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窝结构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艳红 金万平 +5 位作者 杨党纲 陈继华 张小川 蒋淑芳 张存林 沈京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蜂窝结构是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检测的对象。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脉冲主动加热,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视表面温场,通过计算机完成图像采集,针对不同试件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对蜂窝结构... 蜂窝结构是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检测的对象。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脉冲主动加热,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视表面温场,通过计算机完成图像采集,针对不同试件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方法对蜂窝结构实现了快速、灵敏检测及动态演示,为进一步分析判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波 无损检测 热波成像 蜂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红外热波检测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艳红 张存林 +5 位作者 金万平 杨党纲 沈京玲 陈继华 张小川 蒋淑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本文就红外热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做简要介绍,并对碳纤维层压板实验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红外热波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层压板冲击损伤的红外热波检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蒋淑芳 宁宁 +2 位作者 沈京玲 冯立春 张存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是保证其构件质量的必要手段。介绍了利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多层复合材料板冲击损伤试件检测的结果,并将热波检测结果与超声C扫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是保证其构件质量的必要手段。介绍了利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增强多层复合材料板冲击损伤试件检测的结果,并将热波检测结果与超声C扫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各具优势。热波检测技术与超声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对碳纤维增强多层复合材料板冲击损伤无损检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层压板 冲击损伤 热波检测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脱粘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被引量:20
4
作者 蒋淑芳 郭兴旺 +1 位作者 沈京玲 张存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4-586,共3页
文章描述了运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试件绝热层脱粘进行检测的原理和实验过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钢筒与绝热层之间的脱粘作快速有效的检测。
关键词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绝热层 脱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红外无损检测缺陷深度定量测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美华 曾智 +1 位作者 沈京玲 张存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5-879,共5页
缺陷深度定量测量是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的重要应用,在一维热传导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二阶微分峰值法计算原理。以背面有6个大小相同深度不同的平底洞不锈钢试件为例,利用Ansys模拟脉冲红外无损检测过程,采用对... 缺陷深度定量测量是脉冲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的重要应用,在一维热传导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二阶微分峰值法计算原理。以背面有6个大小相同深度不同的平底洞不锈钢试件为例,利用Ansys模拟脉冲红外无损检测过程,采用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二阶微分峰值法计算缺陷深度。比较和分析了Ansys和脉冲红外热波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所建立Ansys模型与脉冲热波实验结果相符,可为脉冲红外热波技术缺陷深度定量测量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数值模拟 缺陷深度 定量测量 脉冲红外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平底洞缺陷试件红外热波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小川 金万平 +3 位作者 李艳红 蒋淑芳 沈京玲 张存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主动式红外检测技术,用闪光灯脉冲热源加热试件,来研究试件材料的均匀性和内部结构信息。介绍了红外热波检测原理,并用玻璃钢平底洞试件验证了热波理论。通过对热图序列和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的分析检验了热波的单向测厚方法。
关键词 红外热波 无损检测 平底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PCB板过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文霞 张焱 +1 位作者 沈京玲 陶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4-256,共3页
过孔是多层印刷电路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制作过程中会受到钻孔和电镀等工艺技术的限制,无法保证过孔的可靠性,从而影响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及焊接质量。采用红外热成像法对PCB板过孔质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有效且... 过孔是多层印刷电路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制作过程中会受到钻孔和电镀等工艺技术的限制,无法保证过孔的可靠性,从而影响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及焊接质量。采用红外热成像法对PCB板过孔质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有效且检测过程时间短、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过孔 可靠性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苄西林、舒他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的太赫兹指纹谱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思原 张曼 沈京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630,共5页
