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汪跃 万自成 +1 位作者 杨勇 祝斐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视觉模拟... 目的研究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9.15±2.01)d短于对照组的(17.25±2.58)d,VAS评分(2.15±1.02)分以及mRS评分(1.4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36±1.24)、(1.64±0.2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躯体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疼痛程度更轻,其临床运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显微手术夹闭 脑动脉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BZ19-X区块朵叶型浅水三角洲砂体精细刻画及剩余油挖潜
2
作者 周军良 赵军寿 +2 位作者 白清云 汪全林 汪跃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渤海BZ19-X区块多期叠置朵叶型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复合朵叶体内部沉积期次及叠置样式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块剩余油挖潜。为此,利用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确定朵叶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建立井震响应模式,以平面地震属性刻... 渤海BZ19-X区块多期叠置朵叶型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复合朵叶体内部沉积期次及叠置样式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块剩余油挖潜。为此,利用岩心、分析化验、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确定朵叶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建立井震响应模式,以平面地震属性刻画的砂体边界为控制,通过井震融合,结合层拉平及等时地层切片,实现不同叠置类型复合朵叶型浅水三角洲砂体的精细刻画,为剩余油挖潜提供基础。结果表明:研究区朵叶型浅水三角洲河控作用明显,平面可分为河道区、河坝复合区和浅湖区;受河道侧向迁移及纵向下切的影响,在平面及纵向发育多期朵叶体,侧向接触样式主要为分离型、侧搭型、侧切型、间连型,纵向叠置样式主要为远离型、弱切型、浅切型、深切型,侧向接触及纵向叠置使得砂体连片发育;受砂体接触、叠置样式及井网控制程度的影响,无井控、井网不完善的单期砂体和井控程度高的切叠复合砂体,其井间及边部往往剩余油富集。该研究结果对区块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的挖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国内外类似区块的开发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叠置样式 地震相 砂体刻画 剩余油 渤海BZ19-X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砾砂岩油藏微观渗流差异化定量表征及其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君达 常涛 +2 位作者 汪跃 周军良 孙藏军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 针对含砾砂岩储层岩性多样、强非均质特征明显、微观油水渗流规律复杂、常规数值模拟方法难以表征的问题,以渤海M油田东三段巨厚含砾砂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岩心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流动单元指数对不同岩性含砾砂岩的微观孔喉特征和渗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合油藏工程方法,在考虑渗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岩性储层的相渗曲线、启动压力梯度等关键渗流参数进行差异化表征,提出了含砾砂岩油藏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结果表明,差异化渗流表征技术能够较好地描述不同岩性、不同模态储层的渗流差异,产液剖面拟合精度均达到了91%以上。区别于常规砂岩油藏,强非均质巨厚含砾砂岩储层受孔喉差异的控制,不同岩性的储层水驱特征差异明显,层间矛盾更为突出,建议以岩性组合差异为开发策略制定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层段进行精细注水开发策略的制定,做到“因井制宜,因层施策”,为油田后续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砾砂岩油藏 微观渗流特征 流动单元指数 精细数值模拟 开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浅南区明化镇组单砂体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志鹏 林承焰 +2 位作者 彭学红 卜丽侠 汪跃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7,165,共5页
为了搞清高浅南区明化镇组内部夹层对层内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更好地对层内剩余油进行开采。利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夹层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关键生产井资料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侧积层与射孔井段的位置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 为了搞清高浅南区明化镇组内部夹层对层内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更好地对层内剩余油进行开采。