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动物技术与转基因动物制药 被引量:22
1
作者 沈子龙 廖建民 徐寒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6,共6页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上个世纪 80年代 ,2 0多年来 ,转基因动物在制作方法上由最初的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法和胚胎干细胞法 ,发展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腺病毒载体法、精子头与转移基因共注射法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转基...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上个世纪 80年代 ,2 0多年来 ,转基因动物在制作方法上由最初的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法和胚胎干细胞法 ,发展到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腺病毒载体法、精子头与转移基因共注射法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质即转基因动物制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 ,转基因动物制药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显微注射法 逆转录病毒法 胚胎干细胞法 体细胞核移植法 转基因动物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巴布剂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沈子龙 李爽 谢启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用雷公藤甲素的3H标记物作示踪剂,研究了雷公藤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离体皮肤渗透速率及辅料对其影响,在体透皮吸收速率及其在体内分布和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时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平均渗透速率为8.03... 用雷公藤甲素的3H标记物作示踪剂,研究了雷公藤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离体皮肤渗透速率及辅料对其影响,在体透皮吸收速率及其在体内分布和不同剂量的血药浓度时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平均渗透速率为8.03±1.98(小鼠皮肤)和7.54±1.83(家兔)ng/cm2·。其值大于橡皮膏(4.23±0.66ng/cm2·h)和丙烯酸树酯(4.35±0.94mg/cm·h)贴剂。在体试验表明,巴布剂中雷公藤甲素透皮吸收速率为7.51±0.32ng/cm2·h;不同剂量的巴布剂,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巴布剂 透皮吸收 雷公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子龙 易七贤 周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酥浓度维持在0.98~2.0μg/ml,2 h达到1.05 μg/ml;小鼠贴用药膏后48 h,脏器中均有蓄积,其浓度(μg/g湿组织)如下:8.56(脾脏)、8.10(肝脏),7.54(肾脏),6.11(肌肉),4.44(心脏)和3.96(血液);离体试验表明,不同动物皮肤蟾酥的渗透速率(μg/cm^2·h)大小顺序为:小鼠(10.4)>家兔(7.8)>大鼠(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立苏 透皮吸收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东莨菪碱膜控制剂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子龙 李汉蕴 +3 位作者 平其能 张梅 方晓林 侯羽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27,共3页
家兔背部皮肤贴用东莨菪碱膜控制剂(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of seopola-mine,TTSS),不同时间从耳缘静脉采血,立即用Sep-PAK C_(18)柱分离提取,~3H-QNB作放射配基。进行放射受体分析(RRA)。结果,我校研制的TTSS给药后72h内血药... 家兔背部皮肤贴用东莨菪碱膜控制剂(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of seopola-mine,TTSS),不同时间从耳缘静脉采血,立即用Sep-PAK C_(18)柱分离提取,~3H-QNB作放射配基。进行放射受体分析(RRA)。结果,我校研制的TTSS给药后72h内血药浓度基本稳定在0.85~1.96ng/ml,与美国CIBA公司的TTSS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受体分析 血药 浓度 东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沈子龙 汪笑菲 +2 位作者 廖志勇 王红 李晓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对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和5.6h(高剂量)。... 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对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和5.6h(高剂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3h,各脏器中放射性活性达到峰值,其值(%)大小顺序如下:肾(1.34)>肺((1.09)>肝(0.90)=脾(0.90)>心(0.51)>肌肉(0.45)>脑(0.29)。125I-蛇毒纤溶酶主要从尿排泄,静脉注射后,72h内尿排泄率达85.6%,而粪排泄仅为5.4%,胆汁排泄率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纤溶酶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氮酮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子龙 林松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氮酮(Azone)是目前应用最好的药物皮肤渗透促渗剂之一。用 ̄3H-Azone作示踪剂,研究了透皮吸收后,Azon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和透皮吸收后Azone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 氮酮(Azone)是目前应用最好的药物皮肤渗透促渗剂之一。用 ̄3H-Azone作示踪剂,研究了透皮吸收后,Azone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离体皮肤的渗透速率和透皮吸收后Azone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Azone能迅速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各脏器中。体外法(invitro)测定表明,它的平均渗透率为1.00μg/h·cm ̄2,在8h内总渗透率为0.70%。Azone透皮吸收后,在大鼠血液中的浓度先上升,在2h时达最大;然后下降,峰值浓度为2.70μg/ml,到24h时仍高达1.6μg/ml。由此证明Azone在皮肤上既能迅速被吸收又有持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酮 透皮吸收 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贴剂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子龙 修艳霞 程天贵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8-162,共5页
