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中医证候与术后病理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伟婷 彭辉 +4 位作者 沈毅 刘举达 王振 经文善 于庆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该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系统总结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详细临床资... 目的:该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系统总结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27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肿瘤病理特征等,并通过中医辨证,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证候分类,将其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建立了结直肠癌临床信息数据库。运用卡方检验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证候与术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中医证候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大体分型、肿瘤部位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与结直肠癌的证候分布的相关性较弱,而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病理分期等因素与结直肠癌证候的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证候 术后病理 病理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周平 沈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协同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研究围绕政策支持与执行、资源配置与共享、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区域协同发展五个方面,系统剖析了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政策执行机制、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以及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未来,云南省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教育创新和扩大国际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为边疆地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教育体系 国际合作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
3
作者 王娜 沈毅 +6 位作者 庄园 程伟 罗森 张亚东 刘子轩 刘冰 高红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7,共8页
本研究采用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10种香型不同品牌白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进行测定。该方法在0.01~10.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在0.998 3~0.999 ... 本研究采用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10种香型不同品牌白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进行测定。该方法在0.01~10.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在0.998 3~0.999 7的范围内,检出限在0.16×10^(-3)~3.25×10^(-3) mg/L范围内,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在81.26%~113.13%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2%~4.98%之间。10种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嗪类化合物在酱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质量浓度范围为2.63~16.88 mg/L,其次是芝麻香型和兼香型。该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灵敏度,适用于不同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白酒 吡嗪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煎剂肠内滴注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脾虚腑实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4
作者 俞健 潘晋方 +5 位作者 沈毅 张琦 刘举达 彭辉 陆二光 于庆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芪黄煎剂对胃癌根治术后脾虚腑实证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D2根治术,术后表现为脾虚腑实证,... 目的探讨芪黄煎剂对胃癌根治术后脾虚腑实证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D2根治术,术后表现为脾虚腑实证,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补液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液肠内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给予肠内营养液+芪黄煎剂肠内滴注;两组均早晚各滴注1次,连续7 d。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结肠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和淋巴细胞计数(LYM),计算LYM/NEU、LYM/P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分别于术后第1、7天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L)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肠梗阻、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造影剂初到结肠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治疗后两组LYM、LYM/NEU、LYM/PL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Hb、PAB、ALB、GLO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B、GLO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第7天两组QOL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脾虚腑实证患者早期应用芪黄煎剂肠内滴注能够促进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煎剂 胃癌根治术 脾虚腑实证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欣 沈毅 +1 位作者 潘刚 彭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吴茱萸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胃... 目的探讨吴茱萸敷脐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吴茱萸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胃肠激素分泌和营养状况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胃泌素水平、胃动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给予吴茱萸敷脐,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敷脐 腹部手术 胃肠运动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序列化漏洞研究综述
6
