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43
1
作者 沈峰平 李红梅 +1 位作者 陈燕 李军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PICC B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沈峰平 崔静 赵继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医院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7所医院6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被调查护士中有29.2%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有81.5%的护士有护理临终患者的经历。护士对...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医院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7所医院61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被调查护士中有29.2%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有81.5%的护士有护理临终患者的经历。护士对死亡教育8个维度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评分均>3.5。结论护士死亡教育知识缺乏,培训势在必行;本研究拟定的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科学、可行,可作为设置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培训课程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死亡教育 内容需求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沈峰平 陈燕 赵继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3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确定护士死亡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部分科室中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617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确定护士死亡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部分科室中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617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死亡教育8个维度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评分均≥3.51分,其中死亡及濒死的护理、自杀相关问题等需求程度评分>4.00分;而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知识内容的需求程度与护士的学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培训、所在医院的等级等相关。结论护士对死亡教育有较高的需求,护理教育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需求程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力度和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死亡教育 培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峰平 刘哲军 沈勤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B期19-21,共3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WHOQOL—BREF健康测量量表对3所医院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1)>7...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WHOQOL—BREF健康测量量表对3所医院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婚姻状况等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1)>70岁年龄组脑卒中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和总得分上明显低于≤70岁组(P<0.05,P<0.01);男性脑卒中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组(P<0.05);脑梗死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和总得分上高于脑出血组(P<0.05,P<0.01)。(2)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卒中类型等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卒中类型等合并症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给予老年和女性患者足够关注、预防出血性脑卒中等措施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生存质量 WHO QOL-BREF健康测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过敏1例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峰平 张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0期50-50,共1页
奥利沙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新问世的铂类第三代抗癌药物.其商品名为艾恒,是目前抗恶性肿瘤的新药.主要用于经过氟尿嘧啶治疗失败后的结肠、直肠癌转移的患者.奥沙利铂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国内未见报道.我院从2002年1月使用奥沙利铂以来发... 奥利沙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新问世的铂类第三代抗癌药物.其商品名为艾恒,是目前抗恶性肿瘤的新药.主要用于经过氟尿嘧啶治疗失败后的结肠、直肠癌转移的患者.奥沙利铂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国内未见报道.我院从2002年1月使用奥沙利铂以来发生过敏反应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过敏反应 救治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加两所医院护士职业危害感知与防护现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曹洁 Judith Ritchie +3 位作者 张玲娟 王利丽 沈峰平 陆小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中加两所医院手术室和肿瘤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感知与职业防护现状,为中国医疗卫生保健管理部门开展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方法:自行设计与开发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量表,并将该量表法语化与汉语化,在中加两所综合... 目的:通过比较中加两所医院手术室和肿瘤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感知与职业防护现状,为中国医疗卫生保健管理部门开展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方法:自行设计与开发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量表,并将该量表法语化与汉语化,在中加两所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开展调查。结果:不同调查点护士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职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国护士对生物性职业危害及总体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中国护士对锐器伤、喷溅物、空气传播性生物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中国护士对举/搬运大重量器具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高,但中国护士对手术室烟雾危害的感知程度比加拿大护士低;中国医疗机构在降低护士生物性职业危害及化学性职业危害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关职业防护措施力度低于加拿大。结论:跨国研究存在的文化差异显著,护士对职业危害感知与其职业防护知识背景紧密相关,我国护士职业防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医院应加大对临床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力度,引进先进理念与标准,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 护士 职业危害与防护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止痛对烧伤换药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洁 赵继军 +2 位作者 骆宁 邱彩锋 沈峰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止痛 ,对烧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10 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 5组 :A~D组为使用腕踝针针刺疗法组 ;E组为对照组。换药开始后和换药结束后 30min内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止痛 ,对烧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10 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 5组 :A~D组为使用腕踝针针刺疗法组 ;E组为对照组。换药开始后和换药结束后 30min内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A、B、C和D 4组患者在换药开始时和换药结束后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变化趋势平稳。结论 腕踝针针刺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烧伤换药创面疼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换药 患者 生命体征 对照组 止痛 烧伤 结论 时间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的防护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玲 桂莉 沈峰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51-52,共2页
