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张新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经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4~85岁,平均51.2岁,分别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针状...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经胃镜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4~85岁,平均51.2岁,分别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针状刀剥离术切除肿瘤,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内镜随访。结果:33例患者均为完全切除,肿瘤直径为0.5~2.5cm,病理组织学显示食管平滑肌瘤25例、间质瘤3例、脂肪瘤和血管瘤各2例、黏膜下囊肿1例。5例发生术后即刻创面渗血,经局部喷洒止血药或钛夹止血,术后6例有轻度胸骨后疼痛,未发生其他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3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对于〈2cm的腔内生长型食管黏膜下肿瘤,内镜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黏膜下 治疗 微创手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裸小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1 位作者 王琳 孙敬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BAL B/Cnu/ nu裸小鼠 18只 ,随机分为三组 ,胃囊法组通过手术将 SGC- 790 1人胃癌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由胃壁粘膜缝制的小囊内 ;缝挂法组以缝挂方法作对比 ;第三组...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BAL B/Cnu/ nu裸小鼠 18只 ,随机分为三组 ,胃囊法组通过手术将 SGC- 790 1人胃癌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由胃壁粘膜缝制的小囊内 ;缝挂法组以缝挂方法作对比 ;第三组为对照组。待荷瘤鼠濒临死亡时处死进行解剖。  结果 :胃囊法组及缝挂法组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发生率均为 10 0 % ,胃囊法组肝脏转移率为 66.7% ( 4 / 6) ,显著 ( P<0 .0 1)高于缝挂法组 ( 33.3% ) ,而且幽门梗阻及癌性腹水发生率亦明显提高 (分别为 83.33% vs 16.6% ,P<0 .0 0 1;66.7% vs 16.6% ,P<0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疾病模型 裸鼠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活性与裸鼠体内移植肿瘤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汪芳裕 李绍白 +2 位作者 林菊生 朱人敏 王年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48-50,共3页
Balb/C-nu/nu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环磷酰胺组12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mg/只,1周后随机抽取6只作为受瘤鼠,皮下接种SMMC—7721人肝癌细胞(1×107个/只),另6只处死后测定脾脏淋巴细... Balb/C-nu/nu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环磷酰胺组12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mg/只,1周后随机抽取6只作为受瘤鼠,皮下接种SMMC—7721人肝癌细胞(1×107个/只),另6只处死后测定脾脏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活性(NK活性);对照组12只,腹腔注射等渗盐水0.4ml/只,1周后处理同环磷酰胺组。结果表明,注射环磷酰胺后裸小鼠NK活性从26.67±6.32%降至15.00±3.80%(P<0.01),环磷酰胺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33.92±10.21vs20.03±8.31mm/周,P<0.05),且环磷酰胺组肿瘤成瘤率高,而潜伏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活性 裸小鼠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酪酸及谷氨酸脱羧酶在大鼠空肠上皮增生带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汪芳裕 Masahito Watanabe +1 位作者 朱人敏 Kentaro Maemura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2期897-900,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氨酪酸 (GABA)与空肠上皮细胞分化增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对GABA及谷氨酸脱羧酶 (GAD ,包括两种异构体GAD6 5及GAD6 7)在大鼠空肠上皮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另以麦胚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GAD... 目的 :探讨氨酪酸 (GABA)与空肠上皮细胞分化增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对GABA及谷氨酸脱羧酶 (GAD ,包括两种异构体GAD6 5及GAD6 7)在大鼠空肠上皮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另以麦胚凝聚素组织化学染色与GAD6 5免疫荧光结合进行双重染色 ,显示GAD6 5表达细胞的分布特征。同时 ,用增生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方法显示上皮细胞的增生带。 结果 :GABA及GAD6 5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空肠绒毛的顶端 ,空肠上皮细胞GAD6 7阴性。双重染色显示 ,杯状细胞不表达GAD6 5。PCNA免疫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在隐窝的中下部。表明GABA及GAD6 5主要分布在空肠上皮的成熟带及功能带。 结论 :GABA系统可能与上皮细胞的成熟及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酪酸 谷氨酸脱羧酶 增生细胞核抗原 空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6
5
作者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769-770,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早期癌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3 位作者 王琳 孙敬芳 田小芸 潘震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40-42,共3页
作者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 作者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成功地建立了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网膜粘连,约12周以后部分动物(2/6)出现肝转移,生存期为16~24周。本方法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率均为100%,且可出现肝脏转移,肿瘤生长过程与临床胃癌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裸鼠 原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实体瘤细胞检测研究的进展