雷公藤是一种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疗效的中草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肿瘤和炎症的治疗。但目前市售产品是片剂,口服后毒性高,副作用十分严重,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研制了雷公藤透皮制剂,以提高疗效和减少... 雷公藤是一种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疗效的中草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肿瘤和炎症的治疗。但目前市售产品是片剂,口服后毒性高,副作用十分严重,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研制了雷公藤透皮制剂,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用雷公藤的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甲素的~3H标记物作示踪剂,研究了雷公藤甲素的渗透速率;不同剂量对大鼠血液中雷公藤甲素浓度的影响;贴用雷公藤后,皮肤和肌肉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不同含量的促渗剂Azone(氮酮)对雷公藤甲素透皮速率的影响和雷公藤甲素经皮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透皮吸收 示踪法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多糖中不同组分降血脂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廖建民 沈子龙 张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从海带多糖中分离出的 3个多糖组分对大鼠血脂及对荷 Heps瘤株小鼠的影响。方法 :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及荷 Heps瘤株的小鼠分别给予 5 0 mg/ kg· d和 1 0 0 mg/ kg· d的海带多糖 ,连续给药 1 0 d后测定大鼠的甘油三... 目的 :研究从海带多糖中分离出的 3个多糖组分对大鼠血脂及对荷 Heps瘤株小鼠的影响。方法 :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及荷 Heps瘤株的小鼠分别给予 5 0 mg/ kg· d和 1 0 0 mg/ kg· d的海带多糖 ,连续给药 1 0 d后测定大鼠的甘油三酯 ( TG)、总胆固醇 ( TC)、高密度脂蛋白 ( HDL-C)及小鼠的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3个多糖组分都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的 TG的水平 ( P<0 .0 1 ) ,同时提高 HDL-C与 TC的比值 ;多糖组分 、 、 都可以抑制 Heps瘤株的生长 ,其中组分 的抑瘤率达到 6 1 .1 5 % ,同时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结论 :多糖组分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抑瘤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高脂血症 抗肿瘤活性 降血脂作用 研究 多糖组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姚文兵 林碧蓉 +1 位作者 沈子龙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 -1 2 5I标记和 SDS-PAGE研究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分别按 1 ,3,5μg/ kg的剂量股静脉注射给药 ,颈动脉采血。利用 SDS-PAGE测定血液中原形药物放射量与总放射量的百... 目的 :运用同位素示踪法 -1 2 5I标记和 SDS-PAGE研究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分别按 1 ,3,5μg/ kg的剂量股静脉注射给药 ,颈动脉采血。利用 SDS-PAGE测定血液中原形药物放射量与总放射量的百分比 ,以校正全血血药浓度。用小鼠测定1 2 5I-干扰素 α2 b和 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的组织分布和尿粪排泄 ,用大鼠测定其胆汁排泄。结果 :1 2 5I-干扰 α2 b和 1 2 5I-单修饰干扰素 α2 b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房室模型。按低 ,中 ,高三个剂量组 ,1 2 5I-干扰素α2 b的消除半衰期 ( t1 / 2 β)分别为 1 .0 2 0 ,0 .91 4 ,0 .6 6 5 h,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的消除半衰期 ( t1 / 2 β)分别为 2 .72 ,3.1 7,2 .6 9h,1 2 5I-单修饰干扰素α2 b在肾中的分布明显减少 ,在肝中的分布明显增加。结论 :聚乙二醇修饰能够显著延长干扰素 α2 b的体内半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干扰素α-2b的初步化学修饰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浤 姚文兵 +1 位作者 吴梧桐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4-77,共4页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 以几种不同方法活化的聚乙二醇 5 0 0 0对干扰素进行化学修饰 ,并对修饰条件、修饰后干扰素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相同反应条件下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SC mPEG)的选择性较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酸琥珀酰亚胺酯 (SS mPEG)高 ,聚乙二醇甲酸琥珀酰亚胺酯 (BSC PEG)由于有两个活性基团 ,选择性与SS mPEG相近。以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会使干扰素分子见形成交联 ,修饰后生物活性损失较大 ,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活化的修饰剂修饰干扰素 ,修饰率保持在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干扰素 rhuIFN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His)_ 6 融合的瑞替普酶的表达、纯化和活性检测(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新元 廖建民 +1 位作者 孙石静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构建硫氧还蛋白 (His) 6 瑞替普酶融合表达载体 ,提高瑞替普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 ,简化rPA的分离纯化。方法 :将rPA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硫氧还蛋白 (组氨酸 ) 6标签下游 ,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用乳糖进行诱导表... 目的 :构建硫氧还蛋白 (His) 6 瑞替普酶融合表达载体 ,提高瑞替普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 ,简化rPA的分离纯化。