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结合全零块检测和纹理特征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沈礼权 张兆扬 +1 位作者 刘志 张文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在H.264的帧内编码算法中,提出了从多个方向进行多种模式预测。为使率失真性能最优,需要对所有17种候选模式进行遍历,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模式,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了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为避免多余候选模式的遍历,提出了一种快速H.2... 在H.264的帧内编码算法中,提出了从多个方向进行多种模式预测。为使率失真性能最优,需要对所有17种候选模式进行遍历,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模式,这无疑会大大增加了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为避免多余候选模式的遍历,提出了一种快速H.26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结合了3个准则来加快编码速度,一是相邻块预测模式相关性准则,二是基于结合全零块提前中止准则,三是基于纹理特性的预测模式尺寸预先选择准则。先根据相邻宏块的预测模式来预先判别待编码宏块的预测模式;若预测模式不符合提前中止准则,就根据纹理的复杂度来预先选择预测模式的尺寸;对已选择尺寸的各种模式进行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同样遵循全零块提前退出的准则。实验结果表明,在编码效率相近的情况下,与H.264原有的全搜索算法相比,编码速度能够平均提高42.45%-73.71%。与单纯基于纹理特性的FIPAMP算法相比,编码速度能够平均提高23.19%-5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全零检测 帧内预测 率失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2000系统中通用高速维特比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沈礼权 李明 +1 位作者 王梦 严来金 《无线通信技术》 2004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描述了一种可用于 CDMA2 0 0 0通信系统的通用高速维特比译码器基于 FPGA的设计与实现。该维特比译码器具有通用性和高速性 ,它支持可变码率、可变帧长的译码。同时它采用四个 ACS并行运算的结构 ,译码速度可高达 5 88kbit/s。
关键词 维特比译码器 CDMA2000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 变码率 FPGA 并行运算 通用 多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3DTV需解决的技术及其应用趋势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兆杨 安平 +1 位作者 张之江 沈礼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22,共4页
介绍了目前3DTV的系统组成及各类立体图像显示器的技术特点。对观看视频立体图像时的不舒适感分析了其原因,给出了消除或改善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展望和分析了各类3DTV系统进入家庭的进程和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三维电视 立体显示器 视觉不舒适感 视差 自动立体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视点间预测结构 被引量:6
4
作者 严涛 安平 +1 位作者 沈礼权 张兆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0-1614,共5页
多视点视频编码除应具有较高的编码效率外,还应该包括后向兼容性、时间随机访问和视点可分级性等,这些都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预测结构。目前所提供的多视点视频编码(Joint Multi-view Video Coding,JMVC)采用固定的视点间预测结构,难以... 多视点视频编码除应具有较高的编码效率外,还应该包括后向兼容性、时间随机访问和视点可分级性等,这些都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预测结构。目前所提供的多视点视频编码(Joint Multi-view Video Coding,JMVC)采用固定的视点间预测结构,难以适应复杂情况的多视点视频编码。该文综合考虑编码效率和用户随机访问等因素,根据多视点视频相关性分析自适应调整视点间预测结构,以获得较好的编码综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JMVC相比,该文的方法在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有较好的随机访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视频编码 随机访问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项式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码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严涛 安平 +2 位作者 张兆杨 沈礼权 王贺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针对目前尚未深入研究多视点视频编码(MVC)码率控制的状况,在分析现有视频码率控制中率失真模型的不足和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率失真(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先根据视差预测... 针对目前尚未深入研究多视点视频编码(MVC)码率控制的状况,在分析现有视频码率控制中率失真模型的不足和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率失真(R-D)模型的多视点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先根据视差预测和运动预测的结构关系,将所有图像分成6种类型的编码帧,并改进二项式率失真模型,然后根据已编码信息进行视点间、帧层、基本单元层比特分配与码率控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采用固定量化参数的JVT的MVC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同时保持高效的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视频编码(MVC) 码率控制 比特分配 率失真模型 基本单元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相关性分析的视点可分级编码 被引量:2
6
作者 严涛 安平 +2 位作者 沈礼权 张兆杨 王贺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端需求,在多视点视频编码(multi-view coding,MVC)中融入视点可分级编码。根据多视点视频序列的相关性确定基本视点以及各个增强层视点,并给出了合理的视点间预测的视点可分级视频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视点视...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端需求,在多视点视频编码(multi-view coding,MVC)中融入视点可分级编码。根据多视点视频序列的相关性确定基本视点以及各个增强层视点,并给出了合理的视点间预测的视点可分级视频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方法除支持视点可分级外,还提高了信噪比以及随机访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视频编码 视点可分级 相关性分析 随机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HEVC帧间编码的低复杂度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然 史楠迪 +1 位作者 李攀攀 沈礼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7-13,共7页
