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届全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学术交流会召开
1
作者 汪道友 王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165,共1页
2014年9月26日-29日,全国首届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学术交流会在连云港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主办,来自承办单位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年9月26日-29日,全国首届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学术交流会在连云港召开。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主办,来自承办单位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以及《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学术交流会 X射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 粒子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与粒子束》继续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来源期刊
2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8-728,共1页
关键词 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 来源期刊 粒子束 强激光 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库创建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3
作者 王立楠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0,共1页
从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0.467,总被引频次为1 546。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从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0.467,总被引频次为1 546。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为基础,选择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被引频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因子和 粒子束 强激光 引文数据库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第十二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在兰州召开
4
作者 周千皓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2-302,共1页
2014年8月13~15日.第十二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主办,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光源物理组协办,清华大学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承办。来自美国国家实验室、美国斯坦福直... 2014年8月13~15日.第十二届加速器物理学术交流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加速器物理专业组主办,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光源物理组协办,清华大学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承办。来自美国国家实验室、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等单位的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物理 学术交流会 兰州市 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功能纳米陶瓷材料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6-376,共1页
近日,受科技部委托,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洪茂椿院士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光功能纳米陶瓷材料研究”进行验收,同时对其地方配套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认为该项目已全面完成了... 近日,受科技部委托,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洪茂椿院士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光功能纳米陶瓷材料研究”进行验收,同时对其地方配套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认为该项目已全面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任务书规定的指标和任务,研究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材料的发光量子效率和发光寿命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研究 纳米陶瓷 光功能 科技攻关计划 国际领先水平 计划项目 发光量子效率 成果鉴定 整体水平 发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核聚变快点火新方案研究获重要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激光核聚变 快点火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聚变研究 物理研究 强光光学 激光物理 能源问题 聚变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台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辐射源出光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被引量:1
7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8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北京 正负电子对撞机 改造工程 高能物理研究所 双环交叉对撞技术 北京谱仪 注入器 输运线 储存环 同步辐射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瑞科学家实验出激光粒子透视眼镜效应
9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56,共1页
英国《自然材料》杂志最近报道,英国和瑞士科学家利用粒子的运动特性,设计出一种方法,成功使固体物质变得透明。虽然这目前还只能在实验室内实现,却是朝着最终发明实用型透视装置迈出了重要一步。实验成果在理论上表明,未来有可能... 英国《自然材料》杂志最近报道,英国和瑞士科学家利用粒子的运动特性,设计出一种方法,成功使固体物质变得透明。虽然这目前还只能在实验室内实现,却是朝着最终发明实用型透视装置迈出了重要一步。实验成果在理论上表明,未来有可能制造出真正的“透视眼镜”。这种尖端技术可用于一些有意义的领域,例如帮助搜寻灾后废墟下的幸存者,以及检查人体内部被骨骼遮挡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内 科学家 眼镜 粒子 激光 自然材料 运动特性 尖端技术 固体物 实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在二维光子晶体中实现自发辐射开关控制
10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2-662,共1页
据《慧聪网》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雪华研究员和顾本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特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通过调谐激发态原子的极化方向,可在2维光子晶体中对自发辐射实现开关控制,这将为光子晶... 据《慧聪网》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王雪华研究员和顾本源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光子晶体中原子自发辐射特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通过调谐激发态原子的极化方向,可在2维光子晶体中对自发辐射实现开关控制,这将为光子晶体量子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相关结果已在Phys.Rev.Lett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原子自发辐射 开关控制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激发态原子 光电子器件 特性研究 极化方向 研究员 慧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推进技术”发射卫星
11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0-430,共1页
据《科技日报》日前报道,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着力攻关的“激光推进技术”领域某课题研究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研究计划。“激光推进技术”是一种新概念推进技术,即把激光由热能变为动能,作为推进工具发射卫星。它的推进性能优于火箭... 据《科技日报》日前报道,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着力攻关的“激光推进技术”领域某课题研究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研究计划。“激光推进技术”是一种新概念推进技术,即把激光由热能变为动能,作为推进工具发射卫星。它的推进性能优于火箭,而且有比较好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目前,各航天大国都非常重视这项高端技术,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推进技术 卫星 发射 《科技日报》 课题研究 推进性能 高端技术 机动性 可靠性 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开发光学孔径光束控制技术
