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舒文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被引量:8
1
作者 郭丽媛 徐明中 +3 位作者 刘伟 黄毓娟 惠建萍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肝病患者就诊的主症之一,临床比较多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沈舒文教授在临床中接诊了大量的肝硬化腹水病人,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跟随张老师学习颇有收益,从肝腹水的病因、病机、分期论治方面进行了整理,现总... 肝硬化腹水是慢性肝病患者就诊的主症之一,临床比较多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沈舒文教授在临床中接诊了大量的肝硬化腹水病人,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跟随张老师学习颇有收益,从肝腹水的病因、病机、分期论治方面进行了整理,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舒文 肝硬化腹水 中医药治疗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舒文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耀之 惠建萍 +1 位作者 赵菲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5,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沈舒文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见解,笔者将从肝脾肾三脏对沈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思路及用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沈舒文 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思路 脾虚湿盛 导滞汤 痛泻要方 芍药甘草汤 抑肝 脾运无权 宣明论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舒文教授应用相反相成思维的学术经验探析
3
作者 叶峥嵘 吴琳 沈舒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132-134,139,共4页
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决定着事物的生长、变化和消亡。在疾病的诊治之中,维护机体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总结沈舒文教授围绕对立统一关系的维护,运用相反相成思维在中医相关理论阐... 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决定着事物的生长、变化和消亡。在疾病的诊治之中,维护机体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总结沈舒文教授围绕对立统一关系的维护,运用相反相成思维在中医相关理论阐释发挥、病机治法认识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的学术经验,以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舒文 相反相成 理论阐释 病机治法 方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舒文教授临证对药和角药配伍应用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亚莉 沈舒文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9期44-47,共4页
通过对沈舒文教授临证常用麦冬、石斛;半夏、黄连;黄芪、葛根;蔓荆子、全蝎;白芷、禹白附、白蔹;千年健、姜黄、鸡血藤;黄芪、肉桂、白芍;栀子、知母、连翘等8组对药与角药的组成功效、配伍要点、适应病症、随证加减等的介绍,探讨沈舒... 通过对沈舒文教授临证常用麦冬、石斛;半夏、黄连;黄芪、葛根;蔓荆子、全蝎;白芷、禹白附、白蔹;千年健、姜黄、鸡血藤;黄芪、肉桂、白芍;栀子、知母、连翘等8组对药与角药的组成功效、配伍要点、适应病症、随证加减等的介绍,探讨沈舒文教授临证擅用对药和角药增效减毒、相辅相成的用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药 角药 配伍应用 经验 沈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辨治不寐六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亚莉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不寐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沈舒文教授认为心神安藏,神安则寐,不寐为心不藏神的病理表现,但与心、肝胆、肾、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密切关系。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沈舒文教授总结出治不寐六法,即健脾养心、益气镇惊、交通心肾、疏肝养血、... 不寐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沈舒文教授认为心神安藏,神安则寐,不寐为心不藏神的病理表现,但与心、肝胆、肾、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失常有密切关系。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沈舒文教授总结出治不寐六法,即健脾养心、益气镇惊、交通心肾、疏肝养血、清化痰热、和胃导滞;同时注意精神卫生,加强精神调摄,临床效果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舒文 不寐 六法 精神调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骨丹颗粒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沈舒文 王萍丽 宇文亚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索骨丹颗粒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SD大鼠 8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对照组、索骨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灌胃 8W及停药 2W后分别检测体重、血象、肝肾功、脏器组织病理。结果索骨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上述检测指标分别与... 目的观察索骨丹颗粒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SD大鼠 8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对照组、索骨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灌胃 8W及停药 2W后分别检测体重、血象、肝肾功、脏器组织病理。结果索骨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上述检测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骨丹颗粒 长期毒性 实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理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捷虹 沈舒文 +3 位作者 赵燕 乔秋飞 王沧文 杨援朝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628-629,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气滞毒瘀,针对其病机关键,治宜益气养阴,理气化瘀解毒。临证应用自拟太白益胃汤(药用太白洋参、太白米、朱砂七、麦冬、半夏、黄连、枳实、佛手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益气养阴 理气化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太白益胃汤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钢琴演奏中建立听觉的重要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沈舒文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听觉的论述、阐明听觉在钢琴演奏初级阶段和钢琴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解决方法,强调了听觉在钢琴弹奏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听觉艺术 内心听觉 耳朵 技术 踏板 音乐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瘀交阻”探讨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大鼠Wnt/Lgr5通路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健 袁敏惠 +7 位作者 刘争辉 崔冰慧 褚宇鹏 黄毓娟 惠建萍 沈舒文 于勇 孟凯强 《现代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组方金果胃康胶囊对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Wnt/Lgr5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果胃康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维酶素治疗组,我们使用MNNG结合饥饱... 