3D-HEVC将HEVC先进的编码工具充分应用到3D视频,随之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编码的高复杂度。针对3D-HEVC的帧间编码提出了两点改进以降低其编码复杂度。首先,根据相邻帧相关性自适应确定编码单元的划分深度,然后通过判断编码单元的运动活跃... 3D-HEVC将HEVC先进的编码工具充分应用到3D视频,随之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编码的高复杂度。针对3D-HEVC的帧间编码提出了两点改进以降低其编码复杂度。首先,根据相邻帧相关性自适应确定编码单元的划分深度,然后通过判断编码单元的运动活跃度来限定预测单元的类型选择。提出的算法经仿真实验证明,在保持码率、PSNR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编码时间平均可减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HEVC 帧间编码 低复杂度 预测单元 划分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的H.264视频编码数据传输
8
作者 陈锋 胡金演 沈礼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2-63,70,共3页
论述了H.264视频编码数据在无线网络上的有效传输,综合运用了帧内更新,交织的前向纠错(FEC)和错误隐藏技术。实验表明,此方法在无线信道中传输视频编码数据效果良好。
关键词 H.264标准 无线信道 帧内刷新 前向纠错 错误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C帧内预测算法的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文强 沈礼权 张兆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3,63,共4页
对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帧内预测算法作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编码块的纹理特征和相邻已编码块深度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在全I帧模式下,该算法在HEVC校验模型(HM2.0)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与原算法的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平... 对最新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帧内预测算法作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编码块的纹理特征和相邻已编码块深度的帧内预测快速算法。在全I帧模式下,该算法在HEVC校验模型(HM2.0)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与原算法的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平均可以缩减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VC 帧内预测 纹理特征 深度 HM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点编码中一种快速的模式选择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懿雯 沈礼权 张兆扬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57,共4页
在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多尺寸的运动估计和视点估计被用来选择宏块的最优编码模式。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但是却带来了庞大的计算复杂度,从而影响了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利用了相邻视点的... 在多视点视频编码中,多尺寸的运动估计和视点估计被用来选择宏块的最优编码模式。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但是却带来了庞大的计算复杂度,从而影响了多视点视频编码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选择的快速算法,利用了相邻视点的模式相关性来减少执行不需要的模式。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快速模式选择算法在不降低编码效率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视频编码 模式选择 运动估计 视差估计 立体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点纹理加深度编码的联合码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志明 沈礼权 +2 位作者 赵振军 胡乾乾 张兆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3-57,共5页
码率控制技术是多视点视频编码和传输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了提高三维(3D)视频的整体显示质量,包括虚拟视点质量和编码视点质量,提出一种多视点纹理加深度编码的联合码率控制方法。该算法研究了纹理和深度的关系,采用基于模型方法确定... 码率控制技术是多视点视频编码和传输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了提高三维(3D)视频的整体显示质量,包括虚拟视点质量和编码视点质量,提出一种多视点纹理加深度编码的联合码率控制方法。该算法研究了纹理和深度的关系,采用基于模型方法确定最优的纹理和深度之间的码率比例。根据各个视点编码结果的统计规律,不同的视频序列采用不同的视点间比特分配比例。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流行的多视点码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平均码率控制误差在0.6%以内,客观质量PSNR最高可提高0.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控制 三维视频 比特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切换的HEVC码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乾乾 沈礼权 赵振军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5,共4页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采用的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控制输出码率的精确和提高编码效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算法没有考虑到实际视频编码中场景切换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场景切换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采用的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在控制输出码率的精确和提高编码效率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该算法没有考虑到实际视频编码中场景切换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针对场景切换的码率控制算法。结合帧间的亮度差及其变换趋势判断是否发生场景切换,在场景切换发生时对码率控制的参数以及编码结构都做出及时调整。