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误读的正面意义
被引量:
32
1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2,共8页
有些中国人和中国学者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以为欧洲人和汉学家不可能理解中国 ,他们免不了用东方的思想方式歪曲和误解中国。可是 ,中国学者难道不曾误读欧洲吗 ?中国有理由要求欧洲人按照中国方式来解释中国吗 ?欧洲学者出于政治正确...
有些中国人和中国学者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以为欧洲人和汉学家不可能理解中国 ,他们免不了用东方的思想方式歪曲和误解中国。可是 ,中国学者难道不曾误读欧洲吗 ?中国有理由要求欧洲人按照中国方式来解释中国吗 ?欧洲学者出于政治正确性的考虑 ,屈从于中国建议的解释中国的中国方式 ,果真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吗 ?误读全然是消极的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文化交流
阐释学
东方主义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受难的重要性——走向中西方关于痛苦的理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关键词
中西方
中国研究
痛苦
受难
基督教信仰
外国学者
学术研究
汉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
3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卓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8-181,共4页
沃尔夫冈.顾彬2007年3月28日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演讲中,回顾了十卷本《(波恩)中国文学史》的编著过程。由于人们难以想象,完成这样一项卷帙浩繁的工程,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伯尔尼大学的讲演也可视作...
沃尔夫冈.顾彬2007年3月28日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演讲中,回顾了十卷本《(波恩)中国文学史》的编著过程。由于人们难以想象,完成这样一项卷帙浩繁的工程,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伯尔尼大学的讲演也可视作一篇自述文。它讲述了在为该项工程寻找合适的出版社、合格的编者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坦然描绘了在标准与价值取舍问题上一段充满绝望和疑虑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波恩)中国文学史》
出版社
作家或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文集》后记
被引量:
6
4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梁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7,共4页
关键词
鲁迅文集
译者
翻译
《朝花夕拾》
短篇小说
叙述者
李欧梵
小说集
绝望
文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误读的正面意义
被引量:
32
1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机构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2,共8页
文摘
有些中国人和中国学者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以为欧洲人和汉学家不可能理解中国 ,他们免不了用东方的思想方式歪曲和误解中国。可是 ,中国学者难道不曾误读欧洲吗 ?中国有理由要求欧洲人按照中国方式来解释中国吗 ?欧洲学者出于政治正确性的考虑 ,屈从于中国建议的解释中国的中国方式 ,果真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吗 ?误读全然是消极的吗 ?
关键词
汉学
文化交流
阐释学
东方主义
误读
Keywords
Sinolog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ermeneutics
Orientalism
Misread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受难的重要性——走向中西方关于痛苦的理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机构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6-156,共11页
关键词
中西方
中国研究
痛苦
受难
基督教信仰
外国学者
学术研究
汉学家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
3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卓斐
机构
波恩大学汉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8-181,共4页
文摘
沃尔夫冈.顾彬2007年3月28日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演讲中,回顾了十卷本《(波恩)中国文学史》的编著过程。由于人们难以想象,完成这样一项卷帙浩繁的工程,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伯尔尼大学的讲演也可视作一篇自述文。它讲述了在为该项工程寻找合适的出版社、合格的编者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坦然描绘了在标准与价值取舍问题上一段充满绝望和疑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波恩)中国文学史》
出版社
作家或流派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文集》后记
被引量:
6
4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梁展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7,共4页
关键词
鲁迅文集
译者
翻译
《朝花夕拾》
短篇小说
叙述者
李欧梵
小说集
绝望
文学研究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误读的正面意义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受难的重要性——走向中西方关于痛苦的理论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
沃尔夫冈.顾彬
王卓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文集》后记
沃尔夫冈.顾彬
梁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6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