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噻唑锌SC防治桃树病害试验简报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修会 冷鹏 +1 位作者 沈凌言 孙凤臣 《南方农业》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通过对20%噻唑锌SC防治桃树病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SC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效,持效期在15天左右,噻唑锌SC500倍的效果好于800倍。
关键词 噻唑锌SC 桃树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噻唑锌SC防治桃树病害试验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修会 冷鹏 +1 位作者 沈凌言 孙凤臣 《山西果树》 2010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试验简报 SC防治 有机锌 桃树 噻唑 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 病害 细菌性穿孔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酸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姚静 闫童 +1 位作者 李文波 沈凌言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60-62,共3页
基于临沂市第二次土壤普查(20世纪80年代)及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调查数据,按照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划分,系统研究了临沂市耕作土壤pH值变化特征,并对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土壤酸化 PH值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区茶树无性系品种抗寒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毕彩虹 范开业 +2 位作者 李杰福 沈凌言 刘相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36-8937,共2页
[目的]选育出适宜沂蒙山区生长的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农选择种植抗寒茶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进的8个4年生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 [目的]选育出适宜沂蒙山区生长的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农选择种植抗寒茶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进的8个4年生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结合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抗寒性试验分析,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结果]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乌牛早、安徽3号次之,抗寒性指数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劲峰、迎霜2个品种的抗寒性相对稍弱。[结论]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乌牛早、安徽3号适宜在沂蒙山区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抗寒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抗寒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毕彩虹 范开业 +2 位作者 沈凌言 刘相东 庄大伟 《茶叶》 2014年第3期146-147,共2页
为提高茶园抵御冻害的能力,选择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此3个品种表现强抗寒性;劲峰、乌牛早、安徽3号、福鼎大白茶4个品种表现中抗寒性;... 为提高茶园抵御冻害的能力,选择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8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进行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此3个品种表现强抗寒性;劲峰、乌牛早、安徽3号、福鼎大白茶4个品种表现中抗寒性;迎霜品种表现弱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无性系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越冬防护措施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毕彩虹 范开业 +2 位作者 刘相东 沈凌言 董娟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59-61,65,共4页
检测了5种越冬防护措施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区,防护区春茶鲜叶百芽重、产量、折干率及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降低了酚氨... 检测了5种越冬防护措施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区,防护区春茶鲜叶百芽重、产量、折干率及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降低了酚氨比,而夏茶变化不明显。停止防护措施后,仍对春茶有较明显影响,但对夏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防护措施 福鼎大白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