实验表明,与HEVC自带的码率控制相比,所提出的码率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应对视频序列中的场景切换,提高了编码质量,降低了编码复杂度,并且保持精确的输出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控制 场景切换 HEVC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层B帧架构的高效比特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益中 沈礼权 +1 位作者 王向前 张兆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分层B帧码率控制技术在SVC(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广泛应用,视频编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传统的H.264码率控制技术并未将B帧的比特分配考虑在内。提出一种基于分层B帧架构自适应调节B帧比特分配的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研究了基... 随着分层B帧码率控制技术在SVC(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广泛应用,视频编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传统的H.264码率控制技术并未将B帧的比特分配考虑在内。提出一种基于分层B帧架构自适应调节B帧比特分配的码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研究了基于同一个图像组(GoP)中各时域层权重因子的自适应调节,为各时域层分配不同的目标比特;同时基于同一个时域层中各帧复杂度的不同,为各帧分配不同的目标比特。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流行的分层B帧码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比特控制误差并未降低的情况下,客观质量PSNR可提高0.1~0.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率控制 分层B帧 比特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复杂度的AVS帧级码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其彤 诸巍杰 +1 位作者 张兆扬 沈礼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针对AVS的码率控制算法在帧级比特分配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帧级码率控制算法。利用视频中各图像的运动活动性实现了帧级比特分配,并且采用跳帧策略来防止缓冲器上溢,从而可以保护图像序列中的重要细节,优化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 针对AVS的码率控制算法在帧级比特分配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帧级码率控制算法。利用视频中各图像的运动活动性实现了帧级比特分配,并且采用跳帧策略来防止缓冲器上溢,从而可以保护图像序列中的重要细节,优化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与JVT-G012相比,不但减少了缓冲区的波动幅度,而且提高了恢复图像的峰值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S 码率控制 运动复杂度 跳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QoE视频库构建
15
作者 李思原 马健 +2 位作者 尤志翔 沈礼权 安平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220,共6页
由于立体视频左右视点之间存在视差,因此立体视频能为观看者提供深度信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但另一方面,立体视频比较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影响主观舒适度。因此,准确有效进行立体视频QoE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一... 由于立体视频左右视点之间存在视差,因此立体视频能为观看者提供深度信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但另一方面,立体视频比较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影响主观舒适度。因此,准确有效进行立体视频QoE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立体QoE视频库,该视频库的主观不舒适度分值可反映视频序列的主观舒适度,可被用于视觉舒适度评估技术的研究。另外,我们对立体视频库的视差、运动、纹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字 QOE 立体视频 视频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layer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star connection between layers with delay
16
作者 金彦亮 韩钱源 +2 位作者 郭润珠 高塬 沈礼权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43-349,共7页
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ES)is a kind of first-order jump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ystems.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ES between single-layer and multi-layer networks.Most re... 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ES)is a kind of first-order jump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ystems.In recent years,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ES between single-layer and multi-layer networks.Most research on complex networks with delay has focused on single-layer or double-layer networks,multi-layer networks are seldom explored.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Kuramoto model of frequency weights in multi-layer complex networks with delay and star connections between layers.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verifica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ackward critical coupling strength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yers and the average node degree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backward critical coupling strength of each layer network.The location of the delay,the size of the delay,the number of network layers,the number of nodes,and the network topology are revealed to have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backward critical coupling strength of the network.Delay is introduc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lay and other related parameters on 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networks Kuramoto model explosive synchronization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