以一类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药品磺苄西林、舒他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光谱实验及理论分析,获取药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结合傅里叶变换... 以一类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药品磺苄西林、舒他西林、美洛西林、替卡西林,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光谱实验及理论分析,获取药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结合傅里叶变换,获得频域光谱及太赫兹吸收系数曲线。结果表明,4种药品在0.40~1.60 THz波段存在明显不同的吸收特征。因此,太赫兹光谱技术十分适合检测抗生素这种化学结构有微小不同的药品,并且可以清晰通过吸收峰的位置分辨出抗生素药类的种类。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检测技术,且可以以数据库的形式为药品的鉴定提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抗生素 青霉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金属孔周期阵列的THz透射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熊伟 姚军 +3 位作者 李伟 张铁军 沈京玲 李宾宾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作出金属矩形孔阵列,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金属矩形孔阵在THz波段的透射极大值和极小值产生的规律.并利用透射极大值频率随矩形孔长度增大而向低频移动的特性,在同一层金属上,利用不同尺寸的金属孔结构形成复合金属... 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作出金属矩形孔阵列,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金属矩形孔阵在THz波段的透射极大值和极小值产生的规律.并利用透射极大值频率随矩形孔长度增大而向低频移动的特性,在同一层金属上,利用不同尺寸的金属孔结构形成复合金属孔阵列,设计出中心频率可调节、频率拓宽的频率选择器件和频率拓宽器件.此研究为太赫兹滤波器等无源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加工方法,对太赫兹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阵列 THZ 滤波 复合周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及其在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德军 王光琴 +4 位作者 贾燕 李宁 逯美红 孙金海 沈京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4-89,共6页
详细介绍了利用光导天线、光整流和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太赫兹波,以及利用电光效应和光导偶极天线探测太赫兹波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在毒品检测及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说明太赫兹波应用于毒品检测和识别是可... 详细介绍了利用光导天线、光整流和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太赫兹波,以及利用电光效应和光导偶极天线探测太赫兹波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在毒品检测及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说明太赫兹波应用于毒品检测和识别是可行的、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时域光谱技术 成像 毒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ahertz波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存林 胡颖 +2 位作者 沈京玲 张亮亮 张希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介绍和讨论了Terahertz波相干层析成像技术(T-CT)。与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X-CT)相比,Terahertz-CT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来处理图像。理论上,该技术可获得被测物在Terahertz波段的复折射率的三维分布。这意味着有可能利用Terahertz-C... 介绍和讨论了Terahertz波相干层析成像技术(T-CT)。与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X-CT)相比,Terahertz-CT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来处理图像。理论上,该技术可获得被测物在Terahertz波段的复折射率的三维分布。这意味着有可能利用Terahertz-CT进行暗箱识别探测,该技术在安全检查和无损探测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hertz波 远红外辐射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时间分辨系统研究有机卤化物钙钛矿薄膜的超快太赫兹调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波 吕龙锋 沈京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3-526,532,共5页
研究了利用太赫兹时间分辨系统研究有机卤化物钙钛矿薄膜(CH_3NH_3PbI_3 and CH_3NH_3PbI_(3-x)Cl_x)的皮秒尺度的超快太赫兹调制特性.在光激发作用下出现了太赫兹透射波的瞬时下降.相比于CH_3NH_3PbI_3薄膜,在光激发作用下CH_3NH_3PbI_... 研究了利用太赫兹时间分辨系统研究有机卤化物钙钛矿薄膜(CH_3NH_3PbI_3 and CH_3NH_3PbI_(3-x)Cl_x)的皮秒尺度的超快太赫兹调制特性.在光激发作用下出现了太赫兹透射波的瞬时下降.相比于CH_3NH_3PbI_3薄膜,在光激发作用下CH_3NH_3PbI_(3-x)Cl_x薄膜展现了更高的调制深度(10%).通过测算材料的电导率及载流子浓度,其调制机理为瞬态光激发载流子浓度上升.实验结果表明,CH_3NH_3PbI_(3-x)Cl_x薄膜可作为一种高效超快太赫兹调制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有机卤化物钙钛矿 超快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不同测量技术对毒品THz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富胜 沈京玲 《红外》 CAS 2011年第11期33-38,共6页
为了使太赫兹(THz)技术在毒品检测中变得更为实用,运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别研究了甲基苯丙胺(MA)、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MDA)和3,4-亚甲基二氧基-N-甲氧基苯丙胺(MDMA)3种走私毒品的THz... 为了使太赫兹(THz)技术在毒品检测中变得更为实用,运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别研究了甲基苯丙胺(MA)、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MDA)和3,4-亚甲基二氧基-N-甲氧基苯丙胺(MDMA)3种走私毒品的THz吸收光谱,获得了这些毒品不同谱宽的THz光谱,并对两类测量结果进行了系统比较与分析。运用不同测量技术获得的3种毒品样品的吸收谱在相同THz波段均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毒品"指纹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便携式THz-TDS系统在安检领域比FTIR系统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学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远红外 毒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段单层复合型人工电磁材料的研究
14
作者 熊伟 姚军 +1 位作者 李伟 沈京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作出太赫兹波段人工电磁材料,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金属矩形阵列在太赫兹波段的谐振频率及带宽与矩形长度的关系。并利用谐振频率随矩形孔长度增大而向低频移动的特性,在同一层金属上,将两个不同尺寸的金属矩形结构... 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作出太赫兹波段人工电磁材料,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金属矩形阵列在太赫兹波段的谐振频率及带宽与矩形长度的关系。并利用谐振频率随矩形孔长度增大而向低频移动的特性,在同一层金属上,将两个不同尺寸的金属矩形结构复合在同一个周期内,制作出单层复合型人工电磁材料。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单层复合型人工电磁材料实现了调节中心频率、频率拓宽以及多频段带阻功能。此研究为太赫兹滤波器等无源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加工方法,对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人工电磁材料 金属矩形阵列 单层复合型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格与金属谐振环复合结构的太赫兹透过特性