7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引言肿瘤的治疗虽进展很快,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临床处理中的难题。外周血中瘤细胞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实体瘤细胞进入血循环是向远处转移的必须步骤[1]。因此,建立一种有效检测方法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有重要价... 引言肿瘤的治疗虽进展很快,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临床处理中的难题。外周血中瘤细胞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尚未完全明了,通常认为实体瘤细胞进入血循环是向远处转移的必须步骤[1]。因此,建立一种有效检测方法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有重要价值。晚近,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细胞 血液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总黄酮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周期及增殖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纳 张钰坪 +3 位作者 叶院宁 孙文荣 刘畅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1.6、3.2及6.4 mg/m L)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及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FTH对肿瘤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通过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证实TFTH对Wnt/β-catenin通路有效调控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lin D1和c-myc的表达。结果在0、1.6、3.2和6.4 mg/m L TFTH孵育后,SW620细胞在6孔板中形成的克隆数量分别为(196±25.06)、(75.33±7.64)、(19±6.08)、0个/孔,HT29细胞为(206.67±30.55)、(106±12.17)、(9.67±4.04)、0个/孔,各浓度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细胞S+G2/M期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TFTH干预的HT29细胞及SW620细胞内活化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将0、1.6、3.2和6.4 mg/m L TFTH作用于SW620细胞后,a-β-catenin蛋白的IOD分别为231.46±20.66、109.42±15.58、63.14±2.33、6.38±11.05;作用于HT29细胞时,其IOD分别为817.28±76.55、566.10±96.80、324.23±53.51、141.67±34.35,与0 mg/m 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0 mg/m L相比,1.6、3.2、6.4 mg/m L的TFTH干预后细胞内Cyclin D1和c-myc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TFTH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肿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总黄酮 结肠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水杨酸和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上消化道型克罗恩病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媛媛 魏娟 +7 位作者 孙晓伟 杨钊 赵丽 陈春燕 吴琳 杨妙芳 汪芳裕 刘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目前关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L4-CD)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比较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L4-C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L4-CD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目前关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L4-CD)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比较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L4-C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L4-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用药分为5-ASA组(使用5-ASA,n=30)和免疫抑制剂组(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雷公藤,n=18)。在L4-CD的亚型中,屈氏韧带以上为L4-EGD者(n=28),屈氏韧带以下为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n=20)。其中L4-EGD者分为5-ASA亚组(使用5-ASA,n=18),免疫亚组(使用免疫抑制剂,n=10);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分为5-ASA空回肠亚组(使用5-ASA,n=12),免疫空回肠亚组(使用免疫抑制剂,n=8)。分别记录在6、12、24个月的临床复发率、内镜复发率、手术复发率,并进行疾病行为(非狭窄非穿透、狭窄、穿透、肛周病变)的比较。结果5-ASA组6个月内内镜、临床复发率(30%、26.7%)较免疫抑制剂组(0%、0%)明显升高(P<0.05),12个月内内镜及临床复发率、24个月内内镜复发及临床复发与手术复发率亦明显升高(P<0.05)。L4-EGD组肛周病变多(P<0.05),L4-空肠与近端回肠组狭窄多(P<0.05)。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5-ASA空回肠亚组6个月内内镜、临床复发率显著高于免疫空回肠亚组(P<0.05),12月及24个月内镜、临床、手术复发率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L4-CD较5-氨基水杨酸复发率低、疗效好,有助于维持临床缓解和延迟手术,从而改变疾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免疫抑制剂 上消化道克罗恩病 临床复发 内镜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内标内镜测量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路又可 汪芳裕 +2 位作者 刘玉秀 万海军 金鑫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目前,内镜测量的主要方式是目测或张钳法等方法。由于内镜图像的桶形畸变,现有测量的方法均有较大误差。本研究验证一个自创的"虚拟内标"新概念,并建立应用虚拟内标的内镜测量技术。方法:应用电子胃镜对印有标准刻度的格图在... 目的:目前,内镜测量的主要方式是目测或张钳法等方法。由于内镜图像的桶形畸变,现有测量的方法均有较大误差。本研究验证一个自创的"虚拟内标"新概念,并建立应用虚拟内标的内镜测量技术。方法:应用电子胃镜对印有标准刻度的格图在不同物距上进行拍摄,截取到包含虚拟内标信息的桶形畸变格图,通过对于格图的数字特征分析,了解各物距平面视野大小、压缩比、有效测量区域等多种有用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建立虚拟内标内镜测量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进行体外、体内测量的试验。结果:物距介于10 mm至40mm之间时,物距与视野之间呈现1∶2的倍比关系。压缩比计算结果提示:物距10~15mm时有效范围为10 mm,物距20~30 mm时有效范围为20mm,物距〉35mm时有效范围为30 mm。各平面有效测量区域占据图像总宽度的2/5到3/5。各物距平面中央格的象素值的排列趋于双曲线改变,当物距在35~50mm之间,每厘米象素值之间的差距趋于接近。体内、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虚拟内标内镜测量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论:应用虚拟内标法进行内镜测量是一个简便、客观、准确、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测量 内标 虚拟 桶状畸变 模糊测量 目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多学科联合诊治 被引量:7
11
作者 施慧 王震凯 +3 位作者 汪芳裕 陆恒 李楠 董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9-532,共4页