利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对夹层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关键生产井资料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侧积层与射孔井段的位置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明化镇组夹层主要为泥质夹层和物性夹层,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倾角,平均约5°,属点坝砂体的侧积层,延伸范围在1~2个井距左右;同时还见有少量的钙质夹层,平行砂体顶面,主要发育在砂体的顶部和底部,延伸范围小于1个井距。在夹层的作用下,特别是具有一定倾角的侧积层作用下,高浅南区明化镇组单砂体内部剩余油发育4种分布模式:层内多段剩余油、顶部剩余油、中一下部剩余油和几乎无层内剩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夹层 射孔井段 单砂体 明化镇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突矿井石门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跃 江天生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B06期11-12,共2页
介绍了芦岭煤矿石门推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后,降低或消除了揭煤时的煤与瓦斯突出。
关键词 石门 推进工作面 瓦斯突出 治理 煤突出 瓦斯抽放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带化病中发现的类细菌(BLO)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开璇 汪跃 张长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陕西省紫阳县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但在该县发现油桐感染带化病严重,病害呈点片状发生,根据在洞河、城关等地区调查,一般发病率为3%,严重的达7%,发病的油桐树龄为2—5年,以3年生幼树发病较严重。油...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陕西省紫阳县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但在该县发现油桐感染带化病严重,病害呈点片状发生,根据在洞河、城关等地区调查,一般发病率为3%,严重的达7%,发病的油桐树龄为2—5年,以3年生幼树发病较严重。油桐带化病病变形态与香椿带化病病变十分相似。感病的油桐树在未发生病变的前一年,树高有生长迅速的特点,一般在病枝以下的一节(于两侧枝之间)一年内高生长达3—4m。病树最显著的病状是新生的枝条呈扁平的带状,尖端卷曲或扭曲生长,如同一把大刀,有的形成齐头铲状,最宽处可达13cm,病枝叶片明显变小(图5);当枝梢孕育花芽亦能开花座果,果实仅有正常成熟果实大小的1/4,萎缩枯死,影响油桐树的正常生长及桐油产量。此病的蔓延阻碍了油桐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带化病 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硅对含镉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7
作者 汪跃 高晶晶 +3 位作者 谭霄 谭博 李龙国 刘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09,共7页
为定量分析施加外源硅治理土壤镉污染过程中硅对含镉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并揭示其机理,本研究设置三个镉添加水平(0,2.5,5 mg/kg),三个硅添加水平(0,200,400 kg/hm^(2))共九组处理,通过压力膜仪分别测量各处理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对土... 为定量分析施加外源硅治理土壤镉污染过程中硅对含镉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并揭示其机理,本研究设置三个镉添加水平(0,2.5,5 mg/kg),三个硅添加水平(0,200,400 kg/hm^(2))共九组处理,通过压力膜仪分别测量各处理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对土样进行pH值、zeta电位及扫描电镜分析,选取Brooks-Core(BC)模型、van Genuchten(VG)模型及Dual-Porosity(DP)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镉添加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没有影响,单独施硅以及含镉土壤施硅会使曲线偏移,分别导致整体土壤含水率增加以及710~1200 kPa高吸力段的土壤含水率下降;②相比于对照组,镉添加对土壤孔隙分布没有影响,施硅能够增加含镉土壤与不含镉土壤大当量孔径孔隙占比,提高土壤低吸力段持水能力,同时施硅对小当量孔径孔隙没有影响;③施硅能够显著增加土壤zeta电位绝对值,分散土壤胶体颗粒,不利于土壤微团粒的形成,但施硅后形成的硅酸凝胶可促进微团粒的胶结从而增加土壤大孔隙占比,提高低吸力范围内的土壤持水性;含镉土壤施硅后形成的硅-镉配合物可能导致范德华力减弱,从而降低了高吸力范围内的土壤持水性;④相比于BC模型与DP模型,VG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硅、镉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且施硅对含镉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可通过影响水分特征曲线的饱和含水率和残余含水率进行定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特征曲线 外源硅 ZETA电位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锤炼队伍 完善制度 全面提升水利统计质量——四川省水利统计能力建设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汪跃 《四川水利》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水利统计工作是水利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各级水利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专业领域。新时期,如何做好水利行业统计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准确、有效、全面、快捷的传递,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水利行业的统计... 