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疆株ORF2-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陆桂丽 汪萍 +4 位作者 成进 夏俊 沙依兰.卡依扎 吐尔洪.努尔 王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6-551,共6页
[目的]研究新疆PRRS流行毒株的ORF2-7基因的变异及进化情况,为揭示PRRSV在新疆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为新疆PRRS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疆某规模化和散养户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猪肺脏病料进行处理,提取病毒RNA,应... [目的]研究新疆PRRS流行毒株的ORF2-7基因的变异及进化情况,为揭示PRRSV在新疆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为新疆PRRS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疆某规模化和散养户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猪肺脏病料进行处理,提取病毒RNA,应用PT-PCR技术扩增出4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2-7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PRRSV ORF2-7基因核苷酸长度为3 206bp.序列分析表明,新疆分离株XJTK-02株、XJERG-03株、XJ-04株和XJFCH-05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率较高,为90.3%~98.6%;XJTK-02株与经典PRRSVCH-1a株核苷酸同源率最高为93%;而其它3株新疆分离株与高致病性PRRSV JXA1、HuN4、JXwn06、pJX143和HPBEDV苷酸同源率较高,为95.1%~98.9%;4株新疆分离株ORF2-7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核苷酸同源性为88.9%~90.5%;而与欧洲型代表株LV4.2.1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54.2%~54.6%.[结论]新疆分离株为PRRSV美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猪弓形虫抗体监测 被引量:5
2
作者 陆桂丽 王文 +4 位作者 陈卫东 汪萍 沙依兰.卡依扎 成进 夏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5-127,共3页
为了查明新疆地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情况,针对新疆4个地区12个(A-L)专业养殖场或户采集的27批次667份血清样品,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了弓形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弓形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2%;不同市场和地区的弓形虫感染率存在明显... 为了查明新疆地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情况,针对新疆4个地区12个(A-L)专业养殖场或户采集的27批次667份血清样品,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了弓形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弓形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7.2%;不同市场和地区的弓形虫感染率存在明显的不同,南疆Ⅰ在4个地区最高,达到59.3%;C养殖场在所有12个养殖场中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及其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萍 刘丽娅 +4 位作者 金映红 沙依兰.卡依扎 陆桂丽 夏俊 成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新疆蛋鸡养殖场的致病性及遗传进化特点,对一株分离自蛋鸡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进行了致病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为92h,ICPI指数为1.125,IVPI指数为0.14,HA裂解位...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新疆蛋鸡养殖场的致病性及遗传进化特点,对一株分离自蛋鸡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进行了致病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为92h,ICPI指数为1.125,IVPI指数为0.14,HA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为335 RSSRGLF342,这些特征均证实该分离株为低致病性AIV。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与A/swine/XJWLMQ/7/09(H9N2)及3株野生鸟类新疆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该分离株H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的A/chicken/Beijing/94(H9N2)和A/chicken/Hongkong/G9/97(H9N2)的一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蛋鸡 致病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查干郭勒乡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联合应用防控家畜蜱虫试验
4
作者 沙依兰.卡依扎 达吾列提.努尔木汗 +3 位作者 巴特力.贾尼木汗 艾力西热.买买提 赛力克波力.哈吉别克 黄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2期73-76,87,共5页
为探索有效的杀灭蜱方法,减少蜱虫危害,选择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蜱虫流行较严重的一家农户,开展了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联合应用防控家畜蜱虫试验。试验分为杀虫油剂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联合使用... 为探索有效的杀灭蜱方法,减少蜱虫危害,选择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蜱虫流行较严重的一家农户,开展了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联合应用防控家畜蜱虫试验。试验分为杀虫油剂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联合使用组和不用药的对照组。每组有50只不同年龄的牛、羊、马等家畜,其饲养管理、放牧条件、圈室条件都基本相同。杀虫油剂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间隔1个月,同法同量进行2次用药;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联合使用组先使用杀虫油剂,1个月后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用药后观察无蜱的维持时间和第1次用药90 d后仍发现蜱的试验动物数量,计算不同试验组的杀虫效果。结果显示,杀虫油剂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联合使用组用药后的无蜱维持时间分别为70、60、90 d,预防效率分别为90%、86%、100%。结果表明,杀虫油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联合使用,可起到最佳的蜱虫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油剂 伊维菌素注射液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分枝杆菌株快速培养方法的对比
5
作者 古努尔.吐尔逊 努尔拜合提 +2 位作者 沙依兰.卡依扎 王俊伟 呼西旦.阿巴拜克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 ]应用引进的Va间接培养方法、传统的丙酮酸钠、L-J培养基直接培养方法对牛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时间进行对比试验。[方法 ]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0.1%琼脂Va培养基中预培养24 h,转接到含0.3%琼脂Va培养基中培养6 d后分别转接到... [目的 ]应用引进的Va间接培养方法、传统的丙酮酸钠、L-J培养基直接培养方法对牛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时间进行对比试验。[方法 ]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于含0.1%琼脂Va培养基中预培养24 h,转接到含0.3%琼脂Va培养基中培养6 d后分别转接到丙酮酸钠培养基和L-J培养基上(间接法);同时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菌于丙酮酸钠培养基和L-J培养基培养,在37℃培养箱内孵育(直接方法),每天观察,并记录出现菌落时间。[结果]接种Va培养基的菌株分别转接丙酮酸钠培养基和L-J培养基后第3 d可见菌落,第12 d培养基斜面可见典型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菌落;而直接接种于丙酮酸钠培养基与L-J培养基后分别于第26 d和第31 d可见典型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结论 ]引进的Va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间接培养方法可以缩短菌落培养时间,为牛型结核杆菌病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钠培养基 L-J培养基 牛结核分枝杆菌株 Va培养基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扩增及分析
6
作者 李金娜 苗书魁 +9 位作者 马文戈 魏玉荣 汪萍 夏俊 陆桂丽 米晓云 沙依兰.卡依扎 王延 魏婕 黄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50-2156,共7页
【目的】扩增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O/Akesu/58 CE39A株基因组3'末端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为FMDV反向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普通PCR法和3'RACE法扩增FMDV基因组3'末端序列,... 【目的】扩增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O/Akesu/58 CE39A株基因组3'末端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为FMDV反向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普通PCR法和3'RACE法扩增FMDV基因组3'末端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扩增了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3'UTR长98 nt,Poly(A)长度不同(19、23、24、25、27、29、43)。3'UTR序列二级结构含有2个茎环结构,分别位于8 101~8 140和8 146~8 190 nt。O/Akesu/58 CE39A株3'UTR序列与参考毒株O/MAY/3/2014(GenBank登录号:KY322672)和O/IND26(54)/2014(GenBank登录号:KJ825807)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均为89.8%。【结论】普通PCR法和3'RACE法均可扩增出3'末端序列。同一毒株的亚克隆,其Poly(A)长度与基因扩增时所用方法有关。不同毒株的Poly(A)长度不同,可能是毒株本身属性,也有可能是由扩增方法不同造成。Poly(A)要么扩增成功后其长度不同,要么扩增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3'末端结构复杂,难于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因组 3'末端 POLY(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痘的检疫及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巴特力.贾尼木汗 沙依兰.卡依扎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3期162-162,共1页
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由于感染绵羊痘病毒而导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患病后的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会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检疫人员在羊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 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由于感染绵羊痘病毒而导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患病后的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会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检疫人员在羊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宰后检疫程序操作,从而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 宰前检疫 群体检疫 个体检疫 疫病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