化疗是治疗肿瘤常规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综述在化疗过程中 ,通过加强化疗患者自我防护教育、化疗药物的静脉输液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教育等 。
关键词 药物治疗 综述 医务人员 患者 静脉输液管理 自我防护教育 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在急诊成批伤员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玲 沈峰平 桂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5期56-57,共2页
通过总结 19批 2 85名创伤伤员抢救经验 ,探讨急诊科护士在成批伤员救治中的作用。认为 ,统一协调指挥、迅速启动成批伤员救护程序是确保伤员迅速分流、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 ;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实施救命性和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 通过总结 19批 2 85名创伤伤员抢救经验 ,探讨急诊科护士在成批伤员救治中的作用。认为 ,统一协调指挥、迅速启动成批伤员救护程序是确保伤员迅速分流、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 ;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实施救命性和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先进的通讯设施、护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成批伤员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诊 成批伤员 救治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护士癌痛管理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崔静 沈峰平 +1 位作者 周玲君 赵继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12-14,29,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对癌痛管理中药物、非药物疗法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采集了10名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的信息,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普遍同情癌痛患者;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方案"有一定的认... 目的探讨护士对癌痛管理中药物、非药物疗法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采集了10名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的信息,用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普遍同情癌痛患者;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方案"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药物疗法止痛中护士主要是执行者的角色;护士对非药物疗法的认识局限;护士获取癌痛管理知识的途径较少,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癌痛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消极治疗等阻碍了癌痛管理方法的更好实施。结论目前,护士对癌痛管理仍缺乏全面的认识,癌痛管理中还有不理想的环节存在。要达到每个患者都享有无痛权利的目标,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管理 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莉 陶红 +1 位作者 张玲 沈峰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8期30-31,共2页
目的 研究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等方法分析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结果 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且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P<0.05),一年中高峰日期为8月9日,高峰期为4月10日至12月... 目的 研究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圆形分布法等方法分析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结果 长海医院急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且存在显著性季节差异(P<0.05),一年中高峰日期为8月9日,高峰期为4月10日至12月9日。结论 根据急诊就诊人数逐年上升的趋势,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急诊护士总人数,同时合理配置各护理单元护士;针对不同季节急诊就诊人数的差异,分别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达到护理资源的最佳利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就诊人数 护理管理 护理资源 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肿瘤高级实践护士角色与实践范围的概况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商丽艳 徐燕 沈峰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5期25-28,共4页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病死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例,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而且各年龄段患癌人数比例均不断上升,每年因癌症病死的达270万例,每7~8人中有1人因癌病死[1]...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病死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例,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而且各年龄段患癌人数比例均不断上升,每年因癌症病死的达270万例,每7~8人中有1人因癌病死[1].癌症不仅使患者及其家庭承担极重的经济及心理压力,更给政府的医疗体制以及公众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环境及工作压力,也对肿瘤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肿瘤护理作为一门集肿瘤预防、护理、康复为一体的护理专科,肿瘤护士的角色与实践范围已超出传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护理 高级实践护士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用于烧伤换药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秦洁 赵继军 沈峰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 10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观察 1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 2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观察3组使... 目的 探讨腕踝针针刺疗法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将 100例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观察 1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 2组使用腕踝针后即刻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观察3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后12 h换药,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观察4组使用并留置腕踝针12 h后换药,换药结束后病人疼痛消失时取针;对照组换药过程中未使用腕踝针。比较五组换药前及换药过程中10、20 min,换药后10、20、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疼痛评分换药前五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换药后观察各组各时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间比较,换药后各时段观察4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P<0.01)。