作者 汪松 丁婉蒙 +3 位作者 李宇薇 沈毅 李阳 潘祖烈 《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1期22-40,共19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程序与服务之间的数据交换日趋攀升。序列化机制为跨平台数据传输和交互提供了便利,在网络编程、数据持久化和分布式系统等应用程序中应用广泛,由其产生的反序列化漏洞问题也逐渐引发关注。攻击者注入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程序与服务之间的数据交换日趋攀升。序列化机制为跨平台数据传输和交互提供了便利,在网络编程、数据持久化和分布式系统等应用程序中应用广泛,由其产生的反序列化漏洞问题也逐渐引发关注。攻击者注入精心构造的恶意对象以利用该漏洞实现远程代码执行等恶意行为,造成数据泄露、系统崩溃、服务中断等后果,严重威胁应用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因此,亟须对反序列化漏洞的原理及检测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介绍了反序列化漏洞背景和发展历史,以典型案例来阐述反序列化漏洞的实现原理,提炼了反序列化漏洞检测的一般方法,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相关研究工作的原理进行了剖析。最后,根据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分析了反序列化漏洞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序列化漏洞 网络安全 漏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消化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漆梦雯 沈毅 +6 位作者 羊桂英 余婷 李吴晗 周琪欢 谢晓俊 朱娅宁 莫建初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挖掘黑翅土白蚁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浓度梯度法,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Al^(3+)、Ca^(2+)、Fe^(3+)...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挖掘黑翅土白蚁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浓度梯度法,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Al^(3+)、Ca^(2+)、Fe^(3+)和Mg^(2+)的饵料供给黑翅土白蚁,确定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金属离子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的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明确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虫体内及新建菌圃内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法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漆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Al^(3+)、Ca^(2+)和Fe^(3+)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均为1.00 g·kg^(-1),对饵料中Mg^(2+)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为10.00 g·kg^(-1)。黑翅土白蚁取食含有10.00 g·kg^(-1) Mg^(2+)的饵料后,其虫体内和菌圃内都发生了Mg的富集;取食含有1.00 g·kg^(-1) Fe^(3+)的饵料后,Fe仅在菌圃内富集。取食含有1.00 g·kg^(-1) Al^(3+)的饵料,会显著提高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漆酶活性(P<0.05);取食含有1.00 g·kg^(-1) Ca^(2+)的饵料,会显著提高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漆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性(P<0.05);取食含有1.00 g·kg^(-1) Fe^(3+)的饵料,会显著提高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漆酶活性和菌圃中的纤维素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菌圃中的漆酶活性和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纤维素酶活性(P<0.05);取食含有10.00 g·kg^(-1) Mg^(2+)的饵料,会显著提高黑翅土白蚁虫体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和菌圃中的漆酶活性(P<0.05),但会显著降低菌圃中的纤维素酶活性(P<0.05)。【结论】黑翅土白蚁可取食分别含有1.00 g·kg^(-1) Al^(3+)、Ca^(2+)和Fe^(3+)的饵料和含有10.00 g·kg^(-1) Mg^(2+)的饵料,1.00 g·kg^(-1) Al^(3+)可以提高黑翅土白蚁和菌圃微生物对木质素的联合降解能力。黑翅土白蚁具有资源化处理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土白蚁 菌圃 金属离子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8
作者 王海凤 沈毅 +1 位作者 刘举达 经文善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结合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待手术结束患者苏... 目的观察腕踝针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结合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待手术结束患者苏醒时,即行腕踝针干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激素分泌水平、创面疼痛评分和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较治疗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 d创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消化道肿瘤术后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丙醇诱导合成WO3粉体与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毅 朱华 +2 位作者 赵丽 黄荣 胡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2-1715,共4页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 采用正丙醇为有机诱导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形貌新颖的WO3粉体,使用XR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并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仪及测色计测试了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正丙醇诱导合成的WO3粉体仍为六方相,但形成了特殊的海胆状纳米结构,SEM和TEM测试结果表明,海胆状WO3微球由大量的WO3纳米杆簇集形成.该诱导产物的纳米杆簇集成的海胆状结构显著地改善了光生质子的传输过程,提高了合成的WO3粉体的光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粉体 光致变色 正丙醇 有机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有向因子图的航天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毅 张筱磊 王振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消除噪声对提取传感器信号中故障特征的影响,同时在系统模型不精确条件下,描述故障在系统部件间的传播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有向因子图(DFG)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传感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内部模态函数(... 为了消除噪声对提取传感器信号中故障特征的影响,同时在系统模型不精确条件下,描述故障在系统部件间的传播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有向因子图(DFG)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传感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内部模态函数(IMF),提出采用能量做为其零点区间包含噪声成分的评价指标,基于信号内部模态函数的区块能量消除其噪声成分.对无法精确建模的物理系统,提出使用有向因子图描述系统组成部件间的因果关系,应用概率推理实现故障诊断.通过对航天器电源系统供电模块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经验模态分解 有向因子图 特征提取 故障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0
11
