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川 程礼军 +1 位作者 曾春林 汪生秀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页岩含气性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渝东北地区3口页岩气地质参数井实钻资料为依据,对下古生界水井沱组和五峰—龙马溪组2套目的层页岩气生成、聚集及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有机质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根本因... 页岩含气性是目前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渝东北地区3口页岩气地质参数井实钻资料为依据,对下古生界水井沱组和五峰—龙马溪组2套目的层页岩气生成、聚集及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有机质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根本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页岩的生烃及吸附能力;较大的页岩层厚度有利于页岩气的大量生成与充分聚集;埋深决定了页岩层的温压条件,要使页岩气得到有效聚集与保存,就需要达到一个合适的温压匹配状态;大型断裂的发育对于页岩气的保存具有破坏性,构造保存条件可能是控制该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区下古生界富有机质页岩(TOC大于2.00%)连续厚度达到30m以上、埋深在1 000~5 000m、断裂欠发育、保存较好的区域是页岩气的有利富集区,并圈定了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含气性 吸附能力 断裂 保存条件 下古生界 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异熵权法的页岩气藏多参数评价——以四川盆地武隆地区F-2井为例
2
作者 张家明 赵迪斐 +4 位作者 郭英海 张晴 关欣 焦伟伟 汪生秀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8,81,共13页
受地质条件、经济成本和开采工艺等影响,页岩气开发前需对页岩储层质量进行评价。目的为明确影响页岩储层质量的关键参数,方法以黏土矿物、脆性指数、TOC、孔隙度和含气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求组合权重,并利用模糊理论联... 受地质条件、经济成本和开采工艺等影响,页岩气开发前需对页岩储层质量进行评价。目的为明确影响页岩储层质量的关键参数,方法以黏土矿物、脆性指数、TOC、孔隙度和含气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求组合权重,并利用模糊理论联合TOPSIS法和RSR法评价F-2井五峰组-龙一1段(龙111段、龙112段、龙113段、龙114段)储层品质。结果结果表明:(1)武隆地区F-2井五峰组-龙一1段页岩矿物组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物质组分与物性垂向非均质性显著。(2)五峰组-龙111段石英平均含量最高、TOC平均含量大于4%、孔隙度大于4%,向上各指标均出现降低趋势,至龙114段降至最低;五峰组-龙111段含气量相对较高,龙114段含气量降至2%以下。(3)龙111段沉积期水体相对较深、较低能,形成了最佳的物质组分比例与最高的有机质含量,层理发育,富含生物源硅质,有机孔隙发育,储层质量最优;龙112段和龙113段沉积环境相对较浅,陆源碎屑输入增多,储层品质次优;五峰组沉积期储层发育于滞留海盆环境,部分层段受陆源输入影响,非均质性相对更强,整体品质相对下降;龙114段储层品质最差。结论因此,建议优先开采龙111段,次选龙112段、龙113段和五峰组其他部分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层评价 五峰组-龙马溪组 模糊理论 模糊变异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含气性差异关键控制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焦伟伟 方光建 +2 位作者 汪生秀 张志平 余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86-1794,共9页
渝东南地区紧邻涪陵页岩气田,区内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2套重点层位,相比于涪陵焦石坝地区,改造强度更强,演化程度更高,勘探效果也差别较大,已有研究证明构造运动是盆内与盆外页... 渝东南地区紧邻涪陵页岩气田,区内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的2套重点层位,相比于涪陵焦石坝地区,改造强度更强,演化程度更高,勘探效果也差别较大,已有研究证明构造运动是盆内与盆外页岩气差异富集的关键控制作用。而对于同样经历了强改造和高演化的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的2套页岩层位来说,2者均具有优质的物质基础,但含气性却差异十分显著。从现场含气量解吸和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出发,通过动静态指标对比和相关性研究,分析含气性的关键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吸附能力较强,但现场解吸气却表现为“高氮、低烃、微含气”的特征;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能力略逊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但含气性却明显好于牛蹄塘组,多口井的解吸气量达到工业下限,气体成分以烃类气体为主。有机质的孔隙结构和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底板的封闭性是导致这2套层位含气性差异显著的关键因素。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孔欠发育,致使储集物性较差,而其底板发育不整合面并伴随流体活动,导致气藏遭到破坏,是其含气性差的关键。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呈蜂窝状密集发育的有机质孔大大增加了页岩气赋存的空间,加之顶底板的封闭性较好,为页岩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单井解剖总结建立了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两种典型的页岩气保存散失模型:敛聚保存型聚集模式和底板冲刷破坏散失模式。针对2套目的层的含气性关键控制因素的差异,建议对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应进一步加强选区指标的研究;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应进一步加强选带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富有机质页岩 含气性 有机质孔 封闭性 氮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孔隙结构对烃类气体吸附能力控制
4
