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用“假如”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内核——高尔斯华绥小说《品质》的一种读法 |
沈坤林
程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课程化探索 |
沈坤林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4 |
5
|
|
3
|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逆情悖理”中见匠心 |
沈坤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从“被动适应”到“自主超越”——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抓手” |
沈坤林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将梦想作为一种存在——《江南的冬景》解读二题 |
沈坤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语文课堂亟须“聚焦”——基于浙江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现场观察 |
沈坤林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3 |
1
|
|
7
|
教学风格形成的三个阶段——一个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追求之路 |
沈坤林
|
《今日教育》
|
2015 |
1
|
|
8
|
文学类作品阅读试题命制“五思”——以2016年高考浙江卷为例 |
沈坤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艺术手法探析 |
沈坤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培育教师理性精神:修炼一颗“思辨心” |
沈坤林
|
《今日教育》
|
2016 |
0 |
|
11
|
磨课:基于团队修炼的课程化设计 |
沈坤林
|
《今日教育》
|
2016 |
0 |
|
12
|
从代课教师到特级教师:永远向自己提要求 |
沈坤林
|
《今日教育》
|
2015 |
0 |
|
13
|
一线教学视角的高考作文题审视--以2019年浙江卷为例 |
沈坤林
张磊
朱巍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
14
|
文本赏析:从“答题模板”到“微技能” |
金中
沈坤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