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建构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1
作者
汪路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2期51-60,共10页
社会角色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建构和角色完善,为分析中小学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研究以“双减”及相关政策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扮演着深耕教育教学的笃行者、涵育学生素养的躬行者、助推协同育人...
社会角色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建构和角色完善,为分析中小学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研究以“双减”及相关政策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扮演着深耕教育教学的笃行者、涵育学生素养的躬行者、助推协同育人的力行者、强化专业成长的砥行者等角色。受外在保障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建构面临角色转换错位、角色承载超限、角色期望交叠、角色能力不足等困境,需要有关主体从明晰角色定位、优化制度机制、落实协同共育、践行角色自觉等方面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中小学教师
教师角色
社会角色
角色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责任意识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路艳
王彬彬
《今日教育》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明确指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领域。其中,责任意识即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要表现为...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明确指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领域。其中,责任意识即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和有序参与。[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今后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中学思政课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深化对学生责任意识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践行责任意识方式的创新。本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的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担当精神
思政课
主人翁意识
法治观念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建构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1
作者
汪路艳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年第2期51-60,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研究”(FJNDKY23-64)
福建省福鼎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福鼎市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FDZ22-27)。
文摘
社会角色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建构和角色完善,为分析中小学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研究以“双减”及相关政策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扮演着深耕教育教学的笃行者、涵育学生素养的躬行者、助推协同育人的力行者、强化专业成长的砥行者等角色。受外在保障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建构面临角色转换错位、角色承载超限、角色期望交叠、角色能力不足等困境,需要有关主体从明晰角色定位、优化制度机制、落实协同共育、践行角色自觉等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
“双减”
中小学教师
教师角色
社会角色
角色建构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role of teachers
social role
rol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责任意识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汪路艳
王彬彬
机构
福建省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
中共福鼎市委党校
出处
《今日教育》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学政治‘解+行+证’多向度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号:Fjjgzxl9-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明确指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为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领域。其中,责任意识即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要表现为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和有序参与。[1]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今后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中学思政课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深化对学生责任意识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践行责任意识方式的创新。本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的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教师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担当精神
思政课
主人翁意识
法治观念
政治认同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角色建构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汪路艳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责任意识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汪路艳
王彬彬
《今日教育》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