方法 :将rPA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硫氧还蛋白 (组氨酸 ) 6标签下游 ,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用乳糖进行诱导表达。采用一步稀释法对融合蛋白体外复性后 ,使用Ni2 + 亲和层析柱 ,对包涵体复性液进行初步纯化。采用体外溶圈法对复性后和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 :得到分子量约为 5 6kDa的融合蛋白 ,表达量达到总蛋白的 30 %以上。比本实验室构建的非融合表达载体表达量提高了约 5 0 %。经过一步Ni2 + 亲和层析 ,融合蛋白纯度达到80 %以上。体外溶圈法实验表明融合蛋白复性后和纯化后具有溶栓活性。结论 :与非融合表达相比 ,融合表达的表达量明显提高。即使N端额外融合一段融合多肽 ,rPA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 (组氨酸)6标签 瑞替普酶 融合蛋白 表达 纯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替普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复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石静 张新元 +2 位作者 孙雄华 廖建民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为优化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的条件,并提高其复性率。方法:通过改变诱导时间和温度、诱导剂浓度、培养基pH值及氨苄青霉素(Amp)浓度等条件,利用SDS-PAGE分析以上条件的改变对表达产物产量的影响。... 目的:为优化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的条件,并提高其复性率。方法:通过改变诱导时间和温度、诱导剂浓度、培养基pH值及氨苄青霉素(Amp)浓度等条件,利用SDS-PAGE分析以上条件的改变对表达产物产量的影响。运用金属螯合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复性。结果与结论:LB培养基pH值为6,Amp浓度为100μg/mL,乳糖浓度为5 mmol/L的条件下39℃诱导4 h可获得高效表达的r-PA融合蛋白,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70%,其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融合蛋白运用金属螯合层析一步纯化复性,其复性率可达10%,比活为55.7 U/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融合蛋白 诱导表达 优化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与死亡素杂合肽(MT)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良柱 张家骊 +3 位作者 钱坤 顾林 徐寒梅 沈子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8,共4页
人工合成的蜂毒肽与死亡素的杂合肽DNA序列,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后得到带有BamHI和Xho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序列.将此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T.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37℃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 人工合成的蜂毒肽与死亡素的杂合肽DNA序列,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后得到带有BamHI和Xho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序列.将此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T.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37℃IPTG诱导,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后用肠激酶切下杂合肽,杯碟法检验酶切产物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死亡素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土地政策调控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翔 山世英 +1 位作者 郑培亮 沈子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面对近年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统计推断法。研究结果:近年来土地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研究结论:今后应进一... 研究目的: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面对近年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统计推断法。研究结果:近年来土地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研究结论:今后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把促进就业和人口城市化纳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土地资源配置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工程菌的培养与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文兵 许敏 +1 位作者 吴梧桐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用均匀设计法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摇瓶培养基组成为:每升含蛋白胨10 g、葡萄糖6 g、酵母粉5 g、Na2HPO4 6 g、KH2PO4 2 g、NH4Cl 0.8 g、NaCl 4 g、CaCl2 0.01 g、MgSO4 0.2 g,... 用均匀设计法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基因工程菌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摇瓶培养基组成为:每升含蛋白胨10 g、葡萄糖6 g、酵母粉5 g、Na2HPO4 6 g、KH2PO4 2 g、NH4Cl 0.8 g、NaCl 4 g、CaCl2 0.01 g、MgSO4 0.2 g,发酵表达条件为:pH 6.9,温度37℃,IPTG诱导后表达时间为5 h左右,装料量为20%。三批小试结果为:湿菌体平均产率18 g/L,生物活性3.93×108 IU/L。发酵罐三批中试放大试验,湿菌体平均产率为29 g/L,生物活性为6.68×108 IU/L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基因表达 发酵条件 Q7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素在裂殖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坤 吕正兵 +1 位作者 文良柱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在裂殖酵母中表达死亡素。方法:通过PCR方法人工合成死亡素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HZ41Tha,转化到裂殖酵母中,杯碟法检验表达产物活性。结果: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且转化到酵母中,外源基因在转化子中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抑菌活... 