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菌株cagA、picB基因与胃粘膜IL-8表达、消化性溃疡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志祥 赵亮 +2 位作者 于皆平 余保平 罗和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Hp菌株cagA、picB基因表达与胃粘膜IL - 8分泌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技术行Hp培养 ;PCR扩增技术检测cagA、picB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胃窦部IL - 8表达水平。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部粘膜IL - 8... 目的 :初步探讨Hp菌株cagA、picB基因表达与胃粘膜IL - 8分泌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技术行Hp培养 ;PCR扩增技术检测cagA、picB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胃窦部IL - 8表达水平。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部粘膜IL - 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患者 (t=15 .5 2 ,P <0 .0 1)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cagA+ / picB+ 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患者 (χ2 =9.99,P <0 .0 1) ;cagA+ / picB+ 菌株感染者胃窦粘膜IL - 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agA-/ picB-菌株感染者 (t=5 .43,P <0 .0 1)。结论 :IL - 8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起重要作用 ;cagA+ / pi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 CAGA基因 picB基因 IL-8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的真菌感染研究现况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志祥 张慧英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2期49-50,共2页
随着肿瘤的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的研究进展,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但放疗和化疗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尤其是细胞毒药物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使肿瘤患者极易并发严重感染.各种有效的抗生素大量问世使... 随着肿瘤的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的研究进展,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但放疗和化疗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尤其是细胞毒药物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使肿瘤患者极易并发严重感染.各种有效的抗生素大量问世使细菌感染得到较好控制.与之相反,真菌感染既难诊断又不易治疗.最近几年,国外学者对此研究颇为活跃.本文就此作一简要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真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提高急性白血病治疗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志祥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急性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极为凶险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何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是中外血液学专家最大的心愿。多年来,国内临床医师往往依靠个人经验或单个血液中心的临床总结,但无论是国内同仁甚至同一血液... 急性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极为凶险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何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疗效是中外血液学专家最大的心愿。多年来,国内临床医师往往依靠个人经验或单个血液中心的临床总结,但无论是国内同仁甚至同一血液临床中心在不同的时期也很难重复出同样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况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志祥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1期1-3,共3页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一般可分为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二部分,后者又包括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和骨髓移植治疗。 1 诱导缓解治疗 现已知道,当AML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量达到10^(10)时,临床上即出现明显白血病症状,肿瘤细胞数量...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一般可分为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治疗二部分,后者又包括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和骨髓移植治疗。 1 诱导缓解治疗 现已知道,当AML患者机体内肿瘤细胞量达到10^(10)时,临床上即出现明显白血病症状,肿瘤细胞数量增加到10^(12)~10^(13)时,可致患者死亡。诱导缓解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强烈化学治疗,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以致临床上应用一般的实验方法无法检测到恶性克隆白血病细胞,而骨髓和外周血中三系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粒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P方案(类似方案)与利妥昔单抗联合应用于年轻、预后好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沈志祥 李文瑜 《循证医学》 CSCD 2007年第1期11-14,17,共5页
1 文献类型 治疗。 2 证据水平 2b。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药物治疗 年轻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研究现状
6
作者 沈志祥 张蕴 《临床荟萃》 CAS 1990年第5期193-195,共3页
