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央地关系的地方立法诠释——以《宪法》第三条第四款为中心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桥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2,共11页
《宪法》第三条第四款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规范。要全面准确理解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必须将《宪法》第三条第四款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七条及《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结合起来看,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下中央与地方权限划... 《宪法》第三条第四款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规范。要全面准确理解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必须将《宪法》第三条第四款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七条及《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结合起来看,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下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一体两面。尽管《宪法》没有明确地方事权的范围,但对地方立法权,《宪法》和《立法法》均有明晰规定。我国地方立法中,有一部分是为办好地方性事务、发挥本地方特色而设定的,这部分内容由地方自主制定、自主实施,可以构成完整的地方事权。此外,中央在赋予地方某些工作任务时,也会同时授予地方相应的立法权,工作不同、任务不同,给予地方的立法权限也不相同。根据“权责统一”原理,中央给了地方这些任务,同时也意味着给地方这些事权,尽管考虑到这些权力中央可以收回,但在收回之前应承认其是地方事权。故地方事权的具体范围,可以从地方立法权中得到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关系 地方事权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法庭实训课的组织与实施 被引量:7
2
作者 沈桥林 肖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3-65,共3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能够服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此,在法律硕士培养过程中,实习和实训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援助: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桥林 欧阳媛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法律援助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证社会弱势群体法定权利实现的必要手段 ,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法律援助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法律援助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保证社会弱势群体法定权利实现的必要手段 ,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法律援助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援助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社会稳定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分权理论演进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桥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西方法治史上,权力制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不同体制因素的制约,到国家职能的划分和制约,再到各种职能的均衡制约三大发展阶段。其中,国家职能二分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为,根据法治的一般理论,国家职能理所当然的被划分为制定法律... 西方法治史上,权力制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不同体制因素的制约,到国家职能的划分和制约,再到各种职能的均衡制约三大发展阶段。其中,国家职能二分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为,根据法治的一般理论,国家职能理所当然的被划分为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两部分,国家权力相应的也被分为立法权和执行权,司法权曾长期生存在行政权的阴影之中。从二权分立到三权分立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司法权从行政权破茧而出,走向独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体制 职能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修改与宪法权威 被引量:5
5
作者 沈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宪法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重要的,但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修改宪法规范来解决矛盾,适时、科学的修宪是维护宪法权威所必需的。在修宪时,应当调整修宪的指... 宪法的稳定性对于维护宪法权威是重要的,但片面强调稳定性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修改宪法规范来解决矛盾,适时、科学的修宪是维护宪法权威所必需的。在修宪时,应当调整修宪的指导思想,增强宪法的适应性,完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 权威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以下地方法院统管之问题探讨——兼论审判体制改革之粗略构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47-54,共8页
我国现行审判体制的制度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在现行体制下,省以下地方法院更多地属于地方政权机关,而不是中央审判系统。要实现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长效的办法是修改宪法等法律... 我国现行审判体制的制度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在现行体制下,省以下地方法院更多地属于地方政权机关,而不是中央审判系统。要实现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长效的办法是修改宪法等法律,将地方审判系统从地方人大脱离出来、收归中央,同时实行不同职能的法院分设。过渡性办法可以形成省以下地方法院统一的人员推荐方法和财政预算方案,交各地方人大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法院 统一管理 审判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公正:社会规范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7-39,共3页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公正,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最高概念表达,作为人类的价值理想和现实...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公正,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最高概念表达,作为人类的价值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规范要求,它常常以"超越现实"的价值理想和意义维度作为现实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的根据和标准,并对之加以评判和规范,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提供一个合理合法合目的性的尺度,追求一个和谐而富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益加快,近年来,公正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公正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组织了这期笔谈,推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四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深化公正问题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公正 社会规范 有序运行 保障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成员 法律至上 执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宪政经验述略 被引量:2
8
