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疫霉菌与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马铃薯叶片的细胞病理研究
1
作者 廖珍凤 吕明芳 +3 位作者 王甄 宋西娇 沈梦梦 张恒木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天池山种植基地频繁发生一种马铃薯病害,其典型症状为叶片褪绿、黄化,严重的枯败坏死。为鉴定其病原,本研究采用显微镜观察表明其由卵菌和线状病毒复合侵染所致,RT-PCR检测显示其病原菌为马铃薯晚疫病(PLB)致病疫霉...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天池山种植基地频繁发生一种马铃薯病害,其典型症状为叶片褪绿、黄化,严重的枯败坏死。为鉴定其病原,本研究采用显微镜观察表明其由卵菌和线状病毒复合侵染所致,RT-PCR检测显示其病原菌为马铃薯晚疫病(PLB)致病疫霉菌,病毒为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和马铃薯M病毒(PVM)。病理学观察显示马铃薯病叶和茎表面被疫霉菌丝覆盖,在孢囊梗上有分生孢子着生;菌丝通过气孔和表皮细胞侵入叶肉细胞和细胞间隙的现象尤为明显;菌丝与细胞壁接触处形成高电子密度沉积物,局部出现坏死,产生大量囊泡,叶绿体包膜消解,基质外流;马铃薯病株汁液负染后可观察到长600~900 nm,直径10~15 nm的线状病毒粒子;并在叶肉细胞细胞质中观察到大量分散的线状病毒粒子、成束状的病毒粒子以及风轮状内含体等病毒相关的特征性结构,进一步支持该病害由卵菌和病毒复合侵染所致,为深入理解马铃薯病毒与卵菌互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疫霉菌 线状病毒 马铃薯病毒 复合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样方法下6种耧斗菜花粉的形态特征
2
作者 廖珍凤 宋西娇 +2 位作者 沈梦梦 肖彬 周媛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为了明确耧斗菜属不同品种间的花粉形态特征,并探究不同制样处理方式对花粉形态变化的影响,分别用冷冻扫描法、新鲜花粉干燥法、戊二醛固定法制备6种耧斗菜(Aquilegia)花粉样品。结果表明:在相同制样方法下,不同品种的花粉具有一定的共... 为了明确耧斗菜属不同品种间的花粉形态特征,并探究不同制样处理方式对花粉形态变化的影响,分别用冷冻扫描法、新鲜花粉干燥法、戊二醛固定法制备6种耧斗菜(Aquilegia)花粉样品。结果表明:在相同制样方法下,不同品种的花粉具有一定的共性和特异性;6种耧斗菜花粉均为等极的辐射对称型花粉,萌发沟为3沟型,覆盖层表面具刺状突起纹饰,说明不同品种耧斗菜之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极轴/赤道轴比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耧斗菜品种分类鉴定的孢粉学依据。不同制样方法下,6种耧斗菜花粉大小排序基本一致,紫花耧斗菜的花粉最大,其次是无距耧斗菜,其余4种耧斗菜花粉大小差异不明显。冷冻扫描电镜法是研究耧斗菜孢粉学较理想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花粉原本的超微结构特征。与冷冻扫描电镜法相比,新鲜花粉干燥法和戊二醛固定法制备的花粉极轴长度、P/E值和P×E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小。该研究不仅成功建立了一套针对花粉超微结构观察的冷冻扫描技术体系,也为耧斗菜品种的分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耧斗菜 花粉 形态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丝绸产业英语合同的句法特点及其汉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梦梦 陈霞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4期131-132,147,共3页
该文以目的论为基础,结合目的论三大原则,以丝绸产业商务合同为语料,对丝绸产业下的商务英语合同的句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对其汉译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商务英语合同具有多使用陈述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的特点。基于目的论三个原则,... 该文以目的论为基础,结合目的论三大原则,以丝绸产业商务合同为语料,对丝绸产业下的商务英语合同的句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对其汉译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商务英语合同具有多使用陈述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的特点。基于目的论三个原则,在翻译时可采用相对应的句型、进行语态转换,适当调整语序等翻译策略使商务合同翻译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丝绸产业 商务合同 汉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廖珍凤 王剑 +4 位作者 宋西娇 陈光 沈梦梦 苗瑞祥 徐盛春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1250-1256,1261,共8页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浙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mol·L^(-1))的NaCl对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大豆萌发相关生长指标及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 本研究以大豆品种浙农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mol·L^(-1))的NaCl对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研究盐胁迫对大豆萌发相关生长指标及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豆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等性状的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mol·L^(-1)处理对大豆发芽率影响较低,150 mmol·L^(-1)处理下大豆发芽率显著受到抑制。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量受盐胁迫抑制明显,随盐浓度的增高均显著小于对照组。通过对萌发过程中子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蛋白质贮藏液泡和油体降解转化速度都明显延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形成速度随盐浓度增加而变慢。150 mmol·L^(-1)处理对萌发大豆的子叶超微结构影响最大,直至萌发8 d,子叶细胞内也还存在大量油体尚未降解转化,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仍未形成。综上所述,盐胁迫抑制大豆种子萌发期间子叶细胞内贮藏物质水解成小分子参与到合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影响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形成,导致根长、下胚轴长以及侧根数量等生长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抑制大豆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大豆 萌发 超微结构 蛋白质贮藏液泡 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