人T细胞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如T细胞恶性淋巴瘤、周围T细胞瘤。在临床上,它一般可分为下列6种不同的疾患:①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②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LL);③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④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⑤T细胞... 人T细胞恶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如T细胞恶性淋巴瘤、周围T细胞瘤。在临床上,它一般可分为下列6种不同的疾患:①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②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LL);③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④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⑤T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⑥T毛细胞白血病。近几年,人T细胞恶性肿瘤进展甚速,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的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肿瘤 T细胞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7
作者 沈志祥 张慧英 《临床荟萃》 CAS 1990年第10期433-436,共4页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按工作分类法它可分为三大类: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NHL。临床资料表明,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7、2.5和1年。最近几年,随着新型化疗药物和...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按工作分类法它可分为三大类: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NHL。临床资料表明,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7、2.5和1年。最近几年,随着新型化疗药物和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的出现和应用,高度恶性NHL治疗明显改善,以致既往认为预后极差的高度恶性NHL却反常较低度恶性淋巴瘤有更好的疗效。本文就NHL患者国内外治疗进展作一简要文献综述。 低度恶性NHL患者的治疗 低度恶性NHL主要包括三个亚型:小淋巴细胞性(SL),滤泡样小裂细胞性(FSCL)和滤泡样混合细胞性(小裂和大细胞FML)。它们分别相当Rappaport的分化良好弥漫性淋巴细胞淋巴瘤(DLWD)、分化不良结节性淋巴细胞淋巴瘤(NLPD)和结节性混合型淋巴瘤(NML)。低度恶性淋巴瘤极少发生于25岁以前青少年。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稳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氏病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化学治疗对男性生殖功能的不良影响
8
作者 沈志祥 张慧英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大多数化疗药物对男性生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机理是通过损伤睾丸生发上皮,阻碍精子成熟,以及破坏微环境等。受影响的程度与药物的类型、剂量、用药时间和年龄有关。化疗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非是永久性的,有时是可逆的。动物... 大多数化疗药物对男性生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机理是通过损伤睾丸生发上皮,阻碍精子成熟,以及破坏微环境等。受影响的程度与药物的类型、剂量、用药时间和年龄有关。化疗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非是永久性的,有时是可逆的。动物实验提示,在甲基苄肼治疗中,服用睾丸素可明显保护睾丸的生育功能,加用抗氧化剂能对抗甲基苄肼的损伤作用。而化疗前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是癌症患者化疗后不育症极有希望的积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药物疗法 男性 生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p53、p14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岚 郭洁 +2 位作者 杨咏梅 周莉萍 沈志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0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 p5 3、p14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某些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经病理诊断明确的内镜活检组织标本 318例 ,其中癌组织 12 6例 ,腺瘤组织 84例 ,正常组织 10 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三种组织中p5 3、...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 p5 3、p14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某些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经病理诊断明确的内镜活检组织标本 318例 ,其中癌组织 12 6例 ,腺瘤组织 84例 ,正常组织 10 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三种组织中p5 3、p14的表达。 结果 p5 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0 .0 5 ) ,p14在腺瘤和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结肠组织 (P <0 .0 5 ) ,p14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5 ) ,p5 3与 p14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 (r =- 0 .816 9)。 结论 p5 3、p14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联合检测两者的协同表达可作为结肠癌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p53、p1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和处理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磊 罗和生 +2 位作者 谭诗云 余保平 沈志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 评价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  5 8例食管中段异物 ,内镜下取出 5 3例 ,成功率 91.4 0 % ,除 1例发生纵隔气肿外 ,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未能... 目的 评价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  5 8例食管中段异物 ,内镜下取出 5 3例 ,成功率 91.4 0 % ,除 1例发生纵隔气肿外 ,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未能取出异物的 5例 ,均系病程超过 4 8h ,有穿孔并发症迹象 ,其中鱼刺 4例 ,义齿 1例。经外科治疗后死亡 2例。