作者 沈毅 李利亮 王振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656,共10页
详细综述了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的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航天器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技术项... 详细综述了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的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方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航天器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技术项目的开展情况,最后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故障诊断 容错控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切换系统的H_-/H∞故障检测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毅 王佳伟 王振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3,共5页
为解决离散时间线性切换系统的故障检测问题,设计了满足混合H_-/H_∞性能指标的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首先,通过构造故障检测滤波器来得到残差,并且为提高故障检测的性能,使用加权H_∞性能指标和H_-性能指标表示残差对于扰动的鲁棒性以及... 为解决离散时间线性切换系统的故障检测问题,设计了满足混合H_-/H_∞性能指标的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首先,通过构造故障检测滤波器来得到残差,并且为提高故障检测的性能,使用加权H_∞性能指标和H_-性能指标表示残差对于扰动的鲁棒性以及对于故障的敏感性,进而将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混合H_-/H_∞性能指标下的多目标求解问题.接着,利用多Lyapunov函数方法和平均驻留时间技术,先得到了初步的滤波器设计结果,然后通过引入松弛变量的方法解除了Lyapunov矩阵和系统矩阵的耦合,得到了保守性较低的结果,并将其表示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最后,使用一个例子进行仿真,为其设计了故障检测滤波器的参数矩阵,并得到了残差评价函数的仿真图形.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故障检测滤波器可以实现故障检测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平均驻留时间 多LYAPUNOV函数 混合H/H∞ 鲁棒故障检测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MAS的GT421型多臂机机构动态仿真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毅 高大牛 刘春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3,129,共6页
为对GT421型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做合理的机构动态仿真,对其主传动机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分析,通过Pro/E和ADMAS对其提综机构完成建模、装配及动力学仿真,得出机构中各构件运动规律及动态受力情况。对花键轴和摇臂的相对停顿时间做理论分析... 为对GT421型旋转式电子多臂机做合理的机构动态仿真,对其主传动机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分析,通过Pro/E和ADMAS对其提综机构完成建模、装配及动力学仿真,得出机构中各构件运动规律及动态受力情况。对花键轴和摇臂的相对停顿时间做理论分析和计算,校核主传动机构模型,从静力学设计角度对机构中关键易损构件做强度分析。为进一步考虑速度对机构运动及构件受力的影响,对初输入圆盘做了3种典型速度下的机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电子多臂机 提综机构 仿真 建模 开口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悬垂三维形态的测量与重建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毅 刘玄木 王寿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5,共4页
介绍了用结构光测量织物悬垂三维形态的方法。利用平行结构光在织物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高线条纹,用基于极坐标径向扫描的方法对织物投影图像中等高线条纹及织物边缘进行识别,得到织物曲面上的等高线及织物边缘点坐标,最后利用基于极... 介绍了用结构光测量织物悬垂三维形态的方法。利用平行结构光在织物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高线条纹,用基于极坐标径向扫描的方法对织物投影图像中等高线条纹及织物边缘进行识别,得到织物曲面上的等高线及织物边缘点坐标,最后利用基于极坐标网格的三维曲面建模方法对悬垂织物的三维形态进行了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比较理想地实现织物悬垂三维形态的测量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悬垂形态 结构光 图像处理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不同晾堂堆积发酵细菌群落差异分析
15
作者 张效铭 袁思棋 +5 位作者 王西 张亚东 杨靖洲 刘帮 刘君 沈毅 《酿酒科技》 2025年第4期79-85,92,共8页
堆积发酵是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利用自然开放式生产,利于有益酿酒微生物接种、富集和培育的过程。以第三轮次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糟醅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探析了不同晾堂堆积糟醅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差异。研究表明:(1)... 堆积发酵是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利用自然开放式生产,利于有益酿酒微生物接种、富集和培育的过程。以第三轮次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糟醅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探析了不同晾堂堆积糟醅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差异。研究表明:(1)堆积发酵过程中,三合土晾堂的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高于混凝土晾堂;(2)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堆积发酵过程中的绝对优势细菌门类,且三合土晾堂的丰富度高于混凝土晾堂;(3)两种晾堂共有细菌属微生物有35个,Kroppenstedtia为两种晾堂堆积发酵酒醅中的绝对优势细菌属;(4)差异细菌属类微生物类群为Phyllobacterium、Lactobacillus、Bradyrhizobium、Bacillus和Virgibacillus,是不同晾堂堆积发酵阶段的优势细菌属,并且三合土晾堂的差异细菌相对丰富度高于混凝土晾堂。结果表明,三合土晾堂的吸水性、透气性等特征能够为微生物的富集提供有利的条件,为优化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提高白酒品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三合土晾堂 混凝土晾堂 堆积发酵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种发酵液添加对酱香型高温大曲品质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何琪 张亚东 +4 位作者 晏永 尹杰兵 刘君 沈毅 袁思棋 《酿酒科技》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研究主要是在酱香型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制备的菌种发酵液,以不同添加方式与高温大曲物料混合获得强化曲样,以期从温度、湿度、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等角度提高高温大曲的质量,从而保证高温大曲品质一... 本研究主要是在酱香型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制备的菌种发酵液,以不同添加方式与高温大曲物料混合获得强化曲样,以期从温度、湿度、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等角度提高高温大曲的质量,从而保证高温大曲品质一致性而提升酱香型白酒的品质。通过温度、湿度、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高温大曲的温度、湿度、酸度、水分、糖化力等理化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酸度有显著性提高;实验组II高温大曲特级占比最高(25.26%),实验组I次之,对照组最低;同时,实验组高温大曲的感官、断面和香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菌种发酵液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强化高温大曲感官质量,特别是特级曲比例,从而有效提高了酱香型高温大曲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解淀粉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 理化指标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封窖方式对酱香型窖面糟醅及其基酒感官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魏煜 袁思棋 +5 位作者 王西 张亚东 杨靖洲 刘帮 刘君 沈毅 《酿酒科技》 2025年第4期98-104,107,共8页
