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流动形态和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沈胜强 陈学 +2 位作者 牟兴森 王耀萱 高宏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2-1496,共5页
为了探讨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影响,以水为工质,研究了19 mm直径的铝黄铜水平管上降膜蒸发的传热与流动状况。通过对3种管间距在Re范围35~347下液膜流动形态的观测,归纳出水平管降膜流动流态转变时的临界Re数;测量了管壁表面... 为了探讨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影响,以水为工质,研究了19 mm直径的铝黄铜水平管上降膜蒸发的传热与流动状况。通过对3种管间距在Re范围35~347下液膜流动形态的观测,归纳出水平管降膜流动流态转变时的临界Re数;测量了管壁表面温度和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得到管子表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局部传热系数,分析了管间距对局部和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管间距情况下,不同流态间转变的临界Re数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小管间距情况下,滴柱状向柱状以及柱状向柱帘状转变的Re数会变小;平均传热系数会随着管间距变小而降低,且当管间距为0.3倍管径时,喷淋密度的变化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将变得不明显。此外,沿管周方向顶部的局部传热系数也随管间距变小而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间距 传热系数 流动形态 水平管降膜蒸发 喷淋密度 管周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胜强 曲晓萍 张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建立了气-液喷射器工作过程的一维稳态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Nabil Beithou等中的定解条件,计算了水为工质时的气-液喷射器内轴向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得到的气-液喷射器轴向压力分布与相同条件下Cattador... 建立了气-液喷射器工作过程的一维稳态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Nabil Beithou等中的定解条件,计算了水为工质时的气-液喷射器内轴向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得到的气-液喷射器轴向压力分布与相同条件下Cattadori的实验值吻合较好;以实验结果为基准,本模型蒸汽喷嘴数值模拟结果比Nabil Beithou等的结果大为改善。对太阳能双喷射式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喷射器进行了模拟,得到轴向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喷射系数随工作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喷射器 喷射泵 喷嘴 凝结 喷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式热泵在纸机干燥部供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沈胜强 张程 李素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将蒸汽喷射式热泵引入到传统的纸机干燥部多段式供热系统之中。建立了系统的计算模型 ,对一个典型的纸机三段供热干燥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引入喷射泵以后的系统较之传统系统 ,蒸汽耗量减少 1 0 %左右 ,段间流动压差增加 ,有利于... 将蒸汽喷射式热泵引入到传统的纸机干燥部多段式供热系统之中。建立了系统的计算模型 ,对一个典型的纸机三段供热干燥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引入喷射泵以后的系统较之传统系统 ,蒸汽耗量减少 1 0 %左右 ,段间流动压差增加 ,有利于烘缸内冷凝水的排出 ,干燥效果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干燥部 烘缸 传统系统 应用分析 冷凝水 流动 蒸汽喷射式热泵 干燥效果 汽耗 喷射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热泵的设计计算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沈胜强 李素芬 夏远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8-561,共4页
针对蒸汽热泵工质的特点,从气体动力学原理出发,将热泵的工质与性能参数用气体动力函数来表示,对具有吸入室、混合室和扩散室热泵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结构优化思... 针对蒸汽热泵工质的特点,从气体动力学原理出发,将热泵的工质与性能参数用气体动力函数来表示,对具有吸入室、混合室和扩散室热泵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结构优化思想,提出了喷射式热泵结构设计方法,对热泵的结构参数按最佳喷射系数、最佳压缩比和最佳温升比进行优化计算,建立了完整的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理论、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性能分析 喷射器 喷射系数 喷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外海水降膜蒸发传热特殊现象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胜强 牟兴森 +2 位作者 杨勇 刘瑞 龚路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489,共5页
以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中的水平管降膜蒸发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海水水平管降膜蒸发的传热系数在不同蒸发温度、雷诺数(Re)等条件下沿圆周角方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作为实验流体时,传热系数随蒸发温度的升高... 以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中的水平管降膜蒸发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海水水平管降膜蒸发的传热系数在不同蒸发温度、雷诺数(Re)等条件下沿圆周角方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作为实验流体时,传热系数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Re的增大而呈现先升高,达到最大值后略微降低的趋势,随圆周角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降膜蒸发 传热系数 海水淡化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页干燥过程计算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沈胜强 卢涛 李素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5,共4页
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计算纸页抄造过程干燥参数变化规律的模型,以此模型计算了纸板在烘缸表面和自由行走阶段的温度、水分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自由行走阶段水分的蒸发率大于纸在烘缸表面的蒸发率;在干燥部的中前段,相对... 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计算纸页抄造过程干燥参数变化规律的模型,以此模型计算了纸板在烘缸表面和自由行走阶段的温度、水分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自由行走阶段水分的蒸发率大于纸在烘缸表面的蒸发率;在干燥部的中前段,相对水分蒸发率随烘缸数增加呈线性增加。与实测值的比较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该模型还可用于烘缸数的选择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传热传质 纸页 干燥 计算模型 抄造 烘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粒子着火与燃烧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沈胜强 李素芬 石英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6-69,共4页