结论 内镜下食管中段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段 异物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8例残胃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亮 刘军 +2 位作者 沈磊 沈志祥 罗和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残胃病变的规律、特点及可能有效的检查、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镜诊断残胃病变共 32 8例 ,B... 目的 :探讨残胃病变的规律、特点及可能有效的检查、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残胃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镜诊断残胃病变共 32 8例 ,BⅡ氏手术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和残胃溃疡、残胃癌发生率显著高于BⅠ氏手术 (P<0 .0 5 ) ,倒次全切术术后残胃复发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Ⅰ氏和BⅡ氏手术 (P <0 .0 1) ,贲门癌和食管下端癌术后的残胃复发癌发生率显著高于胃癌 (P <0 .0 1)。结论 :严格掌握胃手术适应症、注意术式的选择、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常规活检、常规口服抗胆汁返流和保护胃粘膜药物可能早期发现残胃癌 ,改善残胃病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 胆汁返流性胃炎 残胃溃疡 残胃癌 残胃复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洪流 沈志祥 +4 位作者 罗和生 余保平 冉宗学 于皆平 彭善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9-30,共2页
为了提高胃嗜酸性肉芽肿诊断与治疗水平 ,该文对 1976年 1月~ 1998年 4月收治的 4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发病率高 ,40岁以下者占 6 2 .3%。患者病史较长 ,无消瘦 ,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 ... 为了提高胃嗜酸性肉芽肿诊断与治疗水平 ,该文对 1976年 1月~ 1998年 4月收治的 41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发病率高 ,40岁以下者占 6 2 .3%。患者病史较长 ,无消瘦 ,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 ,亦无贫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并发溃疡率高 (92 .6 8% ) ,其中 15例作X线钡餐检查 ,误诊为胃癌 8例 ,胃溃疡 7例。 41例均作内镜检查 ,经胃镜确诊者仅 16例 (39.0 2 % )。该疾病术前误诊率高 ,但只要仔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与内镜下溃疡形态学特点 ,同时对可疑病变多处取材 ,行挖掘式活检 ,并作病理检查 ,就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胃溃疡 胃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位庄 周卫 +3 位作者 沈志祥 赵永刚 马达 张世民 《中国骨伤》 CAS 1996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总结了81例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诊疗经验,该症在临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上均有独特表现,归纳出软骨板破裂、移位、骨化三个病理过程并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本组病例18岁以下少儿型32例,19岁以上成人型49例,... 本文总结了81例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诊疗经验,该症在临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上均有独特表现,归纳出软骨板破裂、移位、骨化三个病理过程并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本组病例18岁以下少儿型32例,19岁以上成人型49例,非手术治疗38例,手术治疗43例,手术组疗效高于非手术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作者对软骨板破裂症与纤维环破裂所致的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板破裂 纤维环破裂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脂肪粉和增加饲喂次数对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枝 华卫东 +2 位作者 周峰 沈志祥 王志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24头产期接近的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 ,平均产后体重为 179.8kg ,平均带仔数为 7.97头 ,根据产仔时间接近 ,带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 ,随机分为 4个组。研究饲喂次数 (日喂 3次和 4次 )和添加脂肪粉 (0 %和 6 % )对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 24头产期接近的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 ,平均产后体重为 179.8kg ,平均带仔数为 7.97头 ,根据产仔时间接近 ,带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 ,随机分为 4个组。研究饲喂次数 (日喂 3次和 4次 )和添加脂肪粉 (0 %和 6 % )对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经过 35天泌乳期的饲养 ,结果表明 :台湾杜洛克初产母猪哺乳期饲喂高能饲粮和增加饲喂次数对仔猪的个体重、窝重 ,或母猪的泌乳性能影响都不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杜洛克 初产母猪 繁殖性能 脂肪粉 饲喂次数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系杜洛克猪生产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翁经强 华卫东 +3 位作者 胡锦平 徐步高 沈志祥 王志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 95头台系杜洛克母猪和 32头肥育猪测定 ,产仔数 ,初产 7.76头 ,经产 9.4 8头 ;产活仔数 ,初产 7.2 1头 ,经产 8.85头 ;肥育猪 30~ 10 0kg阶段 ,平均日增重 754g ,饲料利用率 2 .65;活体测定 ,背膘厚 1.39cm ,瘦肉率 62 .56% ;屠宰测... 对 95头台系杜洛克母猪和 32头肥育猪测定 ,产仔数 ,初产 7.76头 ,经产 9.4 8头 ;产活仔数 ,初产 7.2 1头 ,经产 8.85头 ;肥育猪 30~ 10 0kg阶段 ,平均日增重 754g ,饲料利用率 2 .65;活体测定 ,背膘厚 1.39cm ,瘦肉率 62 .56% ;屠宰测定 ,胴体背膘厚 1.4 1cm ,眼肌面积 4 1.18cm2 ,胴体瘦肉率 67.52 %。导入美系杜洛克猪血液 2 5% ,50 % ,75%的肥育猪性能 :日增重分别为 755,769和 815g ;饲料利用率分别为 2 .95,3.0 8和 2 .59;10 0kg体重时活体背膘厚分别为 1.4 4 ,1.4 4和 1.4 6cm ;估测瘦肉率为 62 .69% ,61.65%和 61.66%。