作者 方光建 余川 +3 位作者 汪威 黄振华 张跃磊 汪生秀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318-319,共2页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愈发迅速,人们就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非常规性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渝东北、鄂西北和陕西南部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沿...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愈发迅速,人们就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非常规性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渝东北、鄂西北和陕西南部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鲁家坪组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沿着镇巴断裂带出现了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通过样品采集,利用实验手段对页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孔隙结构分析和对烃类气体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重要的储集空间。随着变质程度加深、岩石孔隙结构变小,有机质颗粒变小,对烃类气体吸附能力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北 孔隙结构 保存条件 含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聚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7
5
作者 姜生玲 汪生秀 +2 位作者 洪克岩 朱亮亮 胡晓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 为了系统研究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利用野外露头观测、实验测试分析、概率统计等多种方法,分别对2套页岩的分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集条件及含气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2套页岩均具有有机碳(TOC)含量高、成熟度高、厚度适中、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干酪根为主、含气量较高的特征;2套页岩均夹有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等碎屑组分,易于破裂形成裂缝、微裂缝,为页岩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及储集空间;2套页岩均对甲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现场解析平均含气质量体积分别为1.07 m^3/t和2.30 m^3/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2套页岩有利区分布面积,采用条件概率体积法对其资源潜力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分别为0.42万亿m^3和0.38万亿m^3,均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城口地区的明中—厚坪一带和巫溪地区的咸水—文峰—大同一带均可作为渝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集条件 资源潜力 古生界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强变形区断裂对页岩气藏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汪生秀 汪威 +3 位作者 张志平 曾春林 王巧丽 余忠樯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5-699,共5页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一套深水陆棚页岩沉积建造,在区内分布广泛,具有厚度大、总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有机质成熟度适中、脆性矿物体积分数高的特点,具备形成页岩气的良好物质基础。该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厚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一套深水陆棚页岩沉积建造,在区内分布广泛,具有厚度大、总有机碳质量分数高、有机质成熟度适中、脆性矿物体积分数高的特点,具备形成页岩气的良好物质基础。该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厚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矿物组分等静态指标在平面上展布稳定,但各钻井含气性在区域内差异性较大,整体呈现东西分带的特征,可见构造变形对页岩气的后期保存有重要影响。文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分析测试等手段,综合分析了断裂对研究区页岩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分析认为,渝东南地区断裂比较发育,断裂按照规模大小可划分为基底逆冲断裂、深大逆冲断裂、层间滑脱断裂3级。其中:层间滑脱断裂,没有切穿上下围岩,增大了页岩储层空间;基底逆冲断裂和深大逆冲断裂连通了上下围岩,使气体发生置换或逸散,最终破坏了页岩气藏。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内发育的马喇湖断裂断距大、延伸广,具有远程推覆特征,沿断层上下盘可能发生相变,这是导致研究区内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东西分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断裂 保存条件 五峰组—龙马溪组 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精细评价潜在关键关联指标:页岩沉积构造及其量化问题研究评述 被引量:7
7
作者 赵迪斐 张家明 +9 位作者 郭英海 顾东清 夏自强 陈振宏 汪生秀 焦伟伟 张跃磊 刘丹丹 谢小敏 张帏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1期11-20,共10页
页岩储层粒度细小,其物质组分与物性特征在多个尺度上受到沉积构造的控制影响。为总结储层精细评价潜在关键关联指标,对页岩沉积构造及其量化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梳理、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式,提炼出页岩储层沉积构造研... 页岩储层粒度细小,其物质组分与物性特征在多个尺度上受到沉积构造的控制影响。为总结储层精细评价潜在关键关联指标,对页岩沉积构造及其量化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梳理、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式,提炼出页岩储层沉积构造研究的部分代表性问题及趋势。结果表明:沉积构造是页岩储层联系物质组分及其分异特征、储层纳米孔隙系统、物性与含气性、储层力学性质与改造潜力的关键指标,其在储层演化中对岩石结构、孔渗物性以及油气赋存的影响构成优质储层成藏机理的一部分。逐步开展了沉积构造成因、分类、物质组分、非均质性、物性、力学结构、孔隙载体、工程性质和改造技术等特征及影响机理的研究,但在量化研究、机理深化以及指导应用实践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页岩储层沉积构造研究的潜在研究方向包括量化沉积构造及其跨尺度影响物性与含气性的机理、结合深层页岩地质条件、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结合储层演化及成藏机理的沉积构造研究等方面,为页岩气地质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沉积构造 微观组构 储层评价 非常规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控制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与含气性的关系——以渝西地区Z203井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家明 刘东悦 +5 位作者 张妍煜 刘天娇 汪生秀 焦伟伟 赵迪斐 郭英海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一项固有性质,是构成页岩储层精细评价、精准预测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渝西地区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储层为例,综合测井、钻井岩心编录、薄片观察、有机碳测试及X衍射矿物测试等数据,在建立... 