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90年我国金融形势分析
1
作者
沈海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3期48-53,共6页
1990年的我国金融业,既承受着1989年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困难的干扰,又面临着既要继续紧缩银根,调整产业结构,又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它走过了一段艰难且值得深思的历程。
关键词
我国金融形势
1990年
银行贷款
信贷投放
人民银行
资金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发行
信贷资金
信贷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79—1989年:我国货币流通量积存情况的测算
2
作者
沈海育
范红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6期69-72,97,共5页
1979—198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治理、整顿取得明显阶段性效应,金融活动真正进入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较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时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通货膨胀并未得到根治,改革、开放遇...
1979—198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治理、整顿取得明显阶段性效应,金融活动真正进入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较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时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通货膨胀并未得到根治,改革、开放遇到了阻力。虽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由于金融宏观调控乏术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
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
测算
通货膨胀
积极作用
社会总产值
金融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思考
3
作者
沈海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3期37-39,共3页
近年来,如何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适宜的货币环境,已经成为金融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对当今改革的深化,对经济战略的实施,对群众生...
近年来,如何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适宜的货币环境,已经成为金融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对当今改革的深化,对经济战略的实施,对群众生活的稳定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货币环境如何,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最终结果,而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首要前提。因此本文就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
调控手段
货币供应量
社会经济条件
金融界
经济战略
管理方式
群众生活
稳定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及目标的实现
4
作者
沈海育
《浙江金融》
1988年第7期26-28,共3页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不同选择。中央决定今年采取紧缩信贷的政策,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并为今后的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是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但要使货币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不同选择。中央决定今年采取紧缩信贷的政策,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并为今后的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是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但要使货币政策与其目标相协调,却并非易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紧缩信贷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
信贷活动
货币环境
中央银行
再贴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战后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5
作者
程博明
沈海育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21-25,共5页
战后日本经济从一个战败国的废墟中一跃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金融的支持分不开的,金融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对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的我国金融市场...
战后日本经济从一个战败国的废墟中一跃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金融的支持分不开的,金融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对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的我国金融市场是有借鉴意义的。一、战后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一) 70年代以前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战后,日本在筹集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日本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改革的重心与“储蓄→投资”机制
6
作者
吴强
沈海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2,共3页
我们认为,无论是“所有制—企业”改革思路,还是“市场—价格”改革思路,或者二者兼顾的“二重”改革思路,都不是中国改革的重心和中介目标。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开放...
我们认为,无论是“所有制—企业”改革思路,还是“市场—价格”改革思路,或者二者兼顾的“二重”改革思路,都不是中国改革的重心和中介目标。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中介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长期发展和经济短期稳定及社会进步的经济机制是“储蓄→投资”机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能通过高效的组织和完备的制度及手段将储蓄最大限度地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中介目标
二者兼顾
物质文化生活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体制
中国改革
社会进步
价值运动
商业性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十年代金融深化改革的目标及重点
7
作者
刘光第
史建平
沈海育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32-36,共5页
一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都将进入黄金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加大改革的份量,加快改革的步伐。首先,金融体制改革必须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最显著的体现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追踪市场,...
一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都将进入黄金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加大改革的份量,加快改革的步伐。首先,金融体制改革必须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最显著的体现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追踪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使市场成为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企业走向市场就需要有各种生产要素供应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的发育成长。从金融方面说,企业走向市场,急需从市场上取得资金,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需求庞大数量的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年我国金融形势分析
1
作者
沈海育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3期48-53,共6页
文摘
1990年的我国金融业,既承受着1989年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困难的干扰,又面临着既要继续紧缩银根,调整产业结构,又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它走过了一段艰难且值得深思的历程。
关键词
我国金融形势
1990年
银行贷款
信贷投放
人民银行
资金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
货币发行
信贷资金
信贷规模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79—1989年:我国货币流通量积存情况的测算
2
作者
沈海育
范红波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6期69-72,97,共5页
文摘
1979—198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治理、整顿取得明显阶段性效应,金融活动真正进入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较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时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通货膨胀并未得到根治,改革、开放遇到了阻力。虽然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由于金融宏观调控乏术乏力。
关键词
货币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
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
测算
通货膨胀
积极作用
社会总产值
金融宏观调控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思考
3
作者
沈海育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3期37-39,共3页
文摘
近年来,如何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方式,创造一个适宜的货币环境,已经成为金融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对当今改革的深化,对经济战略的实施,对群众生活的稳定等,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货币环境如何,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最终结果,而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首要前提。因此本文就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
调控手段
货币供应量
社会经济条件
金融界
经济战略
管理方式
群众生活
稳定货币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及目标的实现
4
作者
沈海育
机构
中央财金学院
出处
《浙江金融》
1988年第7期26-28,共3页
文摘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不同选择。中央决定今年采取紧缩信贷的政策,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并为今后的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是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但要使货币政策与其目标相协调,却并非易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紧缩信贷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
信贷活动
货币环境
中央银行
再贴现率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战后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5
作者
程博明
沈海育
机构
金融时报社
出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战后日本经济从一个战败国的废墟中一跃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金融的支持分不开的,金融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对处于改革与发展中的我国金融市场是有借鉴意义的。一、战后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一) 70年代以前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战后,日本在筹集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日本
中国
分类号
F833.130.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改革的重心与“储蓄→投资”机制
6
作者
吴强
沈海育
机构
中央财金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摘
我们认为,无论是“所有制—企业”改革思路,还是“市场—价格”改革思路,或者二者兼顾的“二重”改革思路,都不是中国改革的重心和中介目标。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中介传导机制和中介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长期发展和经济短期稳定及社会进步的经济机制是“储蓄→投资”机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能通过高效的组织和完备的制度及手段将储蓄最大限度地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关键词
经济改革
中介目标
二者兼顾
物质文化生活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体制
中国改革
社会进步
价值运动
商业性银行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十年代金融深化改革的目标及重点
7
作者
刘光第
史建平
沈海育
出处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32-36,共5页
文摘
一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都将进入黄金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加大改革的份量,加快改革的步伐。首先,金融体制改革必须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相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最显著的体现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追踪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使市场成为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企业走向市场就需要有各种生产要素供应市场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的发育成长。从金融方面说,企业走向市场,急需从市场上取得资金,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需求庞大数量的资金;
关键词
金融体制
改革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90年我国金融形势分析
沈海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79—1989年:我国货币流通量积存情况的测算
沈海育
范红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货币政策目标的现实思考
沈海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及目标的实现
沈海育
《浙江金融》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战后日本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程博明
沈海育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经济改革的重心与“储蓄→投资”机制
吴强
沈海育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九十年代金融深化改革的目标及重点
刘光第
史建平
沈海育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