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连续进水低温启动曝气生物滤池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文 李金城 +5 位作者 施钦 沈雨樨 莫德清 彭世聪 温富宁 孙立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8-572,共5页
在水温为5~15℃及气水比为7∶1条件下,采用接种-连续进水法对处理乡镇污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20、10、7 h时,COD、TOC、NH3-N、TP的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进水,在温度为5~10℃... 在水温为5~15℃及气水比为7∶1条件下,采用接种-连续进水法对处理乡镇污水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20、10、7 h时,COD、TOC、NH3-N、TP的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3 d连续进水,在温度为5~10℃、水力停留时间7 h、气水比7∶1条件下,BAF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5%和30%,此时确定BAF挂膜启动完成。本试验避免了低温启动曝气生物滤池过程中因加温而增加能耗,为低温挂膜启动曝气生物滤池提供快速、节能的操作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启动 接种-连续进水法 曝气生物滤池 乡镇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挂膜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施钦 莫德清 +5 位作者 李文文 沈雨樨 李金城 彭世聪 温富宁 孙立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78,共6页
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反应器对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 提出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即以间歇滤料清洗模式运行活性砂过滤器,内装颗粒活性炭滤料,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研究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反应器对COD、氨氮、TP、浊度、色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6 d连续进水,挂膜成功;在水力负荷为2.53 m3/(m^2·d)时,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对COD、浊度及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4%~61%、55%~76%、71%~86%,但对氨氮、TP去除效果不佳。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以间歇清洗模式进行,与传统连续清洗模式的活性砂过滤器相比,高效节能,是一种适应乡镇污水处理的新途径,为其厌氧挂膜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反应器 颗粒活性炭 挂膜 乡镇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砂反应器启动期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3
作者 施钦 沈雨樨 +3 位作者 李文文 莫德清 李金城 李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02,共4页
提出生物活性砂反应器(ASB),即以间歇洗砂模式运行内装颗粒活性炭的活性砂过滤器。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考察启动过程中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COD、TOC、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 提出生物活性砂反应器(ASB),即以间歇洗砂模式运行内装颗粒活性炭的活性砂过滤器。采用生活污水对该反应器进行自然挂膜启动,考察启动过程中水力负荷依次为0.56、1.12、2.53 m^3/(m^2·d)时,COD、TOC、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8d连续进水挂膜成功,ASB对COD和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4%~61%、75%~80%。提出以COD和TOC的去除率稳定作为判断ASB挂膜成功的标志。ASB以间歇洗砂模式进行,与传统连续洗砂模式的活性砂过滤器相比,高效节能,是一种适应乡镇污水处理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砂反应器 颗粒活性炭 有机物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灌阳县饮用水水源安全研究
4
作者 吴蕾 李金城 +2 位作者 施钦 李文文 沈雨樨 《绿色科技》 2013年第4期235-238,共4页
指出了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以桂林市灌阳县为例,通过对取水口水质监测报告的分析,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 指出了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以桂林市灌阳县为例,通过对取水口水质监测报告的分析,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的调查,得出了水源水质良好和保护区范围内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居民生活污水的结论,同时提出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 保护区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博数据的桂林旅游流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刚 沈雨樨 高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80,共10页
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微博旅游数据,对2016-2019年到访桂林市漓江风景区、阳朔风景区的国内旅游流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漓江及阳朔旅游流的时间分布不均,两地游客时间集中指数显示旅游季节性明显;2016-2019这4年漓江各客源省份游... 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微博旅游数据,对2016-2019年到访桂林市漓江风景区、阳朔风景区的国内旅游流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漓江及阳朔旅游流的时间分布不均,两地游客时间集中指数显示旅游季节性明显;2016-2019这4年漓江各客源省份游客时间集中指数明显高于阳朔,漓江游客量季节变化程度远高于阳朔.(2)漓江和阳朔客源组成显著不同,数据分析显示两地游客重叠度极低;漓江旅游流变异系数变化较大,客源地游客量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阳朔旅游流变异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年度间旅游流空间差异变化不大,客源地游客量保持相对稳定.(3)两地旅游流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但聚集和异常区域略有不同;漓江客流高-高和低-低聚集区均不稳定,数量和区域变化较为明显,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阳朔客流高-高聚集区呈现微弱的扩张趋势,低-低聚集区呈现较明显的扩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两地的旅游客流最大值分布在两广地区,北京是第二大客源地,其次为上海;总体上看,中部地区(湖北、河南)以及华东地区(浙江、江苏、山东)旅游客流量大于除两广和北京、上海的其他省市.(4)漓江游客量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波动较小,游客量增长率最高的省份为青海、内蒙古、贵州及海南;阳朔游客量波动比较剧烈,总体呈现平稳略微下降趋势,增长率最高的省份为青海.(5)两地旅游流和客源地距离存在显著负相关,旅游客流量随着距离增加而显著减少.漓江及阳朔旅游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原因在于来桂林旅游平均消费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小.(6)不考虑节事活动引发的暂时性旅游流爆发,桂林漓江及阳朔旅游流变化与温度变化曲线基本吻合,符合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结果,随着温度增加旅游人数上升;而节事活动的引入可以明显提升客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数据 旅游流 时空变化 桂林 漓江 阳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