实验研究了半焦粒子着火与燃烧过程 ,测定了几种尺寸的半焦粒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着火温度、着火滞燃期、燃尽时间和燃烧过程中的粒子温度等与燃烧过程相关的参数变化 ,对影响半焦粒子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实验研究了半焦粒子着火与燃烧过程 ,测定了几种尺寸的半焦粒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着火温度、着火滞燃期、燃尽时间和燃烧过程中的粒子温度等与燃烧过程相关的参数变化 ,对影响半焦粒子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两者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 燃烧 滞燃期 粒子着火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胜强 李素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6-40,共5页
提出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编制出适应纸机特点的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软件 ,给出了喷射式热泵的工作范围与调节特性的计算分析结果。据此在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设置喷射器 ,组成热泵系... 提出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编制出适应纸机特点的喷射式热泵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软件 ,给出了喷射式热泵的工作范围与调节特性的计算分析结果。据此在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设置喷射器 ,组成热泵系统 ,可明显提高烘缸排水能力 ,降低造纸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 干燥部 热泵 节能 多段通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气体喷射器调节性能计算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沈胜强 张琨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7年第1期74-76,98,共4页
提出在喷射器喷嘴内插入喷针来调节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方案,建立了可调式喷射器性能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喷嘴截面积变化对喷射系数、气体压力、气体流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喷射器喉口面积的调节,可拓宽喷射器的有效工作范围,... 提出在喷射器喷嘴内插入喷针来调节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方案,建立了可调式喷射器性能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喷嘴截面积变化对喷射系数、气体压力、气体流量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喷射器喉口面积的调节,可拓宽喷射器的有效工作范围,减小喷射器入口参数对出口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喷射系数 喷嘴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柴油机齿轨卡轨车柴油机匹配性研究
10
作者 杨自攀 彭钰峰 +2 位作者 沈胜强 何祖双 李继伟 《煤矿机械》 2025年第6期68-71,共4页
为了满足煤矿井下大坡度、重载运输的实际需求,对防爆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柴油机与液压系统的匹配性进行了计算。计算内容涵盖了柴油机的性能参数、主泵和补油泵的扭矩及效率、主泵排量和柴油机功率等方面,最终确定... 为了满足煤矿井下大坡度、重载运输的实际需求,对防爆柴油机齿轨卡轨车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柴油机与液压系统的匹配性进行了计算。计算内容涵盖了柴油机的性能参数、主泵和补油泵的扭矩及效率、主泵排量和柴油机功率等方面,最终确定了最佳匹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不同机车型号的大负载运行速度及主泵的最大扭矩,能够有效避免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发动机熄火的情况。该研究为防爆柴油机齿轨卡轨车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在煤矿井下大坡度、重载运输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卡轨车 防爆柴油机 性能匹配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滤失试验的CaCl_2溶液作用下膨润土滤饼渗透系数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胜强 杜延军 +1 位作者 张润 梅丹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79-183,共5页
由于隔离墙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膨润土滤饼对土-膨润土隔离墙整体防渗性能起到重要作用,采用改进滤失试验测试了不同压力下受CaCl_2溶液和去离子水作用的膨润土滤饼渗透系数kc和kw.结果表明,同浓度CaCl_2溶液作用下,随试验压力增大,膨润土... 由于隔离墙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膨润土滤饼对土-膨润土隔离墙整体防渗性能起到重要作用,采用改进滤失试验测试了不同压力下受CaCl_2溶液和去离子水作用的膨润土滤饼渗透系数kc和kw.结果表明,同浓度CaCl_2溶液作用下,随试验压力增大,膨润土滤饼渗透系数呈降低趋势;同一压力下,滤饼渗透系数随CaCl_2浓度增大而增大.由试验压力增长引起的滤饼孔隙比的减小,可降低滤饼的渗透系数;而由CaCl_2浓度增大所造成的滤饼孔隙比的减小则增大了滤饼的渗透系数.当CaCl_2浓度>15 mmol/L时,膨润土泥浆试样无法形成滤饼,膨润土的kc/kw将大于10,其渗透系数将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滤饼 渗透系数 化学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胜强 赵中友 薛永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376,共4页
建立了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热力系统模型,提出用能量利用率μ来评价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针对某煤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了不同干馏温度下3种典型煤在产煤气10 000 m3/h,锅炉蒸汽负荷130 t/h的情况下,煤的总消耗量、能量利用率的变化情况.... 建立了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热力系统模型,提出用能量利用率μ来评价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针对某煤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了不同干馏温度下3种典型煤在产煤气10 000 m3/h,锅炉蒸汽负荷130 t/h的情况下,煤的总消耗量、能量利用率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当锅炉补煤量达到一定值时,总煤量具有最小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具有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热电三联产 能量利用率 干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反射原理的新型水准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胜强 刘立 +1 位作者 蔡翔 曹泉水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通过推导衡量水准测量精度指标中的高差中误差的表达式,对表达式中的各参数分别加以分析,发现在仪器以及人员配备已定的前提下,减小高差中误差的唯一方法是减少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并由此提出利用平面反射的原理减少测站数的方法,从而减... 