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RAP的废机油-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及混合料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浩 沈菊男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基于100%RAP再生率,采用废机油预润再生老化沥青,并对其进行三大指标和红外光谱试验,同时对其混合料进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评价其力学及水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废机油可以在三大指标上使老化沥青接近新沥青... 基于100%RAP再生率,采用废机油预润再生老化沥青,并对其进行三大指标和红外光谱试验,同时对其混合料进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试验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评价其力学及水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废机油可以在三大指标上使老化沥青接近新沥青,但掺量过高会导致软化点过低,使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降低;红外光谱表明废机油具有降低亚砜基和羰基极性官能团指数的作用;经过废机油预润再生后,RAP表面老化沥青初步激活,与乳化沥青更好的粘结,可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及水稳性能;废机油掺量为10%的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较差,这与废机油过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RAP 废机油再生沥青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沥青微观形貌与流变性研究SBS改性对其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代震 沈菊男 石鹏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8-587,共10页
通过考察沥青的纳米微观形貌和流变性变化,探讨了SBS改性剂对沥青老化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SBS改性前后2种沥青的3种老化状态[原状、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RTFOT+压力容器老化(PAV)]的微观形貌变化。同时,... 通过考察沥青的纳米微观形貌和流变性变化,探讨了SBS改性剂对沥青老化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SBS改性前后2种沥青的3种老化状态[原状、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RTFOT+压力容器老化(PAV)]的微观形貌变化。同时,利用旋转黏度计(RV)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定了2种沥青在上述3种不同老化阶段的135℃旋转黏度、抗车辙因子和疲劳开裂因子。结果表明,加入SBS改性剂,在原状和RTFOT+PAV老化阶段,比相应的基质沥青增加了"蜂状结构"的"崎岖"程度,但在RTFOT老化阶段,"崎岖"程度则减轻;因老化而引起的"蜂状结构"数量的减少,与沥青黏度增加和抗车辙因子指标增大的趋势正相关;表征"蜂状结构"AFM因子中的面积差因子与沥青老化进程中旋转黏度和抗车辙因子指标呈现显著线性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AFM形貌图 蜂状结构 沥青老化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启聚 赵武 沈菊男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53,共5页
为了探讨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特点和工程适用性,利用一种阻燃剂和两种类型温拌剂,首先制备不同温拌阻燃SBS改性沥青,并对其各自性能特点进行研究;其次进行了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设计以及性能研究;最后铺筑了温拌阻燃SMA沥青混... 为了探讨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性能特点和工程适用性,利用一种阻燃剂和两种类型温拌剂,首先制备不同温拌阻燃SBS改性沥青,并对其各自性能特点进行研究;其次进行了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设计以及性能研究;最后铺筑了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试验段。研究结果表明,温拌剂和阻燃剂影响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温拌阻燃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和水稳定性指标与热拌SBS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结果相近,但是车辙和低温弯曲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在一定的降温幅度下,利用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所铺筑路面离析严重,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和渗水等路面功用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必须改进温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性能 工程实践 温拌剂 阻燃剂 SBS改性沥青 SMA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对复合改性沥青多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石鹏程 许志杨 +3 位作者 王丽丽 俞锋 宋旭艳 沈菊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1-476,共6页
为使废轮胎橡胶粉(CRM)和SBS复合改性沥青之间达到高粘效果,有必要探究CRM对沥青的改性作用。将CRM以0%、6%、8%、10%、12%、14%的比例掺入到基质沥青中,同时维持4.5%SBS的掺量不变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为使废轮胎橡胶粉(CRM)和SBS复合改性沥青之间达到高粘效果,有必要探究CRM对沥青的改性作用。将CRM以0%、6%、8%、10%、12%、14%的比例掺入到基质沥青中,同时维持4.5%SBS的掺量不变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等多尺度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追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CRM对复合改性沥青起单纯的物理改性作用,当CRM掺量为8%时达到高粘效果。此外,随着CRM掺量的增大,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趋于平缓”三个阶段,在CRM掺量为8%和12%附近形成两个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 橡胶粉 多尺度测试 FTIR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气候下紫外光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石鹏程 王丽丽 +2 位作者 许志杨 余静 沈菊男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2,128,共5页