水利统计工作是水利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各级水利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国家统计工作的重要专业领域。新时期,如何做好水利行业统计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准确、有效、全面、快捷的传递,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水利行业的统计工作特征,对当前四川水利统计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就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实践,对未来做好水利统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水利统计 四项建设 主要成效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木丛枝病类菌原体(MLO)传染长春花的研究
9
作者 金开璇 汪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5-96,T001,共3页
重阳木丛枝病普遍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尤其安徽、湖北一些地区危害严重。1983年作者用电镜证实了重阳木丛枝病为类菌原体病害。本病在国外尚无报道。在传病试验中证实了感病植株病皮能嫁接传病。树木感染MLO病害后,其病原在感病植株中... 重阳木丛枝病普遍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尤其安徽、湖北一些地区危害严重。1983年作者用电镜证实了重阳木丛枝病为类菌原体病害。本病在国外尚无报道。在传病试验中证实了感病植株病皮能嫁接传病。树木感染MLO病害后,其病原在感病植株中分布局限且浓度较低。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MLO病原能在长春花内大量繁殖,成为研究树木MLO病害的理想试验植物。1988年试验证实泡桐丛枝病MLO病原可由南方菟丝子传染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丛枝黄化及花变叶病状。本文将报道用南方菟丝子传染重阳木丛枝病MLO到长春花上,并回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木丛枝病 长春花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10
作者 汪跃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5期68-71,共4页
本文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认为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首先,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即变“藏书型”为“开放型”。其次,要加强图书馆各管理环节的统计工作,制定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制度化,以... 本文根据系统论的原理,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认为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首先,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即变“藏书型”为“开放型”。其次,要加强图书馆各管理环节的统计工作,制定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制度化,以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程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再次,必须把“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加强反馈和自我调节作用,改变过去决策的单向指令系统为双向的相互反馈的系统。第四,科学管理的关键是人才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创造人们可以发挥才干的工作环境。人才问题既是现代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新课题,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巨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科学管理 统计工作 反馈与调节 人才培养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岭井田硬质高岭土开采可行性分析
11
作者 汪跃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年第B06期55-56,共2页
对芦岭井田硬质高岭土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该井田硬质高岭土开采是可行的,可作为开发第三产业的后备资源。
关键词 硬质高岭土 可行性 开采 赋存 稳定性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纹理和颜色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建刚 邱雪娜 +3 位作者 应宏微 宋加涛 彭鑫 汪跃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0,共4页
针对基于颜色的粒子滤波跟踪方法在复杂背景下会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纹理和颜色特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颜色直方图是对目标在彩色图像中的全局描述,而局部二值模式纹理包含了灰度图像中局部邻近区域的... 针对基于颜色的粒子滤波跟踪方法在复杂背景下会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纹理和颜色特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颜色直方图是对目标在彩色图像中的全局描述,而局部二值模式纹理包含了灰度图像中局部邻近区域的纹理信息,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因此同时用颜色直方图和局部二值模式纹理直方图描述目标,在粒子滤波框架下将目标颜色和局部二值模式纹理有机结合起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跟踪精度,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细表征底水油藏全周期水淹形态的新方法
