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土二元介质模型的一般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50
1
作者 沈珠江 刘恩龙 陈铁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本文把岩土材料看作由胶结块和软弱包组成的二元介质,并假定胶结块为弹脆性元,软弱包为硬化型弹塑性元,在非均质材料均匀化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增量型的一般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中包含弹脆性元的破损参数和应力集中系数两组结构参数,其... 本文把岩土材料看作由胶结块和软弱包组成的二元介质,并假定胶结块为弹脆性元,软弱包为硬化型弹塑性元,在非均质材料均匀化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增量型的一般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中包含弹脆性元的破损参数和应力集中系数两组结构参数,其演化规律可以通过先假设后验证的办法确定。文末通过结构性粘土和砂岩岩样两个算例,说明以上模型具有广泛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介质 均匀化理论 破损参数 应力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干湿循环中裂缝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2
作者 沈珠江 邓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6,12,共7页
在非饱和土简化固结理论基础上,对粘土在干湿过程中,表面裂缝从形成、发展到闭合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说明,本文采用的基于非饱和简化固结理论的计算方法是可行、实用的。
关键词 粘土 干湿过程 裂缝 形成 发展 闭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渠道边坡降雨入渗和变形耦合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珠江 米占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应用非饱和土简化固结理论,模拟枣阳膨胀土渠道边坡在人工降雨过程中孔隙压力变化和变形的发展过程,数值计算结果在定性上与实际观测资料一致.
关键词 膨胀土 边坡 降雨入渗 非饱和土 固结理论 变形 孔隙压力 渠道 观测资料 中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前岩土工程实践中的保守倾向 被引量:26
4
作者 沈珠江 陆培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5-118,共4页
评当前岩土工程实践中的保守倾向沈珠江陆培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10)1前言在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当前存在着三种不良倾向。第一是理论研究中的钻牛角尖... 评当前岩土工程实践中的保守倾向沈珠江陆培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10)1前言在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当前存在着三种不良倾向。第一是理论研究中的钻牛角尖和脱离实际的倾向。这个问题往往与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基 基础 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粘土的二元介质模型 被引量:15
5
作者 沈珠江 邓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499,共5页
为了分析超固结粘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的需要,在岩土破损力学的框架内建议了一个适用于这类土的二元介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土体内在的不均一性,把它看作由结构块和结构带组成的复合体,两者共同分担外荷载,模型包含10参数,并拟定了这些... 为了分析超固结粘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的需要,在岩土破损力学的框架内建议了一个适用于这类土的二元介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土体内在的不均一性,把它看作由结构块和结构带组成的复合体,两者共同分担外荷载,模型包含10参数,并拟定了这些参数的测定方法。通过模拟三轴试验的计算表明,该模型可以反映London粘土的应力-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粘土 本构模型 二元介质模型 应力-应变特征 模拟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样变形和破坏过程的二元介质模拟 被引量:12
6
作者 沈珠江 陈铁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以弹簧、滑片和胶结杆来代表固体的基本特性即弹性、塑性和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客观地反映岩样变形和破坏过程的二元介质模型.多个算例结果表明,调整二元介质模型的参数,可以描述多种类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关键词 二元介质模型 岩样 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的动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169
7
作者 沈珠江 徐刚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本文介绍了新疆吉林台面板堆石坝堆石料的大型振动三轴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了堆石料的振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堆石体具有相当大的体积收缩特性,如果在堆石坝的地震永久变形中无视这一点,将会带来不可允许的误差。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堆石料 动力变形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土变形和稳定的折减吸力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沈珠江 孙大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了避免吸力量测的困难,提出了用折减吸力代替真实吸力进行增湿时超固结土的变形和稳定分析,并根据变形等效原则建议了确定折减吸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超固结土 变形稳定分析 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431
9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5-97,共3页
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沈珠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210024)[按]:“展望21世纪岩土力学”是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0月主持召开的黄山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根... 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沈珠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210024)[按]:“展望21世纪岩土力学”是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0月主持召开的黄山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根据力学学会提议,本刊特辟版面将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土体 数学模型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粘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238
10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从损伤力学观点出发,建议了一个可以考虑粘土结构破损过程的损伤力学模型,推导了弹塑性损伤矩阵,并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编制了比奥固结理论的有限元计算程序。模型的计算参数共有9个,可以方便地通过原状土的有侧限和无侧限压缩... 本文从损伤力学观点出发,建议了一个可以考虑粘土结构破损过程的损伤力学模型,推导了弹塑性损伤矩阵,并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编制了比奥固结理论的有限元计算程序。模型的计算参数共有9个,可以方便地通过原状土的有侧限和无侧限压缩试验测定。文中从湛江粘土的试验资料出发整理了计算参数,并就10m厚粘土地基上承受均布条形荷载的算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定性地与国内外原观资料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弹塑性 损伤模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吸力和非饱和土的统一变形理论 被引量:161