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台系和美系进行回交 ,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进行杂交及横交 ,产仔数分别为 7.88,9.17,9.2 1和 8.69头 ,产活仔数分别为 6.67,8.4 2 ,8 4 6和 8.38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系杜洛克猪 性能测定 杂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猪(SⅠ系)生产性能的选育改良与杂交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锦平 翁经强 +2 位作者 王津 徐步高 沈志祥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SⅠ系)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SⅠ系)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专门化品系 选育改良 杂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_1及p21^(WAF1)表达与大肠癌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筱洪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cyclinD1及 p2 1WAF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0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yclinD1和 p2 1WAF1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与同期 2 8例大肠腺瘤、14例正常大肠粘膜作对比。结果 :cy clinD1和 p2 1WAF1的阳性表... 目的 :探讨cyclinD1及 p2 1WAF1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0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yclinD1和 p2 1WAF1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与同期 2 8例大肠腺瘤、14例正常大肠粘膜作对比。结果 :cy clinD1和 p2 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瘤 (92 .9% )和大肠癌 (6 7.5 % )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 (35 .7% ) (P<0 .0 1,P <0 .0 5 )。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2 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 (37.5 % )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粘膜 (92 .8% ) (P <0 .0 1)。P2 1WAF1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cyclinD1和 p2 1WAF1表达异常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是一个普遍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细胞周期 CYCLIND1 P21^WA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慢粒急变患者的生存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荣欣 戴元荣 +5 位作者 应斌宇 林燕 沈志祥 李秀松 杨晨敏 丛燕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8期834-836,共3页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自1953年应用马利兰以来,慢性期症状控制满意,但大多数患者约于3~4年后发生急变。急变一旦发生,则对原有治疗方案不再有效,多数患者的中位数存活期为4~6个月,超过1年者少见,为了探讨影响慢粒急变的生存因素。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 粒细胞性 生存因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息肉癌变52例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流 于皆平 +2 位作者 沈志祥 罗和生 彭善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对1978年10月~1994年12月间的52例大肠息肉癌变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分析,癌变率4,27%,50岁以上组最多见,占65.3%,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其中以绒毛状腺瘤、混合腺瘤癌变率较... 本文对1978年10月~1994年12月间的52例大肠息肉癌变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的分析,癌变率4,27%,50岁以上组最多见,占65.3%,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其中以绒毛状腺瘤、混合腺瘤癌变率较高,二者间无差异(p>0.05),管状腺瘤较低,与前二者差异明显(P<0.01),并发现1例炎性息肉癌变。直径>2.0cm,息肉癌变率明显高于2.0cm以下者(p<0.01),息肉基底愈宽愈短,癌变率愈高,广基息肉癌变率最高。大部分癌变息肉均有形态学改变。探讨了大肠癌的组织发生、息肉癌变因素及息肉癌变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腺瘤 癌变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除术后治疗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磊 王颖 +3 位作者 刘军 谭诗云 罗和生 沈志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 :旨在观察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除术后溃疡创面的愈合率、缓解疼痛及预防出血的作用。方法 :81例隆起性病变均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 ,术后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 0mg ,2次 /d ,对照组口服西米替丁... 目的 :旨在观察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除术后溃疡创面的愈合率、缓解疼痛及预防出血的作用。方法 :81例隆起性病变均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 ,术后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 0mg ,2次 /d ,对照组口服西米替丁 40 0mg ,3次 /d。服药期间观察胸骨后 ,上腹部疼痛及有无出血、穿孔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溃疡创面愈合率为 95 .2 4% ,对照组为 71.9%。 (P <0 .0 1) ;治疗组 1周内有疼痛者 9例 ,对照组为 2 1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 1周内出血 1例 ,而对照组有 6例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切除术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西米替丁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内窥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