13
作者 常涛 陈建波 +2 位作者 汪跃 孙藏军 卢美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底水油藏开发面临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等难题,需要精细表征水淹形态,指导开发后期精准挖潜。以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在生产特征分析、空间势分布求取及流线绘制基础上,基于油水运动规律、相渗曲线特征等研究,建... 底水油藏开发面临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等难题,需要精细表征水淹形态,指导开发后期精准挖潜。以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在生产特征分析、空间势分布求取及流线绘制基础上,基于油水运动规律、相渗曲线特征等研究,建立底水油藏全周期水脊内部形态的精细表征方法。结果表明:随含水率的增加,水脊内部水淹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中、强水淹区范围逐渐缩小;进入特高含水期,水脊内部仍可进一步划分为未动用区、弱水淹区、中水淹区、强水淹区,且未动用及弱水淹区范围较大,说明常规认识的水脊内部依然存在较大的调整潜力。将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数模、实际取心井资料对比,误差小于等于7.7%,准确率较高。研究成果可为底水油藏后期开发调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脊 水淹特征 内部形态 精细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模拟及PIV粒子示踪相结合法超滤膜组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亮 汪跃 +5 位作者 陈琳 李玉坤 张友思 吴新明 黄永福 殷绪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2-410,共9页
采用在线监测与水力流体模拟相结合方式,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示踪技术及高速图像采集分析等手段,考察现有超滤膜组件内部的流场分布,并设计出新型超滤膜组件。结果表明,由于超滤膜组件内部流场主要受到布水管布水的影响,布水管上开... 采用在线监测与水力流体模拟相结合方式,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示踪技术及高速图像采集分析等手段,考察现有超滤膜组件内部的流场分布,并设计出新型超滤膜组件。结果表明,由于超滤膜组件内部流场主要受到布水管布水的影响,布水管上开孔均匀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超滤膜组件内部布水的均匀性。与组件UFA-860C相比,设计出的条形孔超滤膜组件因其布水管上有规则地均匀开孔且采用多根布水管组合,在运行时组件内部布水更加均匀,且能够充分利用膜丝的有效面积,从而有效减缓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组件 CFD软件 数值模拟 高速图像 示踪粒子 粒子图像测速试验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离散膨胀性软岩控制及支护技术应用
15
作者 刘玉华 李敬佩 汪跃 《煤矿现代化》 2008年第4期76-77,共2页
针对涡北矿区进行软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的系统研究,掌握软岩力学特征。分析大埋深、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和利用各种软岩控制及支护理论,找出适应涡北矿软岩巷道控制的技术方案,彻底解决困扰涡北矿安全生产技术... 针对涡北矿区进行软岩控制及支护技术的系统研究,掌握软岩力学特征。分析大埋深、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和利用各种软岩控制及支护理论,找出适应涡北矿软岩巷道控制的技术方案,彻底解决困扰涡北矿安全生产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控制 泥化岩层 弱面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扩增16S rDNA检测泡桐组培苗丛枝病类菌原体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江山 金开璇 +2 位作者 汪跃 熊耀国 邱并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9-573,共5页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from O-MLO. Amplification of a 1. 2kb DNA fragment from PaWB-MLO-infected plants DNA in total nucleic acid extrats of the host plant Paulownlh spp., but no l. 2kb DNA fragment was observed when healthy DNA was used as a template.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CR method was able todetect PaWB-MLO in as little as 9. 4pg of total DNA from infected Paulernia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类菌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稳定态下碳纳米管电机械系统的电流和机械噪声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跃 黄多辉 +1 位作者 段志春 邵菊香 《电声技术》 2022年第9期123-125,共3页