12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8-438,共1页
据美国《军事和宇航电子》近日报道,雷声公司电子系统分部赢得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580万美元的合同,为新的高功率激光器系统开发一种光学孔径相干相控阵。雷声公司将开发一种子孔径阵列,这种阵列可以发射、接收以及快速控制空间相控... 据美国《军事和宇航电子》近日报道,雷声公司电子系统分部赢得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580万美元的合同,为新的高功率激光器系统开发一种光学孔径相干相控阵。雷声公司将开发一种子孔径阵列,这种阵列可以发射、接收以及快速控制空间相控光能,并且每一个子孔径都可以传送图像。模块化的特性可以把几个光学孔径通过相干组合成一个任意尺寸的发送/接收阵列,而这与射频相控阵天线通过增加射频接收模块按比例增加类似,而且在任务灵活性和性能与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等装备中的射频相控阵相近。项目最初的重点将是开发直径25mm的孔径,激光器功率为10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孔径 系统开发 美国空军 控制技术 高功率激光器 相控阵天线 接收阵列 光束 电子系统 雷声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理化所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获重大进展
13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38,共1页
据物理所近日消息,由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承担的863计划新材料领域“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和紫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课题,通过努力攻关,在深紫外谐波光全固态激光器的研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 据物理所近日消息,由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承担的863计划新材料领域“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和紫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课题,通过努力攻关,在深紫外谐波光全固态激光器的研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并获得中、美两国专利的KBBF棱镜耦合技术,制作成功光接触KBBF-CaF2棱镜耦合器件,使用这-棱镜耦合器件,以直接倍频方法成功实现了深紫外谐波光输出的三个国际首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激光器 深紫外 中科院 理化 棱镜耦合技术 耦合器件 非线性光学 新材料领域 863计划 突破性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新粒子
14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新粒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美国夏威夷大学 高能物理实验 J/Ψ粒子 国际合作 北京谱仪 诺贝尔奖 质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瑞科学家研制成增强激光器效率新方法
15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2,共1页
目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成一种增强激光新方法,新方法建立在拥有3能级分层半导体纳米结构基础上,这些能级表现如同“人造原子”一样,控制能级的深度和组成能使激光器无反转辐射能级密度... 目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成一种增强激光新方法,新方法建立在拥有3能级分层半导体纳米结构基础上,这些能级表现如同“人造原子”一样,控制能级的深度和组成能使激光器无反转辐射能级密度。这项研究是对这两所大学科学家在纳米工艺领域研究的补充。激光器工作的主要理论在于,通过“抽吸”工质(气体或晶体)使电子反转,同时向电子输入能量,例如以光或电脉冲方式输送。在转换过程中处在较低能级上的电子开始发射一定波长的光量子,光子会激发其他电子,电子同样会继续递增。科学家表示,如果利用与两被激发电子量子相位有关的光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激光器 制成 能级密度 纳米工艺 结构基础 人造原子 输入能量 脉冲方式 转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围家现蒸宝石衬底氢化锌二极管室温电致发光
16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6-696,共1页
据《科学时报》近日报道,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厦门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氧化锌基单晶薄膜材料、物性及器件研究”,日前正式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专家组的中期检查验收。该项目在国内率先获... 据《科学时报》近日报道,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厦门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氧化锌基单晶薄膜材料、物性及器件研究”,日前正式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专家组的中期检查验收。该项目在国内率先获得了氧化锌同质结的电致发光,并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蓝宝石衬底生长的氧化锌二极管室温电致发光,为今后氧化锌蓝紫外发光和激光二极管的发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蓝宝石衬底 电致发光 氧化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室温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信息科学部 薄膜材料 厦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自然科学奖
17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9-329,共1页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奖 应用基础研究 相互作用 光电材料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粒子 离子注入 课题研究 原创性 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光电所生物芯片仪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18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0-590,共1页
据光电所近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电工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生物芯片仪器研制”,日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光电所研发了“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CCD生物... 据光电所近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电工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生物芯片仪器研制”,日前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光电所研发了“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CCD生物芯片检测仪、生物芯片点样仪”等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检测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扫描仪 光电技术 仪器研制 重大项目 中科院 科技进步奖 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观察到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的运动
19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6-446,共1页
据《科学》杂志网络版报道,英国科学家观察到了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其时间精确度为0.1fs,这是前所未有的记录。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以迄今最高的快门速度,成功地捕捉到分子的运动。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人... 据《科学》杂志网络版报道,英国科学家观察到了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其时间精确度为0.1fs,这是前所未有的记录。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以迄今最高的快门速度,成功地捕捉到分子的运动。该项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化学反应过程,并可应用在对未来技术如量子计算的研究中。观察分子运动的时间精确度,好比日常拍照的快门速度。报道说,科学家通过专门设计的新方法,成功地捕捉到了氢分子和甲烷分子中质子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运动 激光作用 科学家 《科学》杂志 化学反应过程 快门速度 量子计算 未来技术 甲烷分子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被“激光镊子”牵鼻走
20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4-594,共1页
据《大众科技报》报道,最近,科学家开发出用激光“抓住”碳纳米管并使之移动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为芯片制造工程师提供一种把纳米元件移动到预定位置的新方法,从而制造出以纳米管为基础的微型芯片。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光镊子 制造工程师 微型芯片 纳米元件 科学家 预定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