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志坤 林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多发伤 机械通气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成像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沈志坤 王珍 +1 位作者 陈美芬 韩晓彤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未清楚的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除了依靠临床特征,CD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诊断手段,包括影像技术、内镜技术,以及...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未清楚的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除了依靠临床特征,CD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诊断手段,包括影像技术、内镜技术,以及组织学检查。肠袢的超声波成像术(ultrasonography,US)是一种非可视化的影像技术,其用于识别肠壁异常的能力随着高频传感器的使用而逐渐得到改善。US用于CD诊断的研究文献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成像 诊断手段 克罗恩病 肉芽肿性疾病 影像技术 组织学检查 慢性炎性 末端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3
作者 施雨锋 沈志坤 +2 位作者 陈宝 周晓 戴加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例,男4例,女4例;在侧卧位下行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55~85(66.25±9.42)岁,病程(4.00±0.76)d;T112例,T122例,L13例,L21例。对照组18例,男6例,女12例,患者在俯卧位下行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年龄48~81(61.22±9.53)岁,病程(4.11±0.83)d;T102例,T113例,T124例,L17例,L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操作时间、摆放体位时间、术后神经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后1 d及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依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准确性。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椎弓根螺钉置入导致神经损伤。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4.13±4.61)ml、(78.17±22.02)ml,术中操作时间为(92.13±9.82)min、(106.22±11.55)min,摆放体位时间为(10.00±2.14)min、(15.17±2.6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 d VAS分别为(2.38±0.52)分、(4.56±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准确率观察组为96.88%(62/64);对照组为81.48%(8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体位下机器人辅助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能够缩短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和术中操作时间,显著提高内固定置钉的准确率,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骨折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中国式摔跤男子组奖牌分布格局对比及启示
4
作者 郑帅 沈志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第19期138-141,共4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中国式摔跤男子组奖牌分布格局对比以及项目发展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中国式摔跤本届全运会作为群众组比赛项目,各个省、市、自治区参赛运动员竞技能力差距较大,获得奖牌代表队过于集...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中国式摔跤男子组奖牌分布格局对比以及项目发展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中国式摔跤本届全运会作为群众组比赛项目,各个省、市、自治区参赛运动员竞技能力差距较大,获得奖牌代表队过于集中,华北和西北地区形成较强的奖牌分布格局;陕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呈现奖牌多类别,在不同竞赛性质上,整体竞技能力不容小视,作为群众组比赛项目说明中国式摔跤在各个地区项目发展不均衡。通过第14届全国运动会中国式摔跤男子组奖牌分布格局对我国中国式摔跤发展的启示有:建议促进体教融合,强化双向发展,创新推广中国式摔跤项目,开发整合资源,打造中国式摔跤数字化发展平台,开展中国式摔跤项目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4届全国运动会 中国式摔跤 奖牌分布 项目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