 沙卫红 何慧华 董伟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用贴壁法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雄性SD大鼠的MSCs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UC模型体内,并以UC模型组及酒精灌肠为对照组。分别于...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用贴壁法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雄性SD大鼠的MSCs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UC模型体内,并以UC模型组及酒精灌肠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后取远端结肠组织,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MSCs的肠道定位情况。结果: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TNBS引起肠壁明显增厚,炎症和溃疡持续时间较长,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值显著性升高,不同时期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移植组的sry检测显示: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阳性率分别为0,16.7%(1/6)和50.0%(3/6),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移植后的MSCs能在UC模型的肠道中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其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姜英杰 李瑜元 +2 位作者 聂玉强 王红 沙卫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 :比较含质子泵抑制剂 (PPI)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与细胞色素P4 5 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将 16 9例经胃镜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胃炎且Hp阳性的连续患者分... 目的 :比较含质子泵抑制剂 (PPI)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与细胞色素P4 5 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将 16 9例经胃镜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胃炎且Hp阳性的连续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 :雷贝拉唑组 (RAC组 )和奥美拉唑组 (OAC组 )。RAC组 :雷贝拉唑 10mg ;OAC组 :奥美拉唑 2 0mg ;两组均联用阿莫西林 10 0 0mg和克拉霉素 5 0 0mg ,疗程 1周。采用PCR RFLP进行CYP2C19基因型分析。结果 :16 0例完成治疗方案。RAC组及OAC组的Hp根除率按PP分析及按ITT分析均未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RAC组中 ,弱代谢型 (PM)、中间代谢型 (IM)及强代谢型 (EM)各基因型间Hp根除率未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OAC组中 ,IM型与EM型间 (P <0 .0 1)及EM型与PM型间 (P <0 .0 5 )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IM型与PM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组三联疗法均能有效根除Hp ,两组总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根除Hp中疗效较稳定 ,个体间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细胞色素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药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及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余莲英 沙卫红 王启仪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质子泵抑制剂(PPI)亦是近年来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最有效的药物。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PPI、氯吡格雷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密切相关,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CYP2C19 药物相互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肝药酶 抗血小板聚集 酸相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循证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泳 李瑜元 +1 位作者 聂玉强 沙卫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2-5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提取研究所需数据作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491篇... 目的:系统评价微生态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提取研究所需数据作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491篇文献,有13个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符合要求,共943例患者纳入分析,定性系统评价示微生态制剂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总体症状、腹痛、腹胀,但对大便性状和频率效果不明显,短期服用对生活质量评分无改善。对能提取数据的试验作荟萃分析,提示微生态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总体疗效优于安慰剂[相对危险度(RR)=2.00,95%可信区间(CI):1.18~3.38,P〈0.05)],能有效改善腹痛[标准化均差(SMD)=-1.62,95%CI:-2.26~0.98,P〈0.01],腹胀(SMD=-1.54,95%CI:-2.20~0.88,P〈0.01)和胃肠胀气(SMD-2.34,95%CI:-3.47~1.21,P〈0.01)等症状。结论:微生态制剂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有助于改善总体症状,尤其是腹痛、腹胀等方面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循证医学 相对危险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最佳抑酸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林 李瑜元 +1 位作者 沙卫红 戴寿军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H的稀盐酸缓冲液对大鼠胃粘膜出血时间(GMBT)和不同抑酸药物对球溃并出血患者胃24小时pH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GMBT随胃酸的降低而逐渐缩短,胃内pH达到6.0及以上是溃疡止血的最佳环境;洛赛克40mg静推后,胃pH为5....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H的稀盐酸缓冲液对大鼠胃粘膜出血时间(GMBT)和不同抑酸药物对球溃并出血患者胃24小时pH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GMBT随胃酸的降低而逐渐缩短,胃内pH达到6.0及以上是溃疡止血的最佳环境;洛赛克40mg静推后,胃pH为5.8±1.3,接近6.0的最佳抑酸pH,但抑酸时间为12.4±2.4小时,但远未达到以前预计的24小时。