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降耗研究
1
作者 张龙 霍猛 +2 位作者 裴善鹏 杨晓华 沈超群 《暖通空调》 2025年第4期164-171,共8页
为了减少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能耗,提升项目运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耦合水蓄能的集中制冷站空调降耗措施。以风冷冷却模式下的山东海阳A项目和液冷冷却模式下的山东莱城B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优化前后空调系统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了... 为了减少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空调系统的能耗,提升项目运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耦合水蓄能的集中制冷站空调降耗措施。以风冷冷却模式下的山东海阳A项目和液冷冷却模式下的山东莱城B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优化前后空调系统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了理论测算。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案后A项目空调系统年耗电量降低53.83%,低电价时段耗电量占比由50.0%提升至85.7%;B项目空调系统年耗电量降低31.14%,低电价时段耗电量占比由50.0%提升至8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空调系统 集中制冷站 水蓄能 降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滴与卧滴合并行为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超群 陈永平 施明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建立了重力条件下悬滴与卧滴在空气中合并过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悬滴与卧滴的合并流型,并分析了不同Bond数下悬滴与卧滴的合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悬滴与卧滴接触后,液滴间形成的液桥在... 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建立了重力条件下悬滴与卧滴在空气中合并过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悬滴与卧滴的合并流型,并分析了不同Bond数下悬滴与卧滴的合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悬滴与卧滴接触后,液滴间形成的液桥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快速扩展,在液桥与针头间出现颈缩现象;悬滴与卧滴合并过程存在"合并无断裂"和"合并后断裂"2种合并流型,当Bond数约为0.05时,合并流型由无断裂向断裂转变.随着Bond数增大,液滴合并后断裂的无量纲时间随之减小,当Bond数大于0.18,液滴合并后断裂的无量纲时间逐渐趋向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合并 流型 颈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与对虾立体种养效果分析及技术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毛龙 陆宏 沈超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分析了茭白与对虾立体种养的种养效果,阐述了茭白与对虾的种养技术,以期为这一高效生态模式的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 对虾 茭白 效果 立体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惯性测量单元橡胶减振器结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吝海锋 沈超群 +3 位作者 杨拥军 沈路 王宁 刘译允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8-344,共7页
为减小外部环境的振动和冲击对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的输出的影响,基于减振器六种隔振模式理论和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原理,选择合适的隔振模式并分析了MIMU橡胶减振器谐振频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分析MIMU减... 为减小外部环境的振动和冲击对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的输出的影响,基于减振器六种隔振模式理论和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原理,选择合适的隔振模式并分析了MIMU橡胶减振器谐振频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分析MIMU减振结构的频率响应,并调整减振器内环、外环结构及减振橡胶的材料硬度等因素,设计得到了一种MIMU橡胶减振器结构。最终,通过对含减振结构的MIMU样机进行扫频振动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期设计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不仅减少了MIMU受内部和外部振动源的干扰,还实现了减振系统的三向等刚度。研究工作为MIMU橡胶减振器设计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 有限元仿真 橡胶减振器 隔振 三向等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超群 梁俊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更新,机械之中的液压传动系统得到普及应用,同时也存在故障。所以为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需要分析其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探究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及时维修,提升液压传动系统的...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更新,机械之中的液压传动系统得到普及应用,同时也存在故障。所以为保证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需要分析其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探究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及时维修,提升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液压传动系统 故障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dynamic binary coalescence of droplets under air flow in a hydrophobic microchannel 被引量:1
6
作者 Chao Wang Chao-qun Shen +2 位作者 Su-chen Wu Xiang-dong Liu Fang-ping T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31-340,共10页
Based on the volume of fluid(VOF) method, we conduc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binary coalescence of droplets under air flow in a hydrophobic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Two distinct regimes, coal... Based on the volume of fluid(VOF) method, we conduc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binary coalescence of droplets under air flow in a hydrophobic rectangular microchannel. Two distinct regimes, coalescence followed by sliding motion and that followed by detaching motion,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Additionally, the detailed hydrodynamic information behind the binary coalescence is provided, based on which a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hydrodynam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se two regim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liding motion of droplets is driven by the drag force and restrained by the adhesion force induced by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along the main flow direction. The detachment(i.e., upward motion) of the droplet is driven by the lift force associated with an aerodynamic lifting pressure difference imposed on the coalescent droplet, and also restrained by the adhesion force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flow direction. Especially, the lift force is mainly induced by an aerodynamic lifting pressure difference imposed on the coalescent droplet. Two typical regimes can be quantitatively recognized by a regime diagram depending on Re and We. The higher Re and We respectively lead to relatively larger lift forces and smaller adhesion forces acting on the droplet, both of which are helpful to detachment of the coalesced drop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LET COALESCENCE SLIDING DETACHMENT MICRO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