作者 沈桥林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清帝逊位之初十几年的中国近代史,就是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斗争史。国民党试图凭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袁世凯或明或暗地破坏该法,欲使中国社会回归传统,让自己君临天下。然而,最终双方都以失败而告终... 清帝逊位之初十几年的中国近代史,就是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斗争史。国民党试图凭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袁世凯或明或暗地破坏该法,欲使中国社会回归传统,让自己君临天下。然而,最终双方都以失败而告终。何也?在袁世凯,大概因为封建传统思想严重,过于迷信武装的力量和政治手腕,以至于公然逆民意和历史潮流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民党,大概因为没有真正接受宪政文化的洗礼,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时局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以至于不知不觉地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宪治 武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的宪法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桥林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WTO的最高宗旨不是自由的国际贸易,而是世界范围内的福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WTO与宪法具有相同的理论渊源和精神实质,二者在目的、功能、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契合之处。WTO一方面用宪法的要求约束成员国政府,另一方面自身也按宪... WTO的最高宗旨不是自由的国际贸易,而是世界范围内的福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WTO与宪法具有相同的理论渊源和精神实质,二者在目的、功能、形式、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契合之处。WTO一方面用宪法的要求约束成员国政府,另一方面自身也按宪法的要求架构和运作,并努力推动国际事务的宪法化和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宪法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中国政府的注意义务
10
作者 沈桥林 李芳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60,共5页
我国在《加入议定书》中承诺建立一种机制,使个人和企业可以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未统一适用的情况,保证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迄今为止,我国履行注意义务的机制还缺少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缺少制裁手段和补偿内容,缺少对法律实施... 我国在《加入议定书》中承诺建立一种机制,使个人和企业可以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未统一适用的情况,保证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迄今为止,我国履行注意义务的机制还缺少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缺少制裁手段和补偿内容,缺少对法律实施方式的监督。为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法律文件审查制度,完善法律文件审查程序,适度追究立法责任,早日出台行政程序法。此外,还应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发挥司法的最终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政府 注意义务 机制 法制统一 贸易制度 统一性 可操作性 法律文件审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监督程序再监督问题初探
11
作者 沈桥林 李光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看 ,对审判监督程序实行再监督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审判监督程序再监督的实现 ,要求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 ;要求审判机关认真贯彻法律精神 ;要求制定专门的审判监督程序。
关键词 审判监督程序 再监督 必要性 可能性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完善
12
作者 沈桥林 刘云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WTO并不反对成员国政府支持国内农业发展 ,而是要求成员国的支持措施对生产和贸易无扭曲作用或扭曲非常小。因此 ,入世后 ,我国政府要做的不是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而是改变农业支持方式 ,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 WTO并不反对成员国政府支持国内农业发展 ,而是要求成员国的支持措施对生产和贸易无扭曲作用或扭曲非常小。因此 ,入世后 ,我国政府要做的不是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而是改变农业支持方式 ,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建立新的农业保险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拓展农业服务计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国内支持政策 中国 WTO 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科技贡献率 入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宪法施行效果的几种传统思维
13
作者 沈桥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67,共11页
宪法是根本大法,也是法治之法。宪法施行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注重实效。中国传统思维的某些方面,与宪法和法治的精神不符,可能对宪法施行的效果釜底抽薪。要提高宪法施行的实效,全面贯彻宪法精神,首先需要摒弃传统治术思维及由此衍生出来... 宪法是根本大法,也是法治之法。宪法施行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注重实效。中国传统思维的某些方面,与宪法和法治的精神不符,可能对宪法施行的效果釜底抽薪。要提高宪法施行的实效,全面贯彻宪法精神,首先需要摒弃传统治术思维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习惯思维。此等习惯思维不去,行宪效果必然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思维 行宪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法学思考
14
作者 沈桥林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22-32,共11页
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刚性准则,作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可以出自国家,也可以来自民间;可以有国家强制力威慑,也可以由社会组织保障实施。全球化进程是在缺少世界政府干预的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为全球社会有机体充分发育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 法律,作为人们行为的刚性准则,作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器,可以出自国家,也可以来自民间;可以有国家强制力威慑,也可以由社会组织保障实施。全球化进程是在缺少世界政府干预的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为全球社会有机体充分发育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类共同法。人类共同法的产生出于全球公共事务和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它有自己特定的调整领域,不仅不会消弥国家法,反而会与国家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以想象,未来的人类法必然是一幅多元图景,人类公共事务必然仰仗各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法 全球化 多元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新宪政论
15
作者 沈桥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新宪政论》是新宪政论的奠基之作和纲领性文件。新宪政论并不是一个新的宪政思想学派,也没有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只能说是一种思潮、一种方法,甚至还只是一种探索。但新宪政论者的各种观点具有共同的知识渊源和共同的主题... 《新宪政论》是新宪政论的奠基之作和纲领性文件。新宪政论并不是一个新的宪政思想学派,也没有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只能说是一种思潮、一种方法,甚至还只是一种探索。但新宪政论者的各种观点具有共同的知识渊源和共同的主题,正是这些构成了新宪政论的共性和特征。新宪政论将宪政制度的设计从传统的政治领域,引向了经济和社会领域,让原本属于"形而上"的宪政理论溶入了公民的现实生活,从而拓展了宪政的空间,开辟了宪政的视野,为宪政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宪政论 制度设计 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