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面法红外检测钢板内壁缺陷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沈立华 孙丰瑞 +1 位作者 杨立 秦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导热微分方程和钢板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用数值计算分析了二维钢板模型随缺陷长度大小、深度变化时单面法加热钢板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在红外热像仪的分辨率允许的前提下讨论单面法红外检测钢板内表面缺陷的可行性。
关键词 红外检测 单面法 内表面缺陷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红外测温反推内壁温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立华 范春利 +1 位作者 杨立 孙丰瑞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得外壁温度,在简化的一维模型下反推内壁温度。分别分析了壁内存在缺陷,考虑缺陷内的空气对流换热及表面辐射对反推内壁温度的影响。反推的内壁温度大小与缺陷厚度成线性变化,而随着缺陷内介质导热系数的增加成非线性... 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得外壁温度,在简化的一维模型下反推内壁温度。分别分析了壁内存在缺陷,考虑缺陷内的空气对流换热及表面辐射对反推内壁温度的影响。反推的内壁温度大小与缺陷厚度成线性变化,而随着缺陷内介质导热系数的增加成非线性下降趋势,缺陷位于壁内时位置的影响可忽略。考虑缺陷内空气对流换热的影响下得出的温度与纯导热条件下得出的温度存在较大误差,辐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结论对于实际工程中准确确定内壁温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壁温度 缺陷 红外测温 对流换热 红外热像仪 一维模型 表面辐射 线性变化 导热系数 指导作用 非线性 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输热管道及保温层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春利 沈立华 +2 位作者 李孟良 杨立 孙丰瑞 《电子器件》 EI CAS 2006年第4期1367-1371,共5页
针对红外热像仪检测船用保温层的内部和外部缺陷及管道漏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缺陷和漏泄的可检测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某舰用锅炉系统的管道进行了实际的检测。结论为:保温层细微的外部缺陷都可以被检测到,而内部缺陷受... 针对红外热像仪检测船用保温层的内部和外部缺陷及管道漏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缺陷和漏泄的可检测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某舰用锅炉系统的管道进行了实际的检测。结论为:保温层细微的外部缺陷都可以被检测到,而内部缺陷受距表面深度的影响较大,越深越不容易被检测;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和保温层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一旦发现有内部缺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裸金属管道表面漏泄的检测主要是基于水和管道表面发射率的差异而不是温差。带有暖气管道保温层的管道的漏泄比较容易检测到。实际检测研究证明了红外热像仪应用于与船用输热管道漏泄及保温层缺陷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保温层 红外热像仪 缺陷 漏泄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小刚 沈立华 +4 位作者 李喜龙 曹俊鹏 张渤 周文蒙 庄治旭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研究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应用方法。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矿山运行情况的无人机巡检和监测,由无人机巡检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结果显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孔口、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动... 研究了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的应用方法。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矿山运行情况的无人机巡检和监测,由无人机巡检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结果显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孔口、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能实时发现异常情况;利用负载镜头实现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对矿山地表物理特征结构进行精准扫描。无人机巡检提高了矿山的巡检水平和效率,降低了矿山巡检和监管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巡检 无人机 北斗导航系统 红外热成像 激光扫描 地浸铀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中磁致伸缩导波传播方向控制理论与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悦民 刘勇 +1 位作者 沈立华 朱龙翔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0,25,共6页
提出了控制磁致伸缩超声导波单方向传播的通用数学公式,总结出实现导波单方向传播控制应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双通道激励源的信号幅值相等,两传感器间距为激励频率下导波波长1/4的奇数倍,双通道相位差为π/2的奇数倍。为了验证此结论的... 提出了控制磁致伸缩超声导波单方向传播的通用数学公式,总结出实现导波单方向传播控制应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双通道激励源的信号幅值相等,两传感器间距为激励频率下导波波长1/4的奇数倍,双通道相位差为π/2的奇数倍。为了验证此结论的正确性,利用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装置对管道中导波传播方向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方法结论相吻合,可为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导波检测信号的识别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导波 方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军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宋伶才 沈立华 英辉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4期68-69,共2页
随着军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危化品安全管理已成为军工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RFID技术为核心,深入研究其在军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详细分析RFID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 随着军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危化品安全管理已成为军工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RFID技术为核心,深入研究其在军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详细分析RFID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该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军工企业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安全的危化品管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技术 军工企业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传播方向控制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