11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首先推广了吸力的概念,把一切增加颗粒间抗滑阻力的因素都称为广义吸力,在此基础上把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推广为广义有效应力原理。接着把饱和扰动土的孔隙状态定义为稳定状态,并提出了广义吸力的丧失将促使欠压缩土和超压缩土... 本文首先推广了吸力的概念,把一切增加颗粒间抗滑阻力的因素都称为广义吸力,在此基础上把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推广为广义有效应力原理。接着把饱和扰动土的孔隙状态定义为稳定状态,并提出了广义吸力的丧失将促使欠压缩土和超压缩土均向稳定状态发展的理论。然后建议了一个能同时描述湿陷和湿胀特性的本构模型,并通过模拟试样在不同的加荷方式和浸水共同作用下的表现,说明建议的理论可以描述黄土和膨胀土的基本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变形理论 吸力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破损力学:理想脆弹塑性模型 被引量:117
12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岩土破损力学把结构性岩土材料抽象成由胶结强的胶结块和无胶结的软弱带组成的二元结构体 ,变形过程中胶结块逐步破损并向软弱带转化。从不均质材料的均匀化理论出发推导了破损参数的演化规律 。
关键词 岩土材料 破损力学 本构模型 不均匀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 被引量:434
13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在总结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软土地基方面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有关天然软土结构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有效固结应力法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建立软土结构性模型的新思路。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工程特性 地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取土还是原位测试———土质参数测试技术发展方向刍议 被引量:63
14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90-91,共2页
原状取土还是原位测试———土质参数测试技术发展方向刍议沈珠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原状土的取土技术向来是土工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敞口厚壁取土器到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及薄壁连续取土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 原状取土还是原位测试———土质参数测试技术发展方向刍议沈珠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原状土的取土技术向来是土工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从敞口厚壁取土器到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及薄壁连续取土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今天人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 参数测试 原状土 取土技术 粘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破坏准则和屈服函数的总结 被引量:85
15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对30多年来建议过的有关π平面和子午面的各种破坏准则和屈服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认为继续进行这类问题的研究已经没有必要。
关键词 破坏准则 屈服函数 本构模型 岩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力学实用化之路探索 被引量:54
16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6-259,共4页
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水平目前还停留在学院式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吸力量测的困难。为了促进非饱和土力学的实用化,在分析吸力的3种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吸力的替代方案,如饱和度、折减吸力和广义吸力。此外,孔隙气压力的计算也是一... 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水平目前还停留在学院式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吸力量测的困难。为了促进非饱和土力学的实用化,在分析吸力的3种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吸力的替代方案,如饱和度、折减吸力和广义吸力。此外,孔隙气压力的计算也是一件麻烦事,为此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最后探讨了非饱和土中表面裂缝的形成对边坡稳定和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吸力 孔隙气压力 表面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粘土的堆砌体模型 被引量:129
17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天然粘土一般都具有结构性 ,其变形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构的破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堆砌体模型 ,用以描述这种结构破坏现象。这一模型把变形过程中的结构性土看作不同大小土块的集合体 ,总的变形将由土块的弹性变形、土块之间滑动引起的塑... 天然粘土一般都具有结构性 ,其变形过程必然伴随着结构的破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堆砌体模型 ,用以描述这种结构破坏现象。这一模型把变形过程中的结构性土看作不同大小土块的集合体 ,总的变形将由土块的弹性变形、土块之间滑动引起的塑性变形和土块破碎引起的损伤变形三部分组成。塑性变形常用屈服函数描述 ,损伤变形则可以引入一种类似的损伤函数加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粘土 本构模型 屈服函数 堆砌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论坛莫把虚构当真实——岩土工程界概念混乱现象剖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渗透力 动水压力 土力学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简化固结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42
19
作者 沈珠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在孔隙气的排气率等于常量的假设下,建议了非饱和土的简化固结理论,并应用于裂缝黏土中雨水入渗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固结理论 雨水入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软化材料的广义孔隙压力模型 被引量:32
20
作者 沈珠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21,共8页
应变软化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局部化和剪切带形成问题,是岩土力学界和固体力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多年的研究未能取得重大的突破。本文在作者不久前建议的广义吸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类似于孔隙压力产生的方法来描述软化过... 应变软化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局部化和剪切带形成问题,是岩土力学界和固体力学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多年的研究未能取得重大的突破。本文在作者不久前建议的广义吸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类似于孔隙压力产生的方法来描述软化过程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应变局部化问题可以应用常规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逐渐破坏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文末通过具体算例说明建议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软化 剪切带 土力学 孔隙压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