目的:在裂殖酵母中表达死亡素。方法:通过PCR方法人工合成死亡素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RHZ41Tha,转化到裂殖酵母中,杯碟法检验表达产物活性。结果: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且转化到酵母中,外源基因在转化子中得到了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抑菌活性的表达产物,为进一步将死亡素研制成添加剂和药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素 裂殖酵母 表达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VEGF_(165)工程菌的发酵及表达产物的纯化与活性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煜 吴国祥 +4 位作者 赵建阳 颜天华 奚涛 沈子龙 成国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 :优化重组人VEGF1 65(rhVEGF1 65)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并检查活性。方法 :考察了甲醇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发酵液经离心、透析后 ,经肝素亲和柱层析、超滤制得纯品 ;采用CAM实验和血管内皮细... 目的 :优化重组人VEGF1 65(rhVEGF1 65)工程菌的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并检查活性。方法 :考察了甲醇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发酵液经离心、透析后 ,经肝素亲和柱层析、超滤制得纯品 ;采用CAM实验和血管内皮细胞MTT法测定生物活性 ,比较了与人VEGF1 65标准品的免疫原性。结果 :最佳表达条件为 :甲醇诱导浓度为 1% ,诱导时间为 5~ 6d ;采用Heparin 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后 ,产物纯度可达 90 %以上 ;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目的蛋白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 ;与人VEGF1 65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结论 :经发酵纯化后获得了有活性的重组人VE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VEGF16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巴氏毕赤酵母 纯化 生物活性 免疫原性 肝素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兴生 沈琪 +3 位作者 孙迎基 廖建民 吴国球 沈子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 探讨LH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RT-PCR法从雌性大鼠垂体细胞中RNA扩增大鼠的促黄体素基因(LH)cDNA片段约(461bp)并克隆至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LH,限制酶酶切,酶连接,构建PCDNA3.1(-)/HbsAg/LH,经... 目的 探讨LH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RT-PCR法从雌性大鼠垂体细胞中RNA扩增大鼠的促黄体素基因(LH)cDNA片段约(461bp)并克隆至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LH,限制酶酶切,酶连接,构建PCDNA3.1(-)/HbsAg/LH,经脂质体转染纯化的重组质粒至COS细胞中。通过肌肉注射构建的 PCDNA3.1(-)/HbsAg/LH与前列腺增生大鼠,2个月内给药两次。结果 体外培养 COS细胞,发现HBsAg与LH连接物表达较好,肌肉注射前列腺增生模型鼠重组质粒后,模型鼠LH与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CDNA3.1(-)/HbsAg/LH可参与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免疫 生殖内分泌 促黄体生成素 克隆 COS细胞 前列腺增生 动物模型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碧蓉 姚文兵 +1 位作者 沈子龙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建立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运用 Superdex75 Highload制备型凝胶色谱柱 ,以含 0 .1 5 mol/L Na Cl的 0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 ,流速为 1 .5 ml/min,检测波长为 2 1 5nm。结果 各洗脱组分经 S... 目的 建立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运用 Superdex75 Highload制备型凝胶色谱柱 ,以含 0 .1 5 mol/L Na Cl的 0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 ,流速为 1 .5 ml/min,检测波长为 2 1 5nm。结果 各洗脱组分经 SDS-PAGE检测呈单一条带。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 α2 b的蛋白回收率为 3 6.5 % ,抗病毒活性回收率为 4 .3 % ,比活度为 4 .74× 1 0 7IU/mg,是原形干扰素 α2 b的 1 0 .4 %。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聚乙二醇修饰干扰素α2b 分离 纯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调控剂(S,S)-ZX-5及其对映体对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及eNOS酶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红英 沈子龙 +3 位作者 张奕华 计晓斌 王伟强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考察(S,S)-ZX-5及其对映体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为开发通过增加NO释放而选择性改善脉络膜血流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硝酸还原酶法在体外测定NO的释放量,用... 目的:考察(S,S)-ZX-5及其对映体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为开发通过增加NO释放而选择性改善脉络膜血流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硝酸还原酶法在体外测定NO的释放量,用同位素方法测定[H3]L-Arg催化生成[H3]L-Cit量的变化来反映eNOS活性。结果:(S,S)-ZX-5使NO生成显著增加,并与(S,S)-ZX-5的浓度相关,(R,R)-ZX-5对NO生成增加影响不显著;(S,S)-ZX-5显著提高了eNOS酶活性,(R,R)-ZX-5对eNOS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S,S)-ZX-5改善脉络膜血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eNOS酶活性,促进细胞内NO释放增加而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S)-ZX-5 ENOS 一氧化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