7
作者 沈立华 王艳武 王悦民 《中国修船》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文章使用有限元(FEM)仿真不同设置条件下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征,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论一致,即导波实现单向传播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双通道传感器激励且幅值相等、两传感器间距为激励频率下导波波长1/4的奇数倍、双通道相位差为π/... 文章使用有限元(FEM)仿真不同设置条件下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征,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论一致,即导波实现单向传播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双通道传感器激励且幅值相等、两传感器间距为激励频率下导波波长1/4的奇数倍、双通道相位差为π/2的奇数倍。利用双通道磁致伸缩激励传感器在管道上激励导波进行方向控制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有限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 导波 有限元 方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务清稻田养鱼兼养鸭收入翻番
8
作者 沈立华 《科学养鱼》 1986年第5期10-10,共1页
安徽省芜湖县新农村农民王务清,在3.7亩低洼田里试行稻田养鱼,同时又腾出手来放养群鸭,收到粮丰鱼肥鸭儿壮的良好效益,去年收入1625元,比正常年景的单纯粮食收入翻了一番。
关键词 稻田养鱼 养鸭 低洼田 放养 粮食 安徽 年收入 芜湖县 农民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的铀尾矿库综合监控平台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发 刘玉生 +3 位作者 沈立华 曹鹏飞 宋伶才 陈文都 《铀矿冶》 CAS 2023年第2期76-82,共7页
针对铀尾矿库退役治理中的安全监测需求,以某铀尾矿库第一拦水坝为试点,通过在铀尾矿库坝体表面、铀尾矿库库区等关键点位部署北斗位移监测终端和各类传感器,实现对尾矿库的实时监测和表面形变趋势、坝体沉降趋势、库区水位变化趋势等... 针对铀尾矿库退役治理中的安全监测需求,以某铀尾矿库第一拦水坝为试点,通过在铀尾矿库坝体表面、铀尾矿库库区等关键点位部署北斗位移监测终端和各类传感器,实现对尾矿库的实时监测和表面形变趋势、坝体沉降趋势、库区水位变化趋势等的预测预警,提前预测坝体的稳定性,掌握坝体的安全情况。在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指导下开发的基于北斗系统(BDS)的综合监测平台,为该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铀尾矿库的安全监测和智能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安全监测 传感器 北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系统在排土场位移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伟 吴海明 +3 位作者 李文星 沈立华 宋伶才 孙越 《铀矿冶》 CAS 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
根据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需要,在排土场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勘察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分别在排土场1590、1586、1580平台边坡布设5个北斗位移监测点,实现对排土场边坡形变的实时监测。对连续10个月的形变监测数... 根据露天矿山排土场边坡形变监测需要,在排土场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勘察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分别在排土场1590、1586、1580平台边坡布设5个北斗位移监测点,实现对排土场边坡形变的实时监测。对连续10个月的形变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排土场施工作业导致各监测点边坡垂直方向形变,1590平台边坡垂直形变显著(垂直形变月累积量平均约为6.0 mm),其他平台边坡垂直形变月累积量平均值小于3.0 mm,各监测点均未出现形变加速或阶跃变化,排土场边坡尚处于平稳期。北斗卫星系统在排土场位移监测中的应用,为边坡形变趋势预测和安全预警提供了自动化的监测手段和原始监测数据,保障了露天矿山排土场堆放作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北斗卫星系统 位移监测 边坡形变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和Mo当量对TB3合金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修勇 刘彦昌 +3 位作者 朱宝辉 沈立华 胡革全 陈胜川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9期162-164,共3页
本文通过对Al、Mo和V元素含量的调整,研究了主合金元素含量和Mo当量对TB3合金棒材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含量和Mo当量的增加,固溶处理后的晶粒有所细化,强度明显上升,但塑性变化不大;同时,在时效热处理后,拉伸... 本文通过对Al、Mo和V元素含量的调整,研究了主合金元素含量和Mo当量对TB3合金棒材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含量和Mo当量的增加,固溶处理后的晶粒有所细化,强度明显上升,但塑性变化不大;同时,在时效热处理后,拉伸性能的强度和塑性变化与固溶状态趋势一致,强度随之增加而塑性影响不明显,当合金元素含量和Mo当量较高时,析出相比较均匀细小。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加工热处理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成分调整可以获得晶粒细小、强塑性匹配良好的TB3钛合金棒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B3 Mo当量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BT3-1钛合金棒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韩伟松 李永林 +4 位作者 沈立华 黄旭刚 李建锋 李守平 李小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1期139-140,共2页
选取BT3-1钛合金三次熔炼铸锭,经开坯、锻造、径锻后得到棒材,一根棒材上取样进行不同的热处理试验,并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探索微观组织对合金性能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4种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的... 选取BT3-1钛合金三次熔炼铸锭,经开坯、锻造、径锻后得到棒材,一根棒材上取样进行不同的热处理试验,并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探索微观组织对合金性能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4种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的热处理后,BT3-1合金棒材的微观组织形态、各相的含量及尺寸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组织均为等轴组织,主要由初生α相+β相构成。BT3-1合金棒材采用普通退火后综合性能好,操作简便的特点;经过850℃/1h水冷+550℃/4h空冷固溶时效处理后材料的强度最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了1400MPa和1200MPa;经过870℃/1h炉冷+650℃/4h空冷等温退火处理后材料的塑性最好,延伸率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3-1钛合金 棒材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