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沉积物中芘对泥鳅和霍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兆爽
张彦峰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2-679,共8页
积累在沉积物中的外源化合物会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代表性多环芳烃类物质芘(pyrene)对这2种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芘对泥...
积累在沉积物中的外源化合物会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代表性多环芳烃类物质芘(pyrene)对这2种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芘对泥鳅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平衡受损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548.9、63.1、254.8 mg·kg^(-1)干重,21 d的LC50为4.6 mg·kg^(-1)。沉积物中芘会导致泥鳅活动异常、泥鳅体色加深、抑制泥鳅生长。芘对霍甫水丝蚓28 d的LC50、自断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1 000、5.1、85.4 mg·kg^(-1)。芘也会抑制霍甫水丝蚓的生长,引起霍甫水丝蚓挖掘深度变浅、挖掘长度变短、挖掘密度变小,导致霍甫水丝蚓产生沉积物回避行为,降低霍甫水丝蚓筑巢密度和大小。霍甫水丝蚓的挖掘、沉积物回避和筑巢等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泥鳅对芘的毒害响应较霍甫水丝蚓更加敏感。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本土底栖生物毒性效应数据,为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芘
沉积物
泥鳅
霍甫水丝蚓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七大水系淡水沉积物中林丹(γ-HCH)的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心悦
张彦峰
+1 位作者
沈兆爽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林丹(γ-HCH)作为曾广泛应用的有机氯农药,自2000年在中国停止生产以来,全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仍广泛检出,对生物体及自然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在收集γ-HCH的沉积物毒性数据基础上,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林丹(γ-HCH)作为曾广泛应用的有机氯农药,自2000年在中国停止生产以来,全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仍广泛检出,对生物体及自然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在收集γ-HCH的沉积物毒性数据基础上,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其沉积物质量基准。选取7种常用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最终采用S-Logistic模型拟合γ-HCH急性毒性曲线,得到急性基准值CMCsed=0.00530μg·g^(-1);采用S-Gompertz模型拟合γ-HCH慢性毒性曲线,得到慢性基准值CCCsed=0.00106μg·g^(-1)。我国七大水系68.2%的水体沉积物中γ-HCH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其CCCsed,说明其风险较低。但是,在海河和辽河流域某些点位的残留超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获得的沉积物基准值对评估沉积物中γ-HCH的生态风险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HCH
物种敏感度分布
沉积物质量基准
相平衡分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中芘对泥鳅和霍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沈兆爽
张彦峰
祝凌燕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态环境修复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2-679,共8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2ZX07501-003-04)
文摘
积累在沉积物中的外源化合物会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代表性多环芳烃类物质芘(pyrene)对这2种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芘对泥鳅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平衡受损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548.9、63.1、254.8 mg·kg^(-1)干重,21 d的LC50为4.6 mg·kg^(-1)。沉积物中芘会导致泥鳅活动异常、泥鳅体色加深、抑制泥鳅生长。芘对霍甫水丝蚓28 d的LC50、自断效应浓度EC10和EC50分别为>1 000、5.1、85.4 mg·kg^(-1)。芘也会抑制霍甫水丝蚓的生长,引起霍甫水丝蚓挖掘深度变浅、挖掘长度变短、挖掘密度变小,导致霍甫水丝蚓产生沉积物回避行为,降低霍甫水丝蚓筑巢密度和大小。霍甫水丝蚓的挖掘、沉积物回避和筑巢等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泥鳅对芘的毒害响应较霍甫水丝蚓更加敏感。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本土底栖生物毒性效应数据,为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芘
沉积物
泥鳅
霍甫水丝蚓
毒性效应
Keywords
pyrene
sediment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Limnodrilus hoffmeisteri
toxic effect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七大水系淡水沉积物中林丹(γ-HCH)的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心悦
张彦峰
沈兆爽
祝凌燕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7ZX07301002)
文摘
林丹(γ-HCH)作为曾广泛应用的有机氯农药,自2000年在中国停止生产以来,全国范围内环境介质中仍广泛检出,对生物体及自然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在收集γ-HCH的沉积物毒性数据基础上,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其沉积物质量基准。选取7种常用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最终采用S-Logistic模型拟合γ-HCH急性毒性曲线,得到急性基准值CMCsed=0.00530μg·g^(-1);采用S-Gompertz模型拟合γ-HCH慢性毒性曲线,得到慢性基准值CCCsed=0.00106μg·g^(-1)。我国七大水系68.2%的水体沉积物中γ-HCH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其CCCsed,说明其风险较低。但是,在海河和辽河流域某些点位的残留超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获得的沉积物基准值对评估沉积物中γ-HCH的生态风险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Γ-HCH
物种敏感度分布
沉积物质量基准
相平衡分配法
Keywords
γ-HCH
SSD
sediment quality criteria
equilibrium partitioning approach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沉积物中芘对泥鳅和霍甫水丝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沈兆爽
张彦峰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七大水系淡水沉积物中林丹(γ-HCH)的生态风险评估
陈心悦
张彦峰
沈兆爽
祝凌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