非均质性是页岩储层的一项固有性质,是构成页岩储层精细评价、精准预测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渝西地区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储层为例,综合测井、钻井岩心编录、薄片观察、有机碳测试及X衍射矿物测试等数据,在建立目标钻孔页岩高分辨率地层层序格架的基础上,表征该套页岩在有机质丰度和矿物组分等方面的非均质性特征,并探讨层序格架控制下的非均质性特征与页岩含气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Z203井五峰组—龙一1亚段页岩可以识别出1个长期旋回对应的三级层序(SQ1),3个中期旋回(A-C);Z203井页岩的五峰组—龙一1亚段的矿物组分、TOC及含气性在纵向上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Z203井页岩中的TOC、石英和白云石含量在垂向上呈现递减的趋势,黏土矿物和长石向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含气量整体呈现向上递减趋势。A旋回时期的石英、TOC及含气量明显高于B-C旋回时期,C旋回时期黏土矿物含量最高;在沉积演化过程中非均质性通过控制页岩储层的原始物质(物质成分)进而控制页岩储层特征最后影响储层的含气性。剖析非均质性对含气性的控制机理,可以为页岩气资源评价及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深层页岩 层序地层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志平 程礼军 +2 位作者 曾春林 汪生秀 王巧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8,152,共4页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特种油气资源。根据重庆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发育的黑色页岩的地质背景、有机地化特征、物性参数等指标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备发育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应用国内外评价标准,结合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优选...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特种油气资源。根据重庆渝东北地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发育的黑色页岩的地质背景、有机地化特征、物性参数等指标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备发育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应用国内外评价标准,结合渝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优选出该区志留下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区,并运用类比法、体积法、特尔菲法等计算研究区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资源量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温压条件下页岩吸附性能变化特征——以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川 周洵 +2 位作者 方光建 汪生秀 余忠樯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7,共8页
页岩气储层的吸附性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关键因素。以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通过变等温吸附实验,模拟在地层温压变化条件下页岩吸附性能的变化规律,为该区页岩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析表明:有机质是控制龙马... 页岩气储层的吸附性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关键因素。以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通过变等温吸附实验,模拟在地层温压变化条件下页岩吸附性能的变化规律,为该区页岩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分析表明:有机质是控制龙马溪组页岩吸附性能的主要内在因素,有机碳含量与页岩吸附能力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地层温压条件是控制页岩吸附性能的外在因素,温度和压力对于页岩吸附性能具有相互抑制的作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页岩吸附能力呈现出类似"抛物线"(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轨迹,在温度和压力均相对较低时,压力起主导作用,在温度和压力均相对较高时,温度起主导作用。页岩吸附性能若要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埋深、温度和压力三者达到一种合适的匹配状态。实验模拟结果显示,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最佳理论吸附状态应在1 000~4 500 m的埋深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能 温压条件 变等温吸附实验 龙马溪组 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溪地区的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研究
11
作者 张志平 曾春林 +5 位作者 张烨 方光建 汪生秀 焦伟伟 向新涛 曾祥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重庆市黔江区金溪区域地层广泛发育海相黑色碳质页岩,其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黑色碳质页岩厚度在65~90 m,埋深小于3 500 m,具有较好的区域盖层,保存条件良好,是区内主要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 重庆市黔江区金溪区域地层广泛发育海相黑色碳质页岩,其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黑色碳质页岩厚度在65~90 m,埋深小于3 500 m,具有较好的区域盖层,保存条件良好,是区内主要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高,TOC在1. 5%~2. 5%,Ro在2. 5%~3. 0%。推测总含气量在0. 05~1. 63 m^3/t,资源潜力较大。页岩气可在区内向斜核部及平缓翼部低部位等处富集。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和保存条件,认为区域中部的桑柘坪向斜扬起端及东南部的濯河坝向斜核部地区是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其中重点勘探方向为区内西南部187 km^2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溪地区 五峰组-龙马溪组 地质条件 页岩气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