本文结果认为pH达到6.0及以上为溃疡止血的最佳pH,洛赛克40mp静推(每12小时一次)为较为理想的抑酸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胃粘膜出血时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辉 李瑜元 +3 位作者 江庆澜 沙卫红 聂玉强 杜艳蕾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 isease,NAFLD)皮下、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与血浆瘦素、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腰臀比(WHR)的相关性。方法:用SYBR G reenⅠ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NAFLD患者脂肪组织...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 isease,NAFLD)皮下、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与血浆瘦素、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腰臀比(WHR)的相关性。方法:用SYBR G reenⅠ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NAFLD患者脂肪组织瘦素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结果:NAFLD各组皮下及网膜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表达和血浆瘦素浓度较对照各组显著升高(P<0.05),瘦素基因表达和血浆瘦素浓度(r=0.69,P<0.05)与三酰甘油(r=0.32,P<0.05)、体重指数(r=0.57,P<0.05)、腰臀比(r=0.50,P<0.05)相关。结论:肥胖和非肥胖的NAFLD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及脂肪组织瘦素mRNA高表达,提示NAFLD患者存在瘦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聚合酶链反应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载体联合GM.CSF体外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生成树突状细胞
12
作者 彭卫斌 沙卫红 +1 位作者 聂玉强 李瑜元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状细胞(DCs)。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按不同培养方法分成:传统方法组,r... 目的: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状细胞(DCs)。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按不同培养方法分成:传统方法组,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新型诱导剂组,加入rhGM—CSF4+A23187。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各组DCs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A23187联合rhGM—CSF诱导培养的DCs更具有典型的树突形态;DC表面分子CD83D1a、CD86、CIM0表达(45.2%、31.5%、40.1%、36.4%)较传统方法组(16.9%、20.4%、26.5%、22.3%)明显上调(P〈0.05),而CD14表达(5.7%vs19.0%)明显下降(P〈0.05),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更强。结论: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GM-CSF能更有效地诱导PBMC生成强效成熟的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载体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动物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赖洁莹 李瑜元 +3 位作者 魏亚明 聂玉强 杜艳蕾 沙卫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HCs)移植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模型后其在大肠的定位情况。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SD大鼠CD模型。用悬浮法培养同种异体HCs,并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 目的:探讨骨髓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HCs)移植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模型后其在大肠的定位情况。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SD大鼠CD模型。用悬浮法培养同种异体HCs,并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经尾静脉注入体内,并以生理盐水为对照。于移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处死大鼠,取全段大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s的定位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组各时间段大肠组织均有BrdU阳性细胞定位,主要在黏膜上皮层,对照组阴性。结论:HCs可定位于大鼠CD模型的肠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移植 克罗恩病 定位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异时性胃癌关键:根除幽门螺杆菌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瑞杰 沙卫红 《循证医学》 2021年第5期266-268,272,共4页
1文献来源Choi IJ,Kook MC,Kim YI,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2018,378(12):1085-1095.2证据水平1b。3背景早期胃癌患者胃粘膜通常具有腺体萎缩、肠化生... 1文献来源Choi IJ,Kook MC,Kim YI,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2018,378(12):1085-1095.2证据水平1b。3背景早期胃癌患者胃粘膜通常具有腺体萎缩、肠化生等癌前病变发生,因此内镜下切除术后胃内其余部位仍有新发胃癌(异时性胃癌)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改善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及预防异时性胃癌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异时性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潇红(综述) 沙卫红(审校)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8-121,共4页
1 干细胞与肿瘤的研究 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3类。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干细胞会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并通过对不同细胞... 1 干细胞与肿瘤的研究 干细胞(stem cell,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3类。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干细胞会分化为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并通过对不同细胞的更新、调控细胞凋亡及多向分化等机制,维持生物体的自身稳定,在生物体的寿命方面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干细胞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