15
作者 熊伟 姚军 +1 位作者 李伟 沈京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本文根据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在太赫兹波段不透过太赫兹的特点,提出一种加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可调谐太赫兹器件的新方案,并设计出与梳齿驱动加工工艺十分兼容的金属结构。此结构由金属网格和金属谐振环阵列复合构成,静态... 本文根据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在太赫兹波段不透过太赫兹的特点,提出一种加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可调谐太赫兹器件的新方案,并设计出与梳齿驱动加工工艺十分兼容的金属结构。此结构由金属网格和金属谐振环阵列复合构成,静态的测试表明结构在太赫兹波段显出带通滤波的特性,通过改变两个元件之间的位置,能够实现0.410.53THz带通调谐。此结构加工方法简单,加工过程中只需要一块掩膜版,并且金属结构在MEMS梳齿结构释放之前就已经光刻形成,不需要两个图形的对准工艺,同时也避免了后续光刻对加工好MEMS梳齿结构的破坏。金属网格和金属谐振环构成的复合结构为微机电系统(MEMS)可调谐太赫兹器件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加工方案和新的结构,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人工电磁材料 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厂家镇静类药的THz光谱研究
16
作者 邓富胜 沈京玲 高海 《红外》 CAS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太赫兹(THz)技术的兴起为毒品和药品检查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厂家的镇静类药及其有效成分的THz吸收谱获得了有用的THz吸收谱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这对药品质量鉴定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太赫兹 镇静类药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硝基苯甲酸同分异构体的太赫兹与红外光谱特性(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建娜 张波 沈京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研究了2,4-,2,5-,3,4-,3,5-二硝基苯甲酸的吸收谱.实验结果表明,4种同分异构体的吸收光谱在红外波段(1 400~1 800 cm-1)表现出相似性,而在太赫兹波段(0.3~2.2 THz)却...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THz-T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研究了2,4-,2,5-,3,4-,3,5-二硝基苯甲酸的吸收谱.实验结果表明,4种同分异构体的吸收光谱在红外波段(1 400~1 800 cm-1)表现出相似性,而在太赫兹波段(0.3~2.2 THz)却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4种物质的吸收频谱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吸收光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解释.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为鉴别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分异构体 吸收谱 太赫兹时域光谱 红外光谱仪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调制超材料及其传感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婧 沈京玲 +1 位作者 张存林 赵跃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研究了一种太赫兹光调制超材料传感器。该器件由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开口谐振环(SRR))和柔性聚酰亚胺衬底组成。光敏硅材料填充在器件上方的两个开口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激励泵浦光的功率,光敏硅的电导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 研究了一种太赫兹光调制超材料传感器。该器件由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开口谐振环(SRR))和柔性聚酰亚胺衬底组成。光敏硅材料填充在器件上方的两个开口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激励泵浦光的功率,光敏硅的电导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复合超材料结构谐振峰的调制。进一步分析该结构在谐振频率下的电场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情况,讨论了其物理机制。此外,随着待测溶液(氯化钙)浓度变化,传感器谐振峰发生红移,其灵敏度为11.4 GHz/M。该器件可作为太赫兹波段液体传感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 液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宽谱聚合物波导及其传感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婧 肖鸣飞 +3 位作者 沈京玲 张波 张巍 张存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528,533,共5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三种反谐振波导的太赫兹谱进行了研究,这三种波导分别是PMMA管型波导,PMMA自支撑结构波导和SiO_2管型波导.该研究验证了三种波导的太赫兹传输基于反谐振理论,并在实验上实现了PMMA自支撑结构波导超过2 THz的宽...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三种反谐振波导的太赫兹谱进行了研究,这三种波导分别是PMMA管型波导,PMMA自支撑结构波导和SiO_2管型波导.该研究验证了三种波导的太赫兹传输基于反谐振理论,并在实验上实现了PMMA自支撑结构波导超过2 THz的宽光谱传输.同时,对基于反谐振原理的太赫兹物质传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为物质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波导 光纤传感器 太赫兹光谱 宽谱传输 反谐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斯汉欣位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梦迪 王婷婷 +1 位作者 张波 沈京玲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6期-,共7页
本文通过K.Artmann的稳定位相理论对古斯汉欣(Goos-H?nchen,GH)位移进行了定性解释和定量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介绍了GH位移在金属界面、介质光栅结构、多层金属包络结构、光子晶体材料、手性材料等界面理论研究和实验测量结... 本文通过K.Artmann的稳定位相理论对古斯汉欣(Goos-H?nchen,GH)位移进行了定性解释和定量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介绍了GH位移在金属界面、介质光栅结构、多层金属包络结构、光子晶体材料、手性材料等界面理论研究和实验测量结果;综述了GH位移在不同波段特别是太赫兹波段的研究成果;GH位移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干涉测量2种,本文对此做了总结和解释;最后,以温度传感和浓度传感方面的研究结果为例介绍了GH位移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斯汉欣位移 稳定相位法 反射界面 太赫兹波 传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