近来,以碳纳米管谐振子组成的纳米机电体系在纳米机电领域被广泛地研究。对此,从理论层面研究存在强耦合作用的碳纳米谐振子耦合机电体系的量子特征。研究发现,在强烈的耦合作用下,体系的势能呈现出双稳定性。在双稳定状态下,电流存在... 近来,以碳纳米管谐振子组成的纳米机电体系在纳米机电领域被广泛地研究。对此,从理论层面研究存在强耦合作用的碳纳米谐振子耦合机电体系的量子特征。研究发现,在强烈的耦合作用下,体系的势能呈现出双稳定性。在双稳定状态下,电流存在强烈的电流阻塞。进入双稳定状态后,电流急剧衰减,同时系统的机械噪声在零能处呈现出强烈的峰值,解释为双稳定态电子跃迁所引起的电报噪声。该量子特征能够为体系量子相干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谐振子高精度测量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定性 电流 机械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貌对渤海湾盆地B区块太古宇暴露型潜山变质岩风化带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廖新武 谢润成 +6 位作者 周文 汪跃 刘文超 刘卫林 程奇 熊晓军 罗紫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6-417,共12页
古潜山是中国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渤中凹陷B区块是近年来中国东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凝析气田,该区块为太古宇暴露型潜山,古地貌在储层形成及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古地貌控制,变质岩潜山遭受风化作用时间及强度存在差... 古潜山是中国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渤中凹陷B区块是近年来中国东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凝析气田,该区块为太古宇暴露型潜山,古地貌在储层形成及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古地貌控制,变质岩潜山遭受风化作用时间及强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了风化带储层的发育,尤其是影响了潜山风化带裂缝的形成。在岩心描述、成像测井裂缝解释结果、潜山古地貌恢复及古地貌划分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古地貌对潜山风化带储层裂缝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古地貌相对高部位风化淋滤作用较强,裂缝密度较大,古地貌直接影响了风化带裂缝的发育,削弱了内幕带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控制了内幕带裂缝的发育;②古地貌对潜山风化带的影响深度存在差异,控制了潜山不同深度带的裂缝形成,B区块古地貌呈现明显的东、西区差异,西区风化裂缝带厚度(平均为277 m)明显大于东区(平均为193 m),西区古地貌影响的风化裂缝带深度也大于东区;③古地貌与各组系(期次)的裂缝密度呈明显相关性,即风化带的裂缝发育不仅受古地貌控制,还与各期的构造活动有关,特别是早期的构造活动(印支期)与古地貌共同控制了风化带早期裂缝的形成;④B区块发育3大高幅隆脊残丘区,残丘区裂缝最发育,地貌幅度控制着风化带裂缝的发育,对北西-南东向印支期裂缝的控制作用较强,残丘缓翼水-岩反应更充分,风化淋滤作用强,岩石力学强度降低,更易在各种应力下产生裂缝,并发生规模溶蚀,利于风化带优质储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带 古地貌 暴露型潜山 太古宇变质岩 储层裂缝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A油田边底水稠油油藏隔夹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跃 郑华 +2 位作者 李宏远 姜永 全洪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52-55,共4页
应用基于测井响应分析的井点隔夹层识别和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平面井间隔夹层描述技术,对渤海A油田明化镇组边底水稠油油藏含油层段开展沉积特征及隔夹层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隔夹层有4种类型,可划分为强遮挡、中遮挡、弱遮挡三种级别;结... 应用基于测井响应分析的井点隔夹层识别和基于地震属性分析的平面井间隔夹层描述技术,对渤海A油田明化镇组边底水稠油油藏含油层段开展沉积特征及隔夹层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隔夹层有4种类型,可划分为强遮挡、中遮挡、弱遮挡三种级别;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油井间次生底水油藏储层顶部区、夹层下部未动用区、过渡带夹层局部纯油区三种剩余油分布样式;同时结合实际井动态资料进一步验证了隔夹层认识的可靠性,为深入挖潜研究区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A油田 稠油油藏 隔夹层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13-1油田沙一段生屑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跃 吴浩君 +2 位作者 刘洪洲 李浩 黄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11-16,共6页
针对渤中13-1油田在埋深超过3 900 m的沙一段储层仍发育高孔中渗储层现象,利用有关录井、岩心、薄片、常规物性、全岩资料,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和古地貌,探讨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区沙一段优质储层主要以生屑云岩为主,平均... 针对渤中13-1油田在埋深超过3 900 m的沙一段储层仍发育高孔中渗储层现象,利用有关录井、岩心、薄片、常规物性、全岩资料,分析储层基本特征和古地貌,探讨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区沙一段优质储层主要以生屑云岩为主,平均厚度约3 m,具有中高孔、中渗透的特点;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生物体腔孔等原生孔隙,其次为粒间溶蚀孔和颗粒溶蚀孔。宏观上,古地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古水深控制了优质储层纵向上的厚度。微观上,螺类的含量及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酸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解作用和方解石等胶结物的白云石化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主要原因。勘探实践表明,生屑云岩是该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沙东南构造带 沙一段 生屑云岩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