0引言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居第3位。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80%早期胃癌... 0引言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居第3位。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居各类癌症死亡率之首。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80%早期胃癌的患者无症状,仅少数出现非典型症状,因而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现将我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1例早期胃癌的诊治过程与经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在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震凯 汪芳裕 +2 位作者 刘炯 许文安 王少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 食管上段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集群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炯 王忠灿 +7 位作者 金鑫鑫 汪芳裕 陈春燕 王震凯 朱乐明 万海军 陆恒 施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基因多态性已逐渐成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新的研究热点。文中旨在研究临床Hp菌株中cagA、cagM、cagZ、cagⅠ-Ⅱ接点、IS605等cag致病岛(cag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相关的遗传学位点的多样性分布及其与胃十... 目的基因多态性已逐渐成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新的研究热点。文中旨在研究临床Hp菌株中cagA、cagM、cagZ、cagⅠ-Ⅱ接点、IS605等cag致病岛(cag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相关的遗传学位点的多样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参照标准菌株NCTC11638序列设计引物,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53株Hp菌株中,cagA、cagM、cagZ基因、cagⅠ-Ⅱ接点以及IS605等不同遗传学位点的分布情况。结果 253株临床分离的Hp菌株中,cagA基因的检出率为92.5%(234/253);cagM的检出率为86.2%(218/253);cagZ的检出率为66%(167/253);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5.1%(13/253)的Hp菌株中可检测到具有西方菌株特征的cagⅠ-Ⅱ接点的存在,提示中国大部分菌株中的cagⅠ-Ⅱ接点存在明显不同于西方菌株的结构形式;含西方菌株连续状态特征的cagPAI在消化性溃疡中13.3%(10/75)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1.4%(2/146)的检出率(P<0.01)。IS605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51.4%(75/14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消化性溃疡中28%(21/75)的检出率(P<0.01)。结论cagPAI集群的序列结构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cagA、cagM、cagZ等遗传学位点单独无一可作为临床Hp菌株的毒力标志;IS605的存在可能影响菌株的毒力发挥;cagⅠ-Ⅱ接点区域可能存在中国或东亚菌株的特征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多态性 CAG致病岛 IS6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超滤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1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震凯 汪芳裕 +3 位作者 刘炯 施慧 万海军 陆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临床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文中观察腹水超滤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增... 目的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临床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文中观察腹水超滤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增加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重、腹围、24 h尿量、血清尿素和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尿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减轻,腹围缩小,尿量增加,尿钠和血清蛋白增高(P<0.05)。血清尿素和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电解质亦无明显差异(P>0.05)。122例中,显效56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85.25%。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超滤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超滤回输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瑛 汪芳裕 +1 位作者 魏娟 朱东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可与甘露糖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 serineproteases,MASP)结合激活补体系统级联反应。文中检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急性肠炎的血清MBL与MASP... 目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可与甘露糖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 serineproteases,MASP)结合激活补体系统级联反应。文中检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急性肠炎的血清MBL与MASP表达水平,以及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两者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7 d,造成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腹腔麻醉后取主动脉血,并立即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其MBL与MASP的浓度。结果DSS诱导肠炎中MBL与MASP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MBL的水平明显下降,但MASP的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5%DSS溶液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MBL与MASP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与进展。糖皮质激素抑制了MBL的产生,可能与其对UC的治疗有关,而与MASP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糖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硫酸钠 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瘤样息肉病蛋白在胃腺瘤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震凯 朱人敏 +2 位作者 汪芳裕 刘炯 何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观察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患者的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和30例... 