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诗钰 孙威江 +5 位作者 唐琴 陈佳佳 林馥茗 黄艳 周喆 陈翠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3,共8页
本文以积分球漫反射模块采集113份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白茶近红外光谱图并进行预处理分析,采用蒽酮比色法对来自不同厂家的白茶进行含量测定,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 本文以积分球漫反射模块采集113份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白茶近红外光谱图并进行预处理分析,采用蒽酮比色法对来自不同厂家的白茶进行含量测定,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 963,校正均方根差(RMSEC)为0. 363 9,验证均方根差(RMSEP)为0. 349,验证集平均相对误差为3. 11%。通过NIRS快速测定白茶总糖含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该方法预测结果较好,能够准确、快速、无损的对白茶可溶性糖总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可溶性糖总量 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苦茶资源苦涩味物质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唐琴 孙威江 +4 位作者 陈志丹 沈诗钰 周喆 陈佳佳 陈翠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42-247,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3份尤溪苦茶资源的花青素、总黄酮、生物碱组分、儿茶素组分等显苦涩味物质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物质成分特征指标均具有一定差异,20个指标变异系数在9.74%~73.08%之间,说明尤溪苦茶苦涩...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3份尤溪苦茶资源的花青素、总黄酮、生物碱组分、儿茶素组分等显苦涩味物质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物质成分特征指标均具有一定差异,20个指标变异系数在9.74%~73.08%之间,说明尤溪苦茶苦涩味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与4份对照茶树相比,发现尤溪苦茶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的均值均高于对照,表明尤溪苦茶苦涩味突出的原因为高含量的花青素、咖啡碱和儿茶素及其相互协同作用。据此筛选出花青素含量特异资源8份、高咖啡碱资源1份、可可碱特异资源1份以及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资源21份,为苦茶的杂交育种、创新加工、功能性成分开发与次生代谢机理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苦茶 苦涩味 生物碱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总黄酮含量快速测定 被引量:9
3
作者 沈诗钰 孙威江 +4 位作者 唐琴 陈佳佳 林馥茗 黄艳 周喆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99-2505,共7页
本文依靠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白茶进行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判别。对91份来自不同厂家、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白茶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采集白茶近红外光谱图,运用TQ analyst 8.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最终采用偏最小二乘... 本文依靠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白茶进行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判别。对91份来自不同厂家、不同年份和不同等级的白茶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并采集白茶近红外光谱图,运用TQ analyst 8.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最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白茶总黄酮含量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总黄酮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977,校正均方根差为0.0435,验证均方根差为0.180,验证集平均相对误差为2.89%。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能够准确、快速、无损地对白茶总黄酮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总黄酮含量 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贮藏白牡丹表面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佳佳 胡雲飞 +4 位作者 沈诗钰 王志华 周喆 唐琴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9-527,共9页
为分析贮藏白牡丹细菌多样性,利用高通量测序对11个不同贮藏年份白牡丹细菌进行16 S rDNA检测。结果表明,贮藏茶样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Alph... 为分析贮藏白牡丹细菌多样性,利用高通量测序对11个不同贮藏年份白牡丹细菌进行16 S rDNA检测。结果表明,贮藏茶样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等,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等。不同贮藏年份白牡丹细菌组成结构相似,丰度存在差异;贮藏年份对白牡丹表面细菌组成未有显著影响,而贮藏环境影响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白牡丹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