通过推导衡量水准测量精度指标中的高差中误差的表达式,对表达式中的各参数分别加以分析,发现在仪器以及人员配备已定的前提下,减小高差中误差的唯一方法是减少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并由此提出利用平面反射的原理减少测站数的方法,从而减小高差中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测量 平面反射 中误差 重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对流换热与气体流动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胜强 张志千 朱铁柱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摘要本文将内燃机燃烧室简化成轴对称的二维空间,将计算缸内流动的二维模型与边界层模型相结合,分析了缸内气体的迁移特性与对流换热.文中介绍了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缸内气体边界层的分布与变化、边界层对对流换热的影响,给出了对流挟热... 摘要本文将内燃机燃烧室简化成轴对称的二维空间,将计算缸内流动的二维模型与边界层模型相结合,分析了缸内气体的迁移特性与对流换热.文中介绍了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缸内气体边界层的分布与变化、边界层对对流换热的影响,给出了对流挟热系数沿燃烧室表面的分布与变化.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内燃机 对流传热 气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中联合BICM-ID和网络编码设计及性能分析
15
作者 沈胜强 李宗艳 +1 位作者 李世银 付饶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89-192,226,共5页
联合网络信道编码是将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联合处理,通过联合处理网络信道编码可以增加带有噪声信道的分集数,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结合联合网络信道编码的思想,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设计了两种应用于多址接入中继... 联合网络信道编码是将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联合处理,通过联合处理网络信道编码可以增加带有噪声信道的分集数,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容量。结合联合网络信道编码的思想,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设计了两种应用于多址接入中继信道(MARC)环境中的联合网络信道编码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译码之前对解调后的软信息直接进行网络译码相比于对译码后的外信息进行网络译码能更加有效地利用中继信道传输的冗余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M—ID 联合网络信道编码 M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柴油机缸内对流传热的实验关系式
16
作者 沈胜强 张志千 朱铁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17-620,共4页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ew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for adiabatic diesel engines is established in the form of analogue equation.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the correlation are defined wit...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 new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for adiabatic diesel engines is established in the form of analogue equation. Som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the correlation are defined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to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adiabatic diesel 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传热 柴油机 汽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雷廷宙 沈胜强 +2 位作者 吴创之 李在峰 王华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获取玉米秸秆干燥机设计的基础数据,对我国北方产的玉米秸秆进行工业分析、热重分析及等温干燥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玉米秸秆水分、挥发分的相对含量、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曲线以及各种温度下不同含水量的失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玉米... 为获取玉米秸秆干燥机设计的基础数据,对我国北方产的玉米秸秆进行工业分析、热重分析及等温干燥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玉米秸秆水分、挥发分的相对含量、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曲线以及各种温度下不同含水量的失重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干燥过程中的湿球温度应控制在150℃以下,干燥时间为20~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热重分析 等温干燥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微观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广印 沈胜强 +2 位作者 胡建军 雷廷宙 王玉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8,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不同压缩成型条件下对3种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前后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秸秆原料和颗粒燃料在纵横截面微观结构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秸秆冷态压缩成型的微观结合方式,总结出压缩成型条件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不同压缩成型条件下对3种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前后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秸秆原料和颗粒燃料在纵横截面微观结构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秸秆冷态压缩成型的微观结合方式,总结出压缩成型条件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速度取40mm/min、秸秆原料为玉米秸秆时,冷态压缩成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冷态成型 微观结构 压缩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白敏丽 沈胜强 +1 位作者 陈家骅 张志千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关键词 内燃机 传热 全仿真模拟模型 燃烧室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4
20
作者 白敏丽 沈胜强 +1 位作者 陈家骅 张志千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6-99,共4页
概述了内燃机传热研究的意义和发展;对内燃机传热研究的新领域──缸内气体的流动、燃烧、对 流传热、辐射传热等模型与燃烧室部件整体导热模型耦合的计算机模拟,进行了全面综述,并指出了下 一步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内燃机 传热过程 全仿真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