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晗 沈月玉 +2 位作者 徐海珍 肖琴锋 韩丰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本院住院治疗的5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症状、血液检验、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等。结果52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本院住院治疗的5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症状、血液检验、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等。结果52例患者入院时无症状感染者38例,轻型11例,普通型3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47.37±14.66)岁。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及全身酸痛为主,按照患者入院首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N基因及ORF1ab基因的周期阈值(Ct值)分为Ct值≤20组及Ct值组>20,各26例。Ct值>20组比Ct值≤20组血清新冠抗体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蛋白、血钾升高,疫苗接种剂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高(OR=1.004,95%CI:1.00±1.01)、中性粒细胞计数高(OR=1.701,95%CI:1.09±2.66),入院首次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检测Ct值>20的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患者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检测Ct值>20的AUROC分别为0.711,0.705。普通型患者的胸部CT病变部位右肺上叶及中叶多见。所有患者经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均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本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轻,以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病例为主,建议接种第三剂加强剂疫苗来增强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沈月玉 王晓晗 +3 位作者 韩丰 肖琴锋 陈云清 冀子中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7期984-986,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3月42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症状、血液检验、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等.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3月42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症状、血液检验、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等.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中轻型3例,普通型27例,重型12例.有21例(50%)有湖北旅居史,14例(33.3%)有密切接触史,7例为家族聚集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随着疾病分型加重,血常规中淋巴计数逐渐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逐渐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OR=12.152,95%CI:1.487~99.275),入院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OR=1.163,95%CI:1.024~1.322).患有糖尿病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诊断重型新冠肺炎的AUROC分别为0.717、0.763.在疾病初期识别新冠肺炎,胸部CT检查较X线胸片检查更准确.所有患者经抗病毒等治疗均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COVID-19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胸部CT有助于早期诊断,入院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可能有助于预测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