以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气候老化加速仪进行不同紫外光辐照强度下0~3000 h老化试验。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高温车辙、低温小梁弯曲、冻融劈裂及疲劳试验,对比分析沥青混合料老化前后路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以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气候老化加速仪进行不同紫外光辐照强度下0~3000 h老化试验。对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高温车辙、低温小梁弯曲、冻融劈裂及疲劳试验,对比分析沥青混合料老化前后路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的热氧老化和湿度条件下,增大紫外光辐照强度,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呈先提高后降低,劲度模量提高,但低温抗裂性略有降低,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降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气候 紫外光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气候老化条件下沥青的微宏观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祝鸿 沈菊男 余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1-807,共7页
沥青混合料在全气候条件下老化能更加正确模拟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料实际老化规律。本研究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全气候老化加速仪中进行不同时间老化后,抽提其中的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及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分别探索老... 沥青混合料在全气候条件下老化能更加正确模拟沥青路面中的沥青料实际老化规律。本研究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全气候老化加速仪中进行不同时间老化后,抽提其中的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及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分别探索老化后沥青的微观性能、宏观流变特性及其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沥青老化的机理与规律,建立一定的沥青老化模型及方程,科学预测老化后沥青性能的变化提供有效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全气候老化后提取的SBS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粗糙度变小,而微观粘附力及模量粗糙度增大,三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2)老化程度的加深,其车辙因子增大,但随试验温度的上升,车辙因子减小。老化程度和试验温度对车辙因子的大小及其变化率都有影响;(3)全气候老化后提取的沥青微观形貌和粘附力粗糙度微观特性分别与宏观流变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微观模量特性与宏观流变性更接近于幂指数关系,其相关性程度取决于试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气候老化 原子力显微镜 微观形貌 微观力学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A-T型温拌剂对沥青粘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奔 尤凤兵 沈菊男 《山东交通科技》 2015年第4期6-8,共3页
主要采用掺WMA-T型温拌剂的两种沥青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两种沥青的粘度,通过改变转子转速,试验温度,进行沥青的粘度试验。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质沥青 改性沥青 温拌剂 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全气候老化沥青的老化非线性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志杨 沈菊男 +3 位作者 刘燕 石鹏程 宋旭艳 李新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8-293,316,共7页
采用全气候加速老化箱对马歇尔成型的SMA-13、AC-13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0、1000、2000及3000h的老化,对混合料中的老化沥青进行抽提。沥青老化后的形貌高度(Height)、粘附力(Adhesion)以及模量(Modulus)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量化。选... 采用全气候加速老化箱对马歇尔成型的SMA-13、AC-13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0、1000、2000及3000h的老化,对混合料中的老化沥青进行抽提。沥青老化后的形貌高度(Height)、粘附力(Adhesion)以及模量(Modulus)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量化。选用Verhulst模型,采用1stOpt的LM+通用全局优化法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AFM试验指标与老化时间(t)之间的非线性微分模型。结果表明:在全气候老化条件下,非线性方程可以精确地从微观角度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老化规律进行描述,模型参数L和r对老化状态和老化速率进行量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形貌粗糙度值降低,粘附力和模量的粗糙度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预测 原子力显微镜 沥青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和塑料(EVA)双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茆一鸣 田永静 沈菊男 《公路工程》 2022年第2期149-153,192,共6页
为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选用塑料EVA与废胶粉改性剂进行复合改性,并分别使用双龙和壳牌2种不同基质沥青,在保持废胶粉掺量8%的情况下制备不同EVA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对不同双改性沥青进行力学和路用性能(沥青3... 为提高废胶粉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选用塑料EVA与废胶粉改性剂进行复合改性,并分别使用双龙和壳牌2种不同基质沥青,在保持废胶粉掺量8%的情况下制备不同EVA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对不同双改性沥青进行力学和路用性能(沥青3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弯曲小梁蠕变)研究。结果表明:①EVA可以极大改善废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开裂性能。②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表明EVA有效改善了沥青抗热氧老化性能。③红外光谱(FT-IR)分析官能团证实废胶粉/塑料EVA吸收芳香分从而形成稳定的双改性沥青的胶体结构。④该系列样品的最佳组合为8%废胶粉+4%EVA,且壳牌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优于双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 EVA 废胶粉 抗热氧老化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温拌阻燃改性SMA-13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红刚 季学文 +1 位作者 王丽丽 沈菊男 《公路工程》 2022年第3期63-68,124,共7页