目的研究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组方金果胃康胶囊对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Wnt/Lgr5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果胃康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维酶素治疗组,我们使用MNNG结合饥饱失常等综合造模法复制PLGC大鼠病理模型,确定模型复制成功,连续灌胃治疗6周后,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胃粘膜组织Wnt/Lgr5信号通路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金果胃康胶囊治疗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组织中Wnt1mRNA、β-cateninmRNA、Lgr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果胃康胶囊能够有效治疗PLGC,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可能与通过调控Wnt/Lgr5信号通路,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Wnt1、β-catenin、Lgr5的蛋白表达及基因转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瘀交阻”理论 金果胃康胶囊 胃癌前病变 大鼠 Wnt/Lgr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降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毓娟 沈舒文 惠建平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润降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以中药润降化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维酶素等西药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病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润降化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润降化瘀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胃养阴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亚莉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清胃养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反流性食管炎属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清胃养阴汤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45例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两组疗程均为8W... 目的观察清胃养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反流性食管炎属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清胃养阴汤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45例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两组疗程均为8W。结果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养阴汤基本方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清胃养阴基本方 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力 沈舒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脉病变治疗用药特点浅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瑗 沈舒文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络脉病变 络病治疗 络病用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兰艾双香方诱导大肠杆菌K12菌株铁死亡机制研究
14
作者 张振华 宋健 +8 位作者 孟凯强 胥冰 王斌 沈舒文 张瑞凡 王紫慧 苏辉 王卓 冯天照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兰艾双香方在发挥抑菌作用过程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诱使铁死亡发生的过程,为后续开展常见致病菌发生铁死亡的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方法以兰艾双香方中的各种中药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兰艾双香方在发挥抑菌作用过程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诱使铁死亡发生的过程,为后续开展常见致病菌发生铁死亡的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方法以兰艾双香方中的各种中药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以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等检索有效成分及对应蛋白。建立中药数据的Excel表格,对有效成分、分子蛋白等进行分析,并分析药物蛋白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不同样本起作用蛋白,最后对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铁死亡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兰艾双香方中共138个活性化学成分,共获得兰艾双香方蛋白265个,其中“MG1655”样品中共有17个作用蛋白,“W3110”样本中共有5个作用蛋白,fhuA是在大肠杆菌K12抑菌过程中诱导大肠杆菌发生铁死亡的关键蛋白。结论 通过数据发掘的方式,发现兰艾双香方中存在的铁色素外膜转运蛋白在大肠杆菌铁死亡进程中发挥作用,为后续开展诱导常见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发生铁死亡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艾双香方 铁死亡 大肠杆菌K12菌株 FH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信楠 杨培培 沈舒文(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伴排便不尽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健脾导滞汤治疗,对照组用洛哌丁胺及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腹泻症状各组均优于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伴排便不尽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健脾导滞汤治疗,对照组用洛哌丁胺及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腹泻症状各组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腹痛、排便不尽感、腹胀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IBS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健脾导滞汤 排便不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洁 王正强 +4 位作者 侯杰军 董博 沈舒文 刘芳 李晓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 目的评价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1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连理乌梅煎剂灌肠结合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积分变化,同时随访好转及痊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结肠镜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结肠镜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刀结合连理乌梅煎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且效果更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治疗 连理乌梅煎剂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勇 杨燕燕 +6 位作者 王捷虹 沈舒文 陈璐 许永攀 杨得振 穆恒 赵唯含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单盲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试验组予益胃化瘀解毒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 目的:观察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单盲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试验组予益胃化瘀解毒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在胃镜下的表现及病理活检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病理组织学疗效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化瘀解毒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部分胃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毒瘀交阻 病理组织学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