封窖是白酒酿造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保证了白酒发酵所需无氧或微氧环境,也避免了发酵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窖内环境。为了探究不同封窖方式对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影响,对比传统封窖(CT)、稻壳竹席封窖(DK)和薄膜封窖(BM)3种不同封窖方... 封窖是白酒酿造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保证了白酒发酵所需无氧或微氧环境,也避免了发酵过程中环境微生物污染窖内环境。为了探究不同封窖方式对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影响,对比传统封窖(CT)、稻壳竹席封窖(DK)和薄膜封窖(BM)3种不同封窖方式下酱香型白酒酿造窖面糟醅理化指标、微生物多样性与基酒感官质量。相较于传统封窖方式而言,相关实验结果显示:(1)BM出窖窖面糟醅水分更高,且窖面温度变化更快;BM、DK出窖糟醅理化指标与CT无明显差异(p>0.05);(2)CT窖面糟醅基酒带有明显泥腥味;BM窖面糟醅基酒曲香明显、酒体醇厚;DK窖面糟醅基酒酱香、曲香均衡,极少数基酒带有泥腥味,且窖面糟醅基酒产量和出酒率均为BM最高,DK次之,CT最低;(3)3种不同封窖方式的出窖、入窖窖面糟醅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基本一致(p>0.05),其中CT微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通过对3种不同密封形式下的酱香型白酒酿造对窖面糟醅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和基酒感官的分析,为改进酱香型白酒封窖工艺和提高窖面基酒质量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封窖方式 糟醅 感官品评 糟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酱香型郎酒酿造时令的科学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沈毅 许忠 +1 位作者 王西 王冬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3-48,共6页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了100多年从未改变。为研究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分别在不同时节生产高温大曲,在不同时节下沙产酒,结果发现,端午期间生产的高温大曲质量...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郎酒传统酿制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用了100多年从未改变。为研究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分别在不同时节生产高温大曲,在不同时节下沙产酒,结果发现,端午期间生产的高温大曲质量最好,重阳下沙生产的郎酒质量最优;通过对原料、微生物、生产工艺、生化反应等方面的分析,发现郎酒"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酿造时令中蕴含着许多奥秘,体现了酒与自然的完美契合,以及与微观世界的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酒 酿造时令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悬垂形态的模拟仿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毅 齐红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9,共6页
为利用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来预测织物悬垂形态,提出利用织物悬垂性能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仿真重建的方法,建立起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与织物悬垂性能指标的关系。从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2个方面,提出了10个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指... 为利用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来预测织物悬垂形态,提出利用织物悬垂性能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仿真重建的方法,建立起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与织物悬垂性能指标的关系。从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2个方面,提出了10个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指标,利用这些悬垂性能指标及MatLab语言,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了三维仿真重建,获得了直观的视觉仿真效果,为预测织物悬垂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悬垂性能 悬垂指标 悬垂形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翅土白蚁共生真菌对水稻秸秆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毅 漆梦雯 +4 位作者 羊桂英 周琪欢 余婷 李吴晗 莫建初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挖掘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真菌在秸秆资源利用上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补充菌种资源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从黑翅土白蚁肠... 【目的】挖掘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真菌在秸秆资源利用上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补充菌种资源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在液态发酵条件下,评估不同真菌以及真菌组合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的降解效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降解前后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共分离到4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经鉴定分别为安拉阿巴德篮状菌Talaromyces allahabadensis、刺孢篮状菌T.aculeat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孔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tephropora。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黑曲霉的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安拉阿巴德篮状菌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黑曲霉与灰孔多年卧孔菌双菌组合具有最强的秸秆降解能力,20 d内可降解秸秆中38.27%的干物质、62.59%的纤维素和51.75%的半纤维素。降解后水稻秸秆内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结晶度由22.44%上升至32.53%,秸秆表面崩解碎裂,结构蓬松化。【结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和灰孔多年卧孔菌在组合降解水稻秸秆时表现出极强的降解能力,在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上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土白蚁 共生真菌 纤维素酶 秸秆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