对温拌阻燃沥青极限氧指数和三大指标进行测试,研究温拌剂与阻燃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评价阻燃效果;采用旋转压实法确定2种温拌剂、2种纤维和不同纤维掺量的阻燃SMA-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合温度;然后研究新型温拌阻燃SMA混合料的高低温... 对温拌阻燃沥青极限氧指数和三大指标进行测试,研究温拌剂与阻燃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评价阻燃效果;采用旋转压实法确定2种温拌剂、2种纤维和不同纤维掺量的阻燃SMA-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合温度;然后研究新型温拌阻燃SMA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灰色理论分析法和经济环境效益评估确定最佳温拌剂、最佳纤维和其最佳纤维掺量,并结合隧道沥青路面试验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温拌剂选用M1、纤维为木质纤维时,新型温拌阻燃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的降温幅度可达20℃,烟气排放下降明显,具有节省成本、良好的施工性和绿色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温拌剂 纤维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拌技术对沥青性能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凡 李红刚 +2 位作者 沈菊男 胡漳敏 石鹏程 《北方交通》 2019年第12期47-50,5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拌技术对沥青性能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选择了三种温拌剂掺入到SBS改性沥青中制得温拌沥青,检测温拌沥青及将SBS改性沥青经过发泡设备发泡得到的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并通过旋转压实方法成型试件,测定并计算... 为了研究不同温拌技术对沥青性能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选择了三种温拌剂掺入到SBS改性沥青中制得温拌沥青,检测温拌沥青及将SBS改性沥青经过发泡设备发泡得到的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并通过旋转压实方法成型试件,测定并计算体积参数,从而得到各种温拌技术的最佳压实温度。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沥青性能影响较小,降温效果优于有机降粘类与发泡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剂 泡沫沥青 再生沥青混合料 体积参数 压实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下高黏沥青老化非线性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晓枫 王丽丽 +1 位作者 许志杨 沈菊男 《公路工程》 2022年第4期143-146,171,共5页
目前影响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沥青发生老化反应。为了明确并透彻地摸清高黏沥青老化过程中各组分具体发生的变化,明确高黏沥青老化微观层次原因,建立高黏沥青非线性模型,比较不同高黏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差异性。本文... 目前影响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的沥青发生老化反应。为了明确并透彻地摸清高黏沥青老化过程中各组分具体发生的变化,明确高黏沥青老化微观层次原因,建立高黏沥青非线性模型,比较不同高黏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差异性。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橡胶粉与SBS双改性沥青、TPS改性高黏沥青和橡胶粉改性高黏沥青老化后的微观性能,探究高黏沥青老化时的微观变化,构建高黏沥青老化的非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非线性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由于高黏沥青老化带来的微观变化,具体表现为羧基和亚飒基含量上升、丁二烯基含量变少;双改性高黏沥青抗老化性能最佳,TPS改性高黏沥青其次,橡胶粉改性高黏沥青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老化 红外光谱分析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易斌 张鹏 沈菊男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4期97-99,共3页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方法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而且外部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因此现有的评价指标无法准确的评价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评价指标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方法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而且外部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因此现有的评价指标无法准确的评价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评价指标的研究,为后续开展更有效的评价指标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车辙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剂对沥青路面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烨 陈宝敏 沈菊男 《山西建筑》 2019年第22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融雪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和影响机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融雪剂对沥青路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指明了后续的研究方向,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融雪剂 沥青 沥青混合料 除冰融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共聚物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15
作者 朱超 沈菊男 +1 位作者 袁福根 贾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4-809,共6页