目的:观察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APC)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胃腺瘤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取得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患者的不同胃组织标本,包括24例正常胃黏膜、24例胃腺瘤性息肉(胃腺瘤)和30例胃腺癌组织,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标本中APC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胃腺瘤、胃癌组织APC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APC蛋白阳性表达率虽然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结论:在胃腺瘤组织中APC基因表达已出现异常,该基因的失活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及胃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样息肉病蛋白 腺瘤性息肉 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淑萍 金鑫鑫 +3 位作者 路又可 万海军 袁柏思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文中总结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研究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恶性腹膜... 目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文中总结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研究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男6例、女11例,出现症状的年龄多超过40岁(14例,82.4%),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7例(41.2%)、腹胀8例(47.1%),主要体征为腹水8例(47.1%)、腹部包块7例(41.2%),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多在3月内。结果血清糖原抗原CA125在所检测的7例患者中有5例升高;确诊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腹水和(或)腹部包块(结节)者15例(88.2%);确诊的方式主要为开腹手术(11例,64.7%);病理类型中最主要为上皮型(15例,88.2%),肉瘤型和混合型各1例;术后行腹腔局部灌注化疗7例(41.2%),全身化疗5例(29.4%),减瘤术5例(29.4%);中位随访时间为13.5月(1月~12年),其中3例患者死亡。结论影像学及血清CA125水平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确诊须依据病理诊断;并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和食管腺癌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结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在西方人群中显著增加,且其预后较差。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两者均与食管鳞状上皮炎症密切相...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在西方人群中显著增加,且其预后较差。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两者均与食管鳞状上皮炎症密切相关。然而,促进EAC发展的细胞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BE中的慢性炎症建立了一个适于细胞DNA损伤和改变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微环境。炎症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因素包括产生自由基,活化激酶通路和转录因子,生成细胞因子和炎性酶类。文中重点阐述反流诱导的炎症和EAC发生之间的联系。了解参与炎症相关的EAC发生的分子途径,可为EAC提供一个更好的靶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 核因子 KB 环氧合酶-2 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肿瘤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震凯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41-645,共5页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修饰途径之一,可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控制基因表达。肿瘤中普遍存在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DNA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甲基化 CPG岛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8在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慧 朱东海 +1 位作者 汪芳裕 路又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类(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之一。结肠上皮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可能参与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文中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extram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 目的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类(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机制之一。结肠上皮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可能参与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文中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extram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8(claudin-8)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紧密连接蛋白-8参与实验性结肠炎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DSS肠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及紧密连接蛋白-8在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水平。对紧密连接蛋白-8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组织学损伤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E染色显示模型组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部分表面上皮脱落,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②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隙,模型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00±0.007)和(0.200±0.01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模型组结肠组织中TNF-α、CRP水平分别为(8.51±1.55)pg/mg和(2.21±0.38)pg/m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1.8±35.6)ng/mg和(50.5±5.9)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中TNF-α和CRP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组织学评分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0.926。结论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中紧密连接蛋白-8表达下降,与病理学评分相关,提示紧密连接蛋白-8可能与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②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组织中TNF-α水平与紧密连接蛋白-8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8的表达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紧密连接蛋白-8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