结论 腕踝针针刺疗法可有效地缓解烧伤创面换药引起的疼痛,留针时间越长,镇痛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疼痛 换药 腕踝针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操宣教单对预防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高尉 沈峰平 +1 位作者 张培 王晓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活动操宣教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致肢体肿胀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至8月在我科新置入PICC管的患者126例,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置管后以口头宣教+文字版宣教... 目的观察活动操宣教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致肢体肿胀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至8月在我科新置入PICC管的患者126例,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置管后以口头宣教+文字版宣教资料形式进行置管侧肢体活动操宣教,观察组发放图文式活动操宣教单进行演示并互动式地交流和指导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操的掌握程度及肢体的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操的掌握程度、肢体的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活动操宣教单对患者演示并互动式地交流和指导,能提高PICC置管患者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减少肢体肿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置管侧肢体 功能锻炼 活动操宣教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教员在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玲 张玲娟 +2 位作者 沈峰平 席惠君 桂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教员 护理本科教育 《急救护理学》 教学改革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化疗毒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巨凤 沈峰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化疗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化疗护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及腹泻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如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皮疹出现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脱发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化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型香软米品种浙禾香2号在浙江省的引种表现
17
作者 侯凡 沈峰平 +2 位作者 孙一鸣 陈佑源 湛立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0-794,共5页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 浙禾香2号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水稻品种。2021年在浙江省开展引种试验并进行稻瘟病及软香米分子特征分析,浙禾香2号平均产量9664.5 kg·hm^(-2),比对照秀水134增产5.8%,全生育期160 d,比对照迟3.0 d。该品种携带Pi36、Pi50、Pizt、Pi63、Pib、Pi64、Pish、Pi37、Ptr、Pikm2和Pi35等抗稻瘟病基因。该品种稻米香味调控基因fgr的第7外显子缺失7 bp。与软米品种南粳46相比,浙禾香2号中的Wx基因第1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存在G/T差异。本研究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特性 引种 优质抗稻瘟病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加工过程中4种常用杀虫剂残留的消解规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湛立伟 沈峰平 +3 位作者 沈立 蒋晓锦 牟仁祥 马有宁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为控制水稻籽粒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研究了稻谷中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从农田到餐桌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了水稻生长后期4种农药的施药期、用药量、采收间隔期与籽粒中农药残留分布的关系... 为控制水稻籽粒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研究了稻谷中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从农田到餐桌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了水稻生长后期4种农药的施药期、用药量、采收间隔期与籽粒中农药残留分布的关系,并结合食用加工过程,分析了稻米入口前农药的残留消解情况,评估了稻米食用的安全性。田间试验参照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进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农药在稻谷不同加工过种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脱壳和碾米2种稻谷加工过程对4种农药的去除具有促进作用,其加工因子(P_F)均小于0.5;稻米食用加工过程中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可有效降低4种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量,P_F〈0.2,可进一步提高农药摄入的安全性。农药种类、施药剂量与采收间隔期和稻米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氯虫苯甲酰胺和丁硫克百威主要分布在稻壳和谷糠中,两者占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即使蜡熟期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21 d,2种农药也均未检出;而毒死蜱和三唑磷在收获后的籽粒中仍有检出,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032~0.043 mg/kg和0.053~0.073 mg/kg。精米中三唑磷含量分配比随采收间隔期延长先降低后增加,其累积具有显著的滞后性,使得三唑磷残留量高于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05 mg/kg,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以降低其最终残留量。即使在乳熟期施药,所有剂量处理收获后的大米经淘洗2次结合高压蒸煮后,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低于MRL值。因此,适当的食用加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稻米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稻米食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加工 杀虫剂 三唑磷 毒死蜱 丁硫克百威 氯虫苯甲酰胺 残留 消解 加工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素琴 沈峰平 李子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化疗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8~12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化疗患者86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化疗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8~12月在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高致吐风险的化疗患者8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恶心、呕吐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INV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行为依从性;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程度。结果 观察组对CINV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实践的实施可提升患者CINV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行为依从性,并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通过对患者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也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恶心 呕吐 规范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