本研究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苯乙烯(ST)为硬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出ST-BA无规共聚物。并以此共聚物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了改性并优化了改性工艺,研究了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延度、弯曲梁流变(BBR)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T-BA... 本研究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苯乙烯(ST)为硬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出ST-BA无规共聚物。并以此共聚物为改性剂对沥青进行了改性并优化了改性工艺,研究了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延度、弯曲梁流变(BBR)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T-BA无规共聚物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展性得到大幅度提升,2%的共聚物掺量下改性沥青的10℃延度从16 cm提升到136 cm。BBR结果显示沥青低温抗裂性能提高,6%共聚物掺量的改性沥青蠕变速率提高了12.1%,蠕变劲度降低了23.5%。共聚物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方案为:ST和BA比例为2∶8、共聚物掺量为6%,剪切温度为130℃、剪切时间为5 min、剪切速率为3000 r/min。ST-BA无规共聚物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针入度,60℃动力粘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益丰 沈菊男 丁灿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3期84-86,113,共4页
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常见的改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方法,并对改性材料种类、改性材料掺量、集料级配、改性效果等指标进行比较,提出了综合改性的方法,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低温 抗裂 弯拉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低场核磁共振在沥青老化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静 石鹏程 沈菊男 《北方交通》 2019年第11期42-45,共4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来检测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老化状态,分析表明,常温时沥青中有四个峰的信号量,低温时峰数量减少且信号量降低;沥青老化后,常温下表现为峰数量不变但信号量降低,低温...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来检测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老化状态,分析表明,常温时沥青中有四个峰的信号量,低温时峰数量减少且信号量降低;沥青老化后,常温下表现为峰数量不变但信号量降低,低温下峰数量减少但其信号量比老化前的大;从流变性能测试(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可知老化和降温使沥青粘性增大,抵抗形变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低场核磁共振LF-NMR 沥青老化 流变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老化及老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燕 沈菊男 《山西建筑》 2017年第14期108-110,共3页
介绍了沥青老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预测沥青老化寿命的非线性方程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明了国内现有沥青老化研究的局限性,为类似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沥青 老化速率 非线性方程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发泡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计算法与实测法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于强 沈菊男 陈建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最大理论密度是沥青混合料设计中计算试样体积指标需要的重要参数,它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计算法和实测法。通过对水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及水发泡温拌再生沥青试样的最大理论密度进行实测,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了针对它们最... 最大理论密度是沥青混合料设计中计算试样体积指标需要的重要参数,它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计算法和实测法。通过对水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及水发泡温拌再生沥青试样的最大理论密度进行实测,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了针对它们最大理论密度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理论密度 水发泡温拌沥青 计算法 实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改性新工艺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勇 戴伟军 +2 位作者 罗晓枫 沈贤 沈菊男 《山西建筑》 2022年第5期77-80,84,共5页
大孔隙沥青混合料一般要求其沥青为高黏改性沥青。致力于研究一种SBS湿法和橡胶粉干法双改性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简称橡胶粉干拌法)。首先,对用该新工艺制备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宏观性能进行评价并与比较试样进行对比,借由原子... 大孔隙沥青混合料一般要求其沥青为高黏改性沥青。致力于研究一种SBS湿法和橡胶粉干法双改性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简称橡胶粉干拌法)。首先,对用该新工艺制备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宏观性能进行评价并与比较试样进行对比,借由原子力显微镜(AFM)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改性沥青微观性能。结果表明:湿拌法沥青混合料高温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及飞散损失率均略微优于干拌法,但差异不大。AFM分析湿拌法与干拌法混合料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是沥青“蜂状结构”及“柱状结构”数量、大小及高度存在差异。FTIR显示干拌和湿拌橡胶粉与沥青间都是物理反应